在臺灣經常會看到、聽到一個詞——古早味。有人會誤解為是傳統早餐,那也可以說是古早味的一種啦。其實古早味是臺灣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
古早味,就是遵循歷史流傳至今的飲食製作方法和味道。在臺灣,因為時髦飲食的衝擊,許多古早味店鋪正日漸式微,而遵循傳統的老師傅、老店鋪,則仍在付出與收成完全不成比例的情況下,默默地艱難支撐,為的是給日漸稀少的懷舊食客們留一份「正宗」的老味道。
今天,小海就帶大家逛逛臺北的菜市場,邂逅古早味。
為什麼選擇菜市場?
因為臺灣的傳統市場是個充滿熱情與人情味的地方,這裡深藏很多本地人已經習以為常,但卻深富質樸特色、讓人驚豔的庶民小吃。這是一種感動的味道,也是充滿本地生活的氣息。
晴光市場曾經是臺北最具異國風情的地段,販賣最時髦、最精緻的舶來品,成為貴婦名媛們的集散地。時過境遷,現在仍見一身香奈兒、Gucci行頭的貴夫人們肩挨著肩,擠在一個小麵攤裡不顧形象,稀裡呼嚕就吃了起來,算是另類的臺灣奇觀了。不少外國朋友都會指定來這裡尋寶,因為美食寶藏就在這裡。
讓金城武也垂涎的雞
沿著農安街轉進森北路,遠遠就能聞到補品達人阿圖伯煮的一鍋酒香四溢的麻油雞。「雞肉彈牙、湯濃酒醇」是食客們的評價。選用肉質結實的放山雞肉,一定是公雞,不會油膩。1999年,日本亞細亞航空拍攝宣傳臺灣的廣告時,金城武推薦的正是阿圖伯的麻油雞,這口味讓日本客人也為之瘋狂。
金佳美食:林森北路552-2號
晴光油飯
一碗持續熱賣四十年的晴光油飯,秘訣在於老闆堅持的食材香氣調配比例。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農安街2號(晴光市場124號攤位)
原本是寂靜蕭條的兩片大水陂,變成了繁華的商圈,1970年代興建了這棟高四層的雙連市場,但目前僅剩一樓店家尚在營業,後來捷運雙連站開通帶動了周邊買氣,形成熱鬧的雙連大生活圈。
喜慶節日最佳「煮」角
雙連的食物滋味,無疑是懷舊風情的代表作。在舊雙連市場的文昌帝君廟旁,有一間四十多年歷史的「燕山鹹湯圓」。湯圓湯美、皮Q、肉鮮,加上紅蔥頭提味,可吃巧也可吃飽。從磨糯米漿到「搓圓仔」全部手工製作,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的製法。
燕山鹹湯圓:民生西路45巷9弄12號
滷肉飯爭霸戰
在雙連街有兩間店齡都超過四十年的老字號滷肉飯點,從民生西路轉進來,首先經過「雙連街滷肉飯」,再往下走,巷口處掛著紅色招牌的是「滿亭香滷肉飯」,兩家都是座無虛席。
有資深食客評價說:雙連街滷肉飯風味濃厚,以標準的古早味取勝,食家多為家族式;滿亭香滷肉飯口感較清爽,具有現代人的養生概念,是臺北計程車司機的最愛。
雙連街滷肉飯:雙連街5號
滿亭香滷肉飯:雙連街23號
中山市場是個相當懂得「倚老賣老」的菜市場,在日本昭和年代就已成市集的它,在菜市場界算得上相當有備份的長老了。這附近的中山北路則有種迷死人不償命的異國情調,很適合逛逛。
有緣、無緣,大家來做夥呷辦桌
「辦桌」即是「辦一桌菜宴客」的意思,是臺灣和閩南傳統的宴客方式,「辦桌」通常為一桌至少十二道菜色。
在中山市場有一片小攤由三個可愛的媽媽桑一起打點飲食,老闆阿寶已經在這裡「辦桌」四十餘載,招牌菜是每天限量兩隻、汁多肉甜的白斬土雞,黑白切種類繁多,豬腳也滷得金黃透亮。在這裡不僅享受美食,更享受了一份久違的人情味。
吉慶飲食店:長安西路3號(中山市場1樓33號)
男人都來「偷腥」,全怪這兒味太鮮
老蕭的魚湯遠近馳名,早已得到「總裁級小吃攤」的美名。為了保證魚湯的高質量,老蕭每天凌晨四點就得親子到市場選魚,他的魚湯鮮度、甜度、嫩度都拔了尖,加入少許私房藥酒提味,口感更佳層次分明。
另外這裡的乾麵也是一絕,喜食辣者可搭配上無限供應的「老蕭牌」小魚辣椒或辣味鹹菜。一口魚湯,一口辣麵,滋味真是絕配。
蕭家鮮魚湯:天津街57號右旁巷口
四平街可以說是條標準的女人街,在這裡逛了,清一色都是在附近上班的OL。因為這裡位於南京東路、建國北路所在的都會商圈。在這條熱鬧的市集,短短幾百米內,就聚集了近百家店面和攤位。
長春包子四神湯
「老臺北」一定都知道,在長春路、吉林路口有間開了好久的包子四神湯店,不管什麼時候,都有食客坐在這裡一手包子、一碗四神湯,吃得津津有味。四神湯裡的材料有蓮子、淮山、茯苓、薏仁,真正決定口感的關鍵在於豬腸的處理以及藥酒的香醇度。這裡每一部分都處理得非常好。
搭配四神湯的包子也是店內招牌之一,以醬油、蔥、胡椒提鮮,吃起來很有古早味,與口感清爽的四神湯一起食用,滋味真是絕配。
長春包子四神湯:長春路119-9號
肥到深處無怨油
「富霸王豬腳」已經成為這裡的「鎮街之寶」,口感香濃,香氣逼人,入口極化,堪稱豬腳界的王者。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粗壯的腿扣部位,每天只出爐兩次,不趁早排隊保證你吃不到。
富霸王豬腳:四平街106號旁
來源:臺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