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刁難華人:警察持槍抓扣華商帶走5歲小孩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菲軍登上仁愛礁菲軍艦拍手稱快】

  頻繁抓扣「非法務工」 帶槍嚴查中國面孔

  菲律賓借島爭刁難華商

  【環球軍事報導】黃巖島、仁愛礁,菲律賓近年來圍繞南海問題不斷挑釁中國,也讓在菲華人華商感到不安。從去年底開始,菲律賓當局以「非法務工」為由多次抓捕在菲中國務工人員,並以打擊走私為名查封華商倉庫。菲律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動作,在當地專家和華商看來,是在不斷向中國施壓。不管是合法經營的老華商,還是遊走在「灰色經濟地帶」的新華商,正成為菲律賓當局對抗中國的「棋子」。但此舉也給菲律賓民眾的實際利益帶來損害。中菲兩國關係儘快好轉是當務之急,但菲律賓一些有識之士有點悲觀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任菲律賓總統身上,以及下一屆政府能否採取務實的對華政策了。

  頻抓華人有明顯政治意圖

  《環球時報》記者2月底去馬尼拉採訪時,正趕上菲律賓政府公布1月末中國海警船用高壓水炮驅趕在黃巖島海域菲律賓漁民的情況。記者納悶,為何菲律賓在一個月後還公布「水炮事件」?菲律賓德拉薩大學教授雷納託·卡斯楚解釋說:「美國總統歐巴馬4月訪菲,菲政府選擇在這一時機公布該事件,是為了吸引國際注意力,同時幫菲軍方增加國防開支及美國軍事援助。」

  不知是否出於對中國驅趕菲律賓漁民的報復,菲律賓移民局還於2月25日、26日突擊檢查馬尼拉的DUBAI倉庫和溪亞婆QIYAOPO市場,扣押30多名涉嫌「非法務工」的中國人。採訪期間,記者發現這已經不是菲律賓第一次抓扣中國人。據菲律賓媒體報導,自2013年12月11日以來,菲律賓當局已5次抓扣中國籍勞工,總計300多人,部分被遣送回中國。《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許多中國商人都表示,此前菲律賓對中國非法勞工的抓扣次數很少,一般都是移民局官員在重大節日藉機敲詐勒索,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種抓捕行動日益頻繁,已讓在菲經商的中國新僑民風聲鶴唳。據了解,參與執法的部門從起初的移民局,擴大到國家調查局、特警等單位,這些單位都隸屬司法部,聽命於總統的指令。有華商向記者透露:「在我們宴請移民局局長父親時,他表示抓扣華人是上面的命令,移民局不敢不執行。」

  「菲律賓這樣頻繁抓扣華人是在向中國政府顯示:你有很多人在我的手上,是在要挾中國政府。因為抓扣華人比與中國海警船在黃巖島對抗更有效。」自2012年中菲黃巖島爭端以來,菲律賓華人感到無所適從。菲華商總會一名從事了十幾年貿易的理事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記者嘗試聯繫幾名在馬尼拉從事貿易的華商,但大部分人都拒絕了採訪的要求,理由是「菲律賓政府有人在專門跟蹤中國報紙,擔心見報後受到報復」。一名華商界領袖表示:「我現在用好幾個手機,不敢在通話時提到敏感話題,你千萬不要說和我聊過這個話題。」他還讓記者看了手機上朋友圈內流傳的微信:「菲律賓將成立專門的反華專案局,從3月起在所有華人商圈、住處、倉庫進行檢查,扣押涉嫌走私貨物、遣返違法務工人員。」中菲關係不見好轉,很多華商擔心,菲政府會進一步對華商進行打擊,目前抓扣中國非法勞工,更多傷害的是新僑民的利益,但無法排除會對世代生活的老華僑也採取一些打壓手段。

  上百萬在菲華人不到菲律賓人口總數的2%,但對於菲律賓經濟的貢獻非常大,菲律賓富豪榜中十有七八都是菲律賓華人。由於菲律賓基本沒有製造業,當地商品大量依賴進口,除來自歐美、東南亞的商品外,中國商品佔大量份額。善於經商的華人自然看中這個商機,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到菲律賓。資本雄厚的可以進行國際貿易,缺乏資金的就選擇零售。據華商講,一些小零售店「找菲律賓人看店不放心,總是自己收錢或從國內找親戚看店」,但這恰恰違反了「外國人不能從事零售」的菲律賓法律。

  當地一名華商告訴記者:「菲律賓對於移民、投資和勞務的限制十分嚴,基本參照了前殖民地宗主國的條款。例如,註冊獨資公司需要200萬美元,35歲以上的外國人辦理居留權需要2萬美元資產、35歲以下的需要5萬到7萬美元資產。一些從事小本生意的中國商人只能使用旅遊籤證進入菲律賓,通過不斷續籤,在當地從事商業行為。」根據記者的調查,由於受到菲移民和勞工法的嚴格限制,眾多在菲經商的中國商人沒有合法身份。對於這種灰色地帶的「非法勞工」,菲當局長期以來是聽之任之,只是近期加大了查處力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菲律賓華商領袖表示:「以前很少抓扣,即使有也是小規模的,很快就會放人,甚至幾年都不管。而最近的一系列行動很不尋常,次數頻繁,目的性很強。目前菲律賓的這一舉動有著明顯的政治意圖。」

  華人商戶都想求個平安

  《環球時報》記者來到馬尼拉唐人街附近的168市場。從大路拐入一個胡同,走幾百米就是這個大市場,旁邊還連著的另外一個市場被稱為「999市場」。由於是周末,市場內人流熙熙攘攘,正在挑選T恤衫的克裡斯告訴記者:「這裡的東西便宜,買得多還有批發價,各種商品都有,好多朋友都來這裡買東西。」攤主洪先生說:「周末移民局休息,不會來檢查,顧客多一點,但周一就危險了,可能不少都不敢開門,如果他們來了,我也得想辦法躲起來。現在大家都人心惶惶,不少華人商戶都停止進口貨物,也不敢去市場銷售庫存商品,再鬧就沒法幹了。」據他介紹,168和999兩個市場都有5層,攤位上千個,80%是華人在經營,加上後臺的倉庫和配貨等,涉及近萬華人。據估算,在菲律賓全國,類似華商有10萬以上。

  記者看到一名華商正在讀登有「菲律賓抓扣華人」消息的報紙,他很謹慎地說:「抓扣華人對生意影響非常嚴重,經營額下滑一半以上,大部分停止進貨、不敢去市場看店,很多華人商戶的心態是求平安。」在168市場經營了好幾年的楊先生對記者講述了親眼看到的抓扣華商過程:在持槍警察封鎖了所有出口後,移民局官員看到中國面孔的人就上來檢查,一律先帶到移民局再進行驗證。即使有證件的,也要帶回去,「警察都端著長槍,雖說是請你協助調查,但在槍口下的感覺真的很痛苦。」另一名商戶說:「有一次,兩個5歲和9歲的孩子,也被他們帶走了。」

  在每次發生抓扣事件後,菲律賓工商總會和華人社團,還有中國駐菲使館都會進行協調,要求菲方保證中國公民合法權益,儘快解決問題。菲律賓工商總會榮譽主席蔡聰妙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般第二天可以放人,個別的要幾天,菲律賓也會把一些人遣返回國,也曾有過在商會擔保後繼續在菲律賓逾期居留的。」菲華商聯總會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理事說:「在中菲關係沒有改善的情況下,這類行動肯定會繼續下去。但不少華商在菲投入全部心血,經營收入都在當地購買房屋、店鋪等不動產,很難拋棄產業離開菲律賓。」

  中國可和菲各派多拉關係

  在採訪中,《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菲當局還以打擊走私為名查封過華商的倉庫。此外,以前中國人的旅遊籤證可以在菲律賓進行延期,但現在移民局提出需要旅行社擔保才能延期。一家旅行社經理說:「旅行社擔心涉及法律糾紛,不會願意協助延長籤證,一些商人只能回國或者逾期居留。」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針對中菲南海爭端所發起的小動作接連不斷。接受記者採訪的菲律賓學者和當地華人認為,對這些小動作,中國需要加以謹慎應對。商界人士認為,以往解決抓扣事件的方法開始失效,而通過法律途徑使這些「逾期居留」人士合法化難度也很大。目前能做的只能是,華商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違反當地法律,但從根本上避免頻繁抓扣華人,需要依賴中菲關係的改善。

  在幾個市場調查後,記者看到雖然一些華商停止進貨,但商品價格並沒有因為缺貨而上漲,不少華商的心態是「急於賣掉庫存的貨物」。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林智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廉價商品改變了菲律賓民眾的生活水平,如果中國商品大量短缺,從長期來看,將會影響到菲律賓民眾的利益。他表示,中國改善同菲律賓關係的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任菲律賓總統身上,以及下一屆政府採取務實的對華政策。

  採訪期間,記者聽說菲律賓某高層領導人曾公開表示:「如果中國想要真正改變菲中關係的現狀,就需要加大對菲律賓的『政治投資』。」這是暗示中國,應增強同菲律賓反對派的各種聯繫。有華商表示,菲律賓社會和中國一樣,非常講究人情和關係,相信中國的任何「投資」都會在未來的中菲關係中得到回報。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華人商鋪被砸 華商:商品太便宜引不滿
    當地時間5月18日,哥倫比亞商販在首都波哥大市中心的市場舉行針對華人商家的抗議活動法制晚報訊(記者李志豪)哥倫比亞在2015年放寬了針對中國商人、遊客的籤證限制,當地華商數量大幅增長但在本月26日,哥倫比亞華商微信圈中卻傳播著一條信息:「哥倫比亞商販打砸華商商鋪,威脅將華人華商趕出哥倫比亞」。經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證實,近日在哥倫比亞確實有針對華商的抗議活動,並出現推搡華僑商鋪店員、打砸華人商鋪等行為。《法制晚報》記者連線當地華人得知,中國商品價格低廉與部分商家高價租賃店面轉租的做法激怒了當地商販,雙方缺乏溝通也使得矛盾加深。
  • 從小孩「抓」起?美國8歲男孩被戴手銬當場嚇哭,警察:沒開玩笑
    在美國一所學校的辦公室裡,三名駐校警察,一邊為8歲的小男孩戴上手銬,一邊威脅他。孩子一聽,頓時被嚇哭了。這男孩是犯了什麼錯以至於要出動三個警察抓他?聽了你別笑,就是小孩子亂發脾氣。兩年後,這段現場執法視頻被曝光,引起軒然大波。孩子的母親比安卡-迪根納羅對市政府和學區提起了訴訟,指責當局因為她兒子的「發脾氣」,就給他造成精神創傷。
  • 土耳其襲警事件頻發 警察持槍盤問小孩加強巡視
    土耳其襲警事件頻發 警察持槍盤問小孩加強巡視3) "← →"翻頁 圖為當地時間7月23日,土耳其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一名警察持槍盤問一名庫德小男孩
  • 【華商專題】菲律賓華商網絡中「頭家制度」的經濟學探析
    有關海外華商網絡的著述頗多,對其內涵和外延的研究也已非常豐富,在此基礎上,本文藉助「博弈論」工具和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結合案例分析,探討了自1834年馬尼拉開港到1942年二戰菲律賓淪陷期間,菲律賓華商之間重要的內部交易模式,即「頭家制度」,及其與華商網絡的關係。
  •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整治國家治安 當地華人表歡迎
    亞洲周刊》發表名為《許華人一個安定的家園》的文章,文章指出菲律賓華人對總統阿羅約整治國家治安、嚴打綁架犯罪的行動表示歡迎。  據官方統計,今年首6個月發生了34起綁架案,至少45人被綁﹔不過,民間公布的資料卻顯示,有69起綁架案,受害者達100餘人,且多是華人。更令當地華社詬病的是,一些軍警和政治領袖貪汙腐敗,狼狽為奸,甚至出現「軍警綁匪一家」的情形。因此,當阿羅約總統整頓國家警察部隊,並矢言全力打擊綁架集團和改善治安之後,當地華人社會大表歡迎。
  • 送醫送藥,分文不取,菲律賓的華人「活菩薩」
    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之多,在距離福建最近的菲律賓,華人佔到當地人口的2%不到,但卻掌握了菲律賓70~80%的經濟,成為許多產業部門的主導力量。菲華之間的文化歷史追溯久遠,在菲律賓的華人繼續發揮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菲律賓華人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他們建立的「菲華志願消防隊」、「義診中心」、和「農村校舍」被稱為「菲華三寶」,幫助了大量的菲律賓人。
  • 做生意不講誠信 南非不法華商折損中國人的形象
    中國移民中的「三無人員」被抓、坐牢和被遣返回國的一幕幕不時在南非上演,許多南非人大為不解:「中國的經濟發展那麼好,你們為什麼還要偷渡來南非呢?」  在南非,中國商販缺乏誠信已成為普遍共識,就連南非華商自己對此也直言不諱。曾經有位黑人從中國商人手中買了一雙鞋,幾天後回來告訴店主需要再買一雙,因為這幾天他發現自己的兩隻腳原來不一般大。
  • 菲律賓華人概況
    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這項研究﹐在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百分之二十﹔以菲律賓現有六千五百萬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過一千萬人。過去由於華人教育不發達﹐大部份含有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由於信奉天主教﹐結果變成純粹的菲律賓人。其中有四分之一含有中國血統的﹐因為接受華文教育而成為華人。
  • 開普敦華人警民中心:南非華商遭8人團夥搶劫 參與作案的警察被逮捕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開普敦華人警民中心消息,南非開普敦華人警民中心主任郭永明對於南非警方逮捕4名於上周六(19日)參與在Montague Garden搶劫華商的開普敦國際機場邊境警察的行動表示歡迎。
  • 紐約華裔警察地鐵抓逃票 意外逮捕持槍通緝犯
    紐約華裔警察地鐵抓逃票 意外逮捕持槍通緝犯
  • 獲釋漁民回憶被菲抓扣過程:小便都拿槍跟隨(圖)
    5月8日,在南沙群島半月礁附近海域被菲律賓海警攔截並抓扣的11名中國漁民已被送到菲普林塞薩港市。  據新華社電 13日下午5點,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漁民李香輝和何壯突然被菲律賓軍警押解到一臺車上,由中國駐菲律賓的使館人員伴隨來到巴拉望的公主港,登機後飛到馬尼拉後轉飛廣州。被菲律賓軍警在南沙半月礁抓扣9天後,「瓊瓊海09063」船漁民李香輝和何壯14日返回了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的家中。  15日,李香輝和何壯在家中回憶一個多星期以來的不堪經歷時說:我們以為遇上了海盜。
  • 組圖:被菲律賓抓扣最後一批中國漁民回國
    廣州,2010年2月12日 被菲律賓抓扣的最後一批中國漁民回國 從菲律賓回國的王亞劉(左四),與謝貴裕(左一)、楊喜(左三)同前來接機的臺山代表等合影(2月12日攝)。當日,被菲律賓以「非法入境」等罪名抓扣的最後3名中國廣東省臺山市漁民回國,並於下午抵達廣州白雲機場,回家團聚。 新華社記者 吳濤 攝     廣州,2010年2月12日 被菲律賓抓扣的最後一批中國漁民回國 從菲律賓回國的王亞劉(右一)、謝貴裕(左二)、楊喜(右三)在接受媒體採訪(2月12日攝)。
  • 我國三名漁民被菲律賓抓扣三年多回國
    據新華社電 昨天,被菲律賓以「非法入境」等罪名抓扣的最後3名中國廣東省臺山市漁民回國,並於下午抵達廣州白雲機場,回家團聚。據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涉外安全處處長羅軍介紹,這批漁民2006年12月在海上作業時被菲律賓抓扣,並被以「非法入境」等罪名起訴。被抓扣的漁民共30名,他們的漁船為「海運號」。
  • 菲稱已將11名被抓扣中國漁民送至普林塞薩港
    原標題:菲稱已把11名被抓扣中國漁民送至普林塞薩港中新社馬尼拉5月8日電(記者 張明)菲律賓官方8日上午發布消息稱,在南沙群島半月礁附近海域被該國海警攔截並抓扣的11名中國漁民已被送到菲南部巴拉望省省會普林塞薩港市。
  • 義大利華商租車異地丟棄工業垃圾 兩名華人被訴
    歐聯網7月14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義大利普拉託華商為了處理工廠廢棄的紡織品垃圾,在當地政府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別出心裁租車將垃圾送到周邊城市,分別丟棄在民用垃圾桶。結果在運輸途中被警方攔截,目前2名華人因涉嫌非法運輸、丟棄廢棄工業垃圾被檢方指控,並面臨高額罰款。
  • 菲律賓華僑華人概況
    菲律賓華僑華人概況   目前,菲律賓華僑華人約有150萬(一般認為菲律賓有華人血統者超過千萬人,但因其先輩移居菲律賓時間較長,使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已完全與菲律賓原住民無異),其中約90%祖籍福建,廣東和其它省籍人士約佔
  • 菲律賓頻發針對中國人綁架案 華人社會已陷恐慌
    其實,「seven」這樣的遭遇在菲律賓並不算新鮮事。  一周3起中國人遇險案  然而,近期在不到一周內連續發生3起針對中國人的綁架或槍擊案,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9月8日,一林姓中國男子在大馬尼拉地區北部的卡洛奧坎市輕軌車站遭到3名持槍警察綁架,並被挾持到鄰近的布拉幹省。
  • 菲律賓華人:總統杜特爾特說,我的外公是中國人
    閩南話是菲律賓華人的「普通話」。而有華人血統的菲律賓人佔到菲律賓總人口的20%之巨。0210個總統,有5個都是華裔後人由於華人血統較多,因此,菲律賓誕生了很多華裔菲律賓總統。菲律賓華商往往從零售業起家。二戰後,受菲律賓政府實施促進工業發展的經濟戰略影響,菲律賓華商逐漸向現代化工業和服務業轉移資本,佔據了菲律賓的重要經濟部門,特別是房地產業和金融業。據統計全菲五百家最大公司中,華商約佔三分之一,並在紡織及成衣、漂染、鋼鐵、五金、製糖、塑料、木材加工、建築材料、百貨及金融等行業佔優勢。
  • 南非媒體:約堡治安不靖 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提醒華商警惕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1月5日,一名女性華商從南非約翰尼斯堡華人商城區離開不久,便在M1以北的M16下道高架橋上遭綁架劫持;而在6日下午,又有華商從一商城出來就被假警察劫持,該華商及時求助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在該區域的保安才得以脫險。
  •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成為南洋華商的主心骨,曾致書菲律賓總督朝貢?
    期間,在1603年和1639年,控制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兩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造成五萬餘人被殺害。倖存華商逃到臺灣後,向鄭成功訴說了他們在菲律賓遭受的悲慘際遇。鄭成功聽說華商遭遇後非常氣憤,曾於1657年致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華僑甲必丹(僑民的首領,協助殖民政府處理僑民事務),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