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華人商鋪被砸 華商:商品太便宜引不滿

2020-12-12 中華網新聞

當地時間5月18日,哥倫比亞商販在首都波哥大市中心的市場舉行針對華人商家的抗議活動

法制晚報訊(記者李志豪)哥倫比亞在2015年放寬了針對中國商人、遊客的籤證限制,當地華商數量大幅增長。但在本月26日,哥倫比亞華商微信圈中卻傳播著一條信息:「哥倫比亞商販打砸華商商鋪,威脅將華人華商趕出哥倫比亞」。

經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證實,近日在哥倫比亞確實有針對華商的抗議活動,並出現推搡華僑商鋪店員、打砸華人商鋪等行為。

《法制晚報》記者連線當地華人得知,中國商品價格低廉與部分商家高價租賃店面轉租的做法激怒了當地商販,雙方缺乏溝通也使得矛盾加深。

此外,法晚記者連線事發市場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分割店鋪」是市場允許的行為,並且商鋪漲租金與華人商販無關。

抗議活動

哥商販打砸華人商鋪指責其「搶生意」

據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消息,近年來,部分中國僑民陸續從其他國家來到哥倫比亞,主要從事服裝和百貨批發零售生意,集中在首都波哥大的市中心GRANSAN市場。因經營方式、商品價格差異等原因,部分當地商販對華商心存不滿。

5月18日,在波哥大發生了針對華僑商鋪的抗議活動,GRANSAN市場的部分當地商販呼籲「購買國貨」,指責華商「搶佔其生意」、「威脅其生存」。之後,哥執法部門根據舉報,以涉嫌走私、偷稅漏稅查抄了部分華僑商鋪,以涉嫌非法居留抓扣了14名華僑。

25日,該市場約50名當地商販再次舉行抗議活動,並出現推搡華僑商鋪店員、踢踹商鋪捲簾門等行為。

使館交涉

要求哥倫比亞秉公執法被扣華僑當天獲釋

我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即作出反應,大使、政務參贊即分別緊急約見哥

外交部、移民局、海關稅務局和緝私警察局等部門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不滿,要求對方秉公執法,並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我公民人身安全及合法權益。

使館還發布聲明,告誡在哥華人保持與使館溝通,以冷靜的態度對待此次事件,切勿聽信傳言,切勿採取任何過激行為與當地商戶發生衝突。

哥方表示,哥政府高度重視中方的交涉,將會秉公執法,保護中國僑民的合法權益,並加派警力保護華僑商鋪。經使館交涉,被抓扣的華僑在事發當天均獲釋,其中部分人「因居留身份有問題」被要求限期離境。

目前,哥外交部表示將加強內部協調,保障在哥華商合法權益。哥警方已承諾加強警力,保護華商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哥移民局、海關稅務局表示將主動向華商提供相關法律、政策諮詢。

使館表示將密切關注有關事態進展,繼續做哥有關各方工作,一如既往地全力維護廣大旅哥僑胞的合法權益。使館還將為華商與當地執法機構和商人等搭建機制化的溝通平臺,降低摩擦和糾紛機率。

華商說法

商品太便宜、高價搶商鋪引當地商販不滿

法晚記者就此採訪了在波哥大做進出口生意的華商孟曦(化名),他告訴記者,GRANSAN市場是波哥大比較出名的一個大型市場,主要做一些時裝類的商品。據他講述,這幾年,來哥倫比亞的華人數量劇增,「中午很多當地的店鋪午休時,一些拿著盒飯在店鋪裡繼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華人。」

孟曦告訴記者,波哥大商鋪的平均租金比較便宜,GRANSAN市場的商鋪也很搶手,但是其中一些華商的做法,導致了整個市場店鋪租金上漲。孟曦認為,這就像炒房一樣,會給哥倫比亞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華商劉雷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華商來了以後,為爭奪商鋪使用了一些有爭議的商業手段,引起當地商販不滿。他舉例說,原來在GRANSAN市場一個店面會被隔成四五個攤位,中國商人來了以後,以兩至三倍的高價購買租賃市場店面。去年在這個商區多了20多個華人店面,就影響到80至100個當地商販。

此外,孟曦告訴記者,因為中國在勞動力、紡織技術以及各種原料上的價格都比較便宜,因此中國商品在價格上的優勢很明顯,比如一件普通的polo衫,在中國商鋪裡可能只要3000到4000比索(約合人民幣6.3元到8.4元),但在哥倫比亞商鋪裡可能會賣到10000比索(約合人民幣21元)。

孟曦對記者說,中國產品在市場中佔有比例的不斷增加,擠壓了本土商戶的生存空間,必然會遭到一些阻礙,「但是部分哥倫比亞人因為競爭不過中國製造的商品而進行打砸,這是不對的。」

記者追訪市場負責人:商鋪漲租金與華商無關

《法制晚報》記者今晨採訪了GRANSAN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克拉拉。她告訴記者,最近市場上的確出現了部分商戶衝擊中國商戶的情況,但是目前已經和平解決,並沒有人在衝突中受傷。據她介紹,衝突主要是由於中國商人的商品價格較低,吸引很多客戶而遭到商戶的仇視。

當記者問及是否會繼續把商鋪租給中國商人時,克拉拉表示,「只要中國商人的商品符合哥倫比亞的相關法律規定、符合市場的標準,那麼把店鋪租給遵守相關法規的華商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位負責人介紹稱,目前這次衝突已經開始趨於緩和,雖然還有部分中國商鋪由於之前的衝擊暫時關閉,但估計將來不久就會陸續重新營業。

對於中國商人「分割店鋪」一事,克拉拉說:「因為每個客戶對於店鋪的要求不同,所以我們相關的條例並不制止此類行為,只要提前制定一個方案並且通過市場方面的審核,就可以進行改造。」

此外,法晚記者向她詢問中國商人的做法是否導致租金提高時,克拉拉表示,「因為顧客流量很大,我們商場的租金近幾年的確有所提高,這是符合市場發展要求的,並沒有數據表明這是中國商人導致的。」

原因分析雙方交流少當地人對華人有誤解

孟曦分析此次抗議活動的原因時表示,哥倫比亞人的性格比較烈,對於友好的人展現出他們的熱情,一旦涉及他們的利益問題,就很容易被惹怒。他說:「南美的民風其實是比較彪悍的,人們的槍枝持有率也比較高,別說這樣的打砸現象,持槍搶劫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這樣的打砸事件通過雙方調解還是可以解決的。」

對於調解的問題,孟曦告訴記者,很多時候華人群體和當地人的交流還是太少了,很多人不懂西語,只會簡單講一些買賣中的單詞以及一些數字,給當地人的感覺就是中國人只做生意,不與人做其他交流。

孟曦認為,勤勞是中國商人成功的秘訣,但是由於缺乏交流,卻給當地人造成一種很「狡詐」的感覺。

孟曦說,很多來這裡的華人受教育水平都不算太高,很多人是看中這裡的高工資而選擇出來打工,也有很多人是從小和家裡人出來做生意的。「華人圈子太牢固,無法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再加上一些不法華商的逃稅漏稅,導致當地人對華人有很大的誤解,所以我認為雙方應該加強互相溝通才能緩解這個矛盾。」文/記者李志豪

相關焦點

  • 西班牙華商接手老外生意須慎重 撿便宜或變吃大虧
    而危機中不斷降低的租金和兌店費用,更是讓一些華人頭腦發熱,急於出手「撿便宜」,可等著這個「便宜」真的到手以後,殘酷的事實卻顛覆了他們腦海中對西班牙人原有的印象。他們開始為自己當初的衝動後悔了。看過之後,這位華商都不敢相信,那家酒吧顧客不斷,在午餐時間甚至座無虛席,竟然要對外轉讓。吃完飯,又前後轉了一圈以後,除了感覺這家酒吧酒水和飲食的價格較低,不太與酒吧的檔次相符以外,其它的都比較滿意。對於酒吧所售商品的低價格,這位華人並沒有往心裡去。因為在目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為了招攬顧客,許多商家都實施低價策略。只要有客人,薄利多銷也同樣賺錢。所以,他在這方面的疑問一閃而過。
  • 西班牙馬約卡島中心城華人商鋪銳減
    中國僑網10月16日電據西班牙《歐華報》編譯報導,西班牙馬約卡島中心城區Vía Sindicat正在悄然上演著商業轉型,以華人為代表的百元店正在逐步被其他經濟模式所取代,如連鎖加盟店、其他國家移民的商鋪等。華人商鋪已從以往的25家驟減為現在的6、7家。
  • 西班牙馬約卡島中心城華人商鋪銳減 上演商業轉型
    中國僑網10月16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報》編譯報導,西班牙馬約卡島中心城區Vía Sindicat正在悄然上演著商業轉型,以華人為代表的百元店正在逐步被其他經濟模式所取代,如連鎖加盟店、其他國家移民的商鋪等。華人商鋪已從以往的25家驟減為現在的6、7家。
  • 馬達加斯加唐人街中國商品受歡迎
    主持人: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中心區獨立大街附近,有一條著名的唐人街,裡面到處是中國商鋪和忙碌的中國商人,中國商品也受到了馬達加斯加人的歡迎。來看報導。解說:在塔那那利佛唐人街裡,新華商場、東吳商場、天球商場等中國商鋪鱗次櫛比,叫賣聲此起彼伏。
  • 菲律賓刁難華人:警察持槍抓扣華商帶走5歲小孩
    中菲關係不見好轉,很多華商擔心,菲政府會進一步對華商進行打擊,目前抓扣中國非法勞工,更多傷害的是新僑民的利益,但無法排除會對世代生活的老華僑也採取一些打壓手段。  上百萬在菲華人不到菲律賓人口總數的2%,但對於菲律賓經濟的貢獻非常大,菲律賓富豪榜中十有七八都是菲律賓華人。由於菲律賓基本沒有製造業,當地商品大量依賴進口,除來自歐美、東南亞的商品外,中國商品佔大量份額。
  • 駐匈牙利大使走訪布達佩斯華人市場 慰問華商
    段潔龍大使(右)在華商謝偉麟經營的服裝批發商店上親切詢問經營情況,讚揚華人艱辛創業發展的精神。(匈牙利《歐洲論壇》)據匈牙利《歐洲論壇》報導,2月16日,中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在領事部主任李克震、匈牙利甘茨中國商會會長葉建新、匈牙利福建商會會長劉文建、匈牙利麗水商會會長徐忠南、匈牙利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副主席謝偉麟和匈牙利青田同鄉會秘書長範巧雄等僑領的陪同下,走訪位置於布達佩斯八區的歐洲商貿中心、歐洲廣場、溫洲商城等華人市場,親切詢問了解華商的經營現狀和生活情況,並向華商拜年。
  • 加華人商鋪純中文招牌引爭論 社區將勸說添加英文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近年來,加拿大列治文市居民就華人商鋪該不該用中英雙語招牌爭論不休。據加拿大廣播公司14日報導,當地一些華人社區領導人日前同意進行調解工作,呼籲居民將華人商鋪招牌拍攝下來,將照片傳到相關電子郵箱,以便社區員工到各家商鋪勸說其在純中文招牌上添加英文。
  • 騷亂衝擊損失慘重 馬達加斯加華商欲哭無淚
    店鋪鐵門被砸變形   1月25日,中國農曆大年三十晚上,確切地說,是大年初一凌晨4點左右,房剛和朋友吃完年夜飯,回到自己苦心經營的電器商店二樓的住所想打個盹———在馬達加斯加的華商入鄉隨俗,養成了樓下經商,樓上住宿的習慣。
  • 索羅門群島騷亂殃及華商 唐人街大部分建築被毀
    抗議活動隨後演變成騷亂,位於荷尼阿拉市中心的唐人街受到嚴重衝擊,許多華人華僑的商店遭到劫掠和焚燒,其中一些華商的住所也被歹徒付之一炬,損失相當慘重。根據中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使館提供的消息,至少有一名華商在騷亂中受傷,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華人華僑死亡的報告。這是自2000年以來,華人在索羅門群島受到的最嚴重衝擊,部分華商已經提出撤僑請求。
  • 從華人超市在阿根廷內陸城市發展看華商如何在當地紮根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阿根廷華人在線報導 從2016年至今,已有至少11家華人超市在裡瓦達維亞海軍準將(Comodoro Rivadavia)市開業。
  • 阿利坎特華商遭限 西班牙華商區命運再次輪迴?
    與馬德裡、巴塞隆納等大型中心城市的華商聚集區相比,華人在那裡的大規模發展只是近三四年的事。由於該市靠近瓦倫西亞港,埃爾切鞋業集散地,以及附近眾多的旅遊勝地,所以華人的鞋業和首飾等小商品批發業在當地發展迅速。
  • 西班牙內爾哈一華人商鋪被盜 小偷被抓時醉倒廣場
    西班牙內爾哈一華人商鋪被盜 小偷被抓時醉倒廣場
  • 徵和六路附近40輛車玻璃一夜間被砸 一便利店也被洗劫
    知情者:近40輛車被砸  昨日上午12時許,華商報記者在徵和六路與天台路十字東北角一小區的臨街商鋪前,看到4輛車玻璃被砸的車停在路邊。其中一輛車的車主說:「除了駕駛位,其餘3塊側玻璃全被砸,車裡被翻得亂七八糟。」  據一知情者說:「早上僅該片區域就有8輛車被砸,有部分車主將車開走。而距這兒300米的天台路西部國際車城對面空地上,至少30輛車玻璃被砸。」  華商報記者看到,小區物業在該區域入口放置有「禁止停車」的牌子。一物業工作人員說:「仍有業主和附近居民將車輛停放於此,目前物業沒有收取相關費用。」
  • 義大利華商租車異地丟棄工業垃圾 兩名華人被訴
    歐聯網7月14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義大利普拉託華商為了處理工廠廢棄的紡織品垃圾,在當地政府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別出心裁租車將垃圾送到周邊城市,分別丟棄在民用垃圾桶。結果在運輸途中被警方攔截,目前2名華人因涉嫌非法運輸、丟棄廢棄工業垃圾被檢方指控,並面臨高額罰款。
  • 此國歷史一華人建立王朝尊為大帝,現華商掌控國家經濟
    泰國華人是泰國的一個主要族群,約有人口850萬人佔總人口的13%,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在泰國各行業都是翹楚,圖為泰國前總理客家人後裔英拉現代泰國就是歷史上的鄭信建立,其父姓鄭,具有潮州人的血統。鄭信原為大城王朝的一名將領。
  • 【華商專題】菲律賓華商網絡中「頭家制度」的經濟學探析
    頭家和代理商的交易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頭家從外國商行獲得進口品後交給各地的華人代理商,供其在菲律賓內地開展日常商業活動,期間貨款並不立刻結清;第二階段,待各地農產品成熟後,菲律賓人將農產品交給華人代理商以償還上一期債務,各地代理商再將收購的農產品運送到頭家手中供其出口。「頭家制度」所描述的就是華商之間的商業關係,這種商業聯繫對華商事業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俄葉卡捷琳堡最大市場發生火災 華商損失或過億
    記者今晨連線中國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獲悉,該市場有6000個商鋪,絕大部分為中國商人經營。目前市場商戶暫無人員傷亡報告,但在倉庫中存儲的商品遭受嚴重損失。有目擊者稱,華商損失預計過億。市場內的商戶儘量向外搶運自己的商品,還有一些人試圖冒險進入火場搶救自己的財物,但被警方和保安勸阻住。據當地緊急情況部門介紹,市場的商戶暫無人員傷亡的報告,一名消防員在救火時受傷。引發此次大火的原因可能是電器失火。
  • 華人超市部分商品 也遭掃貨!華人大米退貨照 引網友爭議
    華人超市部分商品 也遭掃貨加州及南加多個城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居民因擔心疫情擴大,紛紛囤貨,波及以量制價的主流連鎖店,如好市多(Costco),也影響到華資超市。在聖蓋博谷東區部分華資超市,出現部分貨架商品因顧客購買量較大,來不及補貨;遭囤貨商品包括調味料、速凍食品、罐頭、米麵及粉條等。目前也有超市為讓顧客放心,協助防疫,在門口有貼心告示。
  • 拉美經濟筆記 | 華人商鋪在聖誕假期為阿根廷民眾帶來便利
    阿根廷的華人商鋪為當地民眾聖誕期間選購節日物品提供了極大便利,物美價優的中國商品成為許多阿根廷人的節日首選。雖然阿根廷距離中國遙遠,但華人商鋪在阿根廷卻十分常見,店裡來自中國的商品深受阿根廷民眾青睞。阿根廷華人商鋪在聖誕假期大多繼續營業,滿足了當地民眾節日期間的購物需求。
  • 上海蘋果專賣店被砸引熱議,庫克:砸啥都行千萬別砸玻璃!
    近段時間,美國蘋果專賣店被砸事件是全球人民關注的焦點,而我國上海也發生了一起蘋果手機店被砸事件,一名男子在蘋果店內大肆打砸店內的產品,在全網引起了熱烈討論。許多人都非常不解非常蘋果會受到這麼多人的不滿?其實這麼多年來,蘋果產品的價格一直受到許多消費者的不滿,原因就是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