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南兩大網紅城市,其實網上已有各種各樣的比較了。
成都所處的地理位置是盆地中的平原,這裡的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且附近有重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利於耕種和灌溉。去過成都的朋友都曉得,成都地勢平坦,四四方方,四通八達,交通便利,被譽之為「天府之國」。
重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承東啟西的重要樞紐。在地形上,重慶地勢起伏大,主城是一座山,落差大。重慶三面環水,被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空氣溼度相對較大。如果外地朋友到過重慶,並且去大街小巷轉過,便知道,重慶到處都是爬坡上坎,要在重慶轉上一圈,真的不容易。不過重慶的交通也很便利,從兩路口到菜元壩,有皇冠扶梯連接上下;從解放碑到南坪,有過江索道連通南北。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從地理地形上來看,成都屬於盆西平原地貌,而重慶屬於盆東山地地貌,成都基本是一半平原一半丘陵,城市道路上下坡相對較少,而重慶的道路全國出名,山城特色體現非常明顯。從城市地形地貌對交通、建設的影響來看,成都客觀地理因素要好一些,但在當前的基建水平之下,城市有山不是大問題,且重慶臨長江也是優勢之一。
再從氣候上來看,兩個城市也相差不大,重慶素有霧都之稱,陰雨多霧的天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多負面影響,並且重慶還有山城和火爐的別名,由此看出地理環境的惡劣,相對來說成都氣候更加宜人,自古有言,少不入川,老不出川,可以看出成都的宜居程度,讓人更加「巴適得板」噻。
這兩座城市,如果僅僅是從氣候上來區分,很難感受出差別,可能只有本地人住習慣了才會找到差異。
不論大一統王朝還是分裂時期,成都都是四川的中心,有前後蜀在成都建國的,沒聽過哪個割據重慶一方為國的。
秦滅巴蜀,都看重的是成都長江上遊的地理位置,秦後期滅楚的糧草、兵器打造、人員訓練都在成都。三國時,諸葛亮也成都作為蜀國都城。
總之,成渝兩市已被國家確定為中國經濟的第四增長極。成渝一體化,雙城經濟圈潛力巨大。目前,兩市正打造1小時交通圈,正推進公積金一體化,正落實交通一卡通,正聯合推進運行中的中歐班列。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雙城將煥發更新更強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