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年輕時欣慰於孩子的成就,老了會後悔把孩子送出國嗎?

2020-12-24 教師生活雜談

養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想必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但很多人又說不清楚。好像只是為了到了年紀,該生了我就生孩子了。生下之後,我就自然而然地愛他,想把最好的都給他。很多父母都是有這樣的心路。

但是也不難想像有的父母為啥生孩子,在越是偏遠貧窮的地方,生孩子越多,難道不是很多家長都指望著孩子多了,以後好養老嗎?自己這輩子不努力,唯一努力的事情就是孩子多,以後總有一個可以養自己的吧,怎麼想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卻沒有想想貧窮的家裡,孩子以後要面對什麼。

但是也有好好培養孩子,孩子也特別優秀,最後留學,定居在國外的。這些父母他們又過得怎麼樣呢?

不缺物質,卻精神上的寄託

其實能送孩子出國的,很多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所以對於家長們而言,他們不存在著需要孩子為他們付出什麼物質上的東西。但是,人總有老的一天,人總有不能動彈的一天,那時候,多少還是希望身邊有人的吧!

但是很多家長精神上足夠富足,從來不認為把孩子綁在身邊是一種好事,他們只希望孩子能夠好好的,一切足矣。反而孩子們可以獲得一些成就的時候,他們會更開心,更開心孩子可以如此優秀,能成就自我。

但很多人就會幸災樂禍,尤其看到他們年老難動之後,總覺得他們在家會暗暗後悔,當年不該把孩子送走,不該這樣在外得瑟孩子的成就。但是說實話,他們內心其實早就想得到結局。

孩子生下來不是綁在家長身邊的,孩子選擇是自由的,孩子想去哪裡,只要他們願意並且過得好,那麼父母是雙手贊成的。而養老這種事,子女能盡心就盡心,天涯海角難相遇,那麼老兩口花自己的錢,也能把自己照顧好。

不是說,你養了,就一定要讓他來報恩,不是這樣的。可能也會羨慕別的老人兒孫繞膝,也會羨慕別人家裡熱熱鬧鬧,但是如果再來一次,那麼除非是孩子在外不開心,那麼才會重新選擇,不然還是會支持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孩子是否需要去留學|異地

說真的,很多開明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去外地或是留學,最不需要考慮的就是父母。因為父母不能耽誤孩子,他們只要說那個地方適合他們自己,更宜居,想留,絕對不是不行。

唯一就是怕孩子做了選擇以後,再來後悔。

很多孩子去異地讀大學之後,就一直懺悔,要麼氣候不習慣,要麼吃不慣……所以往往畢業之後,灰頭土臉又跑回來。但是有的人就能在別的城市如魚得水般自在,反而是在自己家鄉呆不下去。

所以說實話,家長們在支持好孩子的同時,也要想好自己的後路。

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人生,家長有家長的人生。

不互相打擾,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是最後的溫柔!

相關焦點

  • 該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讀中學嗎?
    從改革開放到21世紀初期,不少學生會選擇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而在這十多年間,更多的家長開始考慮讓自己的孩子高中時甚至初中時就出國留學。這種做法常常被周遭的親戚朋友「敲警鐘」:一方面,孩子年齡小,社會閱歷少,孩子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都令家長擔心;另一方面,國外的中學教育真的比國內好嗎?究竟好在哪裡?
  • 讓孩子定居國外,你後悔嗎?
    我70歲的姑父和姑媽後悔把唯一的兒子送去國外工作和生活,我看著傷心難過的他們,我想等我老了,一定不會像他們一樣把孩子送出國。姑父跟他大學同學聚會回來,躲在角落裡暗自垂淚,不巧被我碰到,老人家像抓住救命稻草樣的傾訴了他的憂傷。
  • 為啥有錢人都喜歡把孩子「送出國」?原因很簡單,普通父母該知道
    所以,有條件的家長都會選擇把孩子送去國外"鍍一層金",還有的家長為此製造條件,想方設法甚至貸款送孩子外出留學。或許有的人不理解為什麼有錢人的都喜歡把孩子"送出國",原因很簡單,普通父母該知道。不可置否國外確實有一些更為先進的教育體制值得我們借鑑學習,正是因為教育體系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體驗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便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
  • 孩子出國留學前,父母送孩子什麼最重要
    留學前,送孩子什麼最重要建議父母都來總結「自己的傳家」留給孩子孩子要留學了,進入西方社會後,會不會看輕父母之恩,會不會忘掉自己的根,輕易地否定掉爸媽一點點教導出的中國式道理?有一種說法,「教育」最成功的父母最不幸,因為他們投入了最多的精力、金錢和時間,培養出翅膀最硬的孩子,順利融入西方社會,過上富足生活。
  • 利弊需要家長權衡清楚 送孩子留學別為出國而出國
    以前,不少學生會選擇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而最近這些年,更多的家長開始考慮讓自己的孩子高中甚至初中時就出國留學。這種做法常常被周遭的親戚朋友「敲警鐘」:孩子年齡小,社會閱歷少,孩子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問題。    李先生的女兒今年20歲,正在準備報考藝術院校,他說自己也曾經想把女兒送出國,但最終還是決定等她大學畢業以後再自己選擇未來的出路。
  • 父母賣房送孩子出國留學,回來後卻只能拿兩三千工資的現象正常嗎
    父母操辦一切。今年已經三十歲,仍然沒有正式工作,這裡混一混,那裡混一混,不知道明年應該怎麼辦。如果不是父母比較有錢,他哪能像現在這麼瀟灑呢?從我這個朋友身上也不難反映出其他留學生的窘境。畢竟在國外鍍金的時候光顧著名頭響亮,沒想過在國外學的專業帶回國內時,是不是能無縫銜接到工作崗位上去。
  • 家長懇求包機接回在英低齡留學生,過早送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作為一名母親,我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擔心,兒行千裡母擔憂,時刻牽著母親的小心臟。這些能夠送孩子去歐美讀書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經濟條件好的,在歐美讀書的各項費用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擔得起的。有的家庭東借西湊,不惜賣掉房子籌錢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 今年有機構說:免費送你的孩子出國留學,你願意嗎?
    真相只有一個,可能因疫情,出國留學的學生肯定受到一些影響。送不送孩子出國留學這樣的問題。你把這個問題拋給惠民大叔,那我肯定是拒絕的,你說我們都是沒有三套房的人,怎麼能讓孩子出國留學呢。哈,開個玩笑。能讓孩子出國留學,並且免費讓你去,多好的機會,可不能浪費。有個新手家長問惠民大叔關於留學的事,初中生出國留學好還是高中之後好?去紐西蘭,還是澳大利亞,是美國還是英國?新手惠民大叔也只好把問題轉給專業的胡老師幫我解答,你說有沒有收穫吧,還是有一些的,但收穫有用嗎,不知道。就像孩子閱讀書籍一樣,看完了大概有個印象,考幾個題目試試,無法滿分。
  • 英國小留學生「洄遊」,引發爭議,您會讓孩子從小出國嗎?
    加上很多國家都有工作、學習到達一定年限後就可以獲得綠卡,這也是很多家長從小就把孩子送出國的原因。因此,現在很多花重金出國鍍金的學生回國後,會出現投入產出比嚴重不符的情況。3.孩子從小出國問題多現在的小留學生,是帶著家庭的夢想,他們從小就要與父母分離,這樣對於孩子身心的成長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孩子太小出國,自理能力比較弱,這也會帶來各種問題。
  • 曾仕強教授:送小孩出國求學,送一個,丟一個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因為疫情,很多滯留在國外的小留學生們要求回國,此時,筆者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七八歲的小孩子連一年級都要在國外上,國外的基礎教育真的就比國內強麼,孩子這麼小就離開父母獨自在異國他鄉念書真的合適嗎?
  • 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什麼階段出國留學最合適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已經成為家長們經常考慮的一個選項。到底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國,什麼階段送孩子出國留學最合適,成為家長們經常糾結的問題。不想送孩子出國的(除了經濟條件不允許),大部分都是考慮孩子自理能力不好,一個人在國外不放心;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怕在國外缺少監督而學壞;擔心孩子在國外的安全問題等等。就筆者而言,更認同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在合適時機送孩子出國的看法。
  • 花10萬一個月送孩子出國遊學,到底值得嗎?
    花10萬一個月送孩子出國遊學,到底值得嗎?10萬一個月的少兒遊學,是家長焦慮在作祟?網友:有錢人的遊戲近幾年來,在中產家庭中,針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一種叫做少兒遊學的項目。那麼,花10萬元一個月送孩子出國遊學,真的值得嗎?1.有人認為不值得。一方面,這些少兒遊學項目,一般時間較短,孩子只是走馬觀花地去國外轉了一圈,幾乎什麼都學不到,剛剛開始熟悉環境就要離開了。
  • 孩子出國監護人需做哪些準備?別讓父母成孩子「走出去」障礙
    有的是短期遊學,有的是隨學校交流,有的是參加演出比賽,還有的是出國旅遊。教育意識增強、經濟水平提升的中國家長很願意讓孩子出國遊歷長長見識。不過,孩子出國,除了經濟允許、機會合適之外,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作為法定監護人的生身父母都要辦理公證,聲明同意孩子出國或委託臨時監護。
  • 情商高的父母,在孩子小時會送出這三樣「禮物」,娃受益一生
    文/文兒為人父母后,可以說不少人的心就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很多父母都說自己做的事情是為了孩子好,可事實真是這樣嗎?若真心為孩子好,一些情商高的父母會選擇這樣做,他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在合適的時機送給孩子這三樣「禮物」,孩子都接受了,他們的一生都會獲益很多。「言傳身教」,自己給孩子做好表率榜樣情商高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樣「禮物」就是「言傳身教」。
  • 別人家都送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們送還是不送?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炮轟出國留學生,「敗家子」、「拿父母的錢國外逍遙」、「不愛國」、「野雞大學毀人不倦」、「留學經歷已非金字招牌,海歸變『海帶』(海待,待業)、變『海藻』(海找,找工作)」,濟南市民賣掉大明湖畔小院供女出國留學,回國後卻難找工作……雙方對峙之下,沒有鮮明自我主見的父母深陷糾結之中,若不出國上學,別人家的孩子出國了
  • 年薪多少的家庭才能夠送孩子「出國留學」?看完這筆帳:認慫了
    但兒子在那邊只上了一個學期,便跟父母吵著要回家上學,不想在那邊上學。但父母都不同意,小楊的兒子最後在加拿大那邊輟學打工,父母知道後感到非常後悔。人們常說孩子留學的費用特別高,但究竟多高,大家心裡也沒有底。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留學生在各國留學一年的費用。
  • 當你有條件時,你會選擇讓還是小學生的孩子出國留學嗎?
    出國留學一直是受我國國人追捧的,每年高校也都會有名額出國深造,同樣也有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選擇自費讓孩子到國外留學。通過這次全世界疫情的爆發,我們公眾才知道,原來還有那麼多的小學留學生在國外。小學留學生待在國外真的好嗎?我們都知道離鄉背井的生活並不好受,成年人都如此更何況是小朋友呢。家長是希望通過國外的先進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是否忽略了小朋友的內心呢?可能在他的內心並不需要什麼先進的教育,他只希望有爸媽,有親人和同伴的陪伴呢?
  • 疫情期間堅持送孩子出國留學,「海歸熱」真的有那麼熱嗎
    一家子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出國完成學習,人力、財力沒少搭,並且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親戚朋友都勸他們不要去,到時候萬一感染就麻煩了,這對父母這樣解釋。他們說,在孩子十五歲的時候她曾去英國玩過,自從那一次後,孩子就深深愛上了英國這個國家。無論是環境還是氛圍都非常喜歡。
  • 30年後,遭遇養老困境的多是這幾類老人,和其年輕時的作為關係大
    所以說30年後老人是否會遭遇養老困境,往往和年輕時生不生兒子關係不大,而真正會對其晚年生活會有影響的多半還是老人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年輕時自己就不孝順,給孩子做了錯誤的榜樣30年後,那些會遭遇養老困境的老人,多半有這樣一類,這類老人年輕的時候他們自己就不孝順。
  • 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時機選擇 本科研究生各有利弊
    大部分孩子都是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的,很多孩子出國前沒做過一頓飯,洗過一次衣服,依賴性很強,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弱。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出國會不適應,但這個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環境的不同而改變的。  其實不論是國內大學還是國外大學,同樣都是要面對離開父母離開家的你概況。大學生活必然會對孩子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戰,比如自制力和自理能力,那麼孩子和家長就應該去適應這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