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堅持送孩子出國留學,「海歸熱」真的有那麼熱嗎

2021-01-10 京譽教育一對一輔導

前不久,京譽君聽聞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曾經在京譽君這裡學習的學生被家長送去了英國留學,聽聞是一所比較有名的大學。

一家子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出國完成學習,人力、財力沒少搭,並且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親戚朋友都勸他們不要去,到時候萬一感染就麻煩了,這對父母這樣解釋。

他們說,在孩子十五歲的時候她曾去英國玩過,自從那一次後,孩子就深深愛上了英國這個國家。無論是環境還是氛圍都非常喜歡。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外加孩子的學習並不十分出眾,就產生了把孩子送去留學的想法,雖然正值疫情期間,但打聽了外國的朋友說是沒有那馬嚴重,於是就堅持把孩子送出了國。

其實和這位家長一樣心情的人還有很多,由於受到國內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人都覺得國外的教育教學環境會更加優質,並且回來後也會被「高看一眼」,會優先獲得工作機會,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但事實這是如此嗎?

根據UniCareer近日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今年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達80萬人。

歸國後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他們不僅要向有限的崗位發起衝擊,還要與874萬國內應屆畢業生同臺競爭,至少此時此刻,一張海外文憑並沒有讓企業對他們高看幾分。

對於回國工作薪資報酬的問題,大約70%受訪者表示低於預期,只有1%表示比預期高,另外三成則認為收入符合預期,此外,四成以上海歸的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人民幣。

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提到,能夠找到和所學專業相匹配的工作;28.6%表示工作內容和所學專業完全無關,只有16.9%表示他們找到了能將留學專業學以致用的工作。

在職級分布中,59.7%海歸者任職普通崗位,擔任基層管理者的佔比21.4%,中層管理者佔比12.5%,高層管理者僅佔比4.6%。

是什麼原因導致「海歸」不再受歡迎

中國有句俗話叫眼高手低,是用來形容那些想法脫離實際的人。目前這一詞語正在與「海歸」相匹配。同時這也是讓海歸失望的一大原因--對回國找工作抱著太大的期待。

很多家長往往把出國留學看做是一項投資,留學海外並取得學位要付出高額成本,因此海歸期待獲得較高的收益。但當今時代,外國文憑已不稀罕,並不能保證使海歸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

此外,許多二、三線城市的海歸,想要在國內一線城市工作。但是由於信息匱乏,無法掌握一線城市的企業需求和勞動力趨勢,導致他們的求職屢屢受挫。

不過,儘管存在這些困境,但大多受訪者仍對於出國留學持肯定態度。其中85.9%認為出國留學開闊了眼界,82.2%認為留學即使他們具備了語言優勢,79.5%表示留學培養了他們的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花重金出國留學還是否可行?

按照很多家長的想法,如果將出國留學看成是一項投資,我們可以算一算這項投資的回報率怎麼樣。

據UniCareer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有近4成海歸第一年年薪不足10萬。聽到這很多家長看是捫心自問:花幾十甚至幾百萬送孩子出國留學,值嗎?有資深人力專家表示:長遠來看,留學經歷的確對人生的豐富度和完整度有很大的好處。

「畢竟國外學術上還是踏實很多,特別是英美頂尖學校的理科和人文學科,能給一個人打下非常好的學術基礎。」

但能在國外畢業留下來的還是少數人,而且華裔在英美職場的上升空間的確存在天花板。如果想要乖乖往上爬,當然完全可以,在中層混混,日子也很好過,與美國一套房相比北上廣深也要便宜很多。「但你的根不在那裡,如果要將自己從裡到外都『洗白』,可能要付出巨大代價,最後也未必獲得同等的利益。」

這些年,無數中國人走出國門,遠渡重洋去異國求學。數據顯示,2019年度,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已經是世紀之初的18倍,從3.9萬到70.35萬,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出於各自不同的考量:求新知、感受異國文化、鍍金、移民......

在回流趨勢愈發猛烈的今天,出於「鍍金」目的而出國的這些人,重新踏上熟悉的土地,擠入人才招聘的洪流,是否會忍不住問自己:我真的「鍍金」了嗎?

或許,一切還是要回歸到自我修煉上。海外留學究竟值不值,或許不能用薪資去衡量,應該拉到更長遠的未來,在人生的完整度和豐富度上,曾經的那段留學時光,是不是為生命添了幾筆意義。

您怎麼看待這位家長不顧疫情仍然將孩子送出國?您覺得海外鍍金真的那麼吃香嗎?歡迎留下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成績不好也送出國留學?家長:出國肯定會變得有出息
    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出國留學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海歸回國,更是受到很多企業的熱捧,企業喜歡海歸,也願意花高薪聘請。在那個時候,出國留學是一件很值得人們驕傲的事情,既說明了這家條件不錯,也說明了這家小孩不錯。
  • 疫情期間,真的該放棄出國留學嗎?
    關注留博士,有你好看。hi,我是留博士,目前疫情全球泛濫,很多同學都在問:我的留學計劃泡湯了嗎?我真的該放棄嗎?今天博士就和大家聊聊這個事兒。甚至很多人都想放棄出國,無外乎這幾個原因:1、家人的反對:爸媽永遠都是站在孩子的安全上考慮的,現在國外疫情嚴重,還沒有穩定下來,去到國外疫情萬一再爆發,那麼安全性怎麼辦?爸媽肯定是會考慮進去的,這個完全可以理解。
  • 小學生出國留學熱的原因真是外國教育更優秀?
    國外掌握著最先進的科研和技術,所以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留學生在大學期間申請出國留學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有的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將來打算未來留在國外,這是人家的自由我們無話可說。有的出國鍍金,方便將來好找工作,有的是準備學以致用,將來報效國家。這些留學生大多都已經成年,能夠自食其力或者本身有一定經濟實力,所以出國留學。
  • 今年有機構說:免費送你的孩子出國留學,你願意嗎?
    真相只有一個,可能因疫情,出國留學的學生肯定受到一些影響。送不送孩子出國留學這樣的問題。你把這個問題拋給惠民大叔,那我肯定是拒絕的,你說我們都是沒有三套房的人,怎麼能讓孩子出國留學呢。哈,開個玩笑。能讓孩子出國留學,並且免費讓你去,多好的機會,可不能浪費。有個新手家長問惠民大叔關於留學的事,初中生出國留學好還是高中之後好?去紐西蘭,還是澳大利亞,是美國還是英國?新手惠民大叔也只好把問題轉給專業的胡老師幫我解答,你說有沒有收穫吧,還是有一些的,但收穫有用嗎,不知道。就像孩子閱讀書籍一樣,看完了大概有個印象,考幾個題目試試,無法滿分。
  • 疫情折射出的問題:怎樣看待年齡小的孩子出國留學?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多年齡這麼小的孩子出國留學,也沒有考慮過這麼小的孩子出國留學有什麼利與弊。送一個孩子出國讀書,每年大約花費幾十萬人民幣,這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夠承受的。既然能夠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在國內非富即貴,想必能力和眼界也在普通人之上。那麼送孩子出國留學有什麼好處呢?
  • 父母賣房送孩子出國留學,回來後卻只能拿兩三千工資的現象正常嗎
    說一個大家不得不承認的現象,這些年海歸在中國真的沒那麼吃香了。我有一個並不太熟的網友,據他自己說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金融碩士,家裡有點小錢,整個家族都有在做生意。他在留學期間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投機倒把,有一段時間,賺了一點錢。畢業回到中國後,再找工作卻並不理想。這個時候剛好他生病,也就沒出去工作,自己在家養病,還在此期間結了婚,生了娃。父母操辦一切。
  • 別人家都送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們送還是不送?
    從北上廣深到內地三四線城市,都有許多家長把留學當作子女往上躍一個階層的渠道,以致中國有一支浩浩蕩蕩的留學大軍,2018年出國留學人數達66.21萬人,領跑全球,澳、英、美、新加坡、韓、日都出現了「中國班」。
  • 外出留學鍍金找工作四處碰壁,為什麼海歸如今不受重視了
    出國熱留學熱是近些年來最熱的話題,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每家每戶都有了不少的存款,尋思著把自己家的獨苗送出國門外出求學,不光說出去有面子,就連以後找工作都容易不少,雖然留學花的錢不少,但是工作之後沒有幾年差不多就能掙回來了,所以這筆買賣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
  • 中國限制入境:出國留學深造,「遇險」回國避難,留學真的香嗎?
    不過,這對於那些國籍是外籍的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晴天霹靂。父母是中國籍,孩子是外籍,那孩子該怎麼辦?那麼,對於這些當初一心想要出國留學,甚至為了獲得外籍而想盡辦法的家庭,現在卻想要回國「避難」,是否太不應該了呢?
  • 現在送孩子出國留學變得很容易,普通家庭也能輕鬆實現。咋回事?
    富貴家庭的孩子出國留學早在20年前就司空見慣了,並且成為了這類家庭的一種「專利」,或者叫「特權」;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逐步放開對個人出國留學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國內社會上對所謂「海歸」的炒作,富貴家庭憑著有錢、有權、或有勢的先天條件,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成為了一種新型時尚。
  • 海歸留學生告訴你出國留學需謹慎,一步錯成千古恨,說的很現實
    隨著社會的發展,同學們都對出國留學充滿了嚮往,他們認為,出國留學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提升外語能力,還能夠為自己將來在找工作問題上,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每年都會有很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而除了那些公派的留學生外,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也會選擇自費留學,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承擔的起出國留學的學費以及國外生活的開銷
  • 北大博士芝加哥槍擊案引發的思考:出國留學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讀到這個慘案的報導的時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禁捫心自問,出國留學真的好嗎? 有網友稱:「範軼然是我的同班同學,畢業後他去了美國,我留在了廣州,買房買車,結婚生娃,一切都很好,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是都不知道選擇之後的結果會怎樣」 出國留學肯定是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值得我們深思的一面。
  • 家長懇求包機接回在英低齡留學生,過早送孩子出國真的好嗎
    這些能夠送孩子去歐美讀書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經濟條件好的,在歐美讀書的各項費用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擔得起的。有的家庭東借西湊,不惜賣掉房子籌錢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國外的教育就一定比中國先進嗎?這麼小出國學習真的好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
  • 為啥有錢人都喜歡把孩子「送出國」?原因很簡單,普通父母該知道
    所以,有條件的家長都會選擇把孩子送去國外"鍍一層金",還有的家長為此製造條件,想方設法甚至貸款送孩子外出留學。或許有的人不理解為什麼有錢人的都喜歡把孩子"送出國",原因很簡單,普通父母該知道。不可置否國外確實有一些更為先進的教育體制值得我們借鑑學習,正是因為教育體系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體驗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便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
  • 未成年就出國留學,畢業找工作更香?
    部分網友認為,如果是大學生留學或者研究生博士生出國深造,都無可厚非。但未成年尤其是中小學生,在思想還未發育成熟,中國義務教育還沒有完全完成的情況下就出國留學,放棄中國文化,不知道我們國家是否沒有配得上他們高貴身份的學校。但也有網友表示,孩子出國並不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他們沒有錯,錯的是那些崇洋媚外的家長。
  • 出國留學值不值?
    方靜將今年回國的海歸分為幾類:一類是在國外畢業甚至已經在當地工作的人,出於安全考慮,想要躲避疫情而儘早回來;另一類是原先打算畢業後留在國外發展,種種原因導致實際工作情況並未達到預期的人。還有一類則比較特殊,可以稱為「出口轉內銷」型,是一群原先準備出國,但因疫情受阻,乾脆先在國內就業的人。
  • 選擇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讀書?
    出國留學真的能夠取得超人的成就嗎?這個問題究竟該怎樣回答,估計人們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最近這幾十年之中,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一大批青年學子選擇出國留學,而縱觀這些學子們的成就,當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不能以偏概全,所以對於是否出國留學這件事情還要看我們自己的想法,看自己是否適合出國留學。
  • 利弊需要家長權衡清楚 送孩子留學別為出國而出國
    但不少家長在幫孩子規劃何時出國留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惑:花了一大筆錢讓孩子中學就出國讀書,那今後孩子在報讀國外大學的時候是否真的比直接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國外大學有優勢呢?把孩子送出去了,又是不是真的比在國內更有發展?少年時就到國外歷練,對孩子的一生到底有多大益處?    爭論焦點1 初中留學會不會太早?
  • 小留學生家長喊話「希望早點出國留學」,真的是為了孩子學習嗎!
    4月底,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中小學陸續開學,而英國最新一天的確診率為16.4%,再次刷新單月新低,已連續六天下降。在檢測量加大的情況下,英國每日確診量也連續三天下降,並且死亡率也在降低,小留學的家長又坐不住了,在網上發問,他們的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回到英國上學?
  • 廣州中學生「出國遊學」趨熱 九成是為留學鋪路
    遊學之目的 九成報名者是為孩子留學鋪路   出國遊學動輒過萬元,除了長見識,還有什麼原因使得一些家長熱烈追捧?  不少家長認為,出國遊學能鍛鍊孩子外語口語,去發達國家見見世面,並能讓孩子感受在國外獨立生活的滋味,為今後的留學打好基礎;同時也能鍛鍊孩子的交際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