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話很坦率,你很相信;而有些人說話不真實,你會對他半信半疑?
這是因為人們只信任領導者,才會跟隨領導者。因為領導者說話保持真實性和開放性。
什麼是真實性和開放性?就是開放心內世界與別人分享。
領導者在和別人即興的對話中,願意分享他們的當下、想法、信念、感受、脆弱和故事。當他們喜歡分享他們心中的真實自己的時候,別人喜歡聽,他說起來很自信。
而普通的大眾,總喜歡將心裡話深藏不露,和別人談話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別人發現他內在的秘密。所以說話放不開,別人也不願意長時間聽下去。
為什麼領導者能夠輕鬆的開放內心世界呢?
這是因為領導者活在希望當中,他每天的努力工作和學習,離未來的希望越來越近,有成就感,所以他樂於分享。而普通大眾活在欲望裡,每天關心的事情是八卦新聞,男女性事等,他心中有羞愧感。看別人的角度是負面的,所以也不敢說出來。
怎樣才能像領導者一樣每天充滿希望的生活,信心十足地說話呢?主要是訓練自己三個真實的展示:
1.真實的地處於當下:
在說話中,凸顯真實性,首先需要你保持在當下。比如,你有和別人談話的時候,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這樣,你表現的是你的真誠和內在的信心。如果和別人說話,心不在焉,疲憊不堪。這說明你的走神了,別人就會不喜歡跟你說話了。
2.分享你的想法:
真實性意味著有勇氣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
有人覺得「附和別人」的說話方式比較容易,重複別人的觀點可以避免他人的的挑戰。而表達自己的想法,怕別人會追問,並且可能還有爭論。所以,在公眾場合,很多人寧願做一個溫柔的聽眾,也不願做一個思想的分享者。
但是,真實的想法來自己於人們內心的深處,是原創的、大膽的想法,是需要領導者通過分享,和別人深入探究才能挖掘到的想法。
3.分享你的信念和價值觀:
領導者用自己的信念去影響和激勵他人。
如何發掘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信念呢?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自我詢問的方法是:我是否對這個需求有強烈的意願?我確信這可以完成嗎?當我談論它時感覺興奮、熱情嗎?我願意不怕艱難險阻堅持到底嗎?
當你自我詢問完四個問題之後,你對自己內心的信念就比較清楚了。和別人分享自己信念的時候,說話的時候思維聚焦,更有感覺。
像領導者一樣講話,就是和別人真誠的分享你心中的想法以及信念,這些內容你說起來很自信,別人也喜歡聽。
邏輯思維改變計劃,詳情請關注我的公眾號:三維樹。每天學一個職場溝通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