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開掘、美學突破與融媒傳播,《敢向潮頭立》的政論片創新三論

2020-12-11 澎湃新聞

《敢向潮頭立》用16分鐘的體量展現了深圳40年發展的歷史、現在與未來,立論高屋建瓴,強大班底高效協作呈現電影大片質感,聯動「深視頻」進行融媒傳播,堪稱講好深圳故事的範本。

文|葉實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的時間裡,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變成了國際性大都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彩縮影。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在40年的發展中始終勇立潮頭,逐步從「先行先試」走向「先行示範」。

而作為深圳發展忠實的記錄者與見證者的深圳廣電集團,也秉承了深圳敢闖敢試的城市精神,砥礪創新,為新時代深圳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輿論支持,也為觀眾輸送了海量的優質精品內容。

時值特區40周年大慶,由深圳廣電集團打造的獻禮特區40歲生日專題片《敢向潮頭立》,用豐富的影像語言,濃縮和再現了深圳的崛起之路,透視深圳奇蹟背後的底層邏輯。

從最終成片來看,《敢向潮頭立》不負獻禮片的應有品質,其16分鐘的影像表達緊扣主題、選材得當、邏輯謹嚴、敘述平實、視聽新奇,濃墨重彩地點染了深圳40年的浩蕩歷史、恢弘現在和可期未來,可謂當下政論片創作中融思想性、藝術性與傳播性於一體的典範。

《敢向潮頭立》播出後,收到了良好的收視與口碑反饋,其中,該片在《深視新聞》播出當晚節目全國省級衛視同時段排名第5,其網絡觀看數據也很亮眼,截至10月15日,視頻內容全網閱覽量超過500萬,#燃情大片獻禮深圳#話題閱讀量超過40萬。

同時,「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發布「40周年慶典明天揭幕 16分鐘燃情大片獻禮深圳大日子」一文閱覽量已超過75萬,創歷史新高。並有上千人在公號留言,紛紛表達對深圳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自豪之感。

立論高屋建瓴

「五位一體」結構分明

從類型劃分角度說,《敢向潮頭立》屬於典型的政論片。立論是政論片的核心與魂系,在創作構思之初,《敢向潮頭立》主創就在省市領導的指導下,確立了明確的創作方向,「響亮回答深圳經濟特區因何而生、因何而立、因何而興、向何而去」就是《敢向潮頭立》全片的基本論點。

圍繞這個立論,《敢向潮頭立》綱舉目張,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區實踐」的創作主線,以「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新發展理念」、先行示範區「五大戰略定位」等理論框架進行結構布局,論述層次分明,論據全面翔實,突出樣本與典範,將深圳40年發展過程中一個個歷史的高光時刻徐徐鋪陳,氣象闊大,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

值得一提的是,《敢向潮頭立》對於深圳40年發展的書寫,並非是平均主義式的筆墨分布,主創在內容比重上大膽破局,將40年反映特區建設者篳路藍縷、敢為天下先的篇幅更加精煉,而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深圳建設則從容鋪展,重點表現了黨中央為什麼創立經濟特區,特區給全國的改革創造了哪些經驗,從而讓整體結構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而在風格上,《敢向潮頭立》可謂大開大合,一方面其承續了政論片特有的雄辯與理性,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當下、國內與國際等多重視野中展開闡述,縱橫捭闔、高屋建瓴,以大氣磅礴的風格有力地證明了深圳奇蹟為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光輝傑作。

另一方面,《敢向潮頭立》又不乏一葉知秋式的平民視角和個體表述,片中選擇了大量基層幹部、民營經濟代表出鏡,如水汙染治理幹群代表、扶貧幹部代表、香港青年創業者等,他們的同期聲講述為全片平添了親切自然的感染力。

形象化的視聽修辭

呈現電影大片質感

政論片離不開說理與議論,這既是其特點又是創作中的難點。對於如何將厚重深刻且抽象生澀的政治話語轉化為觀眾看得懂、聽得進的影像表達,同時又不折損其理論深度,《敢向潮頭立》進行了大幅度的美學語法突破。

在創作中,《敢向潮頭立》將「好萊塢式大片」作為自身的畫面要求,融入美學思維的航拍鏡頭,以上帝視角呈現了深圳城市符號和地標的視覺奇觀,通過典型城市意象的巡禮折射深圳40年的建設成就。同時,豐富的橫搖鏡頭、縱搖鏡頭、景深長鏡頭、運動鏡頭和延時攝影,令該片視覺元素飽滿,充滿律動感。

如對於林立高樓的影像呈現,該片沒有採用中規中矩的固定鏡頭或機械的推拉搖移,而是以帶有弧度的升降鏡頭進行表現,令城市元素有了「熟悉的陌生感」;再如,在講述「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旗幟」時,伴隨著高鐵「穿屏而過」的轉場,鏡頭從象徵農業文明的古城樓上徐徐升起,遠處流光溢彩的城市文明逐漸清晰,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在此一目了然,這個精彩的鏡頭調度也成為該片用視聽思維完成敘事與表意的絕佳例證。

對於這樣一部時長僅16分鐘,又需要濃縮深圳40年發展成就的政論片來說,高密度的視覺信息對剪輯技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敢向潮頭立》的蒙太奇語言則可圈可點。

如片頭部分,當解說詞說到「深圳特區應運而生」時,驚濤拍岸的畫面與開山劈嶺的影像修辭巧妙縫合,再如片中代表青年文化的滑板、跑酷、街舞、扔學士帽、color run等視覺元素以相同動勢的鏡頭組接,盡顯「零度剪輯」的魅力。

同時,該片也大量使用了相似體轉場、主播播報或者民歌小調等聲音轉場技巧,進一步強化該片輕快明朗、流暢利落的剪輯節奏。

此外,《敢向潮頭立》片頭大氣磅礴的動畫三維特效,由深圳點石數碼操刀,集聚業內最頂尖高手,營造了其電影大片的美感。

如開篇部分講述「潮起珠江,風起雲湧」時,該片用動畫呈現了一艘帆船在大海中乘風破浪,其後「平地起高樓」的視覺圖景也被形象化展現,寫意的手法讓該片頗具靈韻和詩意。

同時,片中綠皮火車從印滿時代新聞的老報紙中呼嘯而過的場景,以及綠皮火車變身高鐵的鏡頭,均體現出技術美學對於該片創作的賦能。

從聽覺元素上說,該片的設計也很精巧,如除了畫外音的解說之外,片中也適時的出現同期聲,增加了片子的紀實性和感染力。

音樂層面,著名音樂人王備為該片全新打造了精彩配樂,片中插入的廣東鹹水民歌的演唱,不僅構成了情緒與節奏的緩衝,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而片尾的大合唱《再一次出發》,在呼應主題的同時,將全片的情感逐步推向高潮。

強大班底高效協作

匠心打磨獻禮大片

儘管只有16分鐘,但《敢向潮頭立》搭建了一個強大的製作團隊,通力協作,保障項目的順利推進,其合作機制也給此類項目的操盤提供了借鑑。

該片由深圳廣電集團融媒體中心時政新聞中心副主任何軍擔任總導演,由資深撰稿王俊擔任總撰稿,集合了深圳廣電集團融媒體中心與衛視中心的優秀紀錄片導演王芳、周銳華、葉安強、湯妙共同組成導演組,並搭建了從前期到後期的7個小組:創意拍攝組、航拍延時組、特技航拍組、常規拍攝組、剪輯組、特效組和資料組,各小組分工明確、協作高效。

自2月項目啟動以來,《敢向潮頭立》導演組就夜以繼日地進入到緊張籌備中,查閱資料、梳理素材、精選場景、敲定拍攝對象,並製作了詳細的分鏡頭劇本。

將深圳40年的發展,高度凝練在16分鐘的時間裡,文稿必然要經歷反覆修改打磨的過程,若按照先寫文稿再拍攝的傳統製作路徑,必然會延誤周期。因此,該片導演組果斷決定採用拍攝和文稿同步推進的方式,在搭建完成全片結構之後,立即啟動拍攝工作。

由於拍攝階段細分為多個不同的小組,《敢向潮頭立》採用多組同步、統一風格的方式,歷時42天,參與人員多達700多人,積累了多達34 T的素材。

進入剪輯階段,面對浩繁的素材和隨時需要優化的文稿,為保證後期環節按時高質量的完成,剪輯組、特效組分工協作、多組輪轉,總導演親自坐鎮後期機房,嚴格把關從畫面選取到音樂編輯乃至調色等各道工序。

可以說,正是源於強大製作團隊完美主義的匠心打磨,《敢向潮頭立》最終呈現了能夠代表深圳廣電水準的獻禮片。

聯動「深視頻」融媒傳播

助力主流話語最大程度抵達用戶

如何適應當下新的媒介語境,在高品質內容生產的同時完成對用戶的抵達,是網際網路時代政論片乃至所有重大題材內容創作需要回應的新命題,《敢向潮頭立》在融媒傳播方面也進行了全面突圍,對政論片傳播也提供了一種創新視角。

除在電視端播出外,《敢向潮頭立》還將上線到深圳廣電集團開發的電視大屏融合新應用「深視頻」中,「深視頻」專區是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進行融合媒體大屏推廣、聯合開發、網臺互動的一次有益嘗試,該平臺集成了以深圳衛視為主,覆蓋全集團的精品節目,是在新媒介環境下深圳廣電集團探索內容臺網融合傳播的有力載體。

事實上,除「深視頻」外,深圳廣電集團已經構建起了一個「壹直深愛」的融媒體傳播矩陣,「壹」是指深圳廣電集團官方媒體伴隨客戶端「壹深圳」,其功能涵蓋了深圳本地新聞及國內外時事熱點資訊;「直」是指深圳廣電集團垂直新聞客戶端「直新聞」,主要提供國際政經、安全防務方面的相關內容;「深」即「深視頻」,「愛」則是指深圳廣電集團旗下的廣播官方客戶端「深愛聽」。

依託「壹直深愛」這樣的龐大融媒體傳播矩陣,《敢向潮頭立》在大小屏聯動,長短視頻結合的融媒體傳播中,實現了最大程度的用戶覆蓋。多渠道推廣、立體化傳播,並經由網絡自來水的裂變式發酵,將助推這部品相上乘的政論片獲得最佳的輿論熱度,該片也成為政論片探路傳播規律合適的案例。

整體而言,《敢向潮頭立》是當下用影像語言講好深圳故事的範本,其有效兼容了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時代圖景描繪與一葉知秋、小中見大的個體情懷表達,兼具深度、高度與貼近度,並藉助「深視頻」平臺有效完成了融媒傳播,為宏大敘事型政論片的創作與傳播進行了有益探索。

來源|看電視

監製|桂桐

編輯|袁慧嶠(見習)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立意開掘、美學突破與融媒傳播,《敢向潮頭立》的政論片創新三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勇立融媒潮頭,匯聚用戶力量
    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高級經濟師郭全中,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副書記趙森,大眾報業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編輯王修滋,國研智庫董事、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社總編輯楊良敏,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明洋,山東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孫麗君,濟南社科院副院長、山東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張華松,著名攝影家、山東省新聞攝影學會榮譽會長錢捍,大眾報業集團社委委員
  • 「崇德向善、堅韌奮鬥、務實創新、勇立潮頭」丨新時代「連雲港...
    今天上午,記者從新時代「連雲港精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今年4月連雲港市啟動新時代「連雲港精神」徵集評選工作以來,經過近8個月的廣泛徵集和8輪次的篩選評選,確定了新時代「連雲港精神」表述語,表述語共16個字:「崇德向善、堅韌奮鬥、務實創新
  • 光山縣融媒體中心:融字當先 移動優先 創新為先
    光山縣融媒體中心自2019年6月份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省融媒體中心試點縣為契機,堅持「融字當先、移動優先、創新為先」的三先思路,大膽探索實踐,讓內容多起來,欄目活起來,粉絲動起來,從而更好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取得較好成效
  •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獲「2020年度融媒傳播最具影響力高校」
    2020年11月21日,由齊魯晚報主辦的山東省高校融媒傳播論壇在新聞大廈圓滿落幕,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主任宋全政、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總編輯廖魯川等領導專家出席活動。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和山東大學等47所高校被評為「2020年度融媒傳播最具影響力高校」。
  • 立潮頭 創品格 格力直播背後的經濟賦能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12月12日20時至24時,格力電器將在珠海體育中心舉行「勇立灣區潮頭 創贏中國品格」全國巡迴直播活動。格力電器從4月起先後在贛州、洛陽、桂林、澳門、南京等8個城市舉辦全國巡迴直播活動,不僅僅為全國消費者展現了中國造核心科技創造的美好生活圖景,取得銷售額的好成績,更把格力「立潮頭」和「創品格」的創新精神完全展現和傳遞到直播當地。
  • 潮州:這樣立潮頭
    弄潮兒向潮頭立。站在新時代的起點,如何找到發展的勢頭,立在發展的潮頭,成為擺在今天潮州人眼前的一道必答題。 一座老宅院裡的新經濟 韓江,穿潮州城而過,在古城附近,掉頭向南流去。點綴在江水中的,是我國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它一頭銜接著坐落於韓山中的韓文公祠,一頭連帶著潮州古城,為這個小城暈染上一層厚重的文化底色。
  • 芒果TV打造創新融媒智慧體育產品
    工人日報客戶端 12月9日,由芒果TV、《中國體育》ZHIBO.TV聯合主辦的「中國體育青春製造——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體育文化創新傳播研討在京舉行。發布會上,芒果TV攜手《中國體育》ZHIBO.TV正式開啟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體育內容和創新產品展開緊密合作,打造高品質、創新性的創新融媒智慧體育產品,開創共享收益的內容生態合作模式。此次合作,芒果TV、《中國體育》ZHIBO.TV將共同探索體育產業從線上到線下的融合創新。會上正式宣布,2020年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斯巴達勇士賽」將落地湖南長沙,輻射全國。
  • 全國黨媒大咖齊聚鹽田 共謀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之道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推動媒體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正需要這樣的擔當與作為。針對加快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羅華談到,黨媒網站要在主戰場發揮主力軍作用,應始終保持內容定力,用主流價值引領輿論;始終堅持服務群眾,用高質量服務夯實主陣地;始終強化技術引領,以先進技術驅動融合發展;始終重視人才培養,以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全媒體隊伍。
  • 守正創新,新華社兩會報導「融」有力
    新華社部署、籌備2019年兩會報導突出思想指引,首先要求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思想,切實體現守正為本、融合為先、創新為魂、踐行「四力」,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系統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讓融媒體報導有突破性進展。  凡事預則立。
  • 中文學術集刊虛擬圖書館上線:順應融媒時代,助力學術傳播
    &nbsp&nbsp&nbsp&nbsp「中文學術集刊虛擬圖書館」上線:順應融媒時代,助力學術傳播&nbsp&nbsp&nbsp&nbsp7月1日,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
  • 「融新·聚力·創未來」2021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融媒資源共享會舉行
    作為陝西新型主流媒體,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目前已形成了新聞媒體傳播、節目內容製作、廣電網絡傳輸、電視購物運營、影視劇製作投資、新媒體集成播控、電競、物聯網、產業園區開發等主營業務板塊,旗下擁有10套廣播頻率、8個地面電視頻道和2個面向全國的衛視頻道,國家級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擁有國家文化大數據西北數據中心和全國5G牌照資源,省級文化企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 番禺區融媒體中心獲優秀融合獎
    大會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構建主流傳播生態"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產業與技術等新科技,通過"會"和"展",搭建集產業盛會、前沿展示、交流研討、智能體驗於一體的交流合作平臺。會上,嘉賓們就新媒體、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分析和研討,分享與交流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經驗,探討趨勢,共謀發展。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五大舉措」破局深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以及建設「四全媒體」的要求,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去年以來進行了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確定了「三條主線、五大創新舉措」,全力推進「主力軍上主戰場」這一進程。
  • 2020閃電新聞融媒智造發布會等你來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9日訊 11月29日下午,2020融媒智造——閃電新聞智能轉型暨閃電智庫產品發布會即將在濟南南郊賓館藍色大廳舉行。今年以來,山東廣電積極向智媒體轉型,全力打造智庫型媒體,通過數據輿情報告、融媒場景應用、創新視頻表達,高端會議論壇等項目,為政府治理及企業發展賦能。發布會上,閃電智庫產品即將揭開神秘面紗。據了解,閃電智庫是山東廣播電視臺傾力打造的融媒智庫,是由融媒體向智媒體轉型的重要產品。
  • 解好融媒方程式——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解好融媒方程式 ——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榮 肖暢 通訊員 符瑤 吳宇航 近年來,湘潭市在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歷史轉折中順勢而為,大膽改革,守正創新,始終秉持引導群眾、
  • 鄭寶佑:精耕紡織業 逐浪立潮頭
    在經營海鮮生意淘到第一桶金後,他便把目光瞄向了紡織,從此邁入了紡織行業。  創業經歷並非順風順水。他從做棉紡企業入手,取得一定成績後,又向纖維領域開拓,克服了資金等諸多困擾,加之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企業得以滾雪球式的逐漸壯大。  在鄭寶佑看來,創辦企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陵水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並啟用 「陵水融媒」客戶端同步上線
    ,縣融媒體中心積極創新、大膽探索,整合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資源,以「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宗旨,按照「人才聚合、信息匯合、資源整合、平臺融合」的模式,紮實推進縣融媒體中心建設。 「要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全力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為陵水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有力輿論支持,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扛起陵水擔當、融匯陵水力量、講好陵水故事!」
  • 品思|文稿立意如何高遠?想得明白,才能寫得明白
    文稿立意是一篇公文作品所確定的文意。從廣義上講,文稿立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什麼寫,指寫作意圖、寫作動機和寫作目的。二是寫什麼,指主題和主要思想內容。三是怎麼寫,指謀篇布局、框架構思和先後層次擺布。從狹義上講,文稿立意單指主題和思想內容。本文取狹義。立意好,文稿才能立得住、寫得順、打得響。這是一條被古往今來無數文章高手和公文實踐證明了的基本規律。
  • 陝西「合陽縣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正式上線(圖)
    12月14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縣級融媒號「合陽縣融媒體中心」正式上線。標誌著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學習強國」推廣使用工作邁上新臺階、進入新階段。「合陽縣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是由合陽縣委宣傳部主管、合陽縣融媒體中心負責運營,共設置「合陽速遞」「詩意合陽」「攬勝合陽」三個欄目。旨在多角度,全方位講好合陽故事、傳播合陽聲音、展示合陽形象。
  • 文明實踐丨山西垣曲「五融同創」推動融媒「航母」遠航
    今年以來,山西省垣曲縣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採取「五融同創」措施,加快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從「物理相加」邁向「化學相融」,推動融媒「航母」深水遠航,以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的輿論氛圍推動垣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