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捷運見聞錄 看臺北地鐵什麼樣?(圖)

2020-12-19 海外網

  海外網6月18日電 聯合早報網發表署名郭茗基文章談及臺北捷運。

    近日到臺北自由行,第一件事便是前往臺灣首間通宵書店,那就是著名的誠品敦南店。我由西門站出發,有五個站之遙,到忠孝敦化站下車,一路上所看到,聽到及體驗到的,都可以讓我們的SMRT企業(新加坡地鐵公司)借鑑。

  那天是星期四早上11點多,人潮不算多,等候時間大約三分鐘。進入車廂裡首先看到在車門旁的兩個「博愛座」,也用英文寫著Priority Seats。所謂 「博愛座」是臺北捷運專為老弱婦孺提供的座位,並冠以「博愛座」之雅名。因此一般乘客都不會佔用這兩個專屬座位。

  筆者也觀察到,抵達臺北車站轉換中心,乘客較擁擠時, 「博愛座」還是被預留著。可見這裡人文素質的培養有它成功的模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反觀我們的地鐵車廂內,只有用英文標明的一個Reserved Seat(預留位)。如果老夫老妻上車,那隻好等待善心人士讓出另一個座位。

  在車內又看見一張海報,上面的標題是「捷運心文化運動」,內容如下:

  「車廂內閱讀書報時,請避免影響其他旅客,尊重是一種選擇,我們的禮貌一直都很溫熱。」同時,還附有簡單的英文翻譯:When reading books and newspapers in train carriages, please avoid affecting other travelers.

  捷運的車廂出口門上方有電子顯示屏,在車未到站時,可以看到出現三個站名(中文), 同時有兩個箭頭間隔指示方向,第一個站是已過去的,中間是將要低達的車站,而第三個是下一個站,過後再顯示用英文書寫將要到達的站名。就算是站在車廂的中間位置,因為字體夠大,還是可以看到電子顯示屏。

  我們的地鐵車廂是在出口處門的上方有一張路線圖,用紅色小燈泡來顯示要抵達的站名,同時也有綠色燈泡指示由哪一邊的車廂門下車。但是路線圖上的站名字體略小,站在車廂中央,乘客一般是不容易看清楚將抵達的車站站名,有待改善。

  在捷運抵達臺北車站時,車廂內的廣播是以四種語言為主,順序是國(華)語、臺語(閩南話)、英語和客語(客家話)。 雖然門上的綠燈泡已告知開門的方向,但還是通過播音提醒搭客由那一邊的車廂門下車,這種細心的服務水平可稱得上是我們所謂的「服務至上行動」(GEMS UP)吧!

  SMRT企業的地鐵車廂也可以考慮用四種官方語言廣播站名,同時車廂中間原有橫向的電子顯示屏也可輸入四種官方語文的站名,這樣一來更能突出新加坡社會四大種族的特色,還可以彌補因為車門上方路線圖的字體太小而看不清楚的問題。

  此外,在地鐵站內的許多重要告示或文告也可使用英文與華文兩種官方語文,來體現我國雙語教育的優勢。

  如果臺北捷運能,為什麼SMRT企業就不能呢?記得SMRT企業的使命是Moving People, Enhancing Lives(運載大眾,豐富生命),像這些造福搭客的做法,又可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呢?(郭茗基)

相關焦點

  • 臺北捷運(地鐵)交通詳解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地鐵)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目前全臺只有臺北、高雄兩地有捷運(地鐵)。
  • 臺北捷運(地鐵)
    規劃及在建線路   臺北地鐵至2021年計劃建成230公裡路網,平常日每日運量預測可達360萬人次。建設中的捷運新莊線CK570C區段標自臺北市重慶北路三段大橋國小站(O8)西端起,沿民權西路北側西行,穿越淡水河後向西南沿三重市重新路一、二、三段至捷運路路口(原福音街)轉沿捷運路經二重疏洪道前疏洪東路一段為止,全長約3.2公裡,包括臺北橋站(O7)、菜寮站(O6)及三重站(O5)三個地下車站。   以臺北橋站為例可以看出在建線路的建造特點。
  • 《臺北捷運女孩觀察日誌》出版 漫畫家圖解地鐵"正妹"[圖]
    《臺北捷運女孩觀察日誌》圖文並茂介紹地鐵「正妹」  東方網6月30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我國臺灣的圖文創作雙人組喬巴與擠米,近來出版《臺北捷運女孩觀察日誌》一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臺北地鐵各式美女
  • 圖:臺北捷運單程票改用IC代幣
    圖:臺北捷運單程票改用IC代幣 2007年04月27日 19: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8臺北捷運線路圖
    在臺灣,請叫我捷運。其實如果只說臺北的話可能有失偏頗,因為整個臺北捷運系統裡面,除了臺北市佔大頭之外,新北市的線路也不少,特別是明年開通的環線第一期,更是全線位於新北市。而且更重要的是,機場捷運還開到了桃園市……所以JC認為本次推送中的「臺北」並不僅僅只臺北市,而是臺北都會區哦!
  • 臺北地區軌道交通線路圖(捷運、高鐵、臺鐵)
    臺北是臺灣省最大的城市,而臺北捷運在臺灣地區的行政區劃當中並不僅限於臺北市,還包括周圍的新北市、桃園市等地。
  • 印象臺北地鐵
    來到臺北後,發現只有兩樣兒東西變得比北京貴了,1)圖書: 一本《蔣經國傳》在京東不到30元,到了誠品書局卻要60多元人民幣;2)地鐵票: 臺北捷運地鐵,票價從20-65元新臺幣不等,折合人民幣約4-13元。這樣的票價,讓內地諸多地鐵公司羨慕不已。由於自己是半個地鐵人,也就格外關注臺北捷運。
  • 臺北的「地鐵文化」
    臺北南港捷運站裡的幾米漫畫。  臺灣人把地鐵叫做捷運。記者在臺北的每一天,幾乎都和捷運密不可分。臺北捷運的收班時間很晚,有幾條線路近期還在研討通宵運營。  臺北捷運的路網規劃也值得一說。除了文湖線,換乘步行距離被設計得最短,不是在原列車的對面,就是一個扶梯的距離。習慣了北京地鐵的繞來繞去,我頭幾次坐捷運時總是悶頭往前跑,爬了幾級臺階才反應過來,「哦,原來走過了,哈哈!」
  • 臺北以捷運推觀光 市長坦承想了解北京地鐵安保
    臺北館人潮如湧,臺北市長郝龍斌突然現身會場。6月26日抵京的郝龍斌,此次是作為臺北觀光推廣大使、到京行銷臺北購物節和臺北觀光的。   臺北館這次設計主題是「坐捷運(即地鐵與城鐵的總稱),遊臺北」,館內設計也以臺北捷運為背景。「推廣大使」郝龍斌介紹,臺北捷運路網密集,且串連各主要商圈及景點,市民和觀光客30分鐘內即可在城區內快速往來,觀光旅遊購物都方便。
  • 臺北地鐵擬寫主題曲 讓民眾「聽聲辨站」(圖)
    臺北地鐵擬寫主題曲 讓民眾「聽聲辨站」(圖) 2015-03-24 10:30:34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文化局推「捷運聲音地景」,鎖定每天乘載量高達200萬人次的捷運(地鐵),利用音樂呈現捷運站的地景風貌,讓民眾「聽聲辨站」。
  • 看焚化廠、體驗捷運 韓正關注臺北城市建設管理
    韓正市長手持「悠遊卡」通過臺北捷運北投站閘機。【點擊圖片查看圖集】在北投垃圾焚化廠,郝龍斌向韓正展示臺北的垃圾袋。【點擊圖片查看圖集】    東方網特派記者張海盈4月7日臺北報導:今天下午,在結束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參觀行程後,韓正一行在北投垃圾焚化廠「取經」,並搭乘了臺北捷運(地鐵),在兩座城市共通的一些城市建設管理方面分享經驗。
  • 臺北的便利交通---臺北捷運
    不但是臺北上班族、學生的最愛,更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一個輕鬆方便的交通工具。一、票別:單程(IC代幣)票價:新臺幣20-65不等,依照距離計費購買前先看清楚欲前往目的地的標價建議:1適合搭乘一次之旅客購買 2.各車站內設有自動售票機販賣。限發售當日有效,逾期作廢。
  • 坐捷運,玩臺北
    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和雙腳去為這片土地丈量,沿著捷運,一步一腳印地品味,挖掘這個城市的骨和肉。?簡單臺北捷運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地鐵,在臺北旅遊,只要走遍每一個站點,基本上整個大臺北都算玩遍了,因為臺北捷運系統連接了臺北市與新北市各地,不僅可以坐著捷運去逛誠品書店,更可以坐著捷運去淡水看日落,包括換乘,兩地相距大約40分鐘路程。
  • 臺北機場捷運加速 臺北至桃園30分鐘直達(圖)
    圖為機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機場捷運列車行駛速度增加到110公裡。臺「高鐵局」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機場捷運預計明年底全線通車,臺「高鐵局」昨提出「機場聯外系統建設計劃」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將原本列車行駛速度
  • 臺北捷運推出大熊貓彩繪列車(圖)
    臺北捷運推出大熊貓彩繪列車(圖) 2008年12月26日 08:5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體驗臺北機場捷運|卓越兄
    因為這是歷史性的,臺北市區到桃園機場,終於有了便捷、不怕堵車的運輸工具。捷運,這個名稱取得好。記得以前香港有個廣告,叫「話咁快就到」,說的就是地鐵,想多快就有多快,不擔心有塞車的情況。「捷運」就是地鐵,但這二字更反映這種交通工具的快捷特點。
  • 大型3D立體畫現身臺北地鐵(圖)
    大型3D立體畫現身臺北地鐵(圖) 2014年08月14日 09:52: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北捷運的慢生活
    東南網4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如果你初到臺北,想體驗臺北的慢生活,坐捷運(即地鐵)是最簡單的。臺北捷運共5條線路,覆蓋了臺北市和新北市,是大臺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傍晚時分,乘坐捷運淡水信義線,直達最後一站淡水站,出站便是淡水河。
  • 臺北捷運運量累計已突破三十億人次(圖)
    臺北捷運運量累計已突破三十億人次(圖) 2008年03月04日 00: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市捷運運量累計突破三十億人次。圖為三日下午臺北捷運臺北車站內,臺北市前任市長馬英九、現任市長郝龍斌等參加慶祝記者會。
  • 臺北捷運三大「怪」現象
    3月28日,臺北捷運(類似於大陸的地鐵)迎來20歲生日。1996年3月28日,臺北捷運文湖線(剛通車時為木柵線)正式啟用,方便廣大城市通勤族上下班往來。至今,臺北捷運所有線網運輸客已超過60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