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援助」到「夥伴」——讀懂南南合作實踐中的中國貢獻

2021-01-20 央視網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發展學院榮譽院長、教授 李小雲;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發展學院副教授 酈莉

  2021年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中國自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對外援助等方式在經濟社會發展領域開展的多雙邊國際合作理念與實踐。

  從國際發展合作的歷史與現實結構來看,以經合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OECD/DAC)為代表的北方國家援助貧困國家的做法,為維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形成了具有西方價值特點的國際發展合作格局,但卻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受援國貧窮落後的狀態。白皮書基於中國南南合作實踐,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對中國國際發展合作進行了梳理,為未來繪製了一幅全球南方視角中的發展合作新圖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推動國際發展資金的來源多元化。目前,由北方向南方國家單向提供援助的方式,面臨資金鍊斷裂、系統失能的巨大風險。中國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能力開發信託基金、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託基金、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託基金,並與全球多家銀行設立能力建設基金,增加捐資力度,並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項目提供準備基金,有助於防範國際發展合作資金和資源過分依賴單一渠道的風險。

  其次,基於需求拓展經費的規模與領域。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國際發展援助,採用跨國貨幣政策調控方式,難以滿足受援國實際需求。中國通過友好協商確定合作項目,不做超越合作夥伴發展階段、不符合合作夥伴實際需要的事。根據外方實際需求和情況,因地制宜地在減貧、農業、促貿、生態、氣候、醫療、民航、核能等領域開展外援。2013年至2018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為2702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1278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7.30%,無息貸款113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18%,援外優惠貸款1311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48.52%。中國對外援助規模和領域的拓展,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需求信息搜集方法的不斷積累和進步也提升了精準施策的援助效果。

  再次,為全球夥伴關係構建注入新內容。國際援助領域先後達成了《塑造21世紀:發展合作的貢獻》(1996年)《巴黎宣言》(2005年)《阿克拉宣言》(2008年)和《釜山合作宣言》(2011年)等成果,南北國家之間的利益在聚合。中國特色的援助方式,既加大了對「一帶一路」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重債窮國的援助力度,也通過三方合作加強了同日本、瑞士、英國、法國、挪威、紐西蘭、歐盟等發達國家及區域組織的合作交流,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

  最後,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供給注入信心。在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對發展合作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的當下,中國分享治理經驗和適宜技術,積極開展以航天及衛星應用、3D列印技術、計量技術、海洋生物技術等為主題的技術培訓項目,引導更多資源用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破除發展瓶頸。這不僅有益於支持補強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南方短板,更有助於帶動更多發展中國家融入國際分工合作體系,提振全球參與公共產品供給、共享共贏的信念與決心。

  南南合作是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基本定位,發展合作是人類當前唯一的選擇、也是最為重要的抉擇。在「後疫情時代」發展焦點轉向「人類安全」的今天,全球南方正以自身的發展合作實踐,推動全球治理從「援助」向「夥伴」關係發展。唯有呼籲、倡導和支持多邊主義,特別是承認聯合國在發展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破除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框架的重重阻礙,朝著理想中的目標闊步前行。

相關焦點

  • 綜述:國際社會點讚「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在秘魯利馬出席世界銀行年會期間表示,中國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此前,習近平主席在訪美期間已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約31億美元)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最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增強發展中國家使用發達國家提供的氣候變化資金的能力。一些國家和國際機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官員和專家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認為中國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是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的表現,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支持,也為各國做出了榜樣。
  • 「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揭牌
    揭牌儀式上,聯合國駐華協調員、首席代表羅世禮(Nicholas Rosellini)先生首先對「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成立表示祝賀,並表達了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經驗共享、助力發展中國家攜手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殷切期待。
  • 國際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良好實踐案例集
    近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衣索比亞和蘇丹微笑兒童學校供餐項目作為促進零飢餓目標的優秀案例之一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評選的《基於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實踐(第三卷)》。本卷良好實踐案例集通過展示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最佳實踐案例豐富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南南知識庫,突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為通過南南合作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寶貴借鑑經驗。此前,案例集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別於2016年和2018年發布。
  • 王毅:將中國和巴西合作打造成中拉合作、新興市場合作、南南合作的...
    、南南合作的典範。  王毅表示,巴西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中國家,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拉美國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雙邊貿易額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的拉美國家。中巴關係具有戰略性和引領性。無論國際風雲和兩國各自形勢發生什麼變化,中方都將繼續重視巴西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巴西政府帶領人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 中國南南合作促進會代表團訪問巴西 與當地企業家座談
    中國南南合作促進會代表團訪問巴西 與當地企業家座談 2017-05    圖為中國南南合作促進會會長呂新華(中)致辭。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解讀
    2013年以來,一批援助項目在發展中國家落地開花。白皮書通過數據綜述了6年來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資金規模及佔比、受援國別地區分布、援助方式、項目領域分布等,直觀展示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成果,呈現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等多元化合作方式的積極探索,並介紹了中國對外援助機構改革和管理水平提升所取得的進展。
  • 南太平洋旅遊組織攜合作夥伴出席COTTM 薩摩亞大使表示有望開通直飛中國航班
    在三天的活動中,南太平洋旅遊組織SPTO攜薩摩亞旅遊局、萬那杜旅遊局、巴布亞紐幾內亞旅遊推廣局、大溪地旅遊局以及私營運營商Polynesie Voyages等合作夥伴對南太平洋島國旅遊資源進行了推廣。薩摩亞駐華大使塔普薩拉伊·特裡·託歐瑪塔(下圖左):「中國出境遊市場火爆,薩摩亞也希望通過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前往薩摩亞。
  • ...蒙古國農業多邊「南南合作」項目合作成果交流會在二連浩特市召開
    9月2日電 8月30日,中國—蒙古國農業多邊「南南合作」項目合作成果交流會在二連浩特市召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巡視員屈四喜,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伯西·米西卡,蒙古國工業與農業糧食生產貿易與服務司司長恩和阿瑪嘎朗,自治區農牧業廳副廳長雲挨厚出席會議。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調研員葉安平主持會議。會上,出席會議的領導及嘉賓先後發言。
  • 恭賀丨畫竹名家•夏方明先生與貴州郡南侯酒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
    >酒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據悉,貴州郡南侯酒業有限公司近期與畫竹名家•夏方明先生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夏方明先生給予了貴州郡南侯酒業有限公司竹子藝術作品的授權,此次合作聯袂推出【郡南侯•竹韻酒】文化藝術套裝產品,本款套裝酒產自中國貴州茅臺鎮,淨含量2L(500ml*4),53%VOL醬香型,限量生產2017套,每套均有收藏證書、編號以及夏方明先生的親筆籤名,極具收藏價值。
  • 人民日報鐘聲:金磚腳步,開拓南南合作新前景
    金磚倡導開放型合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推動南南合作行穩致遠      8月17日,在南非總統祖馬見證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非洲區域中心正式啟動。這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設立的第一個分支機構,將成為其面向非洲的窗口,幫助其在非洲更好地推進項目和儲備項目。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是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中國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使命,願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與各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國際發展合作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形成了既一脈相承又富有新時代特色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9 全文完)
    (一)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中國將根據有關國家的實際需求,繼續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支持發展中國家抗疫鬥爭,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貢獻力量。   ——繼續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為各方提供醫療物資援助,開展醫療技術合作,派遣醫療專家組。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是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中國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使命,願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與各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國際發展合作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形成了既一脈相承又富有新時代特色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履行與國力相匹配的國際義務,在南南合作框架內,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充分尊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意見,通過友好協商確定合作項目,不做超越合作夥伴發展階段、不符合合作夥伴實際需要的事。堅持言必信、行必果,重信守諾,善始善終,不開「空頭支票」。——聚焦發展,改善民生。發展是各國的第一要務。
  • 蘇利南共和國總統舉辦華社新年招待會 讚揚華人貢獻
    蘇利南總統伉儷、財政部長、建設部長、國防部長、農業部長、勞工部長、華人國會議員王傳瑞,中國駐蘇利南大使劉全、蘇華總會會長何振雄、各華人僑團領導、中資企業代表、工商界代表等出席。蘇利南總統單多吉致辭單多吉總統在致辭中強調蘇利南與中國關係密切,兩國之間交往頻繁,雙方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發展關係,蘇中牢固的友好關係為兩國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 南法影像 | 王文華: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在磨練中收穫成長
    南法影像 | 王文華: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在磨練中收穫成長 2021-01-0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歐盟推出促進南地中海區域發展與合作計劃
    (原標題:歐盟推出促進南地中海區域發展與合作計劃)
  • 中國與聯合國:為和平發展與和諧合作風雨同舟
    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積極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近五年以來,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80個減貧項目、118個農業合作項目、178個促貿援助項目、103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134所醫院和診所、123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30多個發展中國家實施80餘個項目,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 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 合作共贏
    「前天還長在陝西果園的蘋果,今天就能通過廣西邊境口岸運到越南,兩天後又將出現在馬來西亞消費者的餐桌上。」談及中國與東協貿易便利化時,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王乃學做了一個形象比喻。  貿易便利化是中國與東協攜手推進的重點之一。10年前,中國與東協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3年前,中國與東協建成了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 讀懂中國 讀懂世界:氣候變化下的中美合作
    南方網訊 (記者/鄭彤彤)2020年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新形勢下,我們將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指引下,加強與美國對話交流,期待與加州朋友一道,就應對氣候變化、疫情後經濟復甦等議題開展合作與交流,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實現疫情後綠色高質量復甦,為促進中美兩國及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布朗州長表示,中美各自都面臨很多挑戰,雙方之間也會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