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在水上漂泊的居民,柬埔寨洞里薩湖浮村探訪

2020-12-25 沐春影像

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呈長形位於柬埔寨的心臟地帶,它像一塊巨大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為高棉民族的發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圖為浮村居民

圖為浮村居民

洞里薩湖的居民都是曾經越戰的時候逃離過來的越南人,作為避難來到了這裡,當戰爭結束後他們因為身份問題也回不去越南,所以就在洞里薩湖定居了下來,世代相傳至今。 圖為一艘載著遊客的船隻開向浮村

圖為浮村居民

洞里薩湖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水上,他們為自己修建了水上船屋,飲食起居都在船舶裡,這個水上村莊也設有學校、醫院、商店、餐館,好像除了他們通行是靠船隻之外,其他的地方也與一般陸地上的村莊無兩樣。 圖為浮村學校中的學生

圖為浮村學校中的學生

圖為浮村學校中的學生

洞里薩湖現在水質也變得越來越差,這裡有幾片水上村莊已經被當作旅遊景點來開發,開發商收取20美金的船費供遊人參觀,參觀行程只有一小時左右,每天卻排放了大量機油在湖中,大多數遊客不過是來這裡看一眼水上村莊是什麼樣子。 圖為浮村小孩正劃向漂浮的房屋

在這片看似平凡的大湖上,卻居住著數百戶人家,他們以水為居,靠捕魚為生,在這個離世界著名景點吳哥窟僅幾十公裡的地方,他們過著與內陸居民截然不同的生活。 圖為浮村居民

圖為浮村的小孩劃向遊客聚集的觀景平臺

水上人家的難民生活讓你感受到另一個世界。

祝願浮村的明天越來越美~ 圖為柬埔寨洞里薩湖浮村一景

相關焦點

  • 柬埔寨,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
    在去年的12月17日,去了趟柬埔寨的暹粒。已經回來好幾天了,可洞里薩湖美好的落日裡的水上人家,一直在腦子裡盤旋。以前覺得水上人家這幾字好浪漫,好唯美,可如今再提起這幾個字,我的心裡全是那片湖人的人們。最記憶深刻的是洞里薩湖的水上人間,參團去洞里薩湖看落日。車子還在路上的時候,導遊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所以當然在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看落日,是來當地的遊客不可錯過的。同時,洞里薩湖還有一景,更是讓人心酸並為之震撼的。
  • 被人遺忘的角落——柬埔寨洞里薩湖之美
    洞里薩湖遊船碼頭視頻來源:一天旅行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泊
  • 水上人家——柬埔寨的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在暹粒市南部,呈長形位於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純粹「大湖」。 導遊告訴我們,洞里薩湖逆向朝東南一頭瀉入越南的湄公河,北面另一頭就是與中國雲南的瀾滄江相連接,按理說瀾滄江是洞里薩湖的上遊出發地。
  • 柬埔寨水上村莊,居民世代住在吊腳樓裡,過著無國籍的漂泊生活
    而對於當地人來說,暹粒這座城市遠遠不止吳哥窟,還是柬埔寨的「夢裡水鄉」。這裡位於柬埔寨的北部,有著全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Tonlé Sap),湖泊呈長方形,可謂整個國家的心臟地帶,被柬埔寨人民視作「生命之湖」。洞里薩湖坐落在距離暹粒市區以南約30公裡處,又被稱作「金邊湖」。
  • 柬埔寨洞里薩湖遷村,熱門觀光景點背後,是一段慘痛的歷史
    然而,你是否曾好奇:這些在湖中生活的人,是為什麼來到洞里薩湖漂泊定居?而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柬埔寨政府近期試圖搬遷居民?洞里薩湖更攸關柬埔寨與中南半島的經濟與飲食,超過半數柬埔寨人食用的魚從洞里薩湖中捕獲;根據報導,柬埔寨甚至有高達 60-75% 的蛋白質來源,需依賴洞里薩湖;《紐約時報》更形容洞里薩湖「扮演維持柬埔寨經濟與食物供應的角色」。居住在洞里薩湖的水上村莊、洪泛區的居民多為越南裔,實際數量難以確定。
  • 被遺忘的人群:數萬越南人飄在洞里薩湖,至今「無家可歸」
    在這裡世代居住著一群無主之人,他們終生不被允許上岸,一輩子住在湖中間靠打漁為生,他們被稱為柬埔寨越南人。洞里薩湖也叫金邊湖,它是湄公河的天然水庫,在調節水量和防洪補水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它漁產豐富,湖中滋生大量的魚蝦,周圍300萬人家直接或間接靠漁業為生。此外,湖濱平原廣闊,土地肥沃,是柬重要農業區及稻米產地。
  • 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有水上村莊、水上商店
    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有水上村莊、水上商店從暹粒返金邊我選擇了乘船,旅館代住客訂票。票價很貴,25美元。自己買票也是這個價。凡外國人都同價,本地人只要50000柬幣,相當於外國人的半。我乘船為的是要看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洞里薩湖。早便有車來旅館接乘船的客人。碼頭離暹粒市約有十幾公裡,車費已含於船票中。來到河邊,只見到處都是小機動船。片混亂,船夫搶客很厲害。幾個一起的日本遊客一猶豫,便被不同的船夫扯去,抓著行李不放手。船夫之間還吵起架來。日本人無辦法,只得分乘不同的船。
  • 柬埔寨除了吳哥窟,還有被稱為「淡洋」的洞里薩湖
    隨著船隊的推進,河道漸漸收窄,兩旁的紅樹林和蘆葦蕩開始出現一些簡陋的彩色木屋,洞里薩湖最具傳奇色彩的水上人家就這樣不加掩飾地闖入我們視線。柬埔寨是全世界公認的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這些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則是這個貧窮國家裡最貧窮的一群人。遊船在狹窄的航道中緩慢前行,遊客也可以近距離仔細觀察這些可憐而無助的水上居民,他們每家每戶一艘船,條件好的擁有幾艘或大一點的船,隨雨季和旱季的輪換改變系泊地點,在廣闊的洞里薩湖漂泊流浪。
  • 柬埔寨不只有吳哥窟,洞里薩湖亦是好去處!
    柬埔寨究竟有哪一些好的地方?說到柬埔寨,那不得不說的就是我們的柬埔寨的交通了。柬埔寨那總共是有三個國際機場的分別是金邊國際機場,暹粒吳哥國際機場以及西哈努克國際機場。目前有12家航空公司,所有的這個航班的從中國直飛柬埔寨,每周執飛航班的已經超過了150班次。
  • 被遺忘的角落——柬埔寨洞里薩湖上居住的人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距離柬埔寨暹粒市區大概30多公裡,這裡住著無國籍的難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洞里薩湖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也許他們並不喜歡被外界打擾,但這裡早已經成了熱門的旅遊地,是來柬埔寨旅遊必到的地方。洞里薩湖橫穿柬埔寨,在金邊市與貫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匯。
  • 行攝柬埔寨之四,洞里薩湖,飄在水上的越南人家
    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長500千米、寬110多千米,西北到東南,橫穿柬埔寨,在金邊市與貫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匯。它像一塊巨大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為高棉民族的發展與繁榮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 無房無國籍,洞里薩湖數十萬「水上人家」 至今不能上岸生活
    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二大淡水湖。柬埔寨的洞里薩湖很美,然而卻並不是遊客趨之若鶩的重點,因為這裡吸引遊客的主要原因是洞里薩湖上的水上人家,這群特殊的無國籍聚落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外國遊客到柬埔寨旅遊的熱點項目。
  • 美而憂傷的洞里薩湖
    只要提起水上城市,人們幾乎會不約而同地想到義大利的威尼斯。其實,在柬埔寨的洞里薩湖,也有水上城市。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水上村莊」——一個隨水漂流,能移動的村莊。柬埔寨語中,「洞裡」是指河,「薩」是淡水。
  • 孤獨的洞里薩湖
    我相信這位名叫「洞里薩湖」的柬埔寨小夥是存在的,他還是一位陽光、活潑、善良、健壯的帥哥。一個人與一個湖就這樣誘惑著我,促使我一定要去柬埔寨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名叫「洞里薩湖」的人與湖。洞里薩湖確確實實是存在的,那麼,那位名字叫「洞里薩湖」的柬埔寨小夥卻不一定能找到。對我而言,即使找不見哪位「高棉族」帥小夥,我仍然相信他會站在洞里薩湖岸邊微笑著等我來!
  • 洞里薩湖
    「(湄公河)河水從洞里薩、柬埔寨森林順流而下,水流所至,不論遇到什麼都被捲去。
  • 天堂與地獄之間,是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柬埔寨的「生命之湖」,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內陸漁場,每年捕魚量比北美所有河流湖泊的總量還多。
  • 「隨筆」洞里薩湖上的棄兒——水上人家
    在柬埔寨旅遊,除了觀覽吳哥窟,就是遊歷洞里薩湖。當然,還有其它景點,但我個人覺得意義不大,就忽略不計了。吳哥窟聞名遐邇,是世界七大古蹟之一,觀者如潮自不待言。況且,人們的柬埔寨之行,應該說均是奔吳哥而來,也根本無須贅言。
  • 柬埔寨遊記之——承擔天責的洞里薩湖
    柬埔寨沒有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每年旱季遇枯水季節,洞里薩湖水流入湄公河而柬埔寨也是既不承認也不接受,就這樣這些人成了最無辜的人。是洞里薩湖替天行道,敞開了寬廣的胸懷擁抱了他們,滋養著他們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原始的野人生活。他們靠湖生存,他們的世界只有洞里薩湖。
  • 行路湄公河丨毫無神秘和尊嚴的洞里薩湖
    世 界 說楊 達發自 伊朗在擁有1500萬人口的柬埔寨,有超過150萬人居住在洞里薩湖周邊,以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洞里薩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其與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 沒有國籍的水上人家:洞裡撒湖
    洞里薩湖的居民一生都生活在湖面上,衣食住行都是在水上,破舊簡陋的船隻便是他們的房子,散發著惡臭味道的洞里薩湖水面便是他們的家。他們是沒有國籍的。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者「大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又稱為金邊湖,位於柬埔寨中西部,全長500多千米,這裡與湄公河相連,枯水季節為湄公河蓄水,水漲季節又被湄公河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