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iziRetail逸芮」、「iziRetail熱點」兩個公眾號,內容有差異,歡迎長按文末二維碼關注。本文原創,如需轉載,敬請聯絡。
武康路位於上海徐匯區,建於1907年的老馬路,原名為福開森路,1943年更名為武康路;其全長一千多米,北起華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是近幾年小紅書、微博上首推的熱門打卡點之一。2011年,武康路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在這條歷史悠久的小馬路上既有名人故居,也有各式各樣的小店,業態豐富:比如咖啡、輕餐、家居、畫廊、服裝、飾品、花店等。
武康路上,最引人注目的要屬武康路和淮海中路交匯處的武康大樓。無論何時,大樓對面都有無數個鏡頭對著它,這當中既有慕名前來的遊客,也有拍攝婚紗照的新人們。
武康大樓,始建於1924年,原名諾曼第公寓,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外形像一艘巨輪,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有不少名人曾在這裡住過,趙丹、秦怡、孫道臨都曾在這裡住過,這裡也是電影《喜歡你》的取景地。武康大樓下也開了一些熱門的網紅店,比如老麥咖啡館、CORNER CONE GELATO酷礦手作霜淇淋等。
老麥咖啡館在上海有十餘年的歷史了,前8年一直在桃江路,之後因租約到期,歇業一年後,2018年選址武康大樓底層重新開業。
門店共有兩層,從外觀看,做舊的木質門面搭配鋼製門窗營造出一種復古工業風。一層空間略大一些,有廚房、吧檯、堂食區、雜貨鋪等,雜貨鋪有皮具、帆布包、帽子等售賣。
二層閣樓是三角形的空間,略顯擁擠;沿街的窗戶處設置了一排座位,可以觀賞武康路的街景。店內大部分裝飾都是店主在全球各地旅遊時淘來的老物件,裝飾的很有腔調。店內餐品除了咖啡、熱巧克力等,還有意面、沙拉、甜品等提供。
CORNER CONE GELATO酷礦手作霜淇淋位於老麥咖啡館後門一旁(沿淮海中路)。酷礦的門店面積很小,只有點單窗口,沒有規劃堂食區。裝修和老麥一樣都是復古工業風,有黑白格紋的牆壁、做舊木質元素、鋼製門框和窗框等。
據店員介紹,霜淇淋與普通冰淇淋的區別在於,製作原料使用純牛奶,不添加一滴水,因此做好的霜淇淋要儘快食用,很快就會開始融化。
霜淇淋每10天就會更換一次口味,每次更新3個口味,比如有聖誕期間的麋鹿和聖誕老人造型,還有哥斯拉、仲夏森巴等等。我們嘗試了仲夏森巴,造型古靈精怪,十分可愛,霜淇淋奶香味十足,是很古早的味道。
武康大樓下面還有一家法式生活方式家居店,Platane。品牌創立於2006年,主理人是法國人。店內產品有印花精美的瓷器、花瓶、桌布、床品等,還有各種裝飾的小物件、配飾等;有的來自創始人的設計,有的是合作的設計師品牌。除了武康路,品牌還在北京燕莎、成都仁和新城購物中心開有門店。
潔思園畫廊也位於大樓的一層,裝修簡潔。畫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水墨畫展廳,展出的畫作都是可以購買的;內部是畫廊工作室,不對外開放。
2005年,Cornes康世集團開發的武康庭項目(武康路374-378號)誕生,由幾棟歷史保護建築組成:原上海儀表局辦公樓、原涉外星級賓館、民國時期的外交官宅邸等,在保留歷史底蘊的基礎上,將歐式風情融入海派文化中。
如今的武康庭是武康路上商業氛圍最集中的區域,雲集了不少熱門品牌,從京都熱門% Arabica咖啡、設計師品牌Chole Chen、Yellow Korner畫廊等,吸引了無數藝術、潮流、時尚愛好者前來打卡。
PISTACCHIO位於武康庭378號一層,是一家義大利餐吧。每次路過,室外的景觀位總是坐滿了人。露臺的天花板掛滿的燈飾,晚上用餐時有種坐在星光下的感覺。
室內以黑色、白色為主色調,挑高的中庭讓整個空間顯得較為寬敞;裝修風格給人歌劇院的感覺,一層還設置了開放式吧檯,二層是一個小型的包房,可以容納40餘人,比較適合舉辦小型party。
店內主打意式餐品,比如意面、意式燉飯、火腿拼盤等,還有舒芙蕾、提拉米蘇、手工冰淇淋等甜品;其中舒芙蕾是到店顧客必點的餐品之一,還曾被Timeout雜誌評為上海第一。
Peet’s Coffee皮爺咖啡在PISTACCHIO的旁邊(這裡之前是網紅麵包店Farine)是品牌中國大陸第二家門店。門店面積不大,呈U字形的布局,有甜品展示櫃、點單區、咖啡製作區等。店內可以容納十幾位顧客,店外露臺也設置了景觀位。
%Arabica上海首店也選址武康庭,穿過一條走廊,入眼先看到一面綠植牆,上面掛著標誌性的「%」,綠植牆前有幾個木質長凳,有一些顧客坐在長凳上聊天、拍照。
轉過彎就能看到低調、簡約設計的門店,透明的玻璃門、白色的櫃檯和咖啡機、原木展示架。門店面積不大,大部分空間用於咖啡製作、點單區域,僅有一小排座位可供堂食。
378號2層有一家龍門陣茶屋川菜館,之前在東湖路上,人氣一直很旺。往裡走可以看到武康庭標誌性的雕塑作品:騎著自行車充滿自信的BoBo girl,旁邊是Coffee Tree、a cote等熱門餐廳。
除了餐廳,畫廊也是武康庭的熱門業態之一。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獅語畫廊外,今年4月又新開了一家YELLOW KORNER藝術攝影畫廊。
YELLOW KORNER於2006年由Alexandrede Metz和Paul-Antonie Briat在巴黎創立,是全球首家攝影畫廊,圍繞時尚、旅行、自然、抽象、城市、夢想與創意、歷史與名人、運動和科技等8個主題創作,合作的攝影藝術家超過300位。
目前,YELLOW KORNER已經在全球25個國家開設了100餘家畫廊,包括法國、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德國等。上海首店選址武康庭一幢兩層法式小洋樓。
門店面積不大,擺滿了不同藝術家的攝影作品,沿著狹長的樓梯上至二層,有一個小露臺,部分貨架上也有一些攝影作品。此外,還有一個空間集中展示了藝術家Damien Dufresne的個人攝影作品,有十幾幅作品,以藝術肖像為主。
據店員介紹,店內每幅作品都會設計不同的大小、尺寸,並且限量發售;不同的尺寸使用的材質也有所不同。店內也會定期更換,展示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設計師同名品牌Chole Chen在武康庭開了一家集合店,門口放著兩個大大的C字模型,極具工業風。走進店內,不同的房間展示了不同的商品,除了設計師自主設計的服飾、鞋履、童裝外,還有香氛產品、手工地毯、家居用品、兒童玩具等,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特色。
Chole Chen對面是一家主打葡萄酒品鑑的門店——葡道。門店共有兩層,一樓是葡萄酒售賣區、自助品鑑區,有30個固定座位。二層是私人品酒屋,可容納10人左右,此外還有一個帶有遮陽的露臺用餐區。
店內的葡萄酒都是從世界各個產區的葡萄酒珍釀經竄出來的,不管是新手還是葡萄酒老饕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我們探店當日,還有畫師在門店的外牆繪製手繪畫作,為門店增加了一些藝術氣息。
從武康庭的另一個口進來,是ROSA GALLICA的門店;店門口連通一條幽靜的鮮花小道,兩側是錯落有致的綠植、散發著陣陣香氣的鮮花。屋外是各式綠植盆栽,屋內是品種不同、色彩繽紛的鮮花。
工作之餘漫步在花叢中,一天的疲憊瞬間一掃而光。有許多年輕小姑娘們走過ROSA GALLICA的小花園,也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打卡。
除了武康大樓和武康庭,武康路上有很多極具特色的小店,比如位於武康路370號的梵幾客廳。從外觀看很難分辨這是一家怎樣的店,走進店內就會發現一個簡約、古樸的美學空間。
梵幾客廳所在的建築是一幢建於1941年的3層老洋房,室內保留原有的建築結構,質樸、粗糙的土牆、水泥、木樑等,也呼應了品牌倡導面對當下的真實生活,設計克制而使用的家居哲學。
一層打造了臥室、會客廳等場景,還有一小部分陳列了香氛、玩偶、餐具等商品。2-3層需要提前從公眾號預約,之後才可以進行參觀。在梵幾客廳除了展示美學外,也為到店的顧客呈現了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網紅馬路」自然也少不了網紅店,比如專注手工鞋的鞋履品牌simple rainbow實體店、飾品品牌Dan Studios、藏在安靜庭院LOKAL、密丹公寓樓下主打健康奶昔椰子碗的彩虹昔、茅臺冰淇淋FONTAINE等。法式餐廳BLANCHE、隱居酒店也都位於武康路。
Simple Rainbow
Dan Studios
BLANCHE
FONTAINE
Wukang Market(籌備中)
LOKAL室外用餐區
全長僅一千餘米的武康路上分布了30多處名人故居以及歷史保護建築,賦予了這條馬路別樣的歷史文化風情。比如巴金故居、開普敦公寓、黃興故居、世界社舊址、美杜公寓等。
巴金故居
世界社舊址,現上影演員劇團
美杜公寓
思賢樓
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就在武康庭的對面,既可以探尋徐匯區歷史,也是一個旅遊諮詢中心。藝術中心分為兩層樓,一樓是個大型的環形展示廳,中間是老洋房、歷史建築的模型,按1:40的比例縮小,每一個模型都附有簡單介紹。入口處還有免費的旅遊小冊子發放。二層呈環形,牆上掛著老洋房的照片。
武康路的改造,既保留了歷史文化風貌,又針對街區的風格適配相應地商業,定位精緻、文藝,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