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致櫻花「早放」還是「遲開」?

2020-12-1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段昊書

  近日,日本氣象圖氣象信息公司發布今年日本櫻花開花期預報指出,受暖冬影響,在以西日本為中心的相關地區,櫻花發芽期略有推遲,因而從關東到九州這一廣泛範圍內的櫻花開花時間均有所滯後,或將在3月底開放。然而,過去幾年間,櫻花花期預報中涉及暖冬影響時多稱花期「提前」,今年的情況為何不同?

  據氣象圖公司預測,今年日本四國太平洋沿岸的櫻花預計在3月25日開放;關東到東海、近畿以及九州這一範圍內的櫻花預計在31日綻放;4月15日,日本東北南部地區的櫻花會開放。

  俗語云「櫻花七日」,指的是櫻花從開放到凋謝日期較為短暫,因而,準確的花期預報對於遊客觀賞意義重大。記者留意到,2007年時,日本曾遭遇暖冬天氣,當時,東京、大阪等地櫻花花期基本提前了10天左右;同樣是「暖冬」,今年日本櫻花花期預報卻顯示,花期比常年偏晚3至5天。

  事實上,春季賞櫻的習俗興起於我國唐代,後在日本興盛。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和武漢大學多年來圍繞天氣氣候對櫻花花期影響做了大量研究。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研究員陳正洪表示,影響花期的氣象條件包括陽光、溫度、溼度等多種因素。通常來說,暖冬會導致前期積溫較高,這會促使櫻花提前綻放。

  然而,氣溫對花期的影響較為複雜。除了積溫,冬季氣溫較高有時也會起「反作用」。像櫻花這類春天開花的落葉樹種都需要一個低溫休眠期,如果冬季前期溫度不夠低,便會影響花芽分化,不利於花朵催熟,進而導致花期晚於常年。氣象圖公司表示,類似原因導致的花期延遲情況在2016年春天也曾出現過。

  甚至在櫻花盛開之後,氣象條件對花期的影響仍在持續——花開後若出現氣溫下降,則花期就會延長;花開後若出現降雨,櫻花會很快凋謝。這對花期預報,尤其是對花期持續時間的預報提出了更大挑戰。

  因此,構建花期預報模型並不容易,需要氣象、林業、園藝等方面的專家共同參與,綜合考慮各類影響因素。此外,陳正洪還指出,氣候變化的長遠影響也使櫻花花期有所改變。以武漢大學六十餘年的櫻花花期記錄資料及同期氣象資料分析來看,當地櫻花花期每10年提前2.2天,最早開花的時間也由上世紀50年代的3月下旬初提前到目前的3月上旬或中旬初,平均約提早了12天左右。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華盛頓暖冬致櫻花早開?美國家公園局:此櫻非彼櫻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華盛頓今年冬天異常溫暖,尤其上周末氣溫一度達到華氏70多度(約21攝氏度),宛如春夏,氣溫暖到連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周圍的櫻花也悄然開放,這比每年一度的櫻花節足足早了兩個月。
  • 日本多地今年櫻花或早開,受暖冬影響西日本地區開花將推遲
    日本多地今年櫻花或早開,受暖冬影響西日本地區開花將推遲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怡清 綜合報導 2016-02-19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 最強冷空氣來了,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提醒農民早做準備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對今年冬季是寒冬還是冷冬做了一次預測發布。結果是根據預測,今年的冬季為冷冬的概率幾乎為0。換句話講,今年會是一個暖冬。原因是今年的冬季中高緯度的大氣環流以東西向的緯向環流為主,東亞槽偏弱,並且偏東,造成對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偏弱。北方靜穩天氣發生概率較高。這種暖冬的結果,讓不少農民有點堵心。
  • 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專家給出答案,早做準備不吃虧
    不少人紛紛表示,今年的冬天來得尤其早,甚至是一個寒冬年。實際上,每年的這個時候,農民都非常的關心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寒冬,因為這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 專家給出了預測後,農民們一定要早做這些準備:1、做好果樹保暖的準備;2、養殖要做好防護工作;3、
  • 小麥收成看冷冬還是暖冬?聽專家一說,網友:農民伯伯要早做準備
    小麥收成看冷冬還是暖冬?聽專家一說,網友:農民伯伯要早做準備。也都是更加的嚴重了,雖然也都是會對於農民,他們覺得變暖雖然不太好,但是大家都會覺得還是希望能過一個暖冬,因為熱量都會更加的高一點,能夠讓小麥茁壯成長。
  • 今冬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確切答案,請農民朋友早做準備
    對於暖冬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北方種植小麥的農民,因為暖冬會對冬小麥的生長造成影響,暖冬會導致小麥個體偏旺,群體質量下降,另外還會導致小麥拔節提前,導致其抗低溫能力下降,一旦遇到低溫將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凍害
  • 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但是農村裡「靠天吃飯」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氣候對於農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現在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年的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
  • 是暖冬還是寒冬?
    短期趨勢還是不用多說。上周五5f趨勢下跌出現背馳c段走勢,配合高層喊話,指數快速並強勢反彈。周二結束小c背馳下跌後的反彈走勢,回調整理開始新的中樞構建。新的中樞已經開始構建,目前只是中樞級別還有待確認,(5f筆中樞或者線段中樞)。指數回調,實際上正是近期活躍板塊的低吸機會。
  • 今日立冬,天氣晴,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而今年的立冬節氣是在11月7號這天,不過,今年的立冬節氣還是處在農曆的九月,在農曆九月二十二,這也是因為今年閏四月,這樣今年農曆有13個月了,從四月份時間都推遲了,這樣看來,今年立冬時間還是比較早的,按照立冬天氣變冷的邏輯,今年冬季偏冷的天氣還是很大可能的。立冬到底是啥意思呢?
  • 2020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至少這幾年,肯定還是暖冬。 咱們用不著說什麼科學道理,那玩意兒一般人也看不明白,就說經驗主義就可以。 30年前冬天需要裹得嚴嚴實實還冷,現在冬天身體好的北京男孩子,敢不穿秋褲。 暖冬冷冬這事兒,還用的著討論嗎?
  • 今年,還是暖冬!
    今年,還是暖冬!原標題:《今年,還是暖冬!》
  • 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是偏冷還是偏暖呢?雖然人們常說到了冬天要數九,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數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還有一些人認為數九是從立冬開始,其實並不是,數九是從冬至開始,每九天是一九,每年的三九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今年三九的時間是從2020年的1月9號開始,到1月17號結束。
  • 「冷冬」還是「暖冬」?讓你冷得明明白白
    常年同期平均氣溫為-2.5℃今年比常年同期偏低1.2℃也是近七年來最低,確實比前些年要寒冷不少但是這個溫度並不算太極端如1971年以來同期全市平均氣溫在1985年達到了-6.5℃,2012為-6.4℃,而且這個冬天距離結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通常意義上的冬季是指12月至次年2月所以現在說是「冷冬」或「暖冬
  • 什麼是暖冬?今年是暖冬嗎?權威的說法來了!
    半島記者 潘立超每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這個話題都倍受公眾關注。12月上旬的時候出現強降溫,有人就說是出現冷冬了,但是本周天氣比較暖和,又有人說是暖冬了,那麼到底什麼是暖冬?青島市氣象臺預報科科長畢瑋介紹,暖冬只是相對平均的概念,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某一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
  • 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大家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氣,大部分是通過天氣預報就可以知道。並且現在天氣預報也是相當的準確。北方確實不同的,因為北方下雪會比較早。而且下的雪也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冬天比以往來的早一點的時候。北方的人們早已經準備好了棉衣棉褲。所以人們也會有這樣的疑惑。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2018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呢?怎樣通過天氣的變化來預示著呢?通過專家們的報告。從2018年到2025年。
  • 75%可能發生拉尼娜,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今年小麥何時種?
    每年的農民,都要提早了解今年的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以準備越冬作物的種植時間,以及冬季的取暖問題。像是北方的冬小麥的種植,如果種的早了,會因為前期溫度高造成小麥的瘋長,這就無形中降低了小麥的抗寒能力,一旦遇到嚴寒,冬小麥就會受凍傷。如果種的晚了,入冬時候小麥還沒發育完全,後續嚴寒來了,發育會近乎停止,很容易出現小麥苗小和苗弱的情況。那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呢?
  • 吉林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那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11月10日,專家預測來了! 前冬(2020年12月)氣溫略高 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氣明顯轉強,氣溫略低 後冬(2021年2月)氣溫略高 還是沒有達到暖冬的標準
  • 今年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
    當然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其實還是天氣轉冷,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在家裡,都感覺到了寒意,必須要增添衣物保暖抗寒。之前很多人都說,今年的冬天是幾十年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不過相關專家已經闢謠,而在農村裡面有一句俗語叫做立冬晴,一冬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對暖冬該習慣還是警惕?專家評點「暖冬」對生活影響
    申城曾經歷了連續16個暖冬,自2004年12月起,和暖冬一別僅僅2年。今年冬天又是暖冬,且季平均氣溫創上海有氣象記錄134年以來的最高值。氣象專家指出,暖冬繼續「盛行」的可能性相當大。對此,我們真的已經習慣了嗎?
  • 今年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
    不過,受影響最嚴重的還是太平洋中西部赤道附近地區,這些地區可能會出現極旱或極澇,危害極大。那麼,今年冬季會偏暖還是偏冷呢?本來有人預測今年會是一個冷冬,許是因為今年9月爆發過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便覺得緊接著會爆發拉尼娜,但其實拉尼娜需要在厄爾尼諾完全結束後才可能會出現,而厄爾尼諾現象或一年爆發幾次,所以拉尼娜出現時間並不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