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暖冬該習慣還是警惕?專家評點「暖冬」對生活影響

2020-12-23 搜狐網

  申城曾經歷了連續16個暖冬,自2004年12月起,和暖冬一別僅僅2年。今年冬天又是暖冬,且季平均氣溫創上海有氣象記錄134年以來的最高值。氣象專家指出,暖冬繼續「盛行」的可能性相當大。對此,我們真的已經習慣了嗎?

  暖冬也有好處

  其實,暖冬對市民的日常生活而言未必是壞事。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李維京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暖冬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它有利於冬季交通和出行。往年春節黃金周,大雪妨礙交通是常有的事,今年春節就沒有發生。

  暖冬對農作物的影響,也有利有弊。上海市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徐家良分析說,今冬申城蔬菜長勢好、價格低,就是因為天氣偏暖有利於蔬菜生長。但對過冬的麥子而言,提早生長而且長得飛快,可不是好事——萬一三四月份來場冷空氣,凍傷了麥子,就會損失慘重。 暖冬對健康不怎麼「友好」。越冬的蒼蠅、蚊子凍不死,給開春後的「滅四害」增加了難度。而暖冬裡偶然寒流來襲、溫度驟降時,人容易受涼感冒,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會大增,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一時適應不過來。

  總體弊大於利

  香港的春節氣溫破了紀錄,莫斯科積不起雪,華盛頓的花沒了時間觀念……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一次又一次被證實。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指出,氣候變暖儘管也有有利的一面,但總體上是弊大於利。由於氣候變化的幅度加大,更多更猛烈的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可能出現。李維京說,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加速了全球的水分循環,大氣運轉加快了,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頻率和強度都會增加。比如,氣流上升處易出現暴雨,下沉處則易出現乾旱。

  人類如何應對

  人類活動已被基本確定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因此,人類主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無疑是減緩氣候變暖的治本方法。「但世界各國減排的步調必須一致,否則,減排的效果將相當有限。而且,減排的效果要到若干年後才能體現。另外,我們的衣食住行也要採取一系列措施。事實上,我們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這麼做了。」李維京強調。比如,本該在遼寧播種的糧食種子被挪到了黑龍江和吉林的農田裡,為的是將農作物生長時間延長。

  南極地區的氣溫升高,導致兩大冰架的坍塌,讓科學家意外地從海床中發現了15種新物種。全球科學家日前啟動了一項名為「國際極地年」的大型科學考察活動,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科學家們紛紛表達了對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冰層消融的憂慮。李維京提醒:「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選稿:王秉傑來源:新民晚報作者:董純蕾

  6類食品將被要求適度包裝 中成藥降價滬上平均降幅11%申城今年將打造15處老渡口滬軌交11號線開始動工高校自主招生網上報名爆棚滬百萬家庭鄉村遊新啟動華交會上新奇創意看不完 申城入春提早了近一個月今夏颱風入侵滬的機率減少軌交11號線3月1日動工市中心出門千米必有軌交站節後春運進入最後一波客流高峰元宵節後將趨於正常上海最大糧倉預計今年建成全市每年儲備糧能吃半年申城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財會等依然熱門綠葉家庭驛站揭牌為問題家庭提供專業輔導楊浦區特奧宣傳月啟動百萬家庭鄉村遊啟動10條遊線讓市民享農家樂2萬餘考生網上報考11所自主招生高校糖果餅乾也要穿緊身衣6類食品將被要求適度包裝暗訪滬兩處地下黑車車市買賣贓車躲到了小弄堂深處槽罐側翻洩漏10噸液鹼數千戶居民和廠區供電中斷簡訊代發業務紅火但後患無窮 祝福外包引騷擾簡訊

相關焦點

  •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權威專家預測是暖冬,農民請提前準備
    今冬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權威專家預測是暖冬,農民請提前準備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冬天,冬天對於很多農民朋友而言是一個非常考驗人的季節,因為這關係到一些農作物的生長,比如說果樹如果不能夠安全的度過冬天,那麼直接就會影響到明年的收成,自然收入也會大大的降低
  • 暖冬對健康的十大影響
    因為暖冬,結果「盼下雪成了奢望」、「森林病蟲害增加」、「醫院就診病人也暴滿」……本期健康周刊特別邀請了各科專家,為市民盤點暖冬對健康的十大影響。   1、禦寒能力減弱醫院病人驟增   「我小時候,還能看到冬天下雪。可如今,能飄點雪花就已成奢望了!」在上海土生土長的張先生遺憾:現在難以讓女兒體會冬天下雪的含義。   下雪已成為一種奢望。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轉眼又到冬天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冬天是非常難熬的,因為這與一些作物的生長有關,如果樹如果不安全的話越冬,那麼下一年的收穫將大大減少,收入自然就會降低,生活將是艱難的。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每一年冬天我們似乎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今年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測會冷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過去幾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也難怪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說這是最冷的冬天,不過專家預測2019年冬天是暖冬,這跟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專家們認為2019我國各地冬季溫度偏高,出現冷冬的機率十分小,因為我國屬於東亞季風氣候,冬天冷空氣的強弱取決於冬季風的強度,再加上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冬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大
  • 吉林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那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11月10日,專家預測來了! 專家表示,預計今年冬季將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知情人怎麼說!
    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護膚,生活知識供大家學習,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通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在不停地奔跑,因為只有奔跑才能儘快地達到我們的目標。今天是我國24節氣之一的「立冬」,立冬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冬季的開始。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這次也謹慎,大家也不用糾結了
    前幾天還有人說,今年的冬天將會特別的寒冷,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對這個說法,我表示嚴重的懷疑,而且有專家也站出來說這是謠言了。因為大家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那今年的冬天到底會是一個「暖冬」天氣還是一個「冷冬」天氣呢?
  • 今年暖冬!暖冬!暖冬!烏魯木齊人的生活竟會發生這些變化……
    11月4日,中國氣象局宣布:到2016年春季,中國將迎來暖冬!因為厄爾尼諾再次發生了,其規模將與強度最大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相似。通俗地講,就是西太平洋發燒,溫度變高,導致一系列影響全球的氣象變化。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 「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消息來源於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的新聞發布會。
  • 最強冷空氣來了,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提醒農民早做準備
    雖然這則信息的通信地址留的是甘肅省瑪曲縣採日瑪鄉一個小學,而所留手機確是廣西柳州的一個電話,且該電話撥出之後一直忙線,並且已經被很多人標記是詐騙電話。根據最新的消息,瑪曲縣公安局核實後確認這則為貧困孩子捐贈衣物的消息為虛假消息。所以這一類的農村謠言你要小心中招!雖然現在的農業生產越來越現代化,科技感越來越足,不過「靠天吃飯」的農業本質並沒有太大的改進。
  • 冷冬、暖冬對小麥分別有啥影響?專家揭開真相!
    不論是小麥生產還是小麥育種,無都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年份間,小麥越冬期的氣候往往有不同,當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高時,我們管它叫「暖冬」,相反,但冬季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偏低時,我們管它叫「冷冬」。
  • 因為暖冬,所以流感?
    近來流感樣病例,的確有所增加  每年杭州有兩個流感高峰,冬季是2~4月,夏季是7~9月  專家預計2月份以後,流感病毒還會再趨活躍,請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不用多說,大家都會自己感受,今年冬天,有些暖。  本該穿著大衣,享受著陽光,然而休息的閒情都沒有了,都被咳嗽發燒所代替,要麼躲在被窩裡一直擦著鼻涕,要麼戴上口罩湧入醫院。
  • 2019年小雪已過,今冬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給出答案
    要說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主要看一個東西,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國家氣候中心表示:預計今年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可能會發生一次厄爾尼諾事情。根據往年的統計來看,如果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那麼我國發生暖冬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因此這樣看來,今年冬天大概是「暖冬」!
  • 2020年到2021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2020年到2021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目前,NOAA已經宣布拉尼娜現象形成,預計有75%的概率會持續到整個冬季,所以對冬季的影響大概率是存在的。除非這個也是一個短暫的拉尼娜現象,消失了才不會影響。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拉尼娜現象可能不會那麼快消失了。如今的Nio3.4指數已經快接近與-0.6度左右了,所以持續的趨勢很大。
  • 立冬將至,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預測來了
    導讀:立冬將至,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預測來了。冬季開始了,在農民認為,冬季一般有天氣晴好,氣溫比較高的暖冬,也有天氣寒冷,雨雪比較多的冷冬。今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呢?其實前段時間就有流言說「2020年冬季是60年以來最寒冷冬天」,隨後被氣象專家闢謠了,但是,我們目前也不能說今年冬季不寒冷,因為在10月初就出現了「拉尼娜現象」,從而引起的北方大範圍的降雪,今年冬季也是在75%的機率還會有「拉尼娜現象」。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又是一個「暖冬」!你感受到了嗎?可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是不是氣溫偏暖了就是暖冬?來了冷空氣又該怎麼界定?……暖冬、冷冬到底誰說了算?且聽小編給你說說——冷冬、暖冬究竟該怎麼算?
  • 農村俗語「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而暖冬又對農業有何影響?
    比如如果今年冬季是暖冬,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冬季平均溫度高於平時的0.5℃,那麼就可以認為是暖冬。暖冬給農業帶來的害處就是地溫比正常年份要高,很多潛伏在地下的蟲卵會滋生並且順利越冬。那麼到了來年春季,這些蟲卵大量生長,最終導致比如油菜、小麥、大蒜根部出現各種病變,農作物就會遭到潛在的損失。因此暖冬對於農業來說並不是有利的。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每一年冬天我們似乎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今年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測會冷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過去幾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也難怪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說這是最冷的冬天,不過專家預測2019年冬天是暖冬,這跟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專家們認為2019我國各地冬季溫度偏高,出現冷冬的機率十分小,因為我國屬於東亞季風氣候,冬天冷空氣的強弱取決於冬季風的強度,再加上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冬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大
  • 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怎樣辨別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啦!大家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氣,大部分是通過天氣預報就可以知道。並且現在天氣預報也是相當的準確。也有很多的預示,這也成為了專家告誡人們做好對農作物的預防。以防在突變的天氣中。導致農民們措手不及。從而導致農作物大量減產。生活在南北的朋友們,對於冬天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聽說現在隨著天氣的變暖。南方人是越來越少見到雪的存在。北方確實不同的,因為北方下雪會比較早。而且下的雪也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冬天比以往來的早一點的時候。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說→→
    >降溫的同時東北大風也刮個不停廈門市氣象臺8時50分繼續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氣溫連續創新低這個冬天會是「寒冬」還是「暖冬」大家也議論紛紛來看專家分析↓↓今年暖冬概率較大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分析預測今冬明春廈門平均氣溫會較往年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