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隆冬的錫林郭勒草原迎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又一個喜慶時刻,隨著錫林郭勒盟委書記羅虎在的一聲宣布,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內蒙古段)、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錫盟段)徵地拆遷暨虎豐一期鐵路開工等3項鐵路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標誌著105萬錫林郭勒草原人民「坐著動車進北京」的夢想正式開啟。
錫林郭勒盟南臨京津冀,北與蒙古國接壤。蜿蜒曲折的鐵路幹線橫亙在這壯美廣闊的草原上,似巨弓滿拽,又似長虹橫貫,成為祖國北疆的一道亮麗風景。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加快鐵路建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是穩增長、調結構,增加有效投資,擴大消費,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高度重視鐵路的發展和建設,全力以赴謀劃鐵路發展大計。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四通八達的鐵路路網基本形成,與各地的時空距離在不斷地縮短。截至2019年底,錫林郭勒盟建成鐵路裡程達到2483公裡,開通運營2320公裡,具備通車163公裡,建成鐵路、開通運營鐵路裡程位居全區盟市首位,為全盟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便利條件。
儘管錫林郭勒盟鐵路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也有很多不足。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迄今為止,還沒有進京旅客列車。
而16日同時啟動的3個鐵路項目中,太子城至錫林浩特鐵路項目就是承載著105萬錫林郭勒草原各族人民無限情感的鐵路,也是實現錫盟人「坐著動車進北京」的「圓夢」項目。
該項目的建設對於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完善區域路網布局,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太錫鐵路自崇禮鐵路太子城站引出,向北經崇禮、張北、沽源、太僕寺旗、塞北管理區後接入黑城子站,利用既有鐵路至錫林浩特站,線路全長392.2公裡,其中,張家口市境內線路長132.070公裡、錫盟境內長260.136公裡。項目總投資127.13億元,其中,錫盟境內投資40.79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3年半,項目建成後,從北京北站至錫林浩特站運行時間為 4 小時 30 分,屆時,錫林郭勒人民「坐著動車進北京」的夙願將真正成為現實。
集寧至通遼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是自治區鐵路建設重點工程。集通鐵路西起集寧至二連浩特鐵路的賁紅站,東達通遼至霍林河鐵路的通遼北站,橫貫自治區中東部,是連接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的重要鐵路幹線,也是一條重要能源通道。
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正線長約923.7公裡,其中,錫盟境內198公裡。項目建成後,集通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將由現在的13對增加至30對,年貨運量將由現在的3600萬噸提高至8000萬噸,旅客列車時速提高至最高160公裡,錫林浩特至呼和浩特的旅客列車運行時間將由8小時縮短至6小時左右。
虎豐I期鐵路(天橋至虎什哈段)是錫盟通過多豐鐵路連接京通鐵路方向最便捷的通道,是錫盟地區外通內聯、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一環。改造工程估算投資總額0.7億元,鋪軌公裡 8.3公裡,線路施工期3個月。
錫林郭勒盟委副書記、盟長霍照良說,這3條鐵路建設意義重大深遠,事關全盟各族群眾的福祉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們將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鬥志、更紮實的舉措,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確保鐵路項目順利實施、如期建成投運,早日造福人民。
據悉,「十四五」時期,錫林郭勒盟將進一步完善鐵路交通體系的建設,通過銜接京張鐵路崇禮支線,建設錫盟進京客運主通道,增強與京津冀地區的聯繫,進一步實施既有鐵路擴能和電氣化改造,提升運輸能力和質量,加快實施「公轉鐵」打贏藍天保衛戰,完善礦區、園區鐵路專用線和集裝站建設,形成主支專線分工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鐵路網。
責任編輯:吳勇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內蒙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