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養豬方面的知識,可以持續關注智草雲養豬(資訊)。智草雲人願與養豬人一道推進中國豬業規模化養殖進程,和熱愛養豬的朋友們一起探索、追求,迎接中國養豬行業的美好明天。
在豬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是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如果豬只在生長過程中缺乏蛋白質,就會導致發育不良,生長受限。
很多養殖戶在選擇飼料時都會看成分中是否含有蛋白質,認為蛋白質越高,飼料的質量就越好。
而飼料企業也為迎合養殖戶的消費心理,就會在飼料的標籤上故意增加蛋白質的含量,粗蛋白只有36%,卻寫成40%。
有的商家還會在飼料中添加質量較差的血粉、羽毛粉或非蛋白氮,使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很高。
1、粗蛋白質作為飼料的一個營養參數,是飼料含氮物質的總稱,包括純蛋白質和氨化物。
而豬只能消化吸收純蛋白質,純蛋白質由多種胺基酸組成,只有含有全部必需胺基酸且比例適當的蛋白質,營養價值才高,從而被豬充分吸收。
2、豬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是胺基酸按比例適當,並容易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而並不是粗蛋白越高就越好。
像血粉、羽毛粉含粗蛋白質都在80%以上,但是其消化率、必需胺基酸含量低而且胺基酸比例不平衡,所以豬對它們的消化吸收程度差。
3、此外飼料中蛋白質和賴氨酸主要用於豬只瘦肉組織的生長,因此日糧中適量的蛋白質和賴氨酸供應對豬遺傳潛力的發揮起主導作用。
不同遺傳類型的豬生長速度和胴體差異很大,採食量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日糧中的胺基酸水平要求不同。
4、沉積瘦肉較快的豬顯然需要較高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水平。
當日的消化能力和胺基酸都滿足的情況下,日糧蛋白質水平在9%~18%的範圍內。
隨著蛋白質水平的提高,豬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均提高,但超過18%時,日增重不再提高。反而有的會出現下降的趨勢,但瘦肉率提高。
5、一般來講,體重20~60千克時,瘦肉型豬的粗蛋白質水平為16%~17%,體重60~100千克時,為14%或16%。
在提供合理的蛋白質營養時,要注意各種胺基酸的給量和配比,尤其要注意日糧中賴氨酸佔粗蛋白的比例,通過確定賴氨酸的需要量,然後選擇合適的理想的蛋白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