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真是不一樣了,憑藉快速發展的網絡,人們通過手機就可以知道這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然後那些年輕人通過這些豐富的知識面,得到了太多人的想法,然後慢慢的消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維模式。
在這個思維模式下,他們不希望被所謂的條條框框圈住,他們想要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標新立異的衣服,到對那些所謂的「牌子貨」嗤之以鼻,和那些更願意為高性價比的產品買單的70、80後的消費觀念相比,這些漸漸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更願意為值得的東西買單。
那這個年輕人覺得值得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他們喜歡就夠了,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千人千面,每個人喜歡的標準又不一樣,所以這真的很難。而如何解決這個世紀難題,就交給吉利icon來回答吧。
這是一臺電動汽車?
從吉利icon各種充滿科幻感的海報發布、命名公開,再到首發亮相、設計解析,icon一路走來,很難不讓人產生icon是不是電動車的疑問。
其實它是一款純正的燃油車。
的確,第一眼看到icon,無論如何都很有新勢力造車的感覺,甚至不少人誤會它是一臺幾何旗下的純電SUV。其中前槓部分確實沒有了傳統燃油車的大中網,而吉利標誌性的「回」字進氣口尺寸更大,也更誇張,辨識度更強,和吉利現款車型的家族設計語言有很大不同。
讓人誤認為新能源車的原因,除了概念化的前臉,還有它那和新能源車型同款的隱藏式低風阻門把手。拿著鑰匙靠近,門把手就會自動彈開,遠離則會上鎖,這些操作在中控屏裡可以設置。更加炫酷的就是手機的NFC也可以支持解鎖,和那些新能源車型帶來的科技感已基本無異。
而且坐進吉利icon車內,你會發現新車內外也形成整體呼應,同樣是利用極簡主義工業風格,將高檔質感、科技感、實用性等融為一體。內飾整體布局給人一種越級的體驗,如果以內飾猜測這款車的價格,心理預估值總會高於實際值。
那吉利為什麼要把電動車的設計搬到燃油車身上呢?答案其實也很簡單,縱觀這幾年的造車新勢力帶來的產品,其在造型方面首先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比如特斯拉的設計放在現在看也並不過時,蔚來的設計也是能滿足大部分人對於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期待......
在汽車行業,我們看慣了太多的套娃,家族設計增加品牌的辨識度固然沒錯,但等比例放大縮小的設計,也將其推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套娃」,靠這種常規的設計套路就想把年輕人吸引過來,恐怕有點不太現實。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已經成為經典的大眾高爾夫,但那畢竟是有著強大品牌力光環的大眾啊,更何況全新的第八代也在努力擺脫套娃的影子,更加年輕運動的設計都是在向現在的年輕人示好。
所以一邊是套路成癮、設計越來越同質化的燃油車,一邊是拼命想要人眼前一亮的新勢力。到底是誰能更讓人過目不忘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吉利icon和我們之前見過的幾乎所有燃油車都不是一個風格。怎麼形容這種風格呢?就是現在擺一排車在那裡,你應該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輛車。或許,還會第一眼就愛上這輛車,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為icon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設計風格作出了生動的解答。
敢不按套路出牌可真的不是吉利玩票
吉利將概念車的設計直接量產,這真的非常需要勇氣,畢竟我們之前並沒有看到非常成功的案例。但在這勇氣的背後更多的是底氣,是對於自身設計與產品力的自信。
吉利的SUV家族正越來越茁壯,作為吉利目前增長最快的品類,並且能看到所推出的車型呈現越來越高端化的趨勢,並不是靠「以價換量」。
無論是向上走一走的博越Pro還是滿足年輕運動化的小型SUV繽越都非常準確地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點,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icon來說,已經有了深耕多年的博越Pro作為形象背書,而繽越的推出時間也不是很久,就已經可以取得月月過萬的銷量,能從繽智、XR-V這樣的的合資品牌飯碗裡搶飯吃,足以說明吉利對於這個細分市場吃的很透。
而從icon身上除了那極具未來感的設計之外,它在其他地方也把年輕人吃的很透,比如雙色設計給人一種富有青春活力的感覺,平底方向盤極具運動感,前排車門雙把手、副駕駛扶手等設計展現出了越野氣息。
2塊10.25寸大屏,可通過LVDS數據傳輸技術實現儀表、中控的雙屏互動,極具科技感和未來感。
這些五花八門卻又井井有條的設計元素和配色,是現在的傳統車企所不具備或者說不想為燃油車去投入的創新。
而和繽越同為BMA構架打造的icon,長寬高分別是4350/1810/1615mm,軸距是2640mm。而繽越是4330/1800/1609mm,2640mm軸距帶來的寬敞乘坐空間,車內高達31處的儲物空間,也展現出了新車的實用性。
還有一個讓年輕消費者心潮澎湃的點就是,icon將搭載由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1.5TD發動機+7DCT變速箱+48V輕混組成的動力系統,系統最大功率高達140kW,0-100km/h加速時間最快7.9秒。
比市面上大部分的SUV都要快,不要說是開車相對較少的年輕人,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司機,也會覺得暢快淋漓。而它的百公裡綜合油耗也低至5.7L,那些年輕消費者夢寐以求的強動力和低油耗,在icon身上都能看見。
從產品力來看,icon的定位要比繽越略高一點,但要低於博越,這意味著它的價格不會讓那些年輕人高攀不起,對於那些年輕人來說,顏值、實用性、科技感、icon統統都能滿足,所以將來它想不紅都難。
寫在最後
icon在英文單詞中除了有圖標、標識之意外,還有「偶像」之意,吉利icon的命名也有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的「偶像」的決心。話說回來,icon在設計層面充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智能化需求,在品質層面擁有BMA平臺的功底背書,同時在日常實用性方面也不遜色於同級別對手,它確實有成為偶像的實力。
對于吉利而言,icon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將會有更多基于吉利全球研發體系,應用icon代表設計元素的新產品陸續問世。這些產品除涵蓋SUV產品線外,還會以其他產品形態出現。
從icon的出現,我們也看到了吉利希望在它身上一些突破點,印記,能成為潮流,真正的全球車,或者經典車流行符號。從而讓吉利從一個主流品牌,成為一個被大家認知度最高的中國品牌,甚至走向海外成為一個比肩「德美日系」的中國品牌。
我們也期待吉利成為與全球知名品牌比肩而立,走向世界的強勢中國品牌的那一天早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