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2020-12-18 華東理工大學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司忠業主持。

我校與華為公司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於今年3月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意向,之後,成立了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創新人才中心。今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了《關於在有關高校建設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的通知》,我校為首批72所共建高校之一。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將從聯合課程開發與教學、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實習就業等方面開展合作,面向未來,為國家培養既掌握計算機、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又具有產業思想和創新精神的高級人才。此次我校共有32名教師參與聯合課程的開發與教學,擬開展30門聯合課程共建工作,計劃在共建課程中融入華為鯤鵬、昇騰、華為雲的知識體系,並以課程共建為契機,積極開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方面的教研合作。

王慧鋒指出,學校一直聚焦學生能力培養與素質提升,此次「智能基座」基地的落成,將助推華為新技術、新思想融入學校新工科、新文科專業建設,提升學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內涵。董慶陽表示,「智能基座」項目有助於培養突破未來行業核心技術的頂尖人才,為我國「新工科」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性經驗。王慧鋒、董慶陽為華東理工大學「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揭牌,與會代表共同見證基地落成。會上,曾偉勝介紹了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項目的總體情況,教務處副處長萬永菁介紹了基地的建設情況,參與課程共建的教師及相關學院副院長與華為「智能基座」項目負責人進行了項目合作方面的研討。

學校近年來面向國家新經濟發展需要和製造強國戰略需求,依託優勢學科,積極探索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智能基座」基地的落成將助力華理探索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效果,培養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亟需的棟梁之才。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副教務長吳靜怡、學生創新中心主任陳江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等出席儀式。
  • 同濟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
    12月7日,同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同濟大學舉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副校長雷星暉,及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出席儀式。
  • 華為牽手三所高校
    近日,華為又牽手三所高校,揭牌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的昇騰核心開發者協會(HAG)——華東師範大學分會,還與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分別籤署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全國首個高校類HAG在華東師大揭牌近日,由華為與華東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的昇騰核心開發者協會(HAG)——華東師範大學分會揭牌儀式成功舉行。
  • 福大與華為籤約 共建育人基地
    福州新聞網12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安梓)日前,福州大學與華為公司籤訂「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  福州大學校長付賢智表示,當前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高質量培養信息技術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是企業和高校的共同使命。
  • 福州大學與華為籤約 共建育人基地
    福州新聞網12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安梓)日前,福州大學與華為公司籤訂「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福州大學校長付賢智表示,當前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高質量培養信息技術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是企業和高校的共同使命。
  • 東北大學與華為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舉行
    11月19日,東北大學與華為公司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在主樓1304室召開。華為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東北大學副校長王建華出席會議,教務處、對外聯絡與合作處、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工業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學科教師代表參加會議。
  • 同濟大學與華為又達成一項重要合作
    同濟大學新聞網消息,12月7日,同濟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正式籤約。來源:同濟大學官網據悉,同濟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主要聚焦計算機、軟體工程、人工智慧、電子信息等信息技術領域,旨在通過教學改革及課程優化,建立以鯤鵬昇騰及華為云為技術底座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行業龍頭企業的雙重優勢,為信息產業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 華東理工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助推校企共贏
    會上,臨港集團幹部處處長莊偉林宣讀了華東理工大學掛職教師任職文件,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師吳詩勇任上海臨港金山二工區新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化工學院教師張相洋任該公司副總工程師;生物工程學院教師王澤建任上海漕河涇奉賢科技綠洲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漕河涇康橋科技綠洲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10月底,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一次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20名校企導師與20名相關專業優選學生結成師徒關係,他們實施的項目主要是「讓更多鄉村美起來」。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 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沒選上海交通大學,卻選擇這所大學
    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卻沒選上海交通大學,而是選擇同濟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本次,同濟大學與華為聯手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雙方將通過「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拓展和加深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並將合作拓展至整個本碩博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培養出更多高科技創新人才。
  • 索爾科技丨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圓滿成功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教高廳 〔2020〕1 號),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做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落地實施工作,11月21日,由西安索爾軟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高新區軟體新城軟體研發基地隆重舉行。
  • 我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迎來井噴式增長
    我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迎來井噴式增長。記者在今天舉行的2018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上了解到,今年僅上半年,就有346家企業申報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支持項目14576個,提供經費及軟硬體支持約35.15億元,這些數字與2011年啟動該項目時的數字相比,呈現出幾何式的增長。
  • 課工場產融創新基地聯合魔秀科技共同推進產教融合創新教育!
    為加強產融合作,為廣大UI設計師提供溝通交流平臺,打造5G時代傑出設計師,2019年8月6日,北京課工場融合科技有限公司攜手魔秀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籤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課工場產融創新基地相洪波老師致辭戰略合作籤署暨揭牌環節,課工場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總經理潘曉光先生與魔秀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先生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大漢國際工匠院入選2019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企業
    11月30日-12月1日,「2019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現場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主辦,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團承辦,中教全媒體協辦。
  •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在鄭發布 智遊126個項目受寵,40高校爭...
    為響應國家人才戰略,並配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深入推進,11月4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暨智遊教育項目對接會在鄭州舉行。    本次會議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深入推進科教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社會優質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為企業和高校合作搭建平臺。
  • 攜手育人日職走出產教融合、共建雙贏之路
    從最初的籤約授牌儀式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從「藍海精英班」的成立,到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與山東藍海集團的合作已走過了12年,雙方攜手實現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的創新與跨越,走出了一條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路子。
  • 臨港集團—華東理工大學「校企人才合作啟動會議」在滬召開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上海市委出臺了《上海市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方案》,這給上海發展帶來了機遇,也給臨港集團和華東理工大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臨港新片區是上海面向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臨港集團是臨港新片區的重要建設者,希望雙方進一步加深了解,發揮各自優勢,在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方面深化合作,推進產業和教育全方位深度融合,實現「從0到1,從1到10,10到100」的跨越發展,讓發展動能加速壯大,讓「產教融合」落地生效。
  • 大連工業大學:校企合作結碩果 產教融合譜新篇
    ——大連工業大學舉行中德智能製造學院和FANUC潤品智能製造產業學院共建籤約暨揭牌儀式央廣網大連12月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近年來,大連工業大學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應用型發展道路。學校與萊茵科斯特「中德智能製造學院」、FANUC潤品智能製造產業學院共建籤約暨揭牌儀式分別於11月25日和27日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校長芮小苗、副校長任文東,教務處、學生工作部、招生就業處和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相關負責人,德國萊茵科斯特有限公司總裁艾瑞克?莫斯卡瓦、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琦、上海潤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鑫及企業相關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 廣工華立與京東共築協同育人平臺,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
    京東大學華南分院院長劉曉蓉、辦公室主任曾思敏,廣州華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雅明,華立學院執行院長董小麟、副院長郭頌平、王學軍及師生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雙方還就深化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匯聚企業資源支持高校專業綜合改革和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 廣州工商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是手段,產教融合是結果。按照「價值融合、產教融合、校地融合、要素融合」四個融合的總要求,廣州工商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學校的企業調研、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構建、實訓實習、教師實踐、就業創業等均有企業支持,企業的社會培訓、諮詢服務、實訓基地共建、員工的雙向兼職、人力資源招聘等也均有學校參與,校企雙方實現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