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一次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20名校企導師與20名相關專業優選學生結成師徒關係,他們實施的項目主要是「讓更多鄉村美起來」。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在職業教育從求量向求質轉變的今天,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強化產教融合,正是高職院校謀求發展的動力所在。校企雙方整合優質資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邵漢強表示,近年來,學校堅持「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工作理念,開展「雙元雙創雙融」人才培養實踐,依託產教融合平臺,形成了特色化、創新化、品牌化的校企合作發展路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讓美麗鄉村更美
近年來,學校整合資源借勢借力,通過構建美麗鄉村建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現場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示範村落——宜興太華鎮乾元村為中心,整合其他村落特色資源及市內旅遊資源,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農村三產融合。
如今,乾元村成了徒步旅行的好地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打卡」。去年9月,教師們和企業設計師們與當地村民面對面交流,一同構想心中的美麗鄉村,將整體設計元素進行提取和統一化設計,對破損建築進行保護性改造,帶動村落風貌改善和建設發展。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團隊積極參與了「乾元村外牆彩繪」公益項目。隊員們克服嚴寒冰凍、交通不便等困難,專注於勾形描線、調色填色、細節修補等工作,幾天時間裡,一組組手繪作品在光禿禿的牆上浮現,村民紛紛拍手稱讚。
學校教師陳網說,「村民們淳樸熱情,特地給我們送來暖寶寶和熱水,讓人感動。能為山村增添絢麗色彩,是件很榮幸的事。」
學校還與乾元村進行黨建聯盟籤約,旨在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機遇,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和機制,助力基層黨組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面對建設美麗鄉村這一具有深刻社會影響力的課題,學校與校企合作單位深度合作,師生們深入精品示範村實地調研,了解鄉村發展和改造需求,努力找準學校對接鄉村的助力點。
近幾年,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採用「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景」的思路對村莊生活環境進行個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建設立足江蘇特色的「江南水鄉、美麗鄉村」,其多個鄉村改造項目獲國家、省、市級獎項,對宜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引領示範作用。
為企業「無縫對接」培養人才
早在2012年11月,學校就成立校企合作理事會。作為政行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通過制度化和組織化運行的有效形式,拓寬校企合作領域,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自2012年起,學校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推進項目式教學,先後與多家公司合作成立項目工作室,將項目引入教學。2015年,「項目+工作室+工地」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入選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這些年來,學校以實踐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成熟。室內藝術設計專業的黃同學儘管只有大二,但他已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黃同學獨自承擔了一所民居的庭院設計工作,他認真選擇鋪裝材料,優化植物配置,細心考慮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與色彩搭配,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他順利地完成了民居的庭院改造工程,並在實際施工中積累了寶貴經驗。
讓黃同學感觸最深的是,真實項目是檢驗課堂學習成效的磨刀石。黃同學稱:「真實項目和課堂內的教學實踐項目有很大不同,真實項目需要認真考慮業主的個性化需求,確保施工的成效,是帶著『鐐銬』做設計,很考驗人。」自從參與真實項目後,黃同學對原本感到枯燥的專業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充實的理論學習讓他在面對實戰考驗時變得更有底氣,實戰積累的豐富經驗也深化了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這正是學校近年來力推產教融合想達到的效果之一。
其實,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業渠道,也是學校常態化就業服務的一項舉措。今年,學校共有7名畢業生被某裝飾公司招聘。作為校企合作單位,學校與企業深入協商,由公司制定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培訓,讓畢業生可以提早熟悉行業現狀,完成從學生到員工角色的「華麗轉變」。
今年初,環境藝術與設計學院師生代表一行應邀赴無錫雅迪科技集團參加校企合作「終端店面設計」項目總結表彰會。會上,雅迪集團人事部領導為「終端店面設計」校企合作項目考核優秀的5位同學頒獎,並對學校學生的工作態度、職業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給予高度肯定。
「雙元雙創雙融」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多年來,學校積極與企業共建實訓教學基地,依託央財支持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基地、江蘇省藝術創意設計實訓基地、江蘇省陶文化美麗鄉村環境設計產教融合集成平臺,形成「校企共享實訓室群+校企生產性實訓基地」全產業鏈實訓集群。
目前,學校建有央財支持的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個,省級產教融合實訓平臺2個,建設校外實訓基地261個。
為適應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在「雙元雙創雙融」人才培養框架下,學校實施卓越技師人才培養計劃,將傳統學徒制中「默識技藝、個體體驗」等優點與現代高職教育的「行業標準、協同育人」等特點融為一體,擇優選拔學生,實施小班教學,全過程工學結合,多元化動態考核,為實施現代學徒制進行有益探索。
此外,學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創新建設模式、完善實訓條件。引進「校中廠」,完善校內實訓條件;建「廠中校」,拓展校外實訓基地;融文化,打造陶文化特色實訓區。
學校還與多家世界一流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成效頗豐:畢業生就業能力強,廣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以上。
放眼未來,學校將把握當前高職教育發展政策機遇,積極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新常態,堅持錯位競爭、特色發展,努力將特色發展之路、特色育人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