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復興區推進「綠美復興」建設打造生態新城(圖)

2020-12-24 河北新聞網

 

日前,邯鄲市復興區開展春季造林集中攻堅行動。圖為復興區志願者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王學軍、李甜、王文靜)為全面突破生態困局,促進生態、經濟效益雙贏,邯鄲市復興區把「生態興區」作為發展主調,推進「綠美復興」建設。日前,復興區提出大幹五十天,深入開展春季造林集中攻堅行動,構築「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屏障,讓復興城鄉滿眼皆綠、處處皆景,打造西部生態新城。

據了解,2017年復興區植樹造林的目標任務是造林1萬畝、植樹100萬棵,比市定任務翻一番。該區按照「見路見樹、進村進林」的要求,以「三條線、三座山、一條河」為主線(「三條線」即三條主幹道林帶綠化:青蘭高速及連接線、邯武快速路、309國道;「三座山」即三座荒山綠化:觀嶺山、鏊子山、東山;「一條河」即以沁河為主線的沁河生態片區綠化),重點實施城區綠化、村莊綠化、荒山綠化、廊道綠化、河渠綠化等五大綠化工程。

據介紹,為確保今春植樹造林取得實效,復興區研究出臺「政府投入、社會籌資、企業出資、個人投勞」相結合的投入機制。通過財政資金撬動、爭取綠化項目資金、社會投資等形式動員全社會參與綠化造林。

相關焦點

  • 邯鄲市復興區 復興之旅 | 帶你認識復興旅發
    為迎接邯鄲市第五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到來復興區對旅發大會各項籌備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在復興大地上掀起了滾滾建設熱潮,復興區全域推進,有序建設,其中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園、德豐都市農業區、沁河郊野公園一期等一批項目基本完成,正在優化提升;沁河郊野公園二期、齊村、石坡村、東店子、觀嶺山、千畝花海、體育活動中心、百家文化街等項目正在加班加點建設中。
  • 復興區全力打造邯鄲市主城區西部綠色屏障(圖)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董源)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目前,復興區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綠美復興」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邊拆邊綠,隨拆隨綠,對騰出的連片區域進行統籌規劃,全面構築「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景觀生態廊道
  • 邯鄲市復興區:多點發力打造經濟強區
    1月6日,中共邯鄲市復興區九屆五次全會召開。圖為會議現場。王學軍攝河北新聞網1月6日訊(通訊員王學軍)從今天召開的中共邯鄲市復興區九屆五次全會獲悉,2019年復興區將重點從六個方面發力,聚焦高質量、全面創一流,努力建設經濟強區、幸福復興。
  • 邯鄲市復興區 復興之旅 |我在郊野公園等你
    >沁河郊野公園沁河郊野公園位於邯鄲市復興區沁河河道總治理長度約為12公裡;整個區域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以農旅融合發展為帶動,以沁河源生態環境修復為基礎,全力打造邯鄲市西部文化、休閒、養生、度假的「後花園」!進入郊野公園,濃鬱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閉上雙眼,聽清風略過樹梢,聽蟲鳥婉轉歌唱,一切都是溫馨而美好,足以讓您和家人朋友忘卻城市的喧囂。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 邯鄲市復興區登上《河北日報》頭版
    工礦老區蝶變綠色生態區——邯鄲市復興區以生態建設助推轉型發展通過近4年艱苦努力,一度陷入「斷崖式沉降」的邯鄲市復興區,從拆違除汙起步,拆除取締「散亂汙」企業861家、各類違章建築和違法佔地300多萬平方米,基本實現全域「零違建」,同時,造林12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1%躍升到42%……鋪「綠」為底,重現青山綠水,成為將於今年九月開幕的省第四屆園博會舉辦地,這個傳統工礦老區以生態建設助推了經濟轉型發展。
  • 邯鄲市復興區再登《中國改革報》
    《中國改革報二版頭條》河北邯鄲復興區:扭住改革 轉型跨越——河北邯鄲市復興區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下)轉型升級,對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來說,不是陣痛,而是一場傷筋動骨的戰役這些企業不僅代表復興區的工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邯鄲市的工業水平。▲ 位於邯鄲復興區的聯紡路和西環立交橋雄厚的工業基礎創造著邯鄲工業的一項項奇蹟,不僅為國家創造財富,也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管理人才和產業工人。復興區域雖小,為邯鄲市及河北省乃至全國的鋼鐵工業,包括其他行業,都作出很多貢獻。
  • 邯鄲市復興區實施環境綜合整治行動
    復興區委宣傳部供圖河北日報訊(記者白增安 通訊員婁增文、張紅軍)今年,邯鄲市復興區以迎接省園博會、市旅發大會為契機,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拆除違法建築,釋放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已拆除違建2914處,同步推進空地綠化,一個樹木蔥蘢、芳草青青、花香鳥語,蓄滿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生態新區雛形初綻。
  • 新華網刊登邯鄲市復興區委書記潘利軍署名文章
    新華網復興區堅決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一天當成兩天用、兩步並作一步走」的工作勁頭,治汙與植綠並重,開發與保護同步,實現了傳統工業區的生態蝶變。
  • 碧水藍天·綠美復興職工攝影大賽評選結果出爐了!
    近日,為積極反映復興區生態環境巨大變化,用影像全面展示復興區廣大職工參與環境治理的精神風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環保,推動美麗復興建設,復興區總工會、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復興區分局特舉辦「碧水藍天·綠美復興」職工攝影大賽。
  • 邯鄲市復興區: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分類推進機制創新加速資源整合復興區按照全區中、小學分為九個教育集團,按照「兼併校、設分校、結盟校、託管校」四種模式,分類推進。03復興集團「劉彩霞名師工作室」牽頭大語文閱讀教學,立志打造全區整本書閱讀橋頭堡;嶺南集團「來麗紅名師工作室」深推「單元整合教學」,工作室成員整合課例多人獲得河北省一等獎。
  • 邯鄲市復興區:康莊人走上「康莊大道」
    家住復興區康莊鄉石坡村的姬良秀,看著越變越美的村莊由衷地感慨道。陽光正好,秋風不燥。日前,邯報融媒體記者行走在康莊鄉康莊大道,只見滿眼皆綠、鮮花盛開,筆直順暢的街道乾淨整潔、一塵不染,道路兩側月季、天人菊、玫瑰等各種花卉競相開放,繁花似錦、一路芬芳,猶如置身於景區。
  • 邯鄲市復興區相聚復興區 共贏園博會
    復興區河北省第四屆園博會選址邯鄲市復興區西湖公園規劃區域,東鄰西環路,西至南水北調乾渠,北到309國道,南抵邯武快速路,規劃總面積約4366畝,核心區域約1838畝。這次園博會將圍繞「山水邯鄲,綠色復興」主題,遵循「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理念,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河北一流、邯鄲特色」標準,將「上山入水、因地用勢、博古通今、溯源啟新」的整體設計思路貫穿全園,高低起伏的地勢地貌融合「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現代元素,規劃建設核心文化遊覽區、生態溼地保護區、生態修復實踐區、地域特色展示區、鋼城農趣服務區、齊村民俗體驗區和澗溝農旅文化區等7大功能區,打造「山水邯鄲
  • 邯鄲市復興區委書記潘利軍,區長李少鋒參加中共邯鄲市委九屆十次全會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張維亮受市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邯鄲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邯鄲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意見》和《中國共產黨邯鄲市第九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
  • 邯鄲市復興區蝶變綠色生態區相關報導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學習強國工礦老區蝶變綠色生態區——邯鄲復興區以生態建設助推轉型發展通過近4年艱苦努力,一度陷入「斷崖式沉降」的邯鄲市復興區,從拆違除汙起步,拆除取締「散亂汙」企業861家、各類違章建築和違法佔地300多萬平方米,基本實現全域
  • 邯鄲市復興區復興新時代 美麗幸福村
    復興區立足區情,適應新變化,今年啟動了「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工程。東高河村毗鄰武安城區,是今年旅發大會的路線主幹道,村工作隊嚴格對照新農村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在全面徵求村組意見的情況下,提前謀劃,提高標準做好村莊綠化規劃。
  • 邯鄲市復興區路網建設登上《邯鄲日報》
    打通一截一截的斷頭路,完善全域路網格局,成為復興區需要攻克的「頑疾」,也是必須要還的「歷史欠帳」。區委書記潘利軍稱,復興區一方面科學謀劃發展思路,找準復興發展的參照坐標,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復興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盯緊民生實事,明確主攻方向,抓細節、補弱項,努力把復興區建成產業發達、生態優良、城鄉富美、群眾滿意的新城區。
  • 邯鄲市復興區踐行復興精神,推進三創四建!第三十六期
    堅持加快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借雨勢開展建築工地洗城工作6月17日,復興區住建局借雨勢開展建築工地洗城,組織人員持續於轄區各建築工地開展不間斷巡查督導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復興精神」做引領,北環提升再推進近日,為迎接園博會召開,進一步提升北環路兩側環境,西苑街道牢牢把握踐行「復興精神」,講政治、講大局、講擔當,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不等不靠,主動聯繫國土、住建有關部門
  • 邯鄲市復興區開展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紀實
    復興區一方面當好「店小二」,另一方面也在全方位提升企業周邊服務保障能力,做好企業經營的「大管家」,勇擔當,敢作為,打造良好的招商平臺。復興區按照「工業立區、商貿活區、文化興區、生態靚區」四大發展戰略和全力構建「東部現代商貿區、中部新型工業區、西部生態旅遊區」三大板塊的發展方向,突出抓好「四大平臺」和「三大板塊」招商。
  • 市縣領導決策網報導區委書記潘利軍署名文章《走出一條生態復興的...
    復興區是邯鄲市的傳統工業區,也是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近年來,復興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轉型」理念,以建設「邯西生態區」為目標,立足復興區區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明確了「工業立區、商貿活區、文化興區、生態靚區」四大發展戰略,全區上下「一天當成兩天用、兩步並作一步走」,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抓生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融入實踐、植入根基,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逐步顯現。
  • 「三創四建」邯鄲市復興區紮實推進「一委一庭三中心」建設 打造...
    今年以來,復興區委、區政府以「三創四建」活動為契機,著力健全完善「一委一庭三中心」工作機制,構建糾紛化解新格局,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助力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夯實基礎,鞏固提高現代化社會治理水平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復興區高標準打造了群眾工作委員會,鄉(鎮)街道法庭和群眾工作中心、矛盾糾紛排查調解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進一步暢通了群眾溝通渠道,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和信訪形勢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