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國有林場:吊羅山「突圍記」

2020-12-25 第一財經

7月22日,海南省陵水縣吊羅山林區。

駐足在被稱為「旅遊風情小鎮」的道路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這裡道路寬闊、整潔,綠葉成蔭,兩旁的建築金黃色與棕褐色交相輝映。

沿路的小店鋪,老人們一邊納涼,一邊賣著香蕉、菠蘿蜜等熱帶水果,臉著掛著笑容,悠然自得。

要不是路旁停放著的幾輛桔紅色的森林消防車,記者真的懷疑自己置身於某個歐洲小鎮。

這裡竟然是一個國有林場。一個曾經茅草房遍布、垃圾成堆、汙水橫流的地方。

找到自身發展優勢

吊羅山林區位於海南省東南部,地跨陵水、保亭、瓊中、五指山、萬寧五個市縣,總面積56.49萬畝。吊羅山林業局始建於1958年,正是國家「大煉鋼鐵」的時期。「那個時期,誰砍的樹多,誰就能當勞模。」護林員蘇偉民對記者說。

砍樹持續了近40年的時間,到1994年,海南省全面禁止森林砍伐。當年1月1日,海南率先在全國實行天然林資源保護。1998年,吊羅山林區被列入全國國有重點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

吊羅山林業局局長李華告訴本報記者,「從名稱上看,吊羅山林業局像是政府的一個部門,但實際上是一個企業。林場實行企業化經營。林業局局長同時兼任林業公司經理、法人代表。」

李華介紹,2000年天保工程一期實施時,吊羅山林業局共有在職職工573人(含公司人員)。2003年起,通過一次性安置(216人),森林公安人員轉為公務員及剝離社會性事務(將企業子弟學校、醫院剝離移交當地政府管理)。到2014年底,全局共有在冊職工839人,包括在崗職工363人(其中天保222人,企業141人),離退休476人。

禁伐後,木材銷售的路子斷了。「收入主要靠國家和海南省撥付的天然林保護財政專項資金。每畝每年標準為23元。」李華說。

之後的幾年,全國許多國有林場也開始部分或全面禁伐。也正是從這時起,一些國有林場開始靠天保財政專項資金、公益林補償過日子。但也有一些國有林場開始探索突圍新路。

吊羅山林業局找到了自己旅遊資源、水資源和熱帶林木種苗種植的優勢。

在海拔900多米的原伐木工人宿舍區,如今已經建成了山水林田湖一體的度假村。李華告訴記者,吊羅山旅遊總體規劃已通過海南省旅遊規劃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並已獲批覆。土地利用規劃納入陵水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南省政府也已批覆。18公裡長的旅遊專線公路建設工程獲得了批覆,73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和3000萬元的陵水縣配套資金已全部到位,計劃修建4.4公裡旅遊棧道和其它設施。李華說,度假村已接待1萬多遊客,收入超過200萬元。

本報記者在吊羅山林區實地採訪時看到,這裡水資源豐富,多處有規模較大的瀑布、激流。吊羅山林業局給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當地水電年均發電上網銷售量約1100萬度,年均收入約330萬元。

苗木種植是國有林場的拿手活。但本報記者此前在一些國有林場採訪時注意到,有的盲目種植,品種單一,一遇到市場不景氣,便砸在手裡。

吊羅山林業局介紹,已建成了佔地230畝的種苗基地,有羅漢松、重陽木、花梨木等十多個品種,共13萬株,育有小葉欖仁、重陽木、火焰木苗木1000多萬株。此外,386戶職工家庭還種植4098畝檳榔、橡膠、龍眼等經濟作物,年產值約1024萬元,戶均收入約2.7萬元。

仍面臨諸多難題

李華對記者說,國有林場改革,最關鍵的是要在保護資源的同時,讓職工受益。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記者在吊羅山林區看到,766戶職工已經住上了嶄新的樓房,小區垃圾箱、車位、綠化帶、路燈等配套設施齊備。

「我們已經實現了每戶職工家庭一套住房的奮鬥目標。」李華介紹,利用國家給予的林場棚戶區改造資金以及海南省財政的扶持資金,這些年,吊羅山林業局共投資8000萬元實施舊房改造工程,在職職工、離退休人員包括引進的大學生,都住上了新房。此外,吊羅山林業局投資470萬元建設了熱帶雨林休閒會館。

其它地方國有林場拖欠工人工資、沒錢交養老保險的情況在吊羅山林業局也沒發生,「林區214名職工家屬全部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還能一年體檢一次。」

但李華也告訴記者,吊羅山林區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困難。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林業局從原來的森工企業轉為從事保護天然林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但目前林業局仍保持著原有的企業性質,職工依然是企業員工,保護主體與經營主體混淆。」李華說,由於事企不分,管護人員身份不明確,雖然行使著管護國有天然林資源的行政事業性職能,卻仍是企業化管理,沒有行政執法權。

「在履行國家賦予的林業行政執法職責、制止毀林開墾、盜伐林木和盜獵野生動物中,存在諸多困難。」李華說。

吊羅山林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家政策性停止木材採伐後,該局還欠有銀行機構債務689.3萬元,其中本金610元,利息79.3萬元。至今無力還本付息。

李華反映,林區原有產業基礎設施薄弱,天保工程專項資金根本無法滿足林區替代產業建設的需求。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由於缺乏建設資金投入,目前,吊羅山林業區森林旅遊業、種植業、花卉苗木業等後續產業開發進度仍緩慢。

李華對記者說,吊羅山森林旅遊風情小鎮建設已初具規模,並已獲得了「海南省十大最美小鎮」的榮譽。但目前,林區的生活用水和汙水處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我們期盼省裡能幫助解決吊羅山自來水廠改造工程項目建設資金1275萬元,並將吊羅山汙水處理項目納入海南省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李華說。

吊羅山林區優美的環境。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區與職工住宅區。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區職工住宅區。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業局辦公樓。攝影/章軻

記者們在林場退休職工家裡採訪。攝影/章軻

相關焦點

  • 人定心 樹定根——聚焦荊門國有林場改革
    人定心 樹定根——聚焦荊門國有林場改革發布時間:2018年07月29日 16:06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29日電 (劉治林)夏日裡,漫山遍野的鮮花已經褪去,「綠」從路邊一直蔓延到遠處山巒,新綠、草綠、深綠……層層疊疊如少女身上的霓裳。
  • 紅水河畔綠明珠――記生態公益型國有雅長林場
    紅水河畔綠明珠――記生態公益型國有雅長林場文/陳盛文 李科雅長林場是區直林場中面積最大的生態公益型國有林場,林區生態公益林面積達70萬畝,是珠江流域主要的水源涵養林,其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 ...綠人」——記全國先進工作者、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
    馬背上的「護綠人」——記全國先進工作者、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 這是「八百裡瀚海」科爾沁沙地南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個人、一匹馬,不分晝夜,無論風雨,默默獨行在林海深處。這一走,就是33年。他叫李東魁,1987年從部隊退伍後被分配到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一直做護林員。林海深處的3間低矮小房,是李東魁的「家」。一個人巡邏,一個人挑水,一個人做飯,一個人餵馬。當青絲變成白髮,當皺紋如刀刻斧鑿般爬滿臉龐,李東魁「堅決把林子看好」的初心始終未變。
  • 邵陽隆回白馬山國有林場:藏在雲中的秀美林場
    隆回縣白馬山國有林場。謝文喜/攝白馬山國有林場。白馬山國有林場。謝文喜/攝白馬山森林公園。白馬山林場篝火晚會。邵陽市隆回縣白馬山國有林場位於隆回縣西北部,最高海拔1781米,最低海拔1300米,白馬山是雪峰山脈中段高山,主峰頂心堂海拔1781米,為湘中第一高峰。在峰頂遠眺,數條山脈山勢雄奇,魏源湖與木瓜山水庫點綴其間,美不勝收。
  • 在薄刀峰,看國有林場滄桑巨變
    湖北日報記者 王兵 本報記者 熊慶萍羅田薄刀峰,新開了一座國有林場歷史文化展覽館,被稱為全省首座實景呈現國有林場發展變遷的展館。近日,本報記者前往探訪。
  • 巢湖市國有林場改革實現「四到位」
    據巢湖市人民政府網報導,日前,巢湖市成功召開了國有林場改革職工大會。會上,該市國有林場改革領導小組醞釀已久的《巢湖市國有林場改革人員安置方案》(審議稿)獲參會職工全票通過。至此,巢湖市國有林場改革成功實現了「四到位」。林場整合到位。
  • 湖北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鍾祥市召開
    湖北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鍾祥市召開發布時間:2018年08月01日 13:1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1日電 (劉治林 李金成)7月31日,湖北全省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荊門鍾祥市召開。
  • 山西4個國有林場被評為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
    10月17日,從省林草局傳來消息,我省晉中市榆次區國有烏金山林場等4個國有林場獲評首批康養林場稱號。  據了解,由中國林場協會評選的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共54家單位,其中,我省有4家,分別為:晉中市榆次區國有烏金山林場、山西省太嶽山國有林管理局七裡峪林場、山西省太行山國有林管理局禪堂寺林場、山西省古縣國有林場。
  • 湘鄉市東山國有林場獲評「湖南省秀美林場」
    湘潭在線1月11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王希臺 通訊員 馬星)近日,湖南省林業廳頒發文件,授予湘鄉市東山國有林場「湖南省首批秀美林場」榮譽稱號。這次評選活動按照《湖南省秀美林場評估驗收辦法》進行,經各市州林業局推薦,由省林業廳綜合評定產生。
  • 浙江省創建36個現代國有林場
    近日,浙江省林業局命名7家國有林場為「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計創建「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36個,超額完成林業「十三五」規劃任務。根據《浙江省現代國有林場申報命名辦法》,2020年,共有21個縣(市、區)的23個國有林場經當地政府同意後申報了現代國有林場創建計劃,其中7個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 貴陽市長坡嶺國有林場獲「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稱號
    近日,中國林場協會傳來喜訊,經各省(區、市)林場主管部門推薦及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議推選,我省貴陽市長坡嶺國有林場被授予「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稱號。
  • 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瓦子街國有生態實驗林場
    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瓦子街國有生態實驗林場 吹響山水林田湖修復工程的「衝鋒號」 發布時間:2020-04
  • 黃山區國有林場林業產業生產忙
    1月6日,在太平湖國有林場滄溪大塢株坑,20餘名工人肩扛鐵鍬,沿著山路徑直而上,大傢伙揚鋤揮鍬、植苗培土、扶苗踏實,不一會兒的工夫,一株株香榧小樹苗便在冬日的寒風裡傲然挺立。  黃山區有黃山、太平湖二個國有林場,近年來,該區加快推動林業發展模式的轉變,把林場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調優生產結構,推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業資源得到有序利用。  太平湖國有林場根據自身實際,努力調整林樹種結構,按照適地適樹原則,利用採伐跡地,發展香榧特色經果林。
  • 吉安以國有林場為主建儲備林基地
    本報訊 記者王鈺報導 江西省吉安市在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過程中,堅持以33個國有林場為實施主體,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        綠廬陵公司作為借款人,向國開行借款、還本付息,從事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國有林場作為用款人使用貸款資金,向借款人還本付息。實行報帳制,由國有林場出資完成年度貸款項目造林,經吉安市林業局檢查驗收合格後報帳。市縣兩級林業局項目辦、吉安市綠廬陵林業投資有限公司、各有關國有林場在同一個銀行設立項目建設資金獨立帳戶,實行帳戶單列、封閉運行。
  • 全國國有林場建設管理培訓班在福建沙縣舉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2日訊 11月30日—12月3日,全國國有林場建設管理培訓班在沙縣舉辦。此次培訓班由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主辦,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林草部門國有林場主管部門負責人、國有林場場長、市縣林業(草原)局局長及中國林業科學院國有林場相關管理人員共計90餘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林場建設管理處隗合飛處長主持會議,對現代化國有林場建設、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和國有林場生態公益服務等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 四大關鍵詞透視中國國有林場林區改革脈絡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龐無忌)長期處於政策邊緣,「不事不企」身份尷尬的國有林場林區近期成為中國高層改革施策的重點。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全面部署中國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
  •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關於開展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管護站點用房調查...
    《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中發〔2015〕6號)精神,改善國有林場、國有林區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其管護和培育森林資源能力,我局擬開展國有林場、國有林區管護站點用房調查摸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調查管護站點用房基本情況各地要對國有林場(含採育場)、國有林區管護站點用房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包括現有管護站點個數、面積、建成時間、危舊程度、駐站職工人數等,在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的基礎上認真填寫《國有林場、國有林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站點用房現狀表》(見附件1)。
  • 《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重點工作分工印發
    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關於《國有林場改革方案》的工作分工(一)明確國有林場功能定位,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林業局牽頭,中央組織部參與)(十)加強國家和地方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檔案,定期向社會公布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狀況,接受社會監督,對國有林場場長實行國有林場森林資源離任審計。
  • 福建省長泰縣巖溪國有林場:十二年磨廉劍
    然而,福建省長泰縣巖溪國有林場十二年磨廉劍,從1997年開始,以廉潔守信,量入而出,持續發展經營的全新理念,將一個負債數百萬元,曾經發生過違紀違法案件的問題林場,演變成國有資源逐年增加,化負債為盈利的國有大林場,成為省、市林業系統的一面旗幟。至目前,該場林地面積淨增2.43萬畝,森林蓄積量淨增19.57萬立方米,僅2007年就實現盈利360萬元。
  • 吉安縣啟動國有林場棚改項目不動產登記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彭金華報導: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改善城市面貌,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改善國有林場職工生活質量、提高國有林場職工生活水平的需要。吉安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擔當作為,高質量、高效率開展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動產登記工作。  近期吉安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全面啟動中央下放吉安縣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吉安縣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涉及1000餘戶,吉安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為迫切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國有林場棚戶區居民開闢綠色通道,實現核發不動產權證書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