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海南省陵水縣吊羅山林區。
駐足在被稱為「旅遊風情小鎮」的道路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這裡道路寬闊、整潔,綠葉成蔭,兩旁的建築金黃色與棕褐色交相輝映。
沿路的小店鋪,老人們一邊納涼,一邊賣著香蕉、菠蘿蜜等熱帶水果,臉著掛著笑容,悠然自得。
要不是路旁停放著的幾輛桔紅色的森林消防車,記者真的懷疑自己置身於某個歐洲小鎮。
這裡竟然是一個國有林場。一個曾經茅草房遍布、垃圾成堆、汙水橫流的地方。
找到自身發展優勢
吊羅山林區位於海南省東南部,地跨陵水、保亭、瓊中、五指山、萬寧五個市縣,總面積56.49萬畝。吊羅山林業局始建於1958年,正是國家「大煉鋼鐵」的時期。「那個時期,誰砍的樹多,誰就能當勞模。」護林員蘇偉民對記者說。
砍樹持續了近40年的時間,到1994年,海南省全面禁止森林砍伐。當年1月1日,海南率先在全國實行天然林資源保護。1998年,吊羅山林區被列入全國國有重點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區。
吊羅山林業局局長李華告訴本報記者,「從名稱上看,吊羅山林業局像是政府的一個部門,但實際上是一個企業。林場實行企業化經營。林業局局長同時兼任林業公司經理、法人代表。」
李華介紹,2000年天保工程一期實施時,吊羅山林業局共有在職職工573人(含公司人員)。2003年起,通過一次性安置(216人),森林公安人員轉為公務員及剝離社會性事務(將企業子弟學校、醫院剝離移交當地政府管理)。到2014年底,全局共有在冊職工839人,包括在崗職工363人(其中天保222人,企業141人),離退休476人。
禁伐後,木材銷售的路子斷了。「收入主要靠國家和海南省撥付的天然林保護財政專項資金。每畝每年標準為23元。」李華說。
之後的幾年,全國許多國有林場也開始部分或全面禁伐。也正是從這時起,一些國有林場開始靠天保財政專項資金、公益林補償過日子。但也有一些國有林場開始探索突圍新路。
吊羅山林業局找到了自己旅遊資源、水資源和熱帶林木種苗種植的優勢。
在海拔900多米的原伐木工人宿舍區,如今已經建成了山水林田湖一體的度假村。李華告訴記者,吊羅山旅遊總體規劃已通過海南省旅遊規劃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並已獲批覆。土地利用規劃納入陵水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南省政府也已批覆。18公裡長的旅遊專線公路建設工程獲得了批覆,73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和3000萬元的陵水縣配套資金已全部到位,計劃修建4.4公裡旅遊棧道和其它設施。李華說,度假村已接待1萬多遊客,收入超過200萬元。
本報記者在吊羅山林區實地採訪時看到,這裡水資源豐富,多處有規模較大的瀑布、激流。吊羅山林業局給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當地水電年均發電上網銷售量約1100萬度,年均收入約330萬元。
苗木種植是國有林場的拿手活。但本報記者此前在一些國有林場採訪時注意到,有的盲目種植,品種單一,一遇到市場不景氣,便砸在手裡。
吊羅山林業局介紹,已建成了佔地230畝的種苗基地,有羅漢松、重陽木、花梨木等十多個品種,共13萬株,育有小葉欖仁、重陽木、火焰木苗木1000多萬株。此外,386戶職工家庭還種植4098畝檳榔、橡膠、龍眼等經濟作物,年產值約1024萬元,戶均收入約2.7萬元。
仍面臨諸多難題
李華對記者說,國有林場改革,最關鍵的是要在保護資源的同時,讓職工受益。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記者在吊羅山林區看到,766戶職工已經住上了嶄新的樓房,小區垃圾箱、車位、綠化帶、路燈等配套設施齊備。
「我們已經實現了每戶職工家庭一套住房的奮鬥目標。」李華介紹,利用國家給予的林場棚戶區改造資金以及海南省財政的扶持資金,這些年,吊羅山林業局共投資8000萬元實施舊房改造工程,在職職工、離退休人員包括引進的大學生,都住上了新房。此外,吊羅山林業局投資470萬元建設了熱帶雨林休閒會館。
其它地方國有林場拖欠工人工資、沒錢交養老保險的情況在吊羅山林業局也沒發生,「林區214名職工家屬全部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還能一年體檢一次。」
但李華也告訴記者,吊羅山林區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困難。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林業局從原來的森工企業轉為從事保護天然林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但目前林業局仍保持著原有的企業性質,職工依然是企業員工,保護主體與經營主體混淆。」李華說,由於事企不分,管護人員身份不明確,雖然行使著管護國有天然林資源的行政事業性職能,卻仍是企業化管理,沒有行政執法權。
「在履行國家賦予的林業行政執法職責、制止毀林開墾、盜伐林木和盜獵野生動物中,存在諸多困難。」李華說。
吊羅山林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家政策性停止木材採伐後,該局還欠有銀行機構債務689.3萬元,其中本金610元,利息79.3萬元。至今無力還本付息。
李華反映,林區原有產業基礎設施薄弱,天保工程專項資金根本無法滿足林區替代產業建設的需求。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由於缺乏建設資金投入,目前,吊羅山林業區森林旅遊業、種植業、花卉苗木業等後續產業開發進度仍緩慢。
李華對記者說,吊羅山森林旅遊風情小鎮建設已初具規模,並已獲得了「海南省十大最美小鎮」的榮譽。但目前,林區的生活用水和汙水處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我們期盼省裡能幫助解決吊羅山自來水廠改造工程項目建設資金1275萬元,並將吊羅山汙水處理項目納入海南省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李華說。
吊羅山林區優美的環境。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區與職工住宅區。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區職工住宅區。攝影/章軻
吊羅山林業局辦公樓。攝影/章軻
記者們在林場退休職工家裡採訪。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