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三篇文章」,建設涵養內江山清水秀良好自然生態

2020-12-12 上遊新聞

內江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圖為甜城湖。記者 黃正華 攝

◇本報記者 徐豔梅

綠色是保障內江永續發展的首要前提。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是甜城兒女共同的渴望。

擔當政治責任,順應人民期待,立足腳下熱土。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銳意進取、迎難而上,書寫實、進、試「三篇文章」,加快建設涵養山清水秀良好自然生態,以腳踏實地的作風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以追趕奮進的姿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以先行先試的勇氣和膽識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內江經驗」。

突出「實」字

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

從歷史的天空俯瞰,內江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內江是全國老工業城市,是全省唯一將沱江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城市。一度時期,內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沉澱了不少欠帳,人民群眾十分關注、反映強烈。

直面問題,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內江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

戰沉痾,內江跟垃圾「較勁」,僅用3個月時間就解決困擾群眾40多年的「牛棚子」片區環境問題,讓「垃圾小鎮」華麗轉身——

曾被譽為「小香港」的「牛棚子」廢舊物資回收交易市場,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由於經營品種多、數量大,加之無治汙設施、區域內廢舊物資亂堆亂放,造成安全隱患、晴天揚塵滿天、雨天汙水橫流。

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東興區累計取締「牛棚子」片區廢舊物資非法經營戶308戶,銷售、消化、處置廢舊物資32862噸,清運廢舊物資垃圾8170噸,比區級計劃提前80天、比上級督察組要求提前6個月全面完成整治,打贏了環保攻堅戰,徹底斬斷了片區環境汙染源頭,解決了困擾當地近40年的「老大難」問題。

戰沉痾,內江僅用8個月時間,完成內江城區飲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和對口灘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工程,確保內江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安全——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位於東興區繁華的蘭桂大道附近的花園灘取水口,已不再適合「擔任」飲用水水源工作。

2016年,市委、市政府決定重新選址取水點,將取水點上移近七公裡的沱江對口灘。該工程克服過江鋪設管道的難題,把沱江橫腰「攔截」,再挖出一道深溝將3根直徑為0.9米、長約350米的管道並行鋪設進去。這段管道的鋪設,為內江城區市民送來了日盼夜盼的「放心水」。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中,內江突出「實」字,快速行動,變被動為主動。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累計整改突出環境問題2145個,平均每天整改1.82個,改出了「內江速度」「內江質量」。

內江還以「世代工程」為統攬,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內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市中區消除劣Ⅴ類水質水庫12座;隆昌市解決古宇湖保護區內居民從事農業生產、農家樂違規經營等問題;資中縣重拳整治重龍山——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問題,讓旅遊勝地美麗再現;威遠縣建成第二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有效解決城南片區生活汙水直排威遠河問題……

內江廣大幹部群眾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在苦幹實幹中打一場主動仗、整體仗、翻身仗,辦成了一批多年想辦成而未能辦成的事情、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問題。

突出「進」字

追趕奮進提升環境質量

環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截至12月8日,內江今年以來優良天數已達312天!」12月9日召開的內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會發布的消息令人振奮。

這僅僅是內江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一路向「優」的縮影。

近年來,內江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力實施「減排、抑塵、壓煤、治車、控秸」五大工程,關停治理「散亂汙」企業,全面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和工業汙染物減排,擴大環境執法覆蓋面,換來了內江空氣品質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6月生態環境部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以來,內江市累計有13個月空氣品質躋身全國前20名,其中2018年9月排名全國第一。

2019年,內江城區PM10和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分別下降38.6%、41.6%,優良天數319天、比2015年增加60天、優良天數率提高16個百分點。此外,內江全年無重汙染天氣,首次躋身大氣環境質量達標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居19位。

2020年9月,內江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地級及以上重點城市中排名躍居第六。

回望「十三五」,內江細顆粒物(PM2.5)、優良天數兩項指標,均提前兩年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在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內江藍」常駐,成為甜城內江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這些年,一路「進階」的不僅是內江大氣環境質量,還有耐以生存的水生態環境。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對水質的要求較高,須無毒、無害、潔淨。而它已經連續兩年大批量地出現在東興區的蛟龍湖。這是內江水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隨著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的深入推進,2019年,內江首次進入國考斷面水質全達標市(州)名單,水質改善幅度居全國第27位、全省第2位。沱江老母灘等3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改善為Ⅲ類,縣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

在奮進中,內江堅持內外聯動,強化協調協作。

向內,把生態環境保護在綜合目標考核中所佔的比重提高到16.5%,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編制實施沱江流域治理重大項目440個,打捆推進總投資86.89億元的2個PPP項目;設立市縣鄉三級河長2229名、斷面長38名,共同呵護沱江清水。

向外,與重慶榮昌區、資陽、自貢等毗鄰地區籤訂《川渝四區市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協議》等合作協議,與成都市、資陽市安嶽縣等籤訂沱江流域聯動治理合作框架協議,在聯防聯控中共同促進、共同提升。

突出「試」字

先行先試創造內江經驗

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膽識。

近年來,內江以開放創新的思路,搶抓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新機遇,創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內江經驗。

2017年,為破解流域綜合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不協調、不可持續等難題,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內江全力爭取,沱江流域(內江段)成功獲批全國首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

2018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開展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競爭性評審」中,內江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批20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分三年獲得中央財政定額補助資金6億元。在這筆資金的支持下,內江建成區11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

2020年9月,內江成功獲批全省首批生態環境治理試點城市,省財政廳和省住建廳將給予內江專項補助資金,支撐試點城市建設。

當前,內江正紮實推進全省河湖管理保護示範縣建設,通過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打造一批示範河湖和清潔小流域,呈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風貌……

隨著各項試點紅利的釋放,內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內江加大力度,探索生態環境保護後續發展之路。

「環境圓桌對話」是四川探索新形勢下防範與化解突出環境矛盾糾紛的一個有益嘗試,旨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有效防範環境問題引發的社會風險。

內江作為全省兩個試點城市之一,率先創新開展「環境圓桌對話」,著力化解以環境問題為由,實則涉及土地徵遷、勞資糾紛、行業競爭等其他問題的環境矛盾糾紛。目前,受理環境信訪舉報件6146件。

此外,內江創新設立的「民間河長」等基層探索也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獲得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成績的背後,凝聚著旗幟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科學的力量、法治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凝聚著拼搏的汗水、創造的智慧、奮鬥的艱辛,昭示著內江人民了不起、內江各級班子能打硬仗、內江廣大幹部有精氣神。

看山看水看歲月,一步一耕一踐行。責任使命吾輩記,願信時來萬物新。我們堅信,內江的綠色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好,「世代工程」定能成為百姓「世代相傳」的美麗佳話。

相關焦點

  • 以政治生態山清水秀守護自然生態山清水秀
    他嚴肅指出,從今往後,在陝西為官,首先要了解這段歷史、這個教訓,警鐘長鳴,明白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秦嶺生態的衛士,切勿重蹈覆轍。秦嶺違建教訓表面上是自然生態破壞問題,背後卻是當地政治生態遭腐蝕的嚴峻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汙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 馬波:把內江文化旅遊這篇「大文章」書寫得更加精彩
    ——11月3日,內江市優秀年輕幹部座談會召開,內江市委書記馬波勉勵全市年輕幹部。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全力以赴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兵力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涵養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一項持久的工作。」他多次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南京立足培育先進政治文化,深挖利用本土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政治價值觀,深耕厚植良好政治生態土壤。
  • 厚植山水本底 構建藍綠空間內江加快建設濱水宜居大城市
    「今天去大洲廣場散散步,空氣好,人身心也舒暢。」他說。空氣品質不斷改善,「內江藍」已成為常態。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排名中,內江躋身全國前20,排名第19位。持續向好的空氣品質,是內江堅持生態價值優先的城市發展導向的縮影。
  • 雲南大理:寫好三篇大文章 決戰蒼洱煥新顏
    寫好三篇大文章 決戰蒼洱煥新顏洱源縣金色的大地 記者 黃興能 攝全州累計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23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6.11萬人次寫好精準文章 實幹巧幹闖新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大理、心繫大理。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考察時提出「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在這裡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在這裡提出「大家的日子一定會更好」。
  • 丹青妙筆 寫好這篇文章...
    丹青妙筆 寫好這篇文章....激發脫貧攻堅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 5月11日,興山縣委書記汪小波前往峽口鎮黃家河村調研脫貧攻堅和生態文化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強調要踐行新思想新理念,突出地方生態文化資源特色,進一步深度謀劃好脫貧攻堅與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結合文章,走出具有內生動力的可持續發展路子,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 以政治風清氣正促生態山清水秀
    ,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當好生態衛士,必須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深刻認識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對於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的深遠影響,以政治風清氣正促生態山清水秀。在中國地理版圖上,東西綿延約1600公裡的秦嶺,有著「國家中央公園」的美譽,是一道巨大的生態安全屏障,發揮著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
  • 讓政治生態像自然生態一樣山清水秀
    原標題:讓政治生態像自然生態一樣山清水秀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堅定不移肅清蘇榮等人腐敗案件的毒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修復和建設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提出的重要要求,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發展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
  • 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推動鄉村振興,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根植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追求田園風光之美,而且要保證農民持續增收、過上幸福美滿生活。
  • 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抓作風建設要著力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嚴懲腐敗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黨內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汙染。因此,必須做到有腐必反、除惡務盡。
  • 寫實寫好「三篇大文章」
    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角吹響,我市寫實寫好「三篇大文章」的足音鏗鏘有力,深刻厚重。截至目前,今年全市開復工產業項目36項,完成投資3.1億元。  又是一年好光景,開局就是決戰,起跑贏取先機。回望近年來的「組鏡頭」,我市爬坡過坎勇擔歷史重任,推動振興發展砥礪躬行。
  • 共繪兩個「生態」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
    曾幾何時,秦嶺深處別墅成群,一方生態嚴重受損。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六次就「秦嶺違建」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一抓到底治頑疾,還秦嶺綠水青山。秦嶺違建別墅整治,不僅是生態環境的修復,更是政治生態的淨化。這也再次警醒各級黨員幹部:自然生態、政治生態,兩個「生態」都要山清水秀。習近平總書記「回頭看」秦嶺,表達了對自然生態與政治生態的高度重視。
  • 佛山高明:以水興城,寫好產業新城生態文章
    利用這份自然稟賦,西江產業新城串珠成鏈,打造出城水相融的動人畫卷。白鷺展翅飛翔,岸邊綠植搖曳,行人踏著步道沿江而行,坐落西江之濱,如今是西江產業新城最為常見的城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有著豐富水資源的西江產業新城,將持續提升城市綠色景觀,利用「樞紐+」建設高質量城產融合示範區,寫好一座產業新城的生態文章。
  • 杭州如何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今年以來,杭州嚴格落實中央關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重中之重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重點實施產業轉型、環境提升、集體增收、改革創新、協調發展、鄉風和美、鄉村善治、人才建設等「八大行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人民日報:在美麗中國建設中走在前列
    進入新時代,我們有責任把一個更加美麗、生態宜居的江蘇帶向未來,把美麗江蘇建設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整體規劃,系統推進,努力在美麗中國建設中走在前列、成為典範。我們要建設的美麗江蘇,要美得有形態,山清水秀、林美草綠、田沃湖淨,城鄉聚落分布合理,人居自然相得益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得有韻味,能夠觸摸到自然肌理、歷史脈絡和文化記憶,自然生態與建築空間完美融合,讓人得到心靈的淨化和薰陶;美得有溫度,生活中有濃濃的人情味和煙火氣,到處彰顯文明之風;美得有質感,衣食住行、娛購遊學,處處都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事事都能感受到精緻精細
  • 河南日報黃河課題組:生態大廊道,黃河大文章
    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出彩河南樂章,是篇大文章。既守住「綠水青山」,又收穫「金山銀山」,必須找到精準的切入點,下好高效的「先手棋」。生態廊道建設因此承載了更為厚重的使命和任務。近一個時期,本報課題組與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結合前一階段實地走訪沿黃各地的所見所聞撰寫此文,提出觀點與廣大讀者分享。
  • 玉塘街道雙擎驅動建設生態玉塘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重任中,光明區玉塘街道的策略是通過推行河長制、建設海綿城市雙擎驅動,運用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奏響河海共鳴「三部曲」,打造生態玉塘。
  • 內江經開區雙雁社區:營造人人參與平安建設的良好氛圍
    原標題:內江經開區雙雁社區:營造人人參與平安建設的良好氛圍宣傳活動現場 為進一步加大轄區平安建設宣傳力度,營造平安和諧良好環境,4月16日下午,內江經開區雙雁社區民警、網格員等在轄區內開展平安建設宣傳活動
  • 寫好珠澳開發橫琴這篇大文章
    習近平主席參加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慶典時,要求澳門特區寫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注入動力。在7月22日舉行的全國政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專題協商會上,澳琴合作成為主要議題之一,是澳門分會場與會委員熱議的重點內容。
  • 如何寫好新時代嶽麓書院這篇大文章,這場溯源續脈的思想盛宴釋放...
    湖南大學供圖嶽麓書院明倫堂內,40多位領導、專家、學者齊聚於此,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嶽麓書院重要講話精神,暢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淵源和關係、新時代嶽麓書院的歷史定位和地位作用……這場溯源續脈的思想盛宴金句不斷、火花不斷,為擦亮新時代嶽麓書院品牌,寫好新時代嶽麓書院這篇大文章注入思想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