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最長雙11背後,尾款人逃不掉的剁手套路

2020-12-25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陳橋輝 ,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終於來了。

今年的雙11活動堪稱史上最火,多家平臺的銷售暴漲,刷新了以往的銷售數據。以天貓為例,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天貓雙11分成兩波售賣期,10月21日啟動預售,11月1日到3日為第一波售賣高潮,11月11日則為第二波,由於預售的提前,天貓的雙11成交額也隨之上漲。

據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零點剛過3分57秒,天貓雙11的訂單峰值就達到58.3萬筆/秒,到了0點30分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成交額破3723億元,而去年雙11當天的總成交額僅為2684億元。

京東也同樣刷新著歷史記錄,在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已經突破2000億元,縱觀去年整個雙11期間,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僅為2044億元,按照目前的勢頭,京東有望在今年的雙11期間取得新高。

這屆雙11購物節熱鬧的像過年,「剁手黨們」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買買買」計劃,「哪裡優惠往哪買,搶到就是賺」的信念激勵著他們,把商品一掃而空。

然而,每年的雙11都會有很多套路,除了常見的先漲後降、大數據殺熟等套路外,在今年的雙十一,各大平臺的部分商家又玩起了新的套路,買賣雙方的鬥智鬥勇也將再度上演。

誘人的「0元購」

今年的雙11,部分商家再次玩起了新的套路。

最近,有網友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反映,在部分薅羊毛群裡,出現了「0元購」的活動,此次的0元購不像以往那樣,需要整點去搶購0元購買商品的資格,而是宣稱可通過在電商平臺領取該店鋪的優惠券,在對本店的部分商品下單時,即可達到滿減的優惠價,最低可0元買到該商品。

這種促銷方式充滿了誘惑,畢竟每次去搶0元或低價購買資格往往都很難搶到,而這次是商家直接讓利,領券即可在平臺下單。

據某薅羊毛群裡的一位網友介紹,當天,群裡很多人都去領了一家名為「優卡紳旗艦店」的滿減優惠券,用戶下單後,原價288元的羽絨服,通過優惠券滿減後,只需要0元即可購買,這件商品的月銷量在當晚的短時間內達到了1000+。後來,店家停止了領券活動。當天領券購買的用戶也在等待商家發貨,畢竟他們也不相信商家真的一定會發貨,抱著一種玩一玩的心態,畢竟沒花一分錢。

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店家真的發貨了,而且許多人也於前幾日收到了貨,可是收到的並非是羽絨服,而是幾個口罩。Tech星球翻閱該商品的評價記錄,發現10個月前,有的用戶收到了三包紙巾。這個操作就顯得比較迷。

        

       

據一位資深的羊毛黨向Tech星球透露,這是最近新興起的刷單套路。套路的建立者是商家和薅羊毛群群主,而羊毛黨以及用戶則是參與者。

具體的套路過程則是,商家設置0元滿減券,然後商家在做一個「0元購」的口令,交給部分薅羊毛群群主,並給予一定的服務費,一般在幾十元左右,緊接著群主會將這個口令發到群裡,群裡的羊毛黨看到後,再一次將這個口令發到朋友圈或者其他平臺,讓更多人看到並參與進來,由於誘惑實在是太大,於是許多用戶都會複製該口令進入電商平臺直接搶券下單。當然,商家不會發真的商品,畢竟成本太高,於是就會發空包裹或者發一些低廉的商品,總成本控制在1元內。

部分用戶收到貨後,發現與商品描述不符,就會選擇投訴,基本很難投訴成功,大部分用戶也會選擇沉默,由於是0元買的,而且商家也送了幾包紙巾或者口罩之類的東西,也算是得到了好處費。就這樣,買家成為了商家的工具,完成了一次刷單。

京東、抖音等平臺上就存在這樣「0元購」的套路現象。以抖音為例,一家抖音上的小店,將原本價值數千元的華為手機和蘋果電腦的價格設置成0.01元,以此為噱頭,吸引用戶進行購買。根據該小店的銷售數據顯示,兩件商品的銷售量均在300以上,並且兩件商品的評價都是中評以上,沒有差評,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小店商家招人刷的評論,引誘一些貪小便宜的用戶進行購買,購買後發空包裹或者廉價的其他商品,以此進行刷單,基本各個平臺都有這樣的套路商家,目的只有一個,通過好的評論和低價吸引用戶上鉤,將自己店鋪的銷量數據提升。

        

       

如何避免0元購陷阱?實際上,只要不去碰那些價格遠低於成本、明顯佔便宜的商品即可。當然,平臺也經常嚴厲打擊這種刷單行為,只是商家被利益誘惑,還是難以避免鋌而走險。

雙十一預售的那些辛酸事

10月21日,雙十一的預售活動火爆開啟,但開啟後的十多天內,卻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預售經歷。

一位用戶表示,今年的雙十一本來要買小尋電話手錶,但該手錶需要預售才能優惠獲得,於是諮詢了客服,客服說先預付50元,即可參與雙11零點三十搶前二百名半價活動,保險起見,他還在問當時問客服,買不上定金可以退嗎?客服說可以。但過了幾天後,店家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關閉該筆交易,尾款也付不了,定金也沒了。再諮詢客服,客服表示是交易關閉,並沒收自己的定金,活動也改成1分錢搶購前一百名半價活動。

        

       

用戶隨即對此事向一家名為黑貓的投訴平臺進行投訴,但近一個星期過去,並未得到答覆。

無獨有偶,10月25日,一位用戶表示,其在匡威旗艦店預付定金30元欲購買一件商品,按照慣例,雙十一當天支付尾款, 但訂單卻在11月3日被匡威單方面關閉,期間也沒通知要提前支付尾款。客服也承認,現在匡威不予退定金,交易無法完成。

「交付尾款時的價格相比預付定金時顯示價格竟然貴了一百元」,一位用戶表示。

據悉,該用戶在雙十一活動中參與了耐克官方旗艦店的預售活動,購買一雙運動鞋,但發現在交付尾款時,實際支付價格相比商品詳情頁顯示的預付定金貴了一百元。

        

       

他諮詢客服後,客服表示,一切以實際支付為準。

除了預售定金不退和實付價不符的問題外,預售不久就降價也是最近常見的事。

一位用戶在10月22日,通過小米有品參與了小米X65電視預售活動,預付定金50元。11月1日凌晨零時付了2949元的尾款,總價2999元。但支付了尾款之後再去看這款產品的單價卻變成了2989元,並且贈送兩年延保;當天8點以後,這款電視的價格又變成了2959元,贈送兩年延保。該用戶隨即和客服聯繫,小米客服表示沒有這樣的價格,於是將對比的截圖發給在線客服,但沒有回應。

因為花了更多時間去關注這件商品,投入更多精力去參加預售活動,反而確沒有11月1日當天直接下單來的實惠,感到不解。於是,該用戶又撥打小米客服電話投訴這件事情,並希望通過送電視安裝服務來進行補償,客服說請示領導,這兩天內儘快給予回復。隔天下午電視到了,安裝人員和用戶聯繫並確認安裝的事宜,但緊接著就沒了下文,當他接連給客服連續打了兩個電話,都沒有正面回復,只說催促下。隔天小米方面表示,只能返50元或送禮品。

「一臺電視機讓人買的心力憔悴,對於消費者,商家卻不能給予一個公正的說法。」他說道。

另外,在雙11開始的瞬間,也會伴隨著商品信息、價格的隨意變更,以及優惠券無法使用的問題也是頻有發生。有用戶在雙11活動開始的發現其購物車預先準備的商品信息發生了變動,原本一個虎邦辣醬是30g×6盒的商品訂單,在0點過後,商品信息變成了100g×2盒,而且優惠也發生了變化,這樣不僅需要花費時間去選擇新的優惠,還會錯過其他要秒殺的商品,打亂了原本的購物節奏。

商品價保是假,送券引復購是真

「在618活動之前,我買了一部手機,618期間這款手機如果進行降價促銷,我會獲得補償嗎?」一位名叫李用的用戶向京東的vivo京東官方旗艦店的客服諮詢。

根據客服的回覆,在規定期間內購買的商品,可通過申請價保的途徑對物品進行保價,如果活動期間優惠的價格低於用戶在價保期間購買的價格,將會獲得補償。李用獲得這個答覆後也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到了618的活動日,李用發現該商品進行了降價促銷,優惠價格比自己當時的購買價還低300元,於是李用向客服申請價保。李用原本以為平臺方面會進行差額補償,但最終獲得的是一張價值300元的優惠券,而且只能在京東商購買vivo手機時使用,這讓李用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清的感覺。

像李用這樣的價保送券案例仍然存在,送券不補錢,成為了許多商家一貫的做法。

一位在去年8月份,在小米商城買了手機的用戶,通過平臺保價服務,獲得了一張300元的優惠券,該用戶覺得這種這優惠券有點雞肋,自己要兌換賠償還要繼續買東西。

        

       

Tech星球就「保價消費券」的問題,向一位某平臺的賣家求證,賣家表示,平臺的價保政策大同小異,基本採取送優惠券等價換算成需要補償的差額,不補錢是業內的普遍做法。

而且保價還有特殊的限制,用戶在平臺上通過優惠券或者紅包購買的商品,如向客服申請價保服務,還會以「紅包、優惠券不在價保內」為由而拒絕。另外,在購物時獲得了贈品後,也將自動失去享受價保服務的資格。並且以上的規定並不會在商品的詳情頁和售後說明中標出,解釋權歸平臺所有。

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平臺的購買規則,而且儘量選擇在雙11或者618當日購買,避免踩上「價保服務」的坑。

越湊越多的滿減優惠活動

這種越湊買的越多的滿減優惠活動,常見於外賣平臺。

雙11來臨之際,除了電商平臺外,外賣平臺也來湊熱鬧,比如,美團便推出一堆滿減券向用戶贈送。

看似優惠的背後,實則是商家的營銷套路。

以商家在雙11期間推出的滿減優惠活動為例。Tech星球點開美團外賣App 後,找到了一家提供家常菜外賣服務的店,進入店鋪後,發現商家提供滿減活動,有消費滿25元可減21元,消費滿50元可減24元等活動,非常吸引人。

按照商家滿25元可減21元的活動說明,也就是最低可優惠到4元,於是筆者試著找找是否有剛好25元的商品,然而並沒有找到,最低的滿減價格為17.99元。

        

       

另外,Tech星球還發現,用戶要達到商家滿足的滿減需求也存在難度。

總結起來有四點。其一,是最普遍的套路,商家會對部分商品進行折扣設定,另外一部分設置成原價設定。

例如一個雞蛋的價格會設置成1元的原價,一碗蓋澆飯的價格設置成原來的半價15元,當用戶最終付款時,會發現最終的付款價格會按照雞蛋1元加蓋澆飯的原價30元來算,也就是31元,因為原價商品不能與折扣商品一起享受滿減優惠。

另外一點,則是商家會將全店主食商品的價格,設置到離滿減優惠價差那麼一點點的價位,例如滿減的最低價是20元,而商家全店的主食最低價則在20元以下,比如19.99元,然後在配以用戶並不需要的2元甚至5元的配菜或者飲料,讓用戶購買在進行滿減,而且滿減後的價格並不會低太多,反而有時會出現買後還高了幾元的情形。

第三點,則是商家推出滿20減19的優惠活動,看似只花1元就能買到20元的食物,肯定吸引人。

但當你進去店鋪,你會發現,店鋪的餐品都是30多以上的,買一份的最低價格也在20元基礎上再多花15元左右,其實就等於是滿35減19了,相當於打了4.5折,這對於商家來說並不虧。

最後一點則是,商家會設置一個最低起送費,比如25元的起送價,讓用戶沒法單獨點25元以內的東西,只能是點了貴的正餐,再加一些小菜,這樣一來,單價就四五十元左右。

一位某外賣平臺的商家告訴Tech星球,隨著雙11的來臨,平臺以及各個商家都在推滿減優惠活動,而且商家也樂於這樣做。

一方面,商家會因為折讓力度很大,外賣平臺會給很多免費展示曝光機會,等於變相省下了一筆推廣宣傳費。另外一方面則是,通過這些優惠,去吸引用戶在滿減的誘惑下越賣越多,平均一單下來,用戶會享受6折的優惠,但由於用戶買的多,會抵消一部分折扣的影響,實際上商家還是有足夠利潤去賺取。

投入與付出不成正比的雙11「養貓」

「瓜分20億的養貓活動,到最後也就幾分到幾分錢」,一位名叫王野的用戶說道。

王野是一位資深的購物達人,他表示某平臺推出了雙十一的養貓活動,其實是電商平臺為了能夠增加銷量才能進行的一個炒作噱頭。通過養貓來讓戰隊升級,並且每天通過各種不同的助力,還有完成任務,從而來獲取更多的紅包。

王野表示,這次某平臺推出的養貓活動,套路滿滿,比如以組隊玩法為例,其規則是按照兩隊的隊伍人氣高低來衡量勝負,隊伍的人氣可通過隊員上線助力、拉人助力、獲得人氣道具等方式提升。參與組隊活動是需要入場費。

以巔峰賽場為例,一場比賽的入場費是每人45元,獎池465元,5人的隊伍,入場費合計225元,最後獲勝的隊伍獲得240元,5個人均分之後為48元,也就是費了半天勁,一個人一場僅獲利3元。而且有時系統會匹配到人數比我們多的隊伍,人數多也就意味著人氣多,這樣就會輸掉比賽。

而且按照規則,用戶組隊後是要強制參加,強制扣費,輸了費用不退,贏了會強制參加下一場,不想玩的這個遊戲,則會出現本場贏的紅包,下一場能給扣光的情況,如果退隊,則紅包會沒有。

自從開展了雙11狂歡節以來,每一年該平臺都會推出各種的活動環節來進行操作。從以前的蓋樓到如今的養貓,雖然說從明面上看感覺溫和了不少,但是實際上本質還是進行炒作。而且會發現大家每天進行各種任務,並且邀請親朋好友幫忙等到雙11,最後的活動結束之後,所能分到的錢也是不多的。

所以像去年的京東養狗,國美養老虎,蘇寧養獅子,美團養袋鼠等玩法的核心就是積累人氣,獲得用戶的社交資源。而用戶為了一點優惠需要耗費更多的心血,但最終會發現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到的優惠不成正比。

王野表示,在養貓的同時,有一些商家通過文字遊戲來進行套路。而且有些東西定金就算是付了,但是到最後付尾款的時候,會發現竟然比平常購買的價格還要貴。甚至於一些優惠券都不能使用,如果不去認真操作攻略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套路進去。

另外一位名叫張利的玩家告訴Tech星球。「養貓活動攢的是購物紅包,紅包攢得特別慢,幾毛錢幾毛錢一塊多地攢,玩了幾天就不想打開。而且不打開的話,就會出現扣費的情況,比如攢了十幾塊錢,接下來就會被不知道從哪出來的比拼活動扣除入場費,我真的完全不知道有這個活動,扣錢也沒通知我,還以為攢了一點點至少買東西能用上。」

        

       

並且,攢紅包還需要每天通過長時間瀏覽平臺內的各種廣告頁面,但最終僅僅獲得了一些沒有用的紅包。

大數據殺熟再次上演

大數據殺熟成為了雙11熱議的話題之一。

有些平臺會將同個商品對不同人顯示不同價,有的價格還會有很大差異。甚至不同的手機型號、以往購物次數、購物單價水平等都會成為大數據分析用戶的購買力的依據,最終影響商家給予用戶的商品價格。 

前不久,有媒體報導,北京的韓女士就遭遇了大數據殺熟。10月16日,她在使用手機在某電商平臺購物時,中途錯用了另一部手機結帳。沒想到,同一商家的同一件商品,韓女士用了12年的帳號購買,居然要比自己另外一個只有5年多的普通帳號貴了25塊錢。

這只是一家平臺的個例,除此外,有一位名叫李果的用戶告訴Tech星球。臨近雙十一,美團推出了「會員優惠續費」活動,但是當他打開續費界面時,發現續費的價格高達30元,而此前續費的價格僅僅只需要15元/月,並且送的優惠券都一樣。

        

       

李果緊接著還透露,除了美團外,他使用的拼多多月卡也存在這種現象,作為拼多多月卡的老用戶,如果重新開卡後,就會發現月卡優惠券的使用門檻明顯變高。

通過對下圖的對比可以發現,重新開通拼多多月卡後,每周贈送的通用券相比於首次開通月卡獲贈的通用券,在使用門檻上普遍高了10-20元。

       

左圖為重開月卡獲贈的優惠券,右圖為新開月卡獲贈的優惠券

李果向拼多多平臺進行了投訴,「拼多多客戶服務」表示:「尊敬的用戶,您好,您反饋的省錢月卡問題平臺已知悉。省錢月卡的優惠券金額隨機,請您以頁面實際顯示為準。」

李果認為優惠券金額隨機,就意味著不同消費者花同等的錢買到的是不同的服務,這樣的條款並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且所謂的隨機機制是針對消費者而不是券本身,

針對大數據殺熟事件的頻頻發生,用戶還需要多方進行對比,畢竟這些殺熟的現象並沒有明文寫在活動規則以及平臺規則內,最終解釋權歸平臺所有。

套路深,避免踩坑

從最早的雙11純粹打折優惠,到如今花樣繁多的玩法,購物節讓不少消費者感到疲憊。

做為消費者,需要要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依量而行,切忌被各種眼花繚亂的優惠券所套路。同時,也要貨比三家,與促銷價格進行對比,以防落入商家的價格陷阱。

行業人士認為,作為平臺方以及商家,「雙11」是節日促銷還是套路大賽正在模糊,平臺渴望流量和客戶的流入無可厚非,複雜的玩法和消費噱頭當然可以,但也希望能適當增加優惠力度,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實惠。

所以,對於平臺和商家而言,強大的購買潛力需要更優質的商品、服務和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來護航,商家們更需要去掌握的運營策略,讓消費者自願去消費。保質保量的同時,帶給消費者愉快的消費體驗,做到真真正正的貼心服務。

無論是「雙11」還是平時,無論是直播間購物還是實體店購物,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有健康發展、旺盛的消費市場。

(文中出現的李果、王野、張利、李用皆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雙11火遍全網的尾款人表情包,加油,尾款人!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而所有的痛苦往往都是從早起開始的打工人要上班學生黨要上課隨著「雙十一」逐漸靠近最近除了爆火的「打工人」又來個「尾款人」萬萬沒想到,今年11月還沒到雙十一就開始「搶錢包」了雙十一作為全年最大的促銷活動所有人都覺得優惠力度那麼多
  • 雙11捧紅"尾款人",用戶卻不肯輕易剁手了
    上周五在我們午飯等桌間隙,隔壁不認識的姑娘居然前來套近乎,幫忙助力她的淘寶星秀貓。深諳遊戲套路的資深玩家,淘寶早早就開啟了雙十一的序幕。 11月1日0時,開場不到2小時,天貓上包括阿迪、耐克在內的100個品牌成交額超過1億元。可能沒有人想到,今年的雙11會來得這麼早。
  • 【說「典」釋義】@尾款人,手把手教你退定金
    【說「典」釋義】@尾款人,手把手教你退定金 2020-11-06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11狂歡背後,一堆套路猛如虎,一看優惠雞毛碎地
    編輯導語:今年的雙十一完美落幕,從打工人到尾款人也可以看出網友們雙十一的努力;今年雙十一天貓的規則比往年更複雜,用戶在軟體上留存的時間更長;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雙十一狂歡節背後的玩法套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11月12日,天貓正式公布了今年雙十一的成交額突破4982億!
  • 雙11的優惠套路有哪些?多一些真誠 給消費者真正的實惠
    雙11的優惠套路有哪些?多一些真誠 給消費者真正的實惠 【雙11的優惠套路有哪些】作為年度消費大戲,今年「雙11」購物熱潮比往年來得早一些。據報導,在「買買買」途中,廣大消費者遭遇了一些商家、平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套路,「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
  • 雙11成交額再破記錄的狂歡過後,沒人在意尾款人的一聲嘆息
    ——讓·鮑德裡亞《消費社會》 1 11月12日零時,阿里巴巴發布數據稱,2020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達4982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猛增了85.6%。 「天文數字」的背後,是無數人的狂歡。
  • 旅遊業的雙11,是陪跑還是狂歡?
    雙十一已落下帷幕,這一場全民狂歡購物節讓大家從豪氣的「尾款人」成為了「吃土人」,因為電商平臺的各種優惠舉措讓消費者感覺不買就是虧了,嘴上說著不買立省百分百但背後還是默默「剁手」買單,雙十一的火熱讓很多文旅企業紛紛入局,想要借勢分一杯羹。
  • 雙11又又又又雙叒叕來了!尾款人快捂好你的錢包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11月11日從平平無奇的一天,變成了使萬千網友痛並快樂著的購物節。不少人會問:購物如此之爽,怎麼會痛呢?可是看看瘋狂購物之後的你不是這樣——商家的消費陷阱商家利用各種各樣的套路——購物享免單、關注送代金券、雙十一紅包雨等套路,讓你流連忘返於各種購物APP之間,不知不覺就三連:收藏、加購物車、付定金。不論哪一種看起來像是大出血的促銷方式,其目的都是要掏空你的錢包。所以,在心動於折扣的力度而要購買時,不妨先停下來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它嗎?
  • 囤特價酒店和機票,會成為雙11未來的爆款嗎?
    雙11成為「剁手節」,今年剛好第11年。每年的雙11,大家都在忙著剁手美妝、衣服、日用品、美食……瘋狂買買買!特別是最近幾年,直播帶貨火了之後,雙11更添幾分聯歡的節日氣氛。「快樂飛」「隨心飛」「周末飛」的花式真香刺激下,旅遊行業也逐漸雙11化。
  • 抖音尾款人是什麼梗?尾款人表情包分享
    抖音尾款人是什麼梗?最近網上出現看一個「尾款人」的梗,這都是和雙十一緊密關聯的詞哦,配套的雙十一語言還有「花唄人」、「定金人」等!那麼大家知道抖音尾款人是什麼梗嗎? 這個尾款人的梗其實說的是雙十一期間,哪些預付商品定金的用戶哦!
  • 尾款人是什麼梗 尾款人是什麼意思
    最近雙十一期間因為預售機制,導致不少人需要集中在一天內支付尾款,因此網絡上就出現了尾款人這樣的稱呼,那麼尾款人具體是什麼意思,尾款人這個梗有哪些特殊含義呢,我們來一起看下吧。
  • 尾款人!正在派送的「雙11」商品,背後都是氣象服務
    11.11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比以往來的早了一些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啟提前預售瀟灑下定金的你也成為「尾款人」的一員直播帶貨熱了特色農產品火了雙十一,有氣象陪伴,不孤單!廣告推薦閱讀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審核:段昊書文字:吳彤 謝娜 安海濤 張莉 項連東 陸苗 吳序鵬 馬麗徵 張運國 程華圖片來源:公服中心 張莉 張振東 陳仲梅 馬麗徵 網絡等原標題:《尾款人!
  • 惠購小美:網購「剁手」後,尾款人如何快速回血?
    每年的「雙11」「雙12」網購大促銷,讓大家在買買買時省下不少錢。除了各家電商給出的直降、贈禮、紅包、膨脹金等豐富多樣的優惠方式之外,能不能在這基礎上再「薅點羊毛」?針對尾款人各種各樣的網購需求,網購省錢智能小助手惠購小美的高招就是返利式購物!  什麼是返利式購物?
  • 年度「技術派」歡樂劇來了 《探秘奇蹟背後的天貓雙11》
    中國經濟網12月4日訊 能把網際網路技術這件嚴肅的事兒講得這麼歡樂有趣且通俗易懂,恐怕也只有《探秘奇蹟背後的天貓雙11》了。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這是首次揭秘並深入解讀阿里巴巴的「雙11」核心技術,可謂網際網路技術人不可錯過的一次探秘。以「剁手黨」的視角探秘從2009年11月11日起,世界上開始出現一個組織——「剁手黨」,經過7年的發展,成員規模已經以億計。
  • 尾款人,雙12快已經來臨,還記得雙11你踩的雷嗎?
    尾款人,雙12快已經來臨,還記得雙11你踩的雷嗎?2020年11月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共接收各類投訴舉報5455件,解答諮詢293件。其中,家居用品(1179件)、化妝品(522件)、銷售服務(490件)、建材五金(487件)、服裝鞋帽(459件)、一般食品(223件)等投訴舉報量居前。
  • 雙11老外剁手也瘋狂,多項跨境電商紀錄產生
    網商君 這個天貓雙11,老外剁手黨也瘋狂。 北京時間11月11日16時,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的天貓雙11狂歡拉開帷幕。其中,速賣通西班牙和法國市場開場約30分鐘就完成去年1小時成交,巴西市場首日增速高達145%。
  • 我的「雙11」朋友圈:猴精的資深「剁手黨」,夢見去了印度
    11日這一天,他們微信朋友圈發的內容五花八門,不過也記錄了他們的工作、生活,從中或許可以窺探這個「雙11」的人生百態。剁手黨:不消費就是不會過日子?經過10年發展,「雙11」成熟了,原本簡單的降價促銷變得複雜無比,預售、紅包、滿減、購物津貼、神券、紅包雨、vip、定金立減、預售價、到手價、尾款、湊單、合伙人等詞語,讓人應接不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套路越來越深的「雙11」培養了一批精明的消費者,微信朋友圈裡,有得到便宜後的欣喜和炫耀嘚瑟,也有失之交臂的捶胸頓足。
  • 淘寶雙11,京東618,拼多多1分購,還有哪些營銷套路?
    然而經過有心人精心計算,這個號稱價值「一個億」的大獎,充其量只有50多萬,而且要想充分享受這份大獎的免單優惠,還要在美國、法國、日本等全世界不停奔波,瞬間讓人們想起了那句話「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
  • 雙11成"第二春晚" 一邊"剁手"一邊看晚會(圖)
    原標題:雙11成"第二春晚" 一邊"剁手"一邊看晚會   昨晚的觸目可及之處,幾乎全被「雙11」刷屏,不管是地鐵站還是公交車,不管是機場還是北京坐標級的建築鳥巢、水立方,昨晚都被刷成紅色,大大小小的廣告牌上都是「雙11」。與往年只顧瘋狂購物不同的是,京東和阿里巴巴分別在中央電視臺和湖南衛視上隔空「打擂臺」,不少網友直呼「一邊『剁手』,一邊看晚會,跟過春節似的」。   今年已是雙11走過的第七年。
  • 雙11落幕,"尾款人"消費力驚人!天貓京東都是贏家
    如果從10月21日部分平臺開啟預付定金日期算起,到11月11日,今年雙11已經持續了22天,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雙11購物節。消費者買得爽,「尾款人」成了流行熱詞,各家電商也相互較勁,今天凌晨過後紛紛曬出自家的雙11成績。值得注意的是,雙十一收官,相關概念股也普漲,拼多多漲超8%,京東漲超2%,阿里巴巴漲0.6%,達達集團漲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