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問題:
長期停放的汽車,怠速充電是否能夠充滿?家用代步汽車有很多車輛的使用頻率非常低,尤其是外出工作後車輛會長期閒置;此類車輛就只能由其他人偶爾怠速啟動原地充電,然而又有種「專業人士」說浮充無法充滿,需要高頻率的定期充電才能防止虧電。
其描述的浮充多為「充的不是正經的電」,是有些「虛」的電能,隔一段時間就會沒有了;然而這種說法真的是「不臭也不響」,屬於一種比較奇怪的P——電子還能分出強壯的和虛弱的嗎?當然以電子層概念區分電子能量標準確實有差異,但這種描述顯然是不考慮這一層面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浮充呢?
01浮充概念
浮充也稱之為「涓流充電」,說白了就是小電流充電;所有類型的鉛酸電瓶以及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組,普通220V慢充都屬於涓流充電,充滿的時間短則幾小時長則十餘小時。
專用的快充樁在電池組SOC達到80%之後,剩餘20%的電能也要浮充;電動車使用路邊的充電盒也往往會被建議充一部分即可,接近充滿後就不要再充了。原因在於快充傷電瓶,而浮充是基本沒有損傷的。
「化學電源」是各類電池與電瓶的統稱,以鉛酸電瓶為參考,充電是通過電網電流輸入到正極板,催化電解液與極板硫酸鉛結晶體的分解反應;實現電解液濃度的恢復,並且完成對極板結晶體的清理。放電則是通過反向反應生成硫酸鉛,在反應過程中形成電流並輸出到電動機。
涓流浮充可以理解為「反應程度不強」,在浮充電壓範圍內可以最小化對導電板柵的腐蝕,降低活性物質反應過程中形成難以分解的結晶體的程度,說白了就是保護電瓶並延長使用壽命。同時以涓流補償電瓶或電子設備的自放電,比如手機充滿電後即使不拔掉充電線也不會持續充電,在設備消耗一點後控制系統才會補充相同的一點點,那麼汽車原地怠速是浮充嗎?
02正常標準
汽車電瓶在怠速時可以正常充電,電流標準不屬於「浮充涓流」。
不能否認汽車發電量是轉速越高就會越大,但是發電機的功率普遍是接近1.5kw的,這是絕對的快充標準了。至於建壓轉速肯定是正常的怠速標準,也就是啟動之後就能夠發電,因為發電機是由內燃機帶動而全時運轉的。
那麼發電量究竟能達到什麼程度呢?參考下圖,這是一臺最普通的汽車,在不同轉速區間內的發電電流標準(RPM為發動機轉速標準,amperage為匹配電流安培數)
重點:啟動發電轉速設定為1000rpm,這組數據比較特殊一些,看似這是無法讓發電機運轉的;但是發電機的轉速要高於內燃機轉速,因為曲軸的主動輪至今遠遠大於電動機的帶輪,也就是說電動機的轉速至少是內燃機轉速的2~3倍!
也就是說怠速的800rpm轉速,實際為發電機2000rpm左右的轉速;參考上圖的轉速與發電量的比例為參考,此時就已經是額定功率的50%~80%之間,就算每分鐘發電量平均為60Ah吧,多久你很夠充滿電呢?
電瓶容量標準:
12V-45Ah12V-55Ah12V-65Ah這三個標準是使用最多的電瓶,其中55Ah更為多見;這種參數的概念是電瓶可以按照每秒55安的電流,持續放電3600秒(1小時),之後當然是放空虧電了。容量標準折合成kwh-度其實才0.66度電,而且這是最理想的滿容量狀態,用上一段時間後容量會下降一部分的。
不過以kwh來計算範圍會繞彎子,就這樣理解吧:每秒放電55安可以放電1小時,那麼每秒充電55安是不是就能給電瓶充滿了呢?
答案就是這樣嘍,那麼怠速按照平均60Ah為參考,充滿電則用不到1小時了;實際電瓶的容量還會一定程度影響發電量,因為電控系統是會調整的,所以只要電瓶沒有頻繁虧電而造成極板嚴重硫化(準報廢),怠速半小時充電基本能撐20天以上不虧電,當然容量標準不能太低,比如35/45Ah的電瓶就難以維持很長時間,熄火後的車輛還有一些設備持續耗電。
結語:怠速充電不是浮充,即使是浮充,衝進去的也是「正八經的電」。
怠速電流60Ah左右浮充電流以「毫安」為標準所有電瓶可以正常用怠速方式充電,想要延長電瓶使用壽命,才需要拆掉電瓶用220V逆變器充電,電流會很小但也需要十幾個小時。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