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圖書館徵集抗疫文獻,抗疫傳單、健康證明等可入藏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繼北京市屬博物館、檔案館之後,首都圖書館也將面向全市徵集新冠肺炎防疫抗疫文獻資料。首都圖書館是北京地方文獻的收藏機構,也是「北京記憶」的承載者。

此次徵集範圍為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文獻資料,包括文件類(全市各單位制定的各項抗疫政策、規章、制度、通知、會議紀要等)、各類出版物(反映抗擊疫情情況的所有公開出版物及各單位自行印製的非公開出版物,包括反映北京市全力支援湖北、赴湖北醫療隊抗擊疫情的各類文獻資料)、實物類(疫情通報、數據圖表、宣傳海報、抗疫傳單、社區登記表、出入證、健康證明、社會組織、個人捐贈物資的憑證或記錄等文獻資料)、形象資料(反映抗擊疫情的照片、藝術作品等)、數字資料(抗疫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電子文獻、電子版照片、音頻、視頻等,包括自媒體在直播或採訪過程中形成的素材性資料)和其他與抗擊新冠疫情相關的文獻資料。

據悉,電子文獻可發送至郵箱dfwx@clcn.net.cn,實物資料可在首都圖書館B座9層北京地方文獻閱覽室移交,特殊情況可聯繫上門徵集。郵寄快遞、到館移交及上門徵集將於疫情結束正常開館後開始。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首都圖書館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文獻資料徵集活動
    北京地方文獻是「北京記憶」的承載者,在這一特殊時期,首都圖書館面向全市徵集新冠肺炎防疫、抗疫文獻資料,讓我們共同參與,留存屬於我們的「北京記憶」。所徵集文獻,首都圖書館將編制捐贈者名錄,特別重要文獻將頒發首都圖書館捐贈證書。
  • 百幅抗疫主題圖片亮相首都圖書館
    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展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由首都圖書館聯合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日報社、中國畫報出版社等多家單位舉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新冠肺炎)圖片巡展」,6月13日以直播的方式在首都圖書館啟動。
  • 為歷史留下縮影,國家博物館面向社會徵集抗疫實物資料
    為了銘記全民抗疫的歷史事件,見證抗疫艱辛,傳遞抗疫正能量,3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中國國家博物館關於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實物資料的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抗疫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展示、研究、紀念價值的代表性實物和資料,內容包括各類政府文書、抗疫過程中使用的相關物資裝備
  • 深圳圖書館3月24日起有序恢復開放,實名預約入館
    恢復開放後,讀者除了可以閱覽和借還圖書、報刊,總服務臺和電話諮詢將正常提供服務,處理讀者證事務、諮詢答疑等;館舍北門的兩臺自助圖書館也將開放,讀者可辦證、繳費和借還圖書。不過,講座、培訓、活動等人員聚集性活動暫不舉辦,市民朋友可關注深圳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了解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現階段將實行實名預約入館。
  • 首批漢水流域地方文獻入藏襄陽市圖書館
    首批漢水流域地方文獻入藏襄陽市圖書館 2021-01-0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都師範大學在第二屆全國「圖書館杯」主題圖像創意設計徵集活動...
    由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圖書館杯」主題圖像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結合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使命和全民抗疫的時代精神,以「圖書館,讓生活更美好!」和「戰『疫',讀書人的力量!」為兩大創作主題,面向館員和讀者徵集海報、插畫、漫畫、表情包、卡通形象五類圖像作品。
  • ...致敬抗疫中的白衣天使》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成功舉行!
    【聚焦】最美逆行者,抗疫最前線!《致敬抗疫中的白衣天使》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成功舉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浩,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豔萍,上海市醫務工會常務副主席何園,上海市衛健委新聞與宣傳處副處長潘明華,五家受贈高校圖書館代表:復旦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復旦大學醫學圖書館館長應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館長仇曉春,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姚捷,同濟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何青芳,上海健康醫學院圖書館館長彭駿,以及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副秘書長陳德芝出席了捐贈儀式
  • 這樣的你很帥 圖書館先鋒兵10年徵集文獻8萬餘冊
    他目前在自治區圖書館地方民族文獻中心擔任文獻徵集員一職。從業將近10年來,陳裕川向社會各界徵集到8萬餘冊地方民族文獻,為豐富圖書館藏閱資源,傳播地方文獻知識和弘揚我區地域特色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陳裕川說,他所在職的部門目前就2名職工,負責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徵集工作。 在辦公室內打掃衛生、整理一些書籍之後,不久就到了9時上班時間。9時5分,陳裕川開始了上班後的第一項工作,他打開電腦中的文檔,按照10月份工作計劃,向各單位撥打電話進行文獻徵集。「打電話打到聲音沙啞,腫痛那都是家常便飯。」
  • 分享中國經驗 北大推出阿拉伯文版抗疫文獻
    「我們要與阿拉伯世界22個國家4億人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對於正在編輯中的《抗擊新冠疫情文獻資料彙編》(阿拉伯文版),北大外國語學院院長、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寧琦教授說。4月3日關於該書的發布研討會在北大外國語學院舉行。
  • 上海歷史博物館倡議徵集抗疫見證物
    這個庚子鼠年春天註定讓我們刻骨銘心,除了醫護人員在抗疫第一線與病毒搏鬥,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全國各地都以實際行動支援救治工作,所有的中國人,都從各自的角度,加入了這場感天動地的抗疫戰鬥。我們也看到,無數美術工作者在抗疫鬥爭中獻上了他們的新作,無數藝術行業人士為特殊時期的「藝術復工」而費盡思量,有人倡議藝術品義拍,還有人提出要建立抗疫博物館,以記錄這場不平凡的抗疫戰鬥。
  • 「奧特曼卡」入藏博物館,抗疫見證物也是未來的「文物」
    記者看到,除了「奧特曼卡」外,此次展出的還有40多件(套)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療隊從抗疫一線帶回來的抗疫實物,比如醫療隊隊員們在武漢所穿的衣物,因為多次消毒殺菌,已經明顯褪色
  • 存史育人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徵集華人華僑抗疫實物資料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右)和工作人員在北京整理徵集到的實物資料。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獲悉,為了記錄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投身抗疫的事跡,發揮各類實物資料的存史育人作用,該博物館正面向各級僑聯組織、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以及僑團僑社,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紀念價值的實物資料。
  • 為歷史做見證 黃岡市博物館徵集抗疫物品
    為了真實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歷史,講好黃岡抗疫故事,從3月25日起,黃岡市博物館面向社會徵集新冠肺炎抗疫各種見證物,為後續的主題展覽做準備。邵建華是抗疫期間的一名志願者,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免費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30000餘份工作餐。這次,他將自己在抗疫期間的物品和資料全部捐給市博物館收藏。捐贈者周海珍也捐出了湖南醫療二隊住店期間留下的珍貴手稿和物品。
  • 書法家李文雁向河北省圖書館捐贈抗疫作品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曉娟8 月 4 日,書法家李文雁向河北省圖書館捐贈了 10 幅抗疫書法作品。李文雁是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今年疫情期間,李文雁創作了一批抗疫書法作品,通過愛心組織贈送給了武漢方艙醫院的一線白衣戰士。這次向省圖書館捐贈的十幅書法作品,內容均為我省詩人、作家梁劍章、燕照人、張金亭、梁進堂、孫通君的詩詞作品。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醫護工作者英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以及作者的獨特感受,是這一歷史時刻的真實寫照。
  • 日均答疑392例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專業文獻服務戰「疫」忙
    ,包含了大量關於「冠狀病毒」「肺炎」「消毒」等中外文題名的文獻請求和諮詢,其中有很多是來自全國各地醫院和醫藥大學圖書館的專業工作者。面對抗疫一線人員和讀者的緊急文獻需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組織館內十幾名參考諮詢員們接力工作,堅持全天24小時在線傳遞專業文獻,以實際行動支持全國的抗疫鬥爭,並積極倡議發動全國圖書館加入,團結協作,提供優質、高效、精準、免費的專業文獻服務,為全國抗疫貢獻圖書館人的力量。
  • 5月1日起首都圖書館恢復開館
    預約方法  ❤ 點擊「首都圖書館」微信公眾號菜單欄「預約到館」→「預約」→「讀者卡登錄」→「選擇預約到館日期」→「完成預約」;  ❤ 無卡讀者可登錄支付寶中「閱讀北京」小程序,申請虛擬讀者卡。  3、入館注意事項  (1)進館前,請接受體溫檢測,出示本人健康碼和預約二維碼,並按照指示標識由B座一層讀者入口有序進館;  (2)請到館讀者遵守本館防控措施,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檢測等檢查,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的讀者將謝絕入館;排隊和在館內保持1米以上相隔距離;曾有國內外重點疫情地區旅居史且未過
  • 外媒:「健康絲綢之路」是抗疫的重要力量
    5月16日,埃及開羅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在運輸中國援助的第三批抗疫物資。這批物資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檢測試劑、一次性外科手套及體溫計。圖片來源新華社3月21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左)迎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時,雙方「碰肘」致意。圖片來源新華社5月10日,中國政府援助埃及的第二批抗疫物資運抵埃及首都開羅。
  • 「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入藏武漢市檔案館
    近日,被網友親切稱呼為「方艙小姐姐」的黎婧將其創作的漫畫手稿和《2020武漢日記: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捐贈給了武漢市檔案館。武漢市檔案館向黎婧頒發了收藏證書。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住在方艙醫院,出於插畫師的職業習慣,黎婧會注意到身邊每一位奔波忙碌的醫護人員。
  • 「不屈的人類」抗疫主題微視頻徵集活動優秀作品揭曉
    國際在線消息:12月31日,「不屈的人類」抗疫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活動優秀作品出爐。由來自中國、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奈及利亞、俄羅斯的中外專家組成的評委會,經過投票,最終從40件入圍作品中評選出10件優秀作品。
  •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其中,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卷帙浩繁,藏有約7000冊中國古籍,其中1911年前的手寫本或刻本達2000冊;還包括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等幾百份地圖;開封的希伯來語石碑等碑文拓本……這些珍稀的中國古代文獻正在以特殊的形式「回家」,梵蒂岡圖書館館藏部分中文文獻經複製整理近日在中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