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2015年04月29日 14: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毛莉

字號

內容摘要:在歐洲的一些圖書館裡,至今館藏著相當數量的中國古代文獻。其中,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卷帙浩繁,藏有約7000冊中國古籍,其中1911年前的手寫本或刻本達2000冊;還包括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等幾百份地圖;開封的希伯來語石碑等碑文拓本……這些珍稀的中國古代文獻正在以特殊的形式「回家」,梵蒂岡圖書館館藏部分中文文獻經複製整理近日在中國出版。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毛莉)在歐洲的一些圖書館裡,至今館藏著相當數量的中國古代文獻。其中,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卷帙浩繁,藏有約7000冊中國古籍,其中1911年前的手寫本或刻本達2000冊;還包括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等幾百份地圖;開封的希伯來語石碑等碑文拓本……這些珍稀的中國古代文獻正在以特殊的形式「回家」,梵蒂岡圖書館館藏部分中文文獻經複製整理近日在中國出版。

  4月28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文化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與大象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西文明交流的歷史碩果:《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第一輯)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梵蒂岡圖書館館長布魯蓋(Jean-Louis Bruguès)、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卜鍵、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百年回家路

  此次出版的叢刊總計44冊,收錄170部梵蒂岡圖書館館藏珍稀中文古籍。在每一種文獻之前,都附有一篇「題錄」,包括卷數、作者、版本、梵蒂岡圖書館館藏號、文獻形態信息、內容簡介等。

  據悉,該叢刊是「羅馬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收集與整理」項目推出的首批成果。200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張西平基於以往長期在梵蒂岡圖書館查閱資料的學術積累,與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教授任大援首先提出整理出版梵蒂岡圖書館館藏中文文獻的構想。2008年,「羅馬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收集與整理」項目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批准下正式啟動。項目組歷經6年多時間,先後完成了對1300餘件文獻的電子化處理,其中最古老的文獻可追溯至14世紀初元朝統治時期,大部分文獻是17—19世紀的清朝時期的資料。

  在座談會上,張西平回顧了我國學界促使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回到中國的努力。他說,如果從張元濟先生1910年首次從梵蒂岡圖書館複製南明朝重要文獻算起,歷經百年努力,閻宗臨、王重民幾代學者前赴後繼,為這批文獻回到中國不懈努力。隨著《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的出版,這批文獻終將全部回到中國。「這是繼敦煌文獻、黑水城文獻回到中國以來,在中國出版的最大一批歐洲所藏的中文歷史文獻。」

  許多藏品已是孤本

  梵蒂岡圖書館的中文文獻收藏,大多通過傳教士從中國帶回、寄回以及後來捐獻等渠道進入梵蒂岡圖書館。任大援介紹,關於這些文獻進入梵蒂岡圖書館的過程,特別要提到三位神父——耶穌會士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傅聖澤(Jean-Francois Foucquet)和方濟各會士康和子(Carlo Horatii da Castorano)。柏應理在1685年捐贈給梵蒂岡圖書館大約500冊中文書籍,康和子也將從中國帶回的圖書捐給了該圖書館,傅聖澤從中國返回後所帶的書籍和文獻後來轉移到梵蒂岡圖書館。

  在任大援看來,梵蒂岡圖書館的中文文獻收藏有兩大特點。第一,這批藏品可以使讀者看到16—18世紀來華傳教士的中文著作、手稿、譯作,或帶回、寄回歐洲的中文著作的全貌或近似的全貌。在歐洲的各大圖書館中,梵蒂岡圖書館的此類藏品可以說是品種最多、最全、史料價值最高的。第二,這批藏品中的一些中國歷史文獻、儒學經典、小說、民間百科圖書和字典等是研究晚明至清初思想史、文化史的重要資料。其中許多文獻現在在大陸已經不易見到。

  「這部分中文館藏為中外學者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研究機會,因為其中很多作品已經是孤本。」梵蒂岡圖書館副館長裴佐寧(Piazzoni)認為,這批文獻在中西文明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儘管傳教士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天主教,但這批作品也在很多方面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幫助當時的中國人了解了歐洲近代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發展。另一方面,傳教士的作品、或者由他們翻譯的中文書籍到達歐洲,將源遠流長的幾千年古老大國的文明介紹到西方,中國的思想和文化也影響了很多西方神學家和哲學家。例如,萊布尼茨就受到了柏應理《中國聖賢孔子》的影響。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叢刊的出版對於明清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天主教史、中國翻譯史、中國明清以來思想史和中國科技史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潘桂英)

相關焦點

  •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梵蒂岡圖書館所藏中文文獻終於「回家」 2015年04月29日 14: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毛莉 字號 內容摘要:在歐洲的一些圖書館裡,至今館藏著相當數量的中國古代文獻。
  • 梵蒂岡圖書館竟藏了一大波中國古籍
    9日,義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辦了一場《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推介會,漢籍回國路一目了然。 9日,《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推介會在義大利駐華使館舉辦,圖為該叢書已出版的第一輯,共收錄170部天主教類文獻。
  • 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重要文獻
    伯希和、高田時雄等學者曾在梵蒂岡圖書館短時期工作期間,編寫修訂了《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2006中譯本);梵蒂岡圖書館的館員餘東也為梵蒂岡圖書館的漢籍編寫了《梵蒂岡圖書館藏16至18世紀中國天主教文獻目錄》(Catalogo della opera cinesi missionarie della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XVI-XVIII sec.,2006
  • 2017.4 | 張西平:《梵蒂岡圖書館藏越南天主教中文文獻研究》
    從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1543-1607)開始,刊書傳教成為來華耶穌會士的重要文化活動,在華耶穌會士大約出版了近千本左右的漢文著作和文獻,我們將其稱為西學漢籍。這些西學漢籍先後傳入日本、韓國和越南,成為這些國家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獻。在梵蒂岡圖書館中,這類西學漢籍傳入越南書有三本。
  • 2016.2丨楊慧玲:《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重要文獻》
    伯希和、高田時雄等學者曾在梵蒂岡圖書館短時期工作期間,編寫修訂了《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2006中譯本);梵蒂岡圖書館的館員餘東也為梵蒂岡圖書館的漢籍編寫了《梵蒂岡圖書館藏16至18世紀中國天主教文獻目錄》(Catalogo della opera cinesi missionarie della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XVI-XVIII sec.,2006
  • 《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第二輯今年底出版
    本報訊《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是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項目「羅馬梵蒂岡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收集與整理」的研究成果。第一輯已於2014年8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共影印梵蒂岡圖書館藏天主教類著作170部,分為44冊,是近年來影印海外藏漢籍類圖書中收書數量最多者之一。第二輯西方科技與星圖輿圖類,預計也將在近期出版。
  • 梵蒂岡圖書館館藏中國古籍影印出版
    新華網羅馬1月23日電(記者葛晨)歐洲最著名圖書館之一梵蒂岡圖書館藏有大量中國古代文獻,這些文獻的首批影印書籍《梵蒂岡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經過近8年努力於近日出版。致力於這批書籍出版的各方人士22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座談會。
  • 謝輝丨梵蒂岡圖書館藏漢籍版本價值初探
    二十世紀初,梵蒂岡藏漢籍開始進入中國學者的視野,以王重民、方豪為代表的一批學者先後到訪該館,抄錄刊布其中的珍貴文獻,並利用此批文獻進行研究。近年來,隨著《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的出版,學界對此批文獻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由於梵蒂岡藏漢籍的絕大部分此前未曾刊行,學者不易見其全貌,故對其認識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至今尚無人從版本角度探討其價值。
  • 梵蒂岡圖書館給出答案
    ……這些都藏在梵蒂岡的圖書館裡,現在也能通過《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找答案。今天,《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舉行推介會,這套叢書把梵蒂岡圖書館裡藏著的中國明清歷史,展現給讀者。梵蒂岡圖書館為歐洲收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的重鎮之一。
  • 梵蒂岡圖書館給出答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些都藏在梵蒂岡的圖書館裡,現在也能通過《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找答案。  今天,《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舉行推介會,這套叢書把梵蒂岡圖書館裡藏著的中國明清歷史,展現給讀者。  梵蒂岡圖書館為歐洲收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的重鎮之一。據統計,1922年前入藏該館之漢籍,總計約1300餘部(件)。
  • 劍橋大學圖書館即將公開稀有中國古代文獻
    從其藏書範圍和收藏質量上,劍橋大學圖書館都堪稱世界上最好的中文圖書館之一。作為中文部的主任,艾超世對全館的所有中文藏書的書目情況了如指掌,同時也時刻關注著英國各研究機構的中文文獻研究進展。他提到,即將公開的中文古籍中將包括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珍貴資料和稀有的古代甲骨文文獻。艾超世說,這些甲骨文文獻「可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中文文獻資料」。
  • 歐美所藏吐魯番文獻新知見
    吐魯番出土文獻的流散情況也比敦煌文獻複雜。目前所知,數量較多的吐魯番文獻收藏在德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圖書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書道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吐魯番博物館、旅順博物館,而少量的收集品則分散在多家中外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手中。
  • @蔡英文,快看看大陸和梵蒂岡又做了什麼!
    收藏在梵蒂岡圖書館的涉中國文獻到底有多大規模?它們經系統整理後重見天日,對中梵兩國交流意味著什麼?
  • 梵中這項最重要文化交流獲梵蒂岡重要人物力挺!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收藏在梵蒂岡圖書館的涉中國文獻到底有多大規模?它們經系統整理後重見天日,對中梵兩國交流意味著什麼?9日,在義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辦的《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推介會上,眾多參與該叢書編纂的專家給出答案。叢書主編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西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套書的出版是在中國和梵蒂岡尚未建立外交關係的情況下,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活動。梵蒂岡圖書館是歐洲收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的重鎮之一。
  • 梵蒂岡秘密檔案庫:世上最隱秘圖書館,藏匿了太多不可告人的實錘
    世界上最隱秘的圖書館,首推梵蒂岡秘密檔案庫,可能沒有之一。梵蒂岡作為全世界天主教中心,這座秘密檔案庫,也屬於宗教聖地,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聖域」。在基督教最初草創的幾百年裡,因為實力弱小,被各方勢力驅趕,教眾們生活得顛沛流離,再加上平均文化水平不高,並沒有多少文獻資料存留。
  • 新書 | 英國國家圖書館藏中文古籍目錄(全二冊)
    千百年來,因為種種原因,通過種種途徑,許多中國古籍流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現存藏於國外眾多公立、私立機構和個人收藏者之手,其中不乏國內罕見甚至失傳的珍稀古籍
  • 梵蒂岡圖書館第一次曝光!
    美國節目 60 Minutes 最近去羅馬的梵蒂岡教廷圖書館探秘來著,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待遇啊。 梵蒂岡圖書館相當於世界範圍內的北大圖書館,平時並不對普通遊客開放,只有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才能憑相應的證明訪問。
  • 首批漢水流域地方文獻入藏襄陽市圖書館
    首批漢水流域地方文獻入藏襄陽市圖書館 2021-01-0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中文古籍多路「回家」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家層面以及學術、出版、收藏界的日益重視,大量流播海外的中文古籍正以數位化、影印出版、購買等形式「回家」。摸清底數,增進了解儘管各國漢學家對收藏於世界各地圖書館、博物館和個人藏家手中的中文古籍進行了一定整理研究,但保存在海外的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都在哪裡?有哪些珍稀資料?至今並不清楚。中國古籍流播海外,古已有之。
  • 梵中這項最重要文化交流獲梵蒂岡重要人物力挺!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收藏在梵蒂岡圖書館的涉中國文獻到底有多大規模?它們經系統整理後重見天日,對中梵兩國交流意味著什麼?9日,在義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辦的《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推介會上,眾多參與該叢書編纂的專家給出答案。叢書主編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西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套書的出版是在中國和梵蒂岡尚未建立外交關係的情況下,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活動。梵蒂岡圖書館是歐洲收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的重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