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上水村的文化符碼

2021-02-17 書香霞浦

上水村的文化符碼

劉建平

上水村有一棵老樹,根繁須茂,說不上準確的年輪,但老樹下演繹著村莊的老故事是顯而易見的。只是故事不是歷史,說到村莊的歷史,不是靠幾棵老樹可以承載的。文化包含歷史,文化又有其獨特的符碼。完整地理解一個村莊,需要循著村莊的根須,理清枝葉的脈絡,包括風物人情,也要涉及禮儀習俗。

畲族蘭姓先民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從浙江泰順沙丘田遷移而來。從當時的自然環境來看,選為村址的地方是一處山高林密,幾無人跡的山坳。丘陵地帶的山谷水流縱橫,山勢陡峭,既不適合農耕,也不適合居住。遙想當年,能讓他們停駐下來的會是什麼呢?一塊無人耕作的田地,旅途中疲憊的步伐,或者無人相擾的安寧吧!

能在山裡住下來,安全是首要的因素。聚居的村落要能抱成團,彼此呼應,還須具備一定的集體防禦能力,既防野獸的騷擾,也防山匪的侵襲。上水的村落依山而建,象一把收放自如的扇子,平常無事的時候,依著扇沿自由分布,遇到災難時,又能循著扇骨迅速集合。合理的布局,不會有太多變遷,至今村裡完整的青石牆、青石路,青溪岸,源自先民們最初的構思與勞作。那些最早的拓荒者,每次上山墾荒耕耘,收工時不是手提一些野果,肩荷一把柴火,而是每人扛著一塊石頭,日積月累,用一塊塊石頭壘砌成現在的家園。

村域的範圍和界限既定,村民自有的簡陋房屋才能添磚加瓦、雕梁畫棟,才會隨著村莊一起守候,一起老去。老房子是一個村莊的年輪。一座上百年的房子,就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歲月的滄桑刻在臉上。青瓦上的灰草不知長了幾茬,主人也說不清屋裡住過幾輩人。老房子還有人住,卻止於居住,守著空巢的老人失去了收拾和修理的能力,任憑內牆剝落,木柱斑駁。

從外形看,老房子象一個年邁佝僂的老者,黢黑殘缺的青瓦上積滿土粒與雜草,土牆四面透風,喘著粗氣。走進屋子內部,堅硬的骨架依然挺立,廳堂的木榫構件,簷角的雕飾窗欞,可以想見新建時的繁盛與氣派。細究工藝,稻杆夾層的厚重土牆,杉木搭架的三層樓閣,是否屬於畲族建築的獨有工藝和布局?在歲月的流逝中,成為一個無解的疑問,但只要老屋還在,往昔的時光就仍無聲地述說。

老樹下是溪流交匯處,西、北而來的溪水在此轉身,往東南方向蜿蜒出山。水位不高,駁岸卻深,樹蔭水汽,洇溼著村莊的整個季節。老人的記憶從遠古聚攏而來,孩童的生活從這裡散開而去。有女初長成,該談婚論嫁了。

通婚的對象往往決定一個民族的對外開放度。畲漢通婚自古有之,並不禁止,但藩蘺界限多有,成功的例子鮮見。畲族婚禮嫁娶中特定的儀俗,並沒有歷經歲月被簡化和取代,可見守望的執著和融合的艱難。

推開畲家祠堂的木漆大門,就是畲族鬥笠的手工作坊。臨時性的作坊顯得雜亂而隨意,細長的竹篾、黃色的桐油紙、各色清油、顏料堆滿一地。畲族鬥笠製作精巧,工序繁瑣,編制過程十分複雜,分為破篾、編制、拗沿、裝鑲、捆沿、裝飾等階段。因耗工費時,技巧難臻純熟,會這門手藝的人已經不多,學的人更少。為了保護,不致失傳,畲族鬥笠申報成非物質文化遺產。

畲族鬥笠花紋細巧,色彩絢麗,尖頭圓沿,形狀優美,搭附著紅綢帶、白絹帶和各色珠子等飾物,笠沿扣住盤起的鳳頭髻,不用擔心發散雲開。畲族鬥笠摒退遮風擋雨的原始功能,成為畲家女子的必備嫁妝之一。但據一些村民說,畲族鬥笠不僅是一件簡單的飾品,還攜帶著畲族先民文化的隱寓象徵。鬥笠夾層中有薄薄的竹葉,有著奇異的形狀,喚作「虎牙」、「鬥雲」、「舌子」,相傳是畲族的原始圖騰。

有一種食品與婚俗有關。畲族餈粑的製作流程相對簡單,只有蒸、搗、捏三個環節。糯米的蒸煮講求時間與火候,餈粑的捏揉搓用的是掌心與肘腕的巧勁,中間環節是重頭戲,將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中,用青石杵大力的捶搗,則是男性力量的展示。餈粑的製作是男女協作的關係,各有側重,互相配合,男耕女織的分工在一件食品上得到完美的體現。

充滿粘性的餈粑寓意「幸福粘粘」,除了在婚俗上使用,還在春節、冬至等節日裡製作。傳統節日的慶祝離不開應時應景的食品,說到節日上的食品,畲族菅葉粽最能體現畲族文化的特性了。

對於觀光者來說,粽子製作人好似街頭的賣藝人,一張菅葉在手中一抽一送,一松一握,變魔術似的吹一口氣,手裡就有了一隻輕盈的蜻蜓或者飛舞的蝴蝶。對於傳承人蘭翠花來說,在菅葉上舀滿糯米,然後摺疊成玉米棒形狀,再用棕櫚繩子綁緊,只是製作過程的一個小小片斷而已。就象故事有起承轉合,一個菅葉粽的真正完成,需要漫長的旅程和耐心的等待。製作是從原料的準備開始的,高山糯米是種植的,其他材料是上山採摘的。猴蘆樹葉焚燒的灰燼中提取的植物鹼,保證了粽子的「味」,金竹葉煮沸燒開,保證了粽子的「色」,灶膛裡帶著禾本清香的柴火,保證了粽子的「香」,棕櫚葉撕成的繩子綑紮,保證了粽子的「天然」。色香味俱全的粽子成形後,還要整齊地碼在鍋裡,用柴火炊煮八小時以上,夜晚上灶,清晨出鍋,才算完美謝幕。

菅葉粽代表著畲族的文化形態。如果不是高山糯米因為種植,其收成受到播種及年景好壞的制約,有時供應不上而被一般糯米取代的話,所有原料均取材於村莊周圍自然生長的植物。這是一種高度自循環自供應的食品,它代表著畲族文化的獨立性與自洽性。處於天然狀態的原材料是公共的,開放的,隨用隨取,並不被管理和限制,但從不出現亂採濫伐、私自囤積的現象。因為對菅葉粽的製作以滿足自製自食為底線,所以,畲族文化的相對獨立不是自我封閉心態使然,而是建立在和諧的自給自足的基礎之上。

假若你不具備有關畲族風物的知識,也沒事先做好探知村莊的攻略,就這樣輕輕走過上水村,你會發現你到了一座傳統的古村落,幾座老屋,一條溪流,一口水井,一片茂竹,一座廢棄的油坊,讓你感覺無比的靜謐。於是你不忍離去,然後試著走進柴扉輕掩的農家前院,討一杯水喝,或者留下吃一餐飯。如果你夠健談,村民會為你打開廚房臥室閣樓,家裡收藏的許多畲族文化符碼,將呈現在你眼前,讓你充滿喟嘆與珍惜。

畲漢相處的時光,畲族人民創造了自己的獨特文化,並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吸納漢族的先進文化。在現在的村莊,畲民的服裝、農具、飲食已漸漸漢化。而那些有著畲族標示和印記的文化符碼,被內斂和深藏起來。但文化是一種血脈源流,它流動不居,與生俱來,不會消失,如果成不了一條涓涓細流,就會潛藏成一口深井。平時被抑制的激情總在尋找渲洩和爆發的時機,而婚禮和節日就提供了這樣的出口,所以畲族的婚禮和節日總是特別的熱鬧,因為它們是集體的狂歡。在持續的一段時間裡,每位畲民都盛裝演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畲族女性梳著象徵身份的不同式樣的鳳頭髻,佩戴著珍藏的銀飾,穿著整潔的畲繡畲服,哪怕花上整個早晨的時光也不帶一點馬虎,畲家漢子張羅著烏米飯,搬出窖藏的畲釀畲酒,只為了一晌貪歡。在節日裡,畲民不小心就喝醉了,好象沉浸在燦爛的文化中,惟願長醉不願醒。

夢總是要醒的。現代化的過程中,畲族文化一樣面臨著瀕危、失傳和毀損的窘境,也面臨著傳承、搶救和修復的挑戰。何從何去,令人憂心忡忡。但上水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執著,用規劃點亮自己光明的前景,在村裡建一座畲族文化博物館,用以陳列和展覽畲族文化。畲族文化還開始走上保護性的商業之路,將畲族文化與攝影旅遊結合起來,通過攝影作品和遊記文章,將畲村的美宣傳出去。

文化符碼隱藏在日常生活的衣飾、飲食、用具和儀俗之中,常以物化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不代表畲族人民只關注自己的生存,不在乎自己的精神生活。勤勞的畲族人民是能工巧匠,也能歌善舞。畲族沒有可以書寫的文字,卻用方言傳唱自己的故事,用歌喉把小說唱出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畲族小說歌。

規劃中,村裡有座歌臺,愛唱歌的畲族人民在三月三登臺一展歌喉,熱愛生活的文化符碼也將隨著歌聲傳唱四方。

           出生於霞浦三沙,一名法官,喜愛散文創作。形象與邏輯思維兼有,於是散文中有著一抹理性思考的影子。



書香霞浦

傾力打造一個集優秀詩文

書畫、攝影、有聲文學等

作品為一體的文化藝術交

流平臺,展現霞浦文化藝

術人才的魅力與風採。帶

您開啟霞浦久遠的歷史文

化記憶,感受霞浦深厚的

歷史文化底蘊,了解並熱

愛一個有靈魂有魅力的霞

浦。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微信號:shuxiangxiapu

     「書香霞浦」長期徵集詩歌、散文、小說、書畫、攝影、演唱、朗誦音頻等原創作品,真誠期待您的參與!投稿請發送至304778387@qq.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和照片,向更多的人展示您的佳作。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劉建平:惟進取也故日新
    記者發現,他們近年來的工作重心始終圍繞以下三個方向:第一,在投研團隊建設上,由過去的「小團隊策略組」優化為「研究驅動、注重流程、團隊協作的大團隊策略組」;第二,以「客戶至上、正直、誠信、卓越、團隊精神」為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為實現共同的願景夯實基礎;第三,踐行社會責任,努力以出色的業績回饋社會,服務個人投資者的養老投資需求。
  • 亞美尼亞石榴藝術:絲路文化交流的見證與民族精神建構的符碼
    亞美尼亞石榴藝術:絲路文化交流的見證與民族精神建構的符碼郭茂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項目號:16ZDA173)階段性成果。作者:郭茂全,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石榴藝術是絲路文化交流的見證,也是亞美尼亞民族精神呈現與故土情結表徵的文化符碼,它與亞美尼亞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政治語境等文化生產機制緊密關聯。關鍵詞:亞美尼亞;石榴藝術;絲路文化;民族精神;生產機制自然物種在絲綢之路上的生長、培育、撒播和交換,社會群體在絲綢之路上的生息、居住、流動和遷徙,共同構成了絲綢之路上豐富的文化景觀。
  • 香港 上水:遺失的拼圖
    ▲  開往上水的火車,上水火車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的上水石湖墟以南。如今,我來到上水已有半年多,每日於墟市、農田間穿梭往來,都以單車代步。現在每天由位於梧桐河畔、華山山腳的村屋居所到農田,或由農田到石湖墟,單車的車程也不過5~10分鐘。上水鄉郊保留的這些自由移動的空間,令我感到無比愜意。不過到了墟市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上水石湖墟是一個三角形的商住合一的墟市,兩次大火後重建的樓宇全部都是三層,極具特色。
  • 香港上水生活體驗,地方文化特很明顯
    它就是上水了,香港上水羅湖過關後香港第一站就是上水站。這裡匯聚了深圳、東莞乃至整個珠三角人群時常會來到這裡,因為它實在是臨近深圳最近的一個墟市。上水廣場香港所以著名品牌連鎖店都有,因為呢,人們只是為了買點日用家務日常用品只需在上水就搞掂,冇使走向市中心尖沙咀、旺角、中環之類的地方。
  • 上水航行與下水航行的利弊
    在中國人的眼裡,下水意味看一帆風順,很多人原意選擇下水,上水、下水各有利弊。下水的優點:1、船速快,順水行舟,平均時速28一30公裡。時間短(4天)。2、晚間一般不行船,在船上的休息娛樂不受行程的影響(因餐廳和舞廳等娛樂設施往往設在船體震動較大的尾部)。
  • 深圳羅湖口岸往香港第一站——上水
    來過上水的訪港旅客,肯定了香港就是不一樣!鄉下區域都有那樣的人氣實在不簡單!今天就討厭一下上水。香港上水站上水,其實是往靠近羅湖口岸的香港一個港鐵站。這裡人氣火爆,比我們的布吉地鐵站、老街站更為人氣呀!無論狂風暴雨上水站仍然是最多人氣的一站。
  • 天氣乾旱,28米深水井不上水
    自家的水泵已抽不上水,只好用水桶到外面接水。本報記者 張健 攝家裡水井不上水,還以為水泵壞了呢  2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索廟最西邊的西索村,「前段時間,家中28米深的水井抽不上水。」村民徐女士說,一開始認為自家的抽水機壞了,則買來新的抽水機,可是安裝好之後仍然抽不上水。   馬女士稱,幾年前,由於西索村的地下水水質好,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抽水井,一般都會打到地下28米,抽不上水的現象之前從未發生過。
  • 首灃控股(01703):金源與上水業主訂立上水重續租賃
    公告 首灃控股(01703):金源與上水業主訂立上水重續租賃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首灃控股(01703)公告,公司已行使上水現有租賃的三年重續權
  • 三峽遊輪上水好還是下水好?上水與下水的優缺點
    目前,三峽涉外遊輪分為上水和下水兩種行程,均停靠沿岸景點。上水就是指逆流而行,起點設在宜昌終點設在重慶。下水就是指順水而行,起點設在重慶終點設在宜昌。哪麼三峽涉外遊輪上水與下水的優缺點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忙碌的車站上水工
    1月13日,太原火車站上水工張宏準備為剛到站的列車上水。在太原火車站站臺下,每當火車鳴笛進站時,幾位手拿鐵鑰匙、身著反光服的工人都會站在軌道邊等待,火車停穩後,他們迅速將鐵鑰匙插入井口,打開連接器,拿起膠皮水管連接注水口,開閘注水,他們就是車站上水工。2013年12月28日,太原火車站執行新鐵路運行圖後,接發旅客列車由75對增加到78對,車站內列車到發密集,旅客人流量大,這意味著平均每小時有6、7趟列車通過。
  • 山水流峪 金銀花鄉 處處美景 遍地風光——平邑縣流峪鎮上水崖村
    上水崖村,位於平邑縣流峪鎮駐地西5公裡處,在上水崖村,村中到處是樹,到處是花,到處是果,人在村中走,如在畫中遊,村中的每一位房屋,每一條街,伴隨著天然的綠色景觀,形成了一幅幅絕美的畫卷。上水崖村村負責人魏昌付家庭院
  • 長沙火車站上水工:一小時給24節車廂上水近50噸
    長沙火車站上水工:一小時給24節車廂上水近50噸   上水工秦志冬在檢查水管水壓。由於長年在冬天和冷水打交道,上水工們的雙手大多布滿皺紋,開了不少裂口,且他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風溼。
  • 百裡上水畫廊-北京延慶
    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百裡上水畫廊
  • 河南安陽:水冶鎮阜城西街村在大槐樹上修了座小廟
    河南省安陽市,水冶鎮阜城西街村在大槐樹上修了座小廟。(王建安 攝影)水冶鎮阜城西街村地處安陽市區西20公裡處,緊鄰商貿繁華的水冶鎮,全村3500餘人。阜城西街村的五道廟前有一棵樹齡1000年的大槐樹,胸徑4米。
  • 謝霆鋒在水客聚集地上水街市討價還價
    他們從深圳過關到達上水,在上水或者稍遠些的元朗購物,然後帶回內地銷售,賺取差價或者代購費,而且這裡的物價相對優惠且貨真價實。上水街市因此除了尖沙咀、旺角、上水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所有的香港代購都在上水。上水的店鋪也都清楚來買的都是長期來港客人,一產品質量不會有問題,二價錢也會便宜。
  • 香港購物第一站-上水廣場
    說起來香港購物,羅湖和福田居民的首選應該是上水廣場。上水廣場,位於香港上水站對面,商場樓高5層,而商業寫字樓高22層。
  • 在香港上水購物吃飯的日常
    從深圳文錦渡口岸乘坐大巴,到達香港上水,不失為一個快速抵達香港購物的好辦法,僅僅十多分車程的路程,再加上兩地口岸的檢查,二十多分鐘就到了香港上水。乘坐的文錦渡到上水的巴士,停車場就在上水廣場的地下一層,出來搭乘電梯就到了上水廣場。
  • 走進香港---第一站:上水(代購者的天堂)
    上水是離羅湖只有一個站,很多深圳人都愛去上水購買生活用品,其實上水火車站附近有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五個:上水中心、上水名都、上水廣場、新都廣場、龍豐商場,各商場間距離不遠,步行5分鐘以內!        首先從交通上來說,上水離深圳羅湖口岸、福田口岸都只有一個站。而靠近上水火車站附近有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五個:上水中心、上水名都、上水廣場、新都廣場、龍豐商場,各商場間距離不遠,步行5分鐘以內!  註:上水廣場和新都廣場買滿100元是可以換免費巴士到皇崗口岸的        上水沒有大牌奢侈品專賣店,沒有香奈兒化妝品專櫃。
  • 高溫炙烤下的鐵路上水工
    梁建飛和另外3名上水員頭戴安全帽,身披黃馬甲,手拿上水栓,分別由5站臺東西兩側下到線路裡,依次排隊站在對應的上水井旁立崗準備接車。烈日炎炎,一會兒功夫,大滴的汗珠就順著他們的臉頰、脖子流淌下來,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隨著列車進站帶來的陣陣撲面而來的熱浪,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梁建飛依舊聚精會神盯著移動的車廂號瞄準準備上水的車廂。
  • 燃氣採暖爐怎麼上水 採暖爐的品牌
    雖然說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取暖但是每一種方式所對應的方法是不相同的,所以不管要用什麼取暖,我們都必須要採用正確的方法,那麼,在這裡大家一定要看一下燃氣採暖爐怎麼上水的方法是什麼,必須要上水之後才能正常的取暖,同樣的,大家也需要看一下採暖爐的品牌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