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什麼是你心中的朝聖?

2020-12-24 閃耀華飛似錦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一部電影:

《岡仁波齊》

昨晚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決定寫點什麼。隻言片語,僅作分享。

這部電影只有一個關鍵詞:朝聖。

電影開始沒多久的一個畫面,讓我震驚不已。

壯美的雪山背景下,主人公尼瑪扎堆在村口開著拖拉機,身旁圍著送行的村民,準備踏上朝聖之路。車尾剛駛出畫面的瞬間,同去朝聖的一行人突然匍匐跪拜在地,彎腰、手板放地面推行、身體向前滑動、雙手合十、額頭磕在地上、再起身手板合十祈禱……

看到這裡,我眼淚瞬間掉了下來。是什麼樣的信仰,可以讓人如此虔誠?

一直以來,我並不推崇信仰,認為尊重個體差異和個人信念即可。這部電影刷新了我對信仰的認識。

當看到「屠夫」朝拜磕頭中為一隻昆蟲讓路時、當看到這行人為同去朝聖的路人送小毛驢飼料時,我相信:任何一種讓人向善的力量,都應被尊重。

生活於這十一位朝聖之人,不驚不喜、不嗔不怒,生就是生、死即是死。

朝聖之路上,孩子出生了,大家祝福;老人去世了,大家祭拜。告別之後,繼續上路。

電影臺詞中,他們說的最多的話是「這樣很好」,同村人一起去朝聖「這樣很好」、下雪犁地「這樣很好」、在拉薩掙到了朝聖路費「這樣很好」……他們欣然接受生活呈現出的任何方式,該來的來、該去的去,不抗拒、不逃避。

雪崩、車禍、涉水,朝聖路上的所有困難,他們冷靜處之、苦中作樂。湖邊洗頭髮、曬氈被、圍成一圈跳舞,他們笑得純淨而真實。

這部片子有紀錄片式的真實、平靜,猶如一位朋友悠悠講著他的故事。看到電影結束時的與電影角色相同的演員名錄,才明白,果然是藏民們的本色出演。

導演全程跟隨這樣一支朝聖隊伍,從芒康到拉薩,2500多公裡,歷時一年,真實記錄這趟「朝聖之路」,完成了這部影片的拍攝。真實,方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看完這部電影,我特意去豆瓣看了影評,評分不錯,但也褒貶不一。其中「貶」多是批評導演消費藏民信仰,還有人批評這種朝聖是愚昧的宗教苦行。

我不想討論宗教,只覺得不可輕易斷定朝聖之人愚昧與否。

朝聖也好,信仰也罷,說到底只是一個人心中堅信的一種力量。有人信仰宗教、有人崇尚科學、有人相信自己的價值體系,孰是孰非?

這世間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無法斷言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電影最後,畫面定格在雪山朝聖的路上。結尾很妙,我們都在朝聖的路上。

人的一生,總在堅守一些東西,來維持內心的寧靜。總有一些堅守和信念,讓「我」之所以為「我」,讓我們找尋到存在的意義。

這種堅守的力量,或許也可能稱之為「朝聖」。

那麼,什麼是你心中的「朝聖」?

相關焦點

  • 《岡仁波齊》朝聖之路讓心中充滿神聖
    然而,這幾天我發現,有些電影其實更適合一個人去看的,比如最近上映的《岡仁波齊》 而且,我一個人看了。我對這部電影所寄託的期待是,我想看看西藏的風景,藏人的信仰,藏教文化對這片熱土地的渲染。在修辭手法裡,通過對比會凸顯某種特性,對比越強烈,凸顯功能越明顯。
  • 從傳播學角度解讀電影《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摘要:電影《岡仁波齊》是導演張楊的作品,影片「記錄」了11位藏民從芒康到拉薩再到岡仁波齊的朝聖之旅。在《變形金剛》的夾擊下,這部電影不僅取得了近1億元的票房收入,還引發了廣泛關注。本文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和受眾四個角度分析影片的傳播價值。
  • 26年的朝聖路:張楊最新電影《岡仁波齊》北京啟程
    路演開啟:《岡仁波齊》邀你一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今日影片在北京當代MOMA百老匯藝術中心舉辦了路演活動,同時片方發布了一支《岡仁波齊》幕後拍攝花絮,紀錄片導演順子(馮章順)從他的角度忠實的記錄了那一年行走在高原上的這支朝聖隊伍和這隊電影人的真實狀態,記錄了影片在三百多個日夜拍攝中的點點滴滴。
  • 拍《岡仁波齊》的張楊導演,為何你的心中沒有信仰?
    2017年6月20日,電影《岡仁波齊》上映,《岡仁波齊》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岡仁波齊》雖然屬於比較小眾的電影,但是最終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這部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且,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觀影零距離】《岡仁波齊》一場電影的朝聖之旅
    本期影片:《岡仁波齊》    導演:張揚    主演:尼瑪扎堆 楊培 索朗卓嘎 次仁曲珍 色巴江措    上映時間:2017年6月20日    劇情簡介: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
  • 《岡仁波齊》你看到了什麼?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轉山的故事 。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 西藏朝聖題材電影《岡仁波齊》神山下公映
    西藏朝聖題材電影《岡仁波齊》神山下公映 2017-06-20 23:39: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到拉薩去朝聖,到神山岡仁波齊轉山,觀電影《岡仁波齊》有感
    電影講述的是正值藏曆馬年,西藏腹地一個小山村的村民尼瑪扎堆為完成父親的遺願,要帶著叔叔楊培去拉薩朝聖和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村裡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一個家徒四壁的屠夫、一個自幼殘疾的少年和一個九歲的小女孩也加入到隊伍中。就這樣,男女老弱孕婦一行,從那個『我這一生就跟在牛屁股後面跑的『『楊培開始,我也去…我也去…大家就這樣出發了。
  • 《岡仁波齊》長安取經 張楊探尋藝術電影朝聖之路
    從6月10日起,電影《岡仁波齊》開啟院線朝聖之路,此行歷經「北京、大連、西安、成都、重慶、廣州、武漢、南京」八市,主創將與不同領域的嘉賓進行跨界對談,全面解讀電影的臺前幕後,分享那些在路上找尋信仰的故事
  • 重溫《岡仁波齊》:每個人一生一次的「朝聖」之旅,你完成了嗎?
    這天,我重溫了一部很有力量的紀錄片《岡仁波齊》,當時去影院看過,除了被大自然的美景吸引,更被這群淳樸又充滿力量的藏民深深震撼到了。看完後,我發誓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想起陳坤發起過「行走的力量」徒步西藏活動,這一生一次的心靈朝聖之旅,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藏民,他們從沒走出過村子,此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朝聖。
  • 《岡仁波齊》南京路演 張楊導演分享朝聖經歷
    看完《岡仁波齊》的時候,讓他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衛西諦覺得,《岡仁波齊》講的就是一群朝聖者在2500公裡的朝聖路上發生的故事,它裡邊沒有太多人為的東西,沒有任何多餘的成分在裡面,所有的故事都是朝聖路上自然而然發生過的,它是一部非常純粹的電影。他認為影片裡講述的是關於人和信仰的關係,同時也是人和自然的關係。
  • 十一位藏民拍朝聖電影 《岡仁波齊》背後的故事
    巴德活佛,後來成為《岡仁波齊》中帶著叛逆心上路的少年原型。時機成熟了,演員在哪?藏曆馬年,這顆種子終於蓄齊了力量,破土而出。「《岡仁波齊》是一個沒有程式化劇本的概念,只是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裡生長了十幾年。
  • 電影《岡仁波齊》
    樸樹為電影《岡仁波齊》撰寫的主題曲,讓人淚目如果,你身處焦慮中,茫茫然不知所以,不妨去看看《岡仁波齊》。在藏人的日常朝聖中,我們終究看到的,是自我的救贖,亦能取得一些如何拍好一部電影的真經。沒有虛與委蛇的表演形式,沒有潑墨渲染的特效濾鏡,這是個沒有戲路、套路的純粹故事,就像一篇娓娓道來的抒情散文詩,藏民們的朝聖被描述的那麼雲淡風輕,即使描述生死,都不卑不亢,無喜無悲,從別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一切都很美好。《岡仁波齊》背後的故事作為一部紀錄片和劇情片糅合在一起的文藝片,它也是有商業片的套路可尋的。
  • 《岡仁波齊》: 2500公裡的朝拜, 只為尋找信仰的天堂
    通過電影《岡仁波齊》,你能看見的,是自己心中的那條路評分:豆瓣7.4分;IMDb 7.7分。@時間之藏:在大昭寺和塔爾寺見到過太多磕長頭的人,之前始終難以理解,今天看完這部電影,居然有點對其心生欽佩。信仰賦予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大概就是僅憑自己的內心,就足以定義幸福之所在。
  • 張揚新作《岡仁波齊》首映禮 樸樹獻唱電影主題曲
    此外,發布會上更播出一支特別的VCR,展現了在經過一年的朝聖之後,十一個普通藏人現在的生活。到場嘉賓也紛紛講述了自己參與到電影《岡仁波齊》的緣由。 同天,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藝術展也正式啟幕,本次展覽圍繞影片背後的故事,並與青年藝術家一起,延展了《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
  • 《岡仁波齊》藏民轉山現真心,內地僧人望塵莫及
    《岡仁波齊》作為國產首部宗教類紀錄片電影也是受到了不少的期待,破億的票房也證明了電影的質量。那麼他到底是怎樣的電影呢?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是一個普通的藏傳佛教信仰者。父親去世也未完成朝聖的願望。在一番尋找下,他找到了十個與他一同前往神山岡仁波齊的朝聖夥伴,其中有他的叔叔楊培。當年恰好是馬年,是難得一遇的岡仁波齊的本命年,一行人便踏上了朝聖的路。朝聖的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們也面臨重重困難,路上發生車禍碰撞不得不放棄拖拉機改用人力拉日常用品,小女兒半路高燒仍然堅持朝聖,年輕孕婦產子不得不停下腳步產子。
  • 岡仁波齊:信仰,究竟有什麼用?(下)
    你可以很喪,但請不要沉溺其中,以此為傲,也不要覺得丟人,覺得自己不正常。因為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正常,不歸入大江大流的小溪,才會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全都叫什麼長江、黃河。抑鬱症、焦慮症、失眠,越來越普遍,然而我喜歡這類人,因為真實。
  • 《岡仁波齊》十一人的朝聖之路,讓我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岡仁波齊》這部電影是由張揚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西藏腹地的古村普拉村,該村的十個普通藏民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裡面出發前去兩千五百公裡以外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在2017的時候,這部電影獲得了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導演張楊:不戀紅塵萬丈 情歸《岡仁波齊》
    作為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波齊在藏語中被譽為「神靈之山」,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中的神往聖地。海拔2000-6656米,全程2500多公裡,11個素人演員,在2013至2014年11月的交接裡,《岡仁波齊》展現了穿越生死的高原四季。
  • 十一個藏民素人要拍一部朝聖電影—《岡仁波齊》(3/7)
    巴德活佛,後來成為《岡仁波齊》中帶著叛逆心上路的少年原型。時機成熟了,演員在哪?藏曆馬年,這顆種子終於蓄齊了力量,破土而出。「《岡仁波齊》是一個沒有程式化劇本的概念,只是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裡生長了十幾年。後來終於確定了拍攝方案:就是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聖的隊伍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