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如同與克裡姆林宮相連的八層樓高麥克風

2021-01-12 無名狂客

就在赫魯雪夫表明蘇聯無意從事間諜活動之後不到3個月,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蘇聯間諜納爾遜·德拉蒙德。他是在駐留倫敦期間被網羅的一個美國海軍文書軍士,在將近5年時間裡,一直向俄國人提供海軍的秘密。為了更改被他盜竊的計劃、操典、兵器教範等,美國需要花費2億美元。

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第一管理局」,它是克格勃機構中專門負責對外間諜活動的部門。實際上,他的簡稱就是「對外諜報局」。作為克格勃間諜活動的策劃指揮部門,「對外諜報局」設有書記處和黨委會,領導3個局、2個處、2個特別部和16個部門。

不過,在冷戰期間,克格勃的竊聽和間諜滲透活動對蘇聯技偵工作所做出的貢獻比密碼分析還要多。偷聽器是另一種典型的特工工具。有一種微型麥克風,是克格勃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廣泛使用的偷聽工具。這種麥克風可以在遠處用氣槍發射,黏附在建築物的外壁,這種具有高度收聽力的精密電子儀器,不易為人發覺,黏附在牆上,能聽到屋內每一種聲音,而且非常清楚。它的體積還沒有一個火柴盒大,特工只要在5英裡直徑的範圍內,就能偷聽並記錄,將每一句有用的話立即用密碼譯出,用打字機打出來,拍攝和製作成微縮膠捲,貼上郵票後,當信件一樣寄出,用不了多久莫斯科克格勃總部就收到了。

冷戰期間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

在蘇聯國內,克格勃使用各種偷聽器來對付外國大使館。自從1933年蘇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以來,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一直是克格勃最主要的竊聽目標。1944年,一位美國海軍電氣技師對大使館進行了第一次電子檢查,結果發現了「反法西斯盟友」安裝的120個暗藏的麥克風。有一段時間,據一位使館職員稱,竊聽器「無所不在,在新送來的椅子和桌子腿裡,在牆上的灰泥裡,什麼地方都有」。

1952年美國新任駐蘇大使喬治·凱南下令對整個大使館及自己的住所進行徹底的檢查。華盛頓派來的安全專家建議大使在自己的書房念一段過時的外交文件,以便幫助他們發現那些由聲音啟動的竊聽裝置。當大使在念文件時,一位安全專家突然開始不停地敲擊木製的美國國徽後面的牆壁。他在牆壁裡並沒有發現什麼。但是,當他用小木槌敲擊木製國徽時,成功地發現了藏在其中的一個微型竊聽器。這個竊聽器把美國大使的每句話都轉發給了蘇聯的竊聽者。第二天,凱南大使注意到蘇聯警衛及在使館工作的蘇聯職員臉上有一種「新的嚴峻的」表情,「憤怒和敵意氣氛是如此濃厚,仿佛都可以用刀切割一般」。

針對美國駐蘇聯大使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竊聽行動,發生在1979年。當時美國人準備重建8層高的使館大樓。克格勃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雖然整個建築施工的過程完全由聯邦調查局人員和海軍陸戰隊員進行24小時監視,克格勃仍然將竊聽裝置成功地安裝到各種建築構件上,連混凝土中的加固鋼筋都被設計成了天線。新樓建成後,美國人並未急著封頂,而是請來國家安全局的安全技術人員用儀器對其進行檢測,結果在該樓敏感地點的混凝土構件中,查出了一大批竊聽器,用一位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委員的話說,整幢樓就如同「與蘇共中央政治局相連的一個八層樓高的麥克風」。

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甚至表示:「美國除了全部拆除駐蘇新使館大樓外,別無選擇,因為整個大樓是由竊聽器堆砌而成。」美方聲稱,該樓必須整個推倒重建,並向蘇方提出索賠。對此克裡姆林宮當然矢口否認。直到1991年解體前夕,蘇聯政府才決定停止「掩蓋克格勃這一最大的可恥的失敗」,向美方交出了全部竊聽器的安裝位置。

相關焦點

  • 克裡姆林宮紀念活動時發現納粹炸彈,記者被疏散
    「今日俄羅斯」(RT)8月15日報導,建築工人加固克裡姆林宮時,意外發現一枚埋藏近80年的航空炸彈,當天是俄羅斯考古學家紀念日,受邀而來的記者被迅速疏散。在莫斯科發現二戰未爆彈並不稀奇,該城東部一家鐵路汽修廠前幾天還發現了三枚埋藏炮彈,修理工們被迫撤離。
  • 熟悉的美國配方!俄多地爆發示威遊行,美駐俄大使館引路在前
    其中,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示威演變為暴力活動。有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甚至出現了示威者「強挖」一名安全部門人員眼睛的殘忍一幕。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23日怒斥:「是陷阱還是指令?」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22日準確掌握並公布了俄羅斯各城市的抗議路線圖,並加入了有關「向克裡姆林宮進軍」的信息,還警告俄羅斯境內的美國公民遠離抗議地點。
  • 美將關閉駐俄總領館 俄議員:這不是冷戰,而是冰戰|俄羅斯_時政|...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記者 蕭達 柳玉鵬 陳欣】在美國國務院及國務卿蓬佩奧的助推下,美俄關係在剛過去的周末驟然緊張。美國務院證實將關閉該國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總領事館,以及暫停駐葉卡捷琳堡總領事館運行。這將令美在俄外交代表機構只剩下莫斯科的大使館。蓬佩奧則在指責俄羅斯是對美大規模網絡攻擊黑手的輿論中添了一把火,成為第一個公開這樣說的美政府高官。
  • 我的莫斯科紅場和克裡姆林宮見聞
    第二天早上,迎接我們的中國留學生導遊親切地告知我們,今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遊莫斯科紅場,下午參觀克裡姆林宮。而我們在莫斯科的幾天遊覽中,只有體驗了它五個一的旅遊產品,才是完美的。莫斯科旅遊產品的五個一(一宮、一場、一河、一戲、一墓):一個克裡姆林宮、一個紅場、一條莫斯科河、一場俄羅斯皇家大馬戲、一座新聖女公墓(雕塑園林),請大家記住喔!
  • 克裡姆林宮,位於莫斯科的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邦的象徵
    克裡姆林宮是一組建築群,位於莫斯科的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邦的象徵、總統府的所在地。這組建築群呈不規則三角形,四周由紅色宮牆圍繞著,像是一座「城中之城」。這裡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聖瓦西裡升天大教堂位於位於紅場東南部,遙望克林姆林宮的斯巴斯卡亞塔。
  • 看球之外的莫斯科,還有什麼好享受
    是的,比如伊凡雷帝的教堂、冷戰時期的地堡、史達林時期那些巨大的建築,當然還有當下生氣勃勃的商業與創意中心。那麼,來到莫斯科看世界盃的你,有什麼理由不好好享受這一切?紅星幾乎是這座城市的標誌之一,除此以外呢?
  • 未來俄美關係:兩位總統續寫「冷戰後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莫斯科12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俄羅斯記者 張健)克裡姆林宮新聞局當地時間12月15日發布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已向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致賀電,祝賀他在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同時表示「基於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俄美合作符合兩國人民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俄方已為兩國合作和接觸作好了準備
  • 俄羅斯之旅5——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與紅場
    俄國歷代帝王的宮殿,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心,與紅場毗連,它們一起構成了莫斯科最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區,從13世紀起克裡姆林宮就與俄羅斯的所有重大歷史政治事件有關。這座宮殿14世紀到17世紀由許多出色的俄羅斯和外國建築師設計修建,是王子的住所和宗教中心。
  • 聽「克裡姆林宮鐘聲」,登麻雀山觀景臺,品莫斯科美食
    聽「克裡姆林宮鐘聲」,登斯麻雀山觀景臺,品莫斯科美食「我眼中的俄羅斯14大結局」(接上一集:)參觀完克林姆林宮建築群,我們將順著斑馬線走向出口,前方就是斯巴斯克塔樓。四面的四個鍾與天文臺的校時鐘相連,是俄羅斯最準的鍾,「克裡姆林宮鐘聲」就源於這裡。
  • 17世紀莫斯科歷史的縮影:《莫斯科城堡克裡姆林宮圖》
    1663年《莫斯科城堡克裡姆林宮圖》 「莫斯科大地之上,唯見克裡姆林宮高聳;克裡姆林宮之上,唯見遙遙蒼穹。」在古老的俄羅斯諺語中,雄偉莊嚴的克裡姆林宮是俄羅斯的象徵。在現實之中,擁有世俗與宗教文化遺產的克裡姆林宮先後是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蘇聯和俄羅斯聯邦的權力中心,也是俄羅斯從城邦公國發展成橫跨歐亞大陸的遼闊帝國的見證,更是俄羅斯歷史、建築、藝術、信仰的結晶,被譽為「世界第八奇景」。
  • 克裡姆林宮的主人們
    重建於1838年的大克裡姆林宮是歷代沙皇的皇宮,全部由俄羅斯工匠採用本國建築材料建成,外表看是三層建築,實際是兩層,第一層向前突出,構成一個露天陽臺,後來作為蘇聯政府、蘇共中央和社會團體舉行會議的場所,而如今專門闢為總統辦公樓的1號樓則建於1788年。 經過歷代加建,克裡姆林宮城牆長達2235米,光城門就有20多座。著名的莫斯科紅場在克裡姆林宮東牆一側,總面積9萬平方米。
  • 臺媒揭原蘇聯領導人翻譯:克宮的美國之聲
    (資料圖)   中新網8月1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5日刊文稱,東西陣營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重大談判和交涉都是透過一名蓋世無雙的蘇聯英文譯員蘇柯德瑞夫(Viktor Sukhodrev),此君英文之好有「克裡姆林宮美國之聲」的稱號。蘇君今年5月病逝於莫斯科,享年81歲。
  • 克裡姆林宮周邊|莫斯科
    原本計劃是昨天參觀紅場的同時把克裡姆林宮也參觀了,結果在做行程的時候發現周四是閉館的,因此我就安排在了第二天。克裡姆林宮能夠參觀的地方分三塊,分別是廣場及大教堂群,武器庫和鑽石館,其中鑽石館不提供網上售票,只能現場購買,而武器庫有時間限定,我預約了是早上10點進場,不過稍微遲到一點也沒有關係的啦!
  •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提醒:謹慎選擇經莫斯科轉機回國
    本文轉自【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近期有中國公民諮詢經莫斯科國際機場轉機回國事宜。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在此提醒,目前莫斯科市疫情雖有緩解,但依然嚴峻,機場等封閉式公共場所仍屬於易感危險區域。我館建議謹慎選擇自莫斯科轉機回國。
  • 俄國人把克裡姆林宮藏哪兒了?二戰時德軍轟炸莫斯科竟沒找到它
    11-12世紀,斯拉夫人在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建立起居住點;之後,逐漸建立莫斯科公國。博羅維茨基山崗即為現在克裡姆林宮所在地的原始雛形。14世紀上半葉,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等在博羅維茨基山頂建造了最初的幾座白石教堂(現已毀失),奠定了「克裡姆林宮」最初的雛形與格局。人們稱其為「kремль(克裡姆林)」——內城。
  • 中國駐越南和菲律賓大使館指責川普助手製造混亂
    在周二(11月24日)上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指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在南海挑起事端」,「挑起中菲關係」。(來源: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在此之前,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發表了另一份聲明,呼籲美國停止在南海和湄公河問題上抹黑中國。南海和湄公河是中國與東南亞鄰國之間最具爭議的問題。
  • 紅牆內外-遊覽克裡姆林宮及紅場
    現在我要從電視裡回到現實中去,好好遊覽克裡姆林宮裡面的建築及其周邊的景點。按照慣例,先介紹一下:克裡姆林宮在俄語中意為「內城」的意思,位於俄羅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 西北接亞歷山大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基本上呈三角形。
  • 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和紅場—俄羅斯的經典建築
    克裡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佔地28公頃。其西牆根下是佔地7公頃的紅場。莫斯科河沿著克裡姆林宮南牆根和紅場南部穿城而過。克裡姆林宮是建於公元11-17世紀的宏偉建築群,它曾是歷代沙皇的皇宮,是沙皇俄國和世俗權力的象徵。克裡姆林宮(防禦城牆)歷史上起著防禦功能,也是宗教和政治活動中心。
  • 莫斯科紅場:紅色帝國 但見解時心醉 - 海外旅遊 - 新聞資訊 - 中國...
    作為現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歐洲最大的城市,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兩岸。夕陽西下時的莫斯科,是俄羅斯巡迴畫派筆下的一幅油畫,大片的林木、史達林式建築,以及諸多東正教大教堂的洋蔥頂,勾勒出城市絕美的線條。
  • 「俄羅斯心臟」,位於莫斯科的核心宮殿群,克裡姆林宮
    克裡姆林宮在俄語裡,「克裡姆林」是「要塞」、「城堡」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克裡姆林宮在莫斯科,但其實每一個俄羅斯古城都有自己的克裡姆林宮,只不過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是最大最著名的。莫斯科。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不僅是莫斯科的心臟,更是俄羅斯整個國家的核心地帶。跟我們國家的故宮一樣,克裡姆林宮可不僅僅是一座宮殿,而是一座配置齊全的大型皇宮。克裡姆林宮整個宮殿區域一共包括42處景點,如果小夥伴們想要將所有的景點都仔細遊覽一遍的話,可能就要空出一整天的時間來慢慢逛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