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朋友圈發旅遊照片的人是什麼心態?你怎麼看?

2020-12-15 小南說旅遊

大家好,這裡是小亨旅遊,我是小編,一個小豬,每天為大家講解旅遊的知識,歡迎大家多多支持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旅遊,並且用自己的手機拍下自己沿途看到的風景。這個時候,朋友圈好像就成為了畫面記錄的日誌。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玩微信,並且會驚顫高的刷新朋友圈看,那麼喜歡在朋友圈曬旅遊照片的人是一種什麼心態?

首先是一種自我的滿足感

一路走來,有那麼多的風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欣賞當然沒有什麼意思,發送到朋友圈,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他用手機記錄下來的風景。在發朋友圈的時候,就有一種自我滿足的心理。

其次是一種自我的優越感

今天的風景不錯,心情也不錯,在這不錯的風景中記錄自己一路走來的心情。一種優越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

再一種就是需要人們關注的訴求

朋友圈是自己的領地,在自己的領地上,發什麼內容都無可厚非。但是這些內容完全不是給自己看的,只是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在幹什麼,做著什麼樣的事情。

旅遊曬照片目前來說還是一件比較新鮮的事情,畢竟不是和很多人都會有時間旅遊。對於發朋友圈的人和看朋友圈的人都會有一種新鮮感。

不過還要提醒一下各位,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可以了,發一次就夠了。沒必要在朋友圈去展示別人不關心的話題。

歡迎大家評論和收藏,關注我了解更多的旅遊知識。

相關焦點

  • 經常旅遊,卻從不發朋友圈,這些人是什麼心態呢?
    特別是朋友圈的出現,讓很多人找到了一個樹洞,人們經常會在朋友圈裡面分享一些生活的喜怒哀樂點點滴滴。而我們在朋友圈裡面見到過最多的的照片無非就是旅行照了。旅行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此有很多人在旅行的過程中都會在朋友圈裡面分享一些自己的旅行心得以及一些美麗的風景照片。
  • 那些經常去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有些人旅遊為什麼不喜歡發朋友圈?我是喜歡旅遊的人,也去過國內不少的地方,我不熱衷於發朋友圈。有的朋友就覺得去旅遊了,不發朋友圈去旅遊有什麼意思?當時我就很疑惑,去旅遊和發朋友圈有什麼聯繫嗎?去旅遊是自己喜歡才去的,發朋友圈也是自己想發才發的,去旅遊和發朋友圈沒有必然的聯繫。雖然我不發朋友圈,但是我會在我的平臺帳號上面發布一些旅遊的動態。為什麼我不喜歡發朋友圈呢?
  • 旅遊和發朋友圈有聯繫嗎?經常旅遊,卻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比如說一些遊戲APP,之前特別火熱的旅遊蛙也是受到了各種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喜歡,如今也是很少再見它的身影。例如此類的黯然離場還有很多,但是現在依舊有很多從以前就開始流行的玩意,到現在人們也沒有玩膩。那就是分享動態,關於動態的分享,以前最流行的就是在QQ空間裡分享自己的心情,後來推出了微信朋友圈,很多人就慢慢轉移了自己分享動態的場地。但是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動態了,反而喜歡去一些開放平臺分享自己的日常。
  • 吃個必勝客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
    「吃個必勝客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這個話題是我偶然間在知乎上看到的,正如看到標題以後點進來的大多數的你們一樣,我也想通過各方評論對這一話題一探究竟……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條評論:「先別問別人的心態,先問問你自己的心態。」
  • 有些人經常旅遊但從不發朋友圈,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我是一名旅遊愛好者,我也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但是朋友圈我很少會發。有些人認為,既然都去旅遊了,不發個朋友圈,哪還有什麼意思呢?不白旅遊去了?!誰知道你去過呀?!當時,我很困惑。誰說的去旅遊,就非要發朋友圈呢?這個跟我去旅遊有什麼關係嗎?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你發現了嗎?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人生喜怒哀樂。有人說:「你的朋友圈不僅是為朋友存在,更是為愛你的人存在。」我認為,這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通常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 你經常發朋友圈嗎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方式也不再局限於打電話、發簡訊、發郵件,如今更受大眾歡迎的兩種方式應該是QQ和微信。提到微信,不得不提萬能的朋友圈,所以,我想問一句:你經常發朋友圈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關於朋友圈的文章,讓我深有感觸,因為我不是那些可以被作者定義為「被恭喜的人」,作者恭喜的是那些不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儼然我用的限定詞是「那群」,所以你應該知道了我是另一群人。雖然自己沒被作者恭喜,但是我對他的觀點不得不贊同。
  • 旅行時我發個朋友圈怎麼了?
    當然也有發朋友圈很是頻繁的會遭到大家的鬧心,但是大家都是本著好友認識的人才加的微信,有一些是想為賣東西的就不用在乎了,多一些朋友圈怎麼了呢,為什麼有的人會那麼的反感呢?有的人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第一,我發不發朋友圈,什麼時候發,那是我的自由。
  • 微信朋友圈發自己18歲照片是怎麼回事?微信朋友圈18歲是什麼梗
    微信朋友圈發自己18歲照片是怎麼回事?微信朋友圈18歲是什麼梗?今天,相信很多小夥伴的朋友圈一定都被18歲照片刷屏了吧,很多小夥伴就都不理解了,怎麼大家都在跟風刷自己的十八歲照片呢,難道微信又出一種新的玩法了?趕快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為啥朋友圈都發18歲照片?
  • 出去旅遊,你會頻繁發朋友圈嗎?
    現在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通訊網絡也越來越發達,到一個地方,發位置、發照片到朋友圈成為一種時尚,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經過幾年的洗禮,出現了不同的兩類情況,有的人還在頻繁的發朋友圈,有的人已經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 朋友圈裡「潛水」,到底是怎樣一種心態?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不開微信朋友圈了,每天都要花上不少時間刷朋友圈,一旦斷網、丟手機,就坐臥不寧、寢食難安。在旅遊地、咖啡館、餐廳,拍照發朋友圈更是一種儀式,否則就和白去了一樣。不過,現在依然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是朋友圈裡的沉默者,只看不發,被網友稱為「潛水族」。朋友圈裡「潛水」,到底是怎樣一種心態?
  • 沒本事的人,經常在飯局上拍照發朋友圈,有本事的人從來不發
    菜上齊,不讓動,朋友圈先吃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每次不管是任何場合的聚餐,飯局,菜剛上齊就不讓大家動筷子,然後掏出來手機先拍一張照片發朋友圈,以至於大家都很不耐煩!對於這種做法,我個人認為也分這兩種情況:第一,或許是這類人愛分享生活,很多人都喜歡將自己的生活公之於眾,就會經常將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拍照片記錄下來,然後分享給別人看。
  • 單身男在朋友圈發這幾種照片,能吸引異性,你知道嗎
    最近這幾天身邊的一個朋友似乎已經迷上了刷朋友圈,經常拿著手機打開微信,在那裡發各種的圖片,看各種的人。就在昨天的時候,這位朋友突然找到我,讓我看一眼,她的朋友圈上的一條消息。發這條朋友圈的是一個男生,男生發了一些照片,這個女生呢,也讓我看了男生發的曾經的幾組照片。
  • 朋友圈裡天天發旅遊照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又不工作錢都是哪來的
    我們經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有很多女孩子滿世界的打,滿世界的旅遊,可以看到他去過很多很多的旅遊景點,他們給人一種從來不用工作環遊世界的感覺,相信大家都會有著這樣的疑問吧,難道他們真的就不用工作嗎?他們的錢都是哪裡來的呢?
  • 經常在朋友圈發自拍曬生活照的女人,她們是怎麼想的?
    朋友圈,曾是真實社交的代名詞,如今已經成為微商廣告的天下了。在習慣了三天可見亦或直接不可見的朋友圈之後,反應生活日常的內容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到那些熱衷於在朋友圈發自拍的女性,她們從一而終,風雨無阻,無論你看或不看,她都一直在發。
  • 那些喜歡在朋友圈曬旅行照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當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在工作之餘出去旅遊,於是在我們的微信朋友圈裡,經常就會看到某些個朋友曬出來的旅行照片,有唯美的風景,有誘人的美食,還有有趣的旅途見聞,令我們這些沒有去過的人在欣賞照片的同時,多少會有一些豔羨之情。
  • 朋友圈直升機什麼梗?朋友圈直升機怎麼發?坐直升機怎麼發朋友圈
    首先我們看到今天突然關於朋友圈直升機的就火起來了,大家很多人也不知道是怎麼火的,反正就是大家都在玩。看了好多的內容和信息以後,其實找到根源比較難,但是看到的這個梗其實就是一個幫助自己賣東西的。由於這樣的方法是比較新穎和有趣的,所以很多人開始紛紛跟風,因為主要就是表達了,你需要什麼,我用直升機給你送。慢慢地,賣東西的人都開始把這個圖案複製,然後開始把自己的產品放在直升機中間發到朋友圈,也算是一種宣傳了。
  • 在朋友圈曬火車票機票時,你是什麼心態?
    直到有一天一個長輩給我說,人要多拍照,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就沒了。樓上有人說,you are what you show.用不了多長時間,you are only what you show.多拍照吧,同學們,不矯情的最後都只剩一抔黃土了...... 3.
  • 經常這樣發朋友圈的人,會讓人覺得很庸俗,尤其第三點
    ,不是什麼內容都發,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絲毫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內容發出對自己的影響,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大概就能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經常這樣發朋友圈的人,會讓人覺得很庸俗,也很膚淺。一,有的人朋友圈所發出的大多都是對生活現狀的不滿和各種各樣的抱怨,充滿了負能量,厭煩生活,厭煩周圍的人和事,如果偶爾發一次,或許會有朋友過來主動的關心和安慰你,但是經常這樣發,沒完沒了,一打開幾乎全是這樣的內容,會讓你身邊的人覺得你很煩,嬌柔,故意做作,沒有什麼能力,也會讓人看不起。
  •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是這樣的心態
    拜託,我怎麼聽著就覺得累到不行,於是我建議她看誰不順眼倒不如直接刪除算了,你落個清靜對方也不至無辜被你不待見。某信之父張小龍說,目前已超過一億多人設置了「朋友圈僅三天可見」,這個功能在某信裡是使用喚起頻率最高的選項;這是一個心酸無奈的數據,更是一場黙契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