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百姓夙願,反抗腐朽統治,盤點史上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

2020-12-15 小智慧吧

自古以來,當人類社會出現階級分化以後,農民起義就已經伴隨出現了,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與統治階級的統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統治階級採取有效措施,緩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關係。

農民起義的數量和規模就會變少變小,當統治階級因昏庸腐敗激化社會矛盾,農民起義就會大量出現、規模龐大。

農民起義的核心是廣大被統治階級對生產生活質量的最低要求的夙願,當廣大農民階級連生產生活的夙願都無法滿足時,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此應運發生了。

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戰亂、疾病、人口減少,雖然這並不是發動者希望看到的,但是打破固有社會秩序,必須會帶來混亂。

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會讓統治階級極度恐懼,並做出迅速反應,有趣的是,最終打敗農民起義的往往都是農民起義隊伍的內部,禍起蕭牆,最終導致了失敗。

01歷史記載的第一個農民起義——國人起義

國人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能確切知道紀年時間的重大事件這件事就是西周爆發的「國人起義」,什麼是國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城市聚落裡的平民,這些城市平民有參與議論國事的權利,甚至能夠在廢立國君、裁決糾紛等事務中擁有一定的權力。

西周厲王時期,對城市平民進行殘酷統治,因不滿周厲王統治,鎬京的城市平民集合起來,手持農具和棍棒,圍攻宮城,周厲王倉皇出逃,最後病死在山西境內。

這是第一次有史可查的農民起義,是城市平民反對統治階級嚴厲管理的一次成功案例,「國人起義」直接撼動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後世東周列國甚至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02第一次敲響封建王朝喪鐘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秦始皇於公元209年駕崩,秦二世胡亥登基,秦朝大澤鄉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史稱大澤鄉鄉起義。秦朝統一中國後,繼續推行法家治國的主張,原本生活在相對寬鬆環境裡的原六國臣民對秦國的嚴刑峻法積怨深厚。

秦始皇又是個野心家,採取的各種措施都前無古人,造成天下子民苦於徭役更甚。大澤鄉起義的首領是陳勝和吳廣,他們和其餘900名戍卒前往漁陽戍邊,如果只是普通的農民,可能就會像劉邦那樣躲進深山裡,可他們是戍卒,所以迅速壯大,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

這一次農民起義最後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農民起義終究有其階級的局限性,對軍事、政治等領域的無知導致了一碰見秦軍主力就全線潰敗了。

03三國時代的序幕——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青州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人民高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衝擊著東漢王朝的統治,這是一個有別於其他農民起義的起義。

這次起義的目的中不僅有農民對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美好訴求,更夾雜了宗教色彩,黃巾起義的首領張角同樣也是道教中「五鬥米教」的教主,發動者用宗教來約束跟隨者的思想,讓跟隨者能夠緊密的組織起來。

相比於原始社會以填飽肚子,滿足生產生活訴求的起義方式,到了三國時代已經有了一定變化,這種摻雜著宗教思想的農民起義,在歷史上還有很多起,但是規模如此之大,影響如此深遠的農民起義,只有黃巾起義。

04流寇形式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

唐朝時期,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就開始走向下坡路了,尤其到唐朝後期,各地藩鎮根本不把中央政府當回事,各自割據,國家分裂、戰亂不止,各地農民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黃巢原本打算通過科舉考試進行中央政府任職,但是到了四十歲依舊考不上科舉,心灰意懶的黃巢決定利用社會矛盾,發動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與其他起義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農民起義會攻佔部分州縣形成穩定的根據地。黃巢的實力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能夠抵禦官軍的圍堵,為了壯大自身、躲避官軍主力,黃巢開始了以流寇形式的作戰風格,竟然從中國北方一路劫掠到了嶺南。

又從嶺南一路攻進了長安,活動範圍之大遍布大半個中國,只有中國紅軍的長徵可以與之媲美,沒有穩定的後方補給、沒有明確的鬥爭綱領,最終導致了黃巢起義如曇花一現,迅速被殲滅。

05被利用的農民起義——紅巾起義

如果之前的農民起義都是中原王朝內部矛盾激化,被統治階級農民為了尋求生存而發動。那麼紅巾起義則又有不同的地方,紅巾起義除了反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外,還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民族願望。

面對元朝的殘酷統治,不滿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原百姓編造出明王轉世的傳說,藉助道教的影響力發動紅巾起義,紅巾起義說到底也是宗教色彩濃厚的農民起義,起義首領被稱為小明王。

南方紅巾軍的主要力量朱元璋不相信明王轉世的傳說,但是他需要宗教來從精神上約束人民,形成凝聚力。

總結:所以朱元璋利用了紅巾軍的招牌和「明王出世」的傳說,建立大明王朝,所以說,紅巾起義前期還是一個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農民起義,到後期則被朱元璋利用建立了大明王朝。

相關焦點

  • 大澤鄉起義:開創農民起義的先河,喚醒人民反抗精神
    可是,在秦王嬴政稱霸全國之後,便開始了無盡的黑暗統治。秦王的昏庸暴政是有歷史為證的,當時的百姓備受折磨,但是迫於威嚴人們並沒有反抗的意識,只能在心中譴責秦王的暴行。秦王嬴政去世後,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即位。但是,新的皇帝並沒有改變當時國家危難的現狀,秦二世反而變本加厲,繼續著剝削人民的生活。
  • 從反抗封建腐敗到最終變質的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一次起義的結局最終失敗了。很多人對於農民起義是持有同情態度的,因為農民起義是為了反抗腐敗的封建王朝。但是太平天國最終的失敗卻並不值得同情,因為太平天國最初雖然是為了反抗封建腐敗的政權,但是最終的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卻發生了變質,而且在一些情節上比起來清政府甚至更加過分,這也讓太平天國最終走向了滅亡。
  • 古代歐洲和古代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何區別?
    在古代世界各地,能夠衝擊政權的農民起義都不稀少,但能夠建立新政權並取而代之的農民起義都十分罕見。農民總是能通過抗爭導致社會政策或者統治集團的變化(這種變化不一定是進步的),但是對農民自身來說,走上最高權力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二、農民如何反抗  傳統社會當中的農民看起來是最溫順的群體,但他們其實時刻都在反抗不公正的待遇。
  • 16.05 亞非拉國家 • 朝鮮東學黨起義
    帶領民眾起義的領導人是東學道首領全琫準。他出生在全羅道古阜郡,自小經歷了統治階級給人民群眾造成的巨大災難,認識到封建統治的腐朽與黑暗,因此很早就萌發了推翻腐敗統治的意識。自從1876年朝鮮與日本籤訂《江華條約》後,各個殖民主義國家尾隨而至。廣大人民不堪忍受雙重壓迫,不斷起來鬥爭。
  • 紅巾軍起義為什麼能堅持12年之久?有什麼意義?
    他們的這些行為讓農民失去了土地,這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造成了人們奮起反擊的後果。最初先是由民間的教派聯合發起的,由於他們發起的運動正是農民的心聲,因此就帶動了眾多的農民,加入到這次起義活動中來。也就是說紅巾軍起義是發生在元朝即將結束的時候。這個起義活動也充分證明了,在壓迫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會出現反抗。
  • 歷代農民起義都是反抗剝削,為何遭到否定?
    歡迎點入予象才的文章,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歷代農民起義都是反抗剝削,為何遭到否定?」被否定的根源在哪裡農民起義歷代都有,它的出現,也就是給這個王朝的政權敲響了喪鐘,但我們可以發現,歷代的農民起義成功的很少見,所以我們常常在書上看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給**王朝予以沉痛的打擊。」
  • 陳勝吳廣最先發起反抗秦朝的農民起義,最終他們的結局是什麼?
    小時候學歷史的時候大家一定對陳勝和吳廣不陌生,這兩個人是最先發起反抗秦朝暴政起義的,雖然最後秦朝是滅亡了,但是卻不是他倆的這場起義結束的秦朝。只能說他倆起到了帶頭的作用,也給發動起義的人勇氣,他倆的最終結局是什麼呢?
  • 鴨母王的艱苦,自發集結百姓,朱一貴被逼起義之途
    這個兒子不放過任何可以在民間搞錢財的機會,使得人們生活變得非常悽苦,久而久之,民眾們對此越來越不滿,朱一貴在大家的擁戴之下,帶動大夥發起反抗。因為朱一貴對當時官吏的統治剝削早已不滿,在百姓的支持下決定武裝起義,並以"清天奪國"等寫於旗幟,表示反清復明。因為百姓大都遭到剝削,朱一貴很有號召力,迅速就集結了一千多人,當晚就攻佔了清兵兵營,接著又佔領了幾座其他兵營,奪得了大量武器。
  • 農民起義口號變遷: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闖王來了不納糧」
    在張角的率領下,起義部隊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給東漢朝廷沉重的打擊。雖然黃巾起義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東漢也從此一蹶不振,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直至滅亡,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在晉朝和南北朝時期,各地曾經爆發過規模較小、時間較短、影響不大的農民起義。
  • 封建王朝最大剋星,亂世之中的農民起義,為何能夠瓦解百年江山?
    陳勝吳廣起義初期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給受到壓迫的廣大貧苦百姓一個新的出路,原來不只有在統治者的欺壓下受苦受累,還可以通過起義推翻昏庸無能的統治者,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也讓成為懸在此後歷代君王頭上的一把利劍,告訴他們百姓並不會任人欺負,在走的無路的時候會奮起抵抗,使得統治階層及時反省自我。
  • 荷蘭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引起了哪些人的反抗?他們做了什麼?
    在荷蘭殖民者血腥統治的三十八年裡,臺灣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連續不斷規模也越來越大。順治九年(1652 年)終於爆發了由郭懷一領導的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可惜這一計劃被漢奸告密出賣了,郭便決定提前起義。八月初一日,郭懷一「集其黨,啐以酒,激之日:諸君為紅毛所虐,不久皆相率而死;然死等耳,計不如一戰,戰而勝,臺灣我有也;否則亦一死。唯諸君圖之。」聽了郭懷一的講話,大家群情憤激,紛紛表示要和荷蘭殖民者決一死戰。
  • 隋末將領竇建德,如何率領農民起義軍,助力隋朝滅亡
    這其中的竇建德是隋朝末年河北一帶農民起義的首領,他的家族歷史可謂是極其優越,還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但到了他那一代卻得依靠著農業生產而勉強維持著生活。成年之後他為人豪爽,重視諾言,因此被大家推選為裡長。在這期間,廣交天下豪傑,被家鄉一帶所尊重。
  • 歷史故事:清朝封建統治腐朽,無力抵禦外來的侵略
    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封建統治日趨腐朽,無力抵禦外來的侵略。首先,清王朝政治黑暗,吏治敗壞,官僚昏庸無能,貪汙成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當時貪官汙吏的真實寫照。執掌大權的滿族貴族只知吃喝玩樂,漢族官僚阿諛奉承,「多叩頭,少說話」成了他們向上爬的訣竅。其次,土地兼併嚴重,財產高度集中。
  • 北美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白人難忍被印第安人襲擊,怒燒自家城池
    北美大陸上第一起農民起義(殖民者定義的,似乎印第安人的農民起義不算)卻和印第安人對殖民者的「反攻倒算」有關。在宗主國英國的壟斷政策和印第安人的襲擊下,北美殖民地的莊園主們忍無可忍,這場農民起義就這麼爆發了,而他的後續影響也是相當耐人尋味……英國通過自己的殖民擴張成為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國,而作為英國一大殖民地的北美洲,在殖民地時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國,北美大陸上的百姓也受盡了宗主國的殘酷剝削。
  • 「三世紀危機」磨滅帝國輝煌,反抗力量爆發,君士坦丁堡走向沒落
    馬其頓戰爭場面同時這些奴隸也是人,也同樣有反抗情緒,當他們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些奴隸主的壓迫,便會開始表達自己的不滿。為了逃離這樣的苦海之中,各地的反抗力量紛紛崛起,起義不斷發生。尤為知名的就是「巴高達」運動,這場起義匯集了奴隸、農民等羅馬下層人民,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反抗運動。他們組建起了自己的軍隊,並推舉了自己的領導人,開始了這場反抗,並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的壓迫,分佔他們的土地。羅馬帝國的統治遭到極大的衝擊。
  • 惠州地區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反清起義
    清代鹹豐時期的南粵大地,民眾生活艱難,加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惠州府屬的龍川、河源的船塘,東莞的橋頭等地,連續爆發了多起農民暴動。1854年7月18日翟火姑領導的農民起義前後達12年之久,是清代惠州地區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農民起義。《惠州府志》、《惠州史稿》等,都對此次起義作了詳細的記述,給我們今人提供了頗為豐富的史料。
  • 歷史上的起義基本都由小到大,為什麼黃巾起義初期就是燎原之勢?
    在這種局面下,偏偏又趕上了一場罕見的旱災,許多良田都顆粒無收,底層農民生活苦不堪言。公元184年(甲子年),在河北巨鹿人張角的號召下,農民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朝廷。起義者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並人人頭扎黃色頭巾作為象徵,故而稱之為黃巾軍,而這場起義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
  • 從農民起義領袖到邪教頭目,洪秀全的形象為何會徹底崩塌?
    從1851年1月11日舉起起義大旗,到1864年的徹底失敗,太平天國在洪秀全的帶領下,經歷了建制、北伐、攻佔南京、對陣清軍的一系列行動,可謂風起雲湧。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而造成這一切的人,叫洪秀全。
  • 這大概是印度歷史上最硬漢的一次:1857年反抗英國殖民起義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由於東印度公司的種種欺壓行為,在印度爆發了一場印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雖然企業最終被鎮壓下去,然而英國方面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大量英國士兵戰死,特別是欺壓印度人的東印度公司,徹底失去了對印度的統治權。一顆子彈引發的起義英國早期在印度次大陸的統治,是授權給東印度公司來進行的。
  • 海參崴起義:中國淘金工人讓俄國人見識到了中國人的血性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海參崴起義,也許大部分人都很陌生,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過。人們都知道沙俄佔領了中國的外東北,佔領了中國的海參崴,但似乎沒有聽到過當地中國人反抗沙俄統治的事。但事實上,當地的中國人不僅對沙俄殘暴的統治進行了反抗,而且還不是一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參崴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