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當人類社會出現階級分化以後,農民起義就已經伴隨出現了,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與統治階級的統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統治階級採取有效措施,緩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關係。
農民起義的數量和規模就會變少變小,當統治階級因昏庸腐敗激化社會矛盾,農民起義就會大量出現、規模龐大。
農民起義的核心是廣大被統治階級對生產生活質量的最低要求的夙願,當廣大農民階級連生產生活的夙願都無法滿足時,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此應運發生了。
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戰亂、疾病、人口減少,雖然這並不是發動者希望看到的,但是打破固有社會秩序,必須會帶來混亂。
農民起義的發生往往會讓統治階級極度恐懼,並做出迅速反應,有趣的是,最終打敗農民起義的往往都是農民起義隊伍的內部,禍起蕭牆,最終導致了失敗。
01歷史記載的第一個農民起義——國人起義
國人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能確切知道紀年時間的重大事件。這件事就是西周爆發的「國人起義」,什麼是國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城市聚落裡的平民,這些城市平民有參與議論國事的權利,甚至能夠在廢立國君、裁決糾紛等事務中擁有一定的權力。
西周厲王時期,對城市平民進行殘酷統治,因不滿周厲王統治,鎬京的城市平民集合起來,手持農具和棍棒,圍攻宮城,周厲王倉皇出逃,最後病死在山西境內。
這是第一次有史可查的農民起義,是城市平民反對統治階級嚴厲管理的一次成功案例,「國人起義」直接撼動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後世東周列國甚至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02第一次敲響封建王朝喪鐘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秦始皇於公元209年駕崩,秦二世胡亥登基,秦朝大澤鄉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史稱大澤鄉鄉起義。秦朝統一中國後,繼續推行法家治國的主張,原本生活在相對寬鬆環境裡的原六國臣民對秦國的嚴刑峻法積怨深厚。
秦始皇又是個野心家,採取的各種措施都前無古人,造成天下子民苦於徭役更甚。大澤鄉起義的首領是陳勝和吳廣,他們和其餘900名戍卒前往漁陽戍邊,如果只是普通的農民,可能就會像劉邦那樣躲進深山裡,可他們是戍卒,所以迅速壯大,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
這一次農民起義最後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農民起義終究有其階級的局限性,對軍事、政治等領域的無知導致了一碰見秦軍主力就全線潰敗了。
03三國時代的序幕——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青州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人民高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衝擊著東漢王朝的統治,這是一個有別於其他農民起義的起義。
這次起義的目的中不僅有農民對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美好訴求,更夾雜了宗教色彩,黃巾起義的首領張角同樣也是道教中「五鬥米教」的教主,發動者用宗教來約束跟隨者的思想,讓跟隨者能夠緊密的組織起來。
相比於原始社會以填飽肚子,滿足生產生活訴求的起義方式,到了三國時代已經有了一定變化,這種摻雜著宗教思想的農民起義,在歷史上還有很多起,但是規模如此之大,影響如此深遠的農民起義,只有黃巾起義。
04流寇形式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
唐朝時期,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就開始走向下坡路了,尤其到唐朝後期,各地藩鎮根本不把中央政府當回事,各自割據,國家分裂、戰亂不止,各地農民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黃巢原本打算通過科舉考試進行中央政府任職,但是到了四十歲依舊考不上科舉,心灰意懶的黃巢決定利用社會矛盾,發動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與其他起義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農民起義會攻佔部分州縣形成穩定的根據地。黃巢的實力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能夠抵禦官軍的圍堵,為了壯大自身、躲避官軍主力,黃巢開始了以流寇形式的作戰風格,竟然從中國北方一路劫掠到了嶺南。
又從嶺南一路攻進了長安,活動範圍之大遍布大半個中國,只有中國紅軍的長徵可以與之媲美,沒有穩定的後方補給、沒有明確的鬥爭綱領,最終導致了黃巢起義如曇花一現,迅速被殲滅。
05被利用的農民起義——紅巾起義
如果之前的農民起義都是中原王朝內部矛盾激化,被統治階級農民為了尋求生存而發動。那麼紅巾起義則又有不同的地方,紅巾起義除了反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外,還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民族願望。
面對元朝的殘酷統治,不滿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原百姓編造出明王轉世的傳說,藉助道教的影響力發動紅巾起義,紅巾起義說到底也是宗教色彩濃厚的農民起義,起義首領被稱為小明王。
南方紅巾軍的主要力量朱元璋不相信明王轉世的傳說,但是他需要宗教來從精神上約束人民,形成凝聚力。
總結:所以朱元璋利用了紅巾軍的招牌和「明王出世」的傳說,建立大明王朝,所以說,紅巾起義前期還是一個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農民起義,到後期則被朱元璋利用建立了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