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城出售流標 戴永革吞下人和商業10億美元苦果

2020-12-16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國寶 沒有任何懸念,人和商業以10億美元價格出售旗下地下商城最終以流標告終。

一個多月前,人和商業對外宣布,委託戴德梁行整體出售旗下44個地下商城項目,總建築面積410萬平方米,其中23個建成項目面積130萬平方米,此外還有11個在建工程和10個取得批文還未開工項目。

在廣泛進行招標的同時,人和商業還與大股東戴永革控制下的英屬維京群島離岸公司盛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諾」)籤署一份備用協議,如果招標失敗,盛諾將接手這一10億美元燙手山芋。4月21日,人和商業發布了招標失敗公告。

4月29日人和商業宣布,備用方案正式生效,經過股東大會批准後,最晚於6月30日之前,盛諾將正式接盤人和商業地下商城資產。

其實,早在2015年人和商業就開始啟動轉型事宜,當年6月份,人和商業以65億港元價格從戴永革妻子張興梅手中購得壽光地利旗下8家農產品批發市場。本次交易完成後,人和商業主營業務將由地下商城轉為農產品批發市場運營。

接近人和商業的人士透露,人和商業地下商城流標在意料之中,「地下商城大多是人防工程,沒有產權,使用權都已經出售了,地下商城值錢的資產已經不多了。」而且,目前人和商業與業主之間存在諸多糾紛。

在這位人士看來,人和商業收購壽光地利價格和戴永革收購人和地下商城價格相當,更像是一次資產置換,「戴永革從人和商業身上沒少賺錢,現在還有一些沒有退出的投資機構,資產置換多多少少有些補償投資者的意思。」

10億美元資產價值幾何

人和商業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人和商業在全國12個城市擁有22個地下商場,總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其中可供出租的面積為87萬平方米,另外還有481萬平方米在建或儲備項目。

根據本次交易獨立財務顧問寶積資本有限公司評估,人和商業所出售的地下商城淨資產為205億元,另有96.4億元境內應付款及49.4億元離岸債務,所以出售資產估值為10億美元,相當於65億元人民幣,其中96.4億元應付款由買方承擔。

如果作為普通商業項目,這一規模顯然不可小覷,但人和商業旗下地下商城絕大多數為人防工程改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人防工程誰建設誰受益,產權屬於政府,開發企業擁有和平時期使用權。

上述接近人和商業人士認為,沒有產權意味著不能作為商品出售,也無法作為抵押物從銀行信貸。而且目前關於人防工程作為商業使用的相關法律還不完善,一旦出現糾紛,將面臨無法可依的局面。

人和商業於上世紀90年代初起源於哈爾濱,2002年開始走向全國,由於人防工程手續簡便(僅需人防部門審批)、不需要繳納相關稅費,成本優勢極為明顯,戴永革正是看中了這一優勢,才進行大規模擴張。

人和商業的營收,一直以出售使用權和收取租金兩條腿走路,其中出售使用權佔據絕對比例,租金收入僅佔零頭,已經建成的127萬平方米地下商城中,多數均已經售出,人和商業自持面積極少。

據購買人和商業部分使用權的哈爾濱業主介紹,人和商業四期、五期項目除了消防通道、過道等非經營部分外,已經全部出售,而後人和商業以每年8%的回報率從業主手中反租回來統一經營,其87萬平方米可供出租的商城多數為反租來的經營權。

轉折出現在2012年。這一年開始,人和商業旗下在建工程全部停工,至今未有任何復工跡象。上述接近人和商業人士表示,一方面由於傳統商業逐漸沒落,一方面是十八大後部分地方政府叫停了項目。

在建工程全部停工意味著人和商業出售使用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逐步枯竭,再加上商城逐步沒落,人和商業營收和利潤逐年下滑,淨利潤從2009年最高峰40億元一路下滑至2015年虧損45.37億元。

從2014年底開始,人和商業在哈爾濱幾個項目中,開始放棄原來對業主承諾的8%反租回報,按照相應業態反租回報從0.8%到3%左右,租金降低使得業主紛紛要求收回經營權,四期、五期和六期業主與人和商業之間的官司一直持續至今。

使用權已經出售,經營權也面臨著丟失,這是人和商業在全國項目面臨的普遍現狀,其所謂10億美元資產已經嚴重縮水。

商業模式先天缺陷

正如上述人士所言,因為人防工程沒有產權,使用權也存在極大不確定性,人和商業的商業模式存在先天缺陷,「能拿到人防工程已經很不易,而且還把使用權出售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由於不需要繳納相關稅費,人和商業成本極為低廉,毛利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以2009年為例,其全年營收為41.63億元,淨利潤高達40.38億元,2015年全年營收8.7億元,毛利為8.69億元,其虧損的45.37億元主要來自投資物業評估減值和商譽減值。

較高的毛利率並沒有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2008年人和商業在港IPO時即遭冷遇,9月30日,人和商業正式公開募股,由JP摩根保薦,瑞銀、JP摩根、滙豐和中銀國際承銷,IPO團隊堪稱豪華。

按照計劃,人和商業將於2008年1月15日掛牌,募集51億港元,但10月14日,公司宣布發行價由原來的1.71港元下調至1.13港元,並將掛牌時間推遲一周時間。這一定程度上與資本市場看淡人和商業模式有關。

早在2007年12月,新世界、資金國際和紅杉資本分別以13億元、8億元和1.8億元認購了人和商業優先股份。

2008年1月份,鄭裕彤控制下的億採投資再次認購了3億元。劉圈德(音)控制的Global Giant Enterprises Limited認購了8億元優先股,易居中國下屬Palmas Assets Limited認購了7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車峰控制下的Ever Union Capital Limited也認購了1.3億元的優先股。

10月22日,人和商業正式掛牌,最後僅募集33.93億港元,其中普通投資者僅僅認購了2245.8萬元,多數股份被機構投資者認購。華平房地產基金貢獻了3.89億元。JP摩根、瑞銀、中銀國際、滙豐銀行及多家私募均有認購。

值得關注的是,從2007年底到2009年10月份上市成功,人和商業募集的所有資金中有一部分並沒有進入上市公司,而是以轉讓股份的名義進入大股東超智的腰包。

其中新世界13億元中4億元、資金國際和紅杉資本9.8億元中的4.5億元均沒有注入人和商業,億採投資、易居、車峰和劉圈德共計13億元全部歸屬超智,等於人和商業上市前就有21.5億元資金被套現。

人和商業上市之前設計了相對較為複雜的控制結構,實際控制人和項目之間設置6級控制框架,戴永革的姐姐戴秀麗成立離岸公司耀山,耀山逐級控制超智、人和商業、賢華,賢華下面是5家離岸公司,再下一級是香港設立相對應的5家企業,通過5家港企控制人和商業在哈爾濱、廣州和鄭州的5個項目。

人和商業最初實際控制人為戴秀麗,2014年戴秀麗把人和商業全部權益無償轉讓給戴永革,截至2015年底,戴永革和張興梅在人和商業累計持股62.99%,其中張興梅所持股份為人和商業收購壽光地利增資擴股後所佔股份。

2008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後,人和商業的財技玩得如魚得水,通過出售地下商城使用權和項目公司股權維持業績增長,2009年出售鄭州項目獲得24.35億元,2010年出售大連5個項目獲得39.71億元。

從2010年至2012年連續三年,人和商業甚至出現淨利潤遠遠高於營業收入情況。2012年所有在建項目停工後,第二年起人和商業開始步入持續虧損狀態,從2013至2015年三年累計虧損超過80億元。

戴永革獨吞10億美元燙手山芋

對於人和商業而言,地下商城業務持續虧損無疑是個無底洞,如今,這一燙手山芋交給了戴永革,從商業角度而言,這筆交易無疑拯救了人和商業,但對戴永革顯然不划算,他為何還要獨吞苦果?

據上述人士透露,長期以來,人和商業名義上控制人為戴秀麗,實際一直由戴永革掌控。「戴秀麗極少出席人和商業的董事會,也不參加公司任何會議,2011年以後就徹底退了。」

經濟觀察報記者查閱歷年人和商業董事會議紀要,戴秀麗僅在2011年之前參加過兩次董事會議,最後一次是2011年底。

人和商業控股法人股東均為離岸公司,其背後實際控制人難以知曉,而人和商業披露大股東為超智(Super Brilliant Investments Limited),超智為另一家離岸公司耀山(Shining Hill Investments Limited)子公司,耀山的權益人為戴秀麗或者戴永革。

據另一位人士透露,人和商業不同項目掌握在不同權益人手中,其中哈爾濱項目為戴永革所有,廣州、鄭州等其他城市項目,則由戴永革和蔣梅共同擁有,「上市之前,蔣梅在人和商業權益應該在40%左右。」

經濟觀察報記者並未獲得佐證這一說法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上述人士表示,人和商業權益分配母公司均設在澳大利亞,其中一家名為Fruit Master International的空殼公司,蔣梅、戴永革和一名王姓女士為主要股東,蔣梅目前為人和商業非執行董事。

查閱人和商業早年工商資料不難發現,其中哈爾濱人和為戴永革所有,哈爾濱世紀人和、廣州人和和鄭州人和均由人和集團和離岸公司共同控制,其中離岸公司在哈爾濱世紀人和佔股50%,在廣州人和及鄭州人和均佔股40%。

公開資料顯示,蔣梅原為央視主持人,2002年加入人和商業,一直擔任非執行董事一職,曾在人和廣州和鄭州項目擔任董事。蔣梅加入後,人和地下商城業務開始從哈爾濱走向全國,並迅速做大。

上述人士表示,2011年起,每年蔣梅都會參加一次董事會,平時常駐澳洲,很少回大陸,「基本不參與公司具體事務,據說戴永革和蔣梅還有其他海外投資業務合作,蔣梅夫妻主要負責海外的業務。」

2008年人和商業IPO遇冷,上述人士透露,新世界、紅杉資本、資金國際私募投資者進入時均與人和商業籤訂相關協議,要求發行價不低於1.53元,投資回報率不低於20%,融資回報率不低於35%,上市頭一年和第二年淨利潤分別為16億元和32億元。

在當時資本市場現實之下,正是這些投資者的支持確保順利上市,但也給人和商業限定了苛刻的條件,這些要求迫使人和商業想盡一切辦法推高股價,通過出售資產來維持利潤,為這些支持者退出做功課。

2009年、2010年期間,新世界投資等私募投資者逐步套現,人和商業業績開始呈現頹勢。2012年,JP摩根、美國資本集團等投資者也開始撤退,最初一批投資者已經悉數完成套現。

隨之,京西投資、中國人壽和海通證券等機構投資者進入人和商業,京西投資2013年時退出,海通證券於2015年1月清空退出,目前中國人壽在人和商業仍佔有5.85%股份,戴永革家族通過資產置入股份從2014年的48.49%上升至2015年的62.99%。

雖然包括戴永革在內多數投資者獲得巨大回報,但人和商業並沒有給中小投資者帶來任何回報,從2012年業績下滑後,股價長期低於1港元以下,2015年6月份曾短暫突破1港元,8月底以後股價從未突破0.5港元。

上述接近人和商業人士認為,把較為優質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注入上市公司,把虧空的地下商城資產剝離,一定程度上是大股東對上市公司一種補償行為,「股東和投資者通過套現獲得了可觀收入,把虧空留給了上市公司。」

目前人和商業共有144.8億元債務,交易所得10億美元(約合65億人民幣)中有15.6億元用於農產品電商建設等新業務發展,剩餘近49.4億元將用來償還即將到期的離岸債務,境內的96.4億元債務由買方承擔。

相關焦點

  • 人和商業半年巨虧近145億 地下商業神話終究落幕
    「防空洞商業之王」人和商業的地下商業神話終究落幕。其董事長戴永革曾在足球領域公開叫板恆大許家印,喊出了「我就是喜歡和許家印玩」的口號,然而時過境遷,龐大的境外債務壓力壓垮了這家開發商。
  • 商城大半空置 人和商業20年興衰路
    這個由曾叫板恆大的「防空洞商業之王」——香港上市企業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01387.HK,下稱「人和商業」)傾力打造的地下商城,如今正陷入「空心城」的尷尬。日前,人和商業宣布,以10億美元出售旗下44宗商業項目未獲招標。這意味著,「地下商業開發第一股」人和商業的物業遭甩賣,卻無人願當「接盤俠」。
  • 出售地下商場業務後 人和商業兩執董辭任
    11月4日,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扈玉舟與周軍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自2016年10月25日起生效。公告顯示,因扈玉舟與周軍擅長地下商場業務,但人和商業公司於2016年7月出售地下商場業務後,扈玉舟與周軍提出辭任公司執行董事。
  • 人和商業王宏放:人和地下商城運營模式淺談
    實錄:第四屆中國連鎖商業暨商業地產年會領袖峰會  王宏放:大家上午好,謝謝各位,剛剛停了幾位專家對於宏觀經濟的把握,零售市場和商業地產2009年前景的 展望受益匪淺,與各位的演講比較我們無非是一個企業的介紹,我想主持單位要我來講這個,可能是基於今年10月份反映最激烈的期間上市的一個企業有一些好奇,另外一個考慮到我們整個商業和商業地產在工作8年時期,
  • 人和商業地下空間巨虧17億 做好「地下生意」不容易
    以打造地下商業為主營業務的人和商業2013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業額不斷下降,持續虧損額達到17億。面對地下商業誘人的前景,如何更好的開發和運營地下商業成了新的問題。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認為,由於土地性質的特殊,較少受房地產法律、稅收或政策的限制,且無需支付土地出讓金及土地增值稅,開發成本低,這是地下商業明顯優勢所在。
  • 人和商業啟動瀋陽零售項目 地處太原街商圈
    人和商業啟動瀋陽零售項目 報價100,000元/平米  內地開發商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碼: 01387)在瀋陽投資的"地一大道"項目於日前啟動散售,報價100,000元每平方米。該項目地處太原街商圈,是一個地下商業零售項目,建築面積為102,600平方米。
  • 人和集團「協助」大連實德債務重組 昔日保險大鱷關國亮操盤
    華匯人壽轉讓背後的「君子協定」  「人和集團董事長戴永革和徐明是關係甚篤的好朋友。」知情人士介紹,人和集團和大連實德因此形成了長年的債權債務關係。  說起人和集團介入大連實德債務重組的初衷,大連實德內部人士透露,大連實德出事後,人和集團想接手大連實德實際100%控股的華匯人壽,以衝抵大連實德所欠債務。大連實德方面起初並不願意,由此還引發多起訴訟。
  • 太平山頂的失落 估值最高485億港元豪宅地皮最終流標
    觀點地產網 10月16日,發酵了整整一個月的香港山頂文輝道住宅項目,出乎意料地迎來流標的結果。據香港地政總署16日傍晚公布消息,位於香港山頂文輝道第2、4、6、8、9及11號的鄉郊建屋地段第1211號用地的招標,因為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定的底價,政府不接納在十月十二日截標時所接獲的五份標書。
  • 歐萊雅將以10億歐元向Natura出售The Body Shop
    歐萊雅將以10億歐元向Natura出售The Body Shop來源:聯商網2017-06-11 14:502017年6月9日:L』Oréal SA (OREP.PA) 歐萊雅集團已經為The Body Shop 的出售選定買家
  • 濰坊城區仨大型地下商城倆生意不景氣
    風箏廣場地下商城 三年前就關門大吉   11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奎文區勝利東街與四平路交叉口的風箏廣場,看到曾經頗有人氣的人和新天地商城如今早已關門大吉,地面上的4個地下商城入口都大門緊鎖。  火車站廣場地下商城 現在只剩兩成商鋪   26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和平路南首的火車站廣場人和地一大道站前商城,看到很多民俗工藝品和小百貨商鋪都聚集於此,風箏、剪紙、木版年畫等商品琳琅滿目。雖然商鋪林立、商品眾多,但是前來閒逛購物的顧客卻很少,多數店鋪都很冷清。
  • 盤點國外六大知名地下商業案例:多倫多伊頓中心等
    據官方統計,地下商城長約23千米,佔地400萬平方米,共連接了10個地鐵站,2個公共汽車終點站,1200個辦公點,200個餐館,40家銀行,40家影院,2個大型購物商場,近2000家店鋪,3個大型展覽樓和其他娛樂場所。此外,奧林匹克公園(Olympic Park),貝爾中心,蒙特婁火車站,藝術廣場等也都位於這個錯綜的網上。   蒙特婁地下城裡燈火輝煌,如同白晝。
  •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 孫正義出售阿里巴巴股份
    據《紐約時報》報導,軟銀CEO孫正義在周二DealBook會議上表示,軟銀近期出售了約800億美元的資產。  孫正義表示,他最初的目標是今年出售約400億美元資產,結果卻翻了一倍。軟銀此前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半導體公司ARM出售給英偉達。此外,還出售了T-Mobile約200億美元股份。  孫正義表示,疫情背景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如果股市下跌,軟銀可以用這筆錢購買被低估的資產,用以支持其在軟銀願景基金中的投資,或回購更多的股票。
  • 10億美元莫泰連鎖酒店整體出售引來多方爭奪
    3月2日,如家快捷在納斯達克收於35.82美元,漲幅5.35%。自2006年10月以22美元開盤價上市後,如家快捷的股價幾經起伏,2010年10月15日曾上摸最高價54.25美元,此後逐級下降至今。「如果併購莫泰成功,如家快捷的房間數量將超過後面三名跟隨者的總和,行業地位將更加難以撼動,這對股價或有提振作用。」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 啟德商地流標與恒生房地產分類指數周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遭遇流標的是九龍啟德第2A區一幅商業用地,它也是自去年1月以來第三幅流標的啟德商業地。同時,從啟德地區放大到整個香港區域。據地政總署披露,截至目前回溯過去8個財政年度,香港一共就賣地計劃進行超過180次招標,當中就有7次因為標價低於底價而取消有關賣地。
  • 40億美元!雀巢出售美國冰淇淋業務 包括哈根達斯
    (原標題:40億美元!雀巢要把美國冰淇淋業務賣了,包括哈根達斯在內) 12月12日,據外媒報導,雀巢將以4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包括哈根達斯在內的美國冰激凌業務出售給冰激凌公司Froneri。
  • 重慶地下商場現狀調查:生意火名牌少管理亂
    據了解,去年10月,重慶市人防工程設施管理站對菜園壩人防地下商場場地使用權進行公開招標時,朝天門市場、成都荷花池等5家大型企業前來「爭奪」,最終眾志成城勝出。  其實,眾志成城並不是第一家搶灘重慶地下商業的企業。  早在2009年,中國最具實力的地下商城開發及運營商之一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就進入重慶,「加盟」地下商業開發。
  • 米高梅公司尋求出售 估值55億美元
    米高梅公司尋求出售 估值55億美元時間:2020-12-22 10: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米高梅公司尋求出售 估值55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老牌好萊塢公司米高梅尋求出售,摩根斯坦利和LionTree LLC作為顧問。
  • 超10億美元!全球最高摩天大樓杜拜哈利法塔頂層觀景臺將被出售
    阿聯杜拜哈利法塔作為世界最高建築蜚聲海內外,據路透社報導,近日,阿聯最大的地產投資商伊瑪爾房地產集團決定出售哈利法塔的頂層觀景臺,預計這筆交易的金額或將達到10億美元。據分析師估計,阿聯每年靠這個景點獲得的收入超過1.65億美元。哈利法塔屬於全球第二大地產投資商、伊瑪爾房地產集團所有,該集團29.2%的股份屬於杜拜政府,除了房地產開發,伊瑪爾集團還兼營酒店、娛樂、商場等業務。分析人士稱,出售哈利法塔頂層觀景臺可能將為伊瑪爾房地產集團籌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然而,伊瑪爾房地產集團和渣打銀行兩家均拒絕對有關此事的報導表態。
  • Expedia:向私募股權出售股權以融資10億美元
    Expedia正向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Silver Lake Partners兩家私募股權公司出售部分股權,這筆交易將至少為Expedia獲得10億美元。當地時間4月21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這筆交易已到達最後階段,但仍可能破裂,並附帶私募股權公司的董事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