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都說「人紅是非多」,而有時候,花紅「是非」也多。
近日,河南鄭州,網紅溼地公園粉黛亂子草盛開引遊客打卡拍照。園內雖有一名保安和一名清潔工負責看管,還有一個喇叭不斷提醒遊客,但仍有遊客趁保安不注意跳進圍欄裡凹造型拍照、拍視頻,導致多處亂子草倒伏。
花海很美,跳進去拍照卻很「醜」。這類事件年年上演,每次發生,總會引發批評,但單純的指責,似乎也沒能發揮多大效果。那麼,除了一味批評禁止,以及寄希望於遊客提升文明素養外,景區是否還有別的辦法,來制止這種不文明行為?
在相關新聞留言區,不少網友指出,景區可以通過合理規劃設置專用拍照道路,避免亂入「花海」的問題。這種以合理規劃倒逼遊客文明的思路,值得借鑑。
客觀來講,進入花海拍照的人,並非平時就不文明,只是到了這樣的場景,不拍些照片會覺得有些可惜,所以也就「貿然越界」了。這不是為此類行為辯護——任何不文明行為都應該被批評,而是想說,網紅打卡地,不妨多一些管理思維的轉變,通過增強與遊客的良好互動,滿足遊客賞景需求。
比如以該景點為例,從景區概況來看,「花海」與遊客活動的區域是分開的,遊客在規定區域拍照,其實很難拍出「花海」效果。而如果,景區通過合理的分區設計,使得遊客能近距離接觸「花海」,而不僅僅是在旁邊欣賞,這樣就既可以便利遊客拍照,也能避免風景遭到破壞。
此前也有景區通過規劃改進,增強與遊客互動的案例。數年前,被譽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的北京居庸關「花海」,受到遊客熱捧,但由於個別遊客經常靠近鐵路護網拍照且不聽勸阻,容易引發安全隱患。隨後,為保障遊客的安全,北京鐵路警方加強對該條線路安全巡邏力度,民警還設定了幾個拍攝點,引導上山遊客文明拍照。如此改進,既為遊客賞花拍照提供了便利,也體現了治理手段文明,可謂一舉兩得。
此前武漢市黃鶴樓景區為了防止遊客亂塗亂畫,也設立了3塊專門的電子塗鴉牆,效果相當明顯:當年十一黃金周,景區幾乎沒有發現亂塗亂畫現象。
這些做法,說明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景區可以通過「技術改進」,避免遊客出現不文明行為;同時,也可以通過增強與遊客的互動性,豐富遊客體驗,增強遊客對景區的好感,實現雙贏。
所以,以後景區遇到管理難題,也不妨多些互動意識、服務思維,通過技術手段以及設計優化讓景區保護與遊客需求達到平衡,如此,遊客玩得盡興,管理人員也能少一些「勞心費神」。
□江海(媒體人)
編輯:王言虎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