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
第二十一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系列活動
「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舉辦了
「 『敕勒川味道』美食名錄推廣暨
『惠民品嘗敕勒川味道』 」的「主題日」活動。
「敕勒川味道非遺美食文化周」舉辦5天來,舉辦了「敕勒川味道—故事會」直播講座,通過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騰格里」新聞、微直播聯盟、微站直播的傳播,線上70多萬人次收看;舉辦了「丁紅娥長江武權『網紅達人』直播敕勒川味道」活動,線上100多萬人次收看;還舉辦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旅遊攝影家主題攝影」活動、精準扶貧產品展示活動、少年兒童「非遺傳習」活動等,讓遊客盡情享受「國慶天天樂」的場景。
中國烹飪大師、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吳志強宣讀了《「敕勒川味道」美食推廣名錄》。吳志強說,2020年國慶節期間,在莫尼山非遺小鎮舉辦的「敕勒川味道非遺文化美食周」惠民品鑑活動上,經萬名以上遊客「點評」,並經過「敕勒川味道—品牌推介官」專家推薦,結合歷史典籍資料,由呼和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呼和浩特市敕勒川文化旅遊創意中心籌委會等機構初步推出《「敕勒川味道」美食推廣名錄》,包括「敕勒川味道」名菜15味、「敕勒川味道」名面點15味、「敕勒川味道」名小吃15味,為下一步打造「敕勒川味道」品牌奠定了基礎。
上百位首府地區餐飲界、新聞界、網紅、網絡大咖與數千名群眾共同見證「敕勒川味道」美食名錄45味「亮相」時刻,並品嘗了現場展出的代表性餐飲菜品,非遺傳承人現場製作和展示了武川石磨莜麵窩窩、老綏遠燒麥、託縣燉黃河鯉魚、和林格爾燉羊肉、(吳氏將軍衙署)烤方子、將軍什錦火鍋、敕勒川(炭火)烤羊腿、羊雜碎、焙子、萬盛永醬牛肉、馬家精點心、託縣粉湯、清水河油炸糕等非遺美食,現場呈現了青城八大碗、莫尼山紅燒牛頭、蒙古大營烤全羊、蒙古族傳統白食、敕勒川炭火烤羊腿等100多種、1000多款「敕勒川味道」美食,供大家品嘗、品鑑,遊客們讚不絕口。現場的文化牆、宣傳牌還「刊載」了部分「敕勒川味道」的文化、典故、故事,助力「敕勒川味道」產業發展。眾多遊客留言「寄語」,在莫尼山非遺小鎮回味「媽媽的味道」。
20多名文化旅遊專家、餐飲專家、網紅、媒體大咖獲得了「敕勒川味道—品牌推介官」證書,倡導更多的名人、專家、美食家和網紅、媒體人共同向全社會推介、推廣「敕勒川味道」美食及好食材。呼和浩特市百人百組社區烏蘭牧騎獻上精彩的「惠民演出」。
莫尼山非遺小鎮創始人賈宏偉介紹,國慶節前6天,已經有3.1萬人次的遊客來到非遺小鎮參觀,並且觀摩、品鑑「敕勒川味道」美食,欣賞「全市烏蘭牧騎展演」、體驗「蒙古族皮雕藝術」及幾十種「敕勒川非遺技藝」。
「敕勒川味道」美食推廣名錄:
一、「敕勒川味道」名菜:
託縣黃河燉鯉魚、和林格爾燉羊肉、(吳氏將軍衙署)烤方子、將軍什錦火鍋、敕勒川(燜爐)烤羊腿、紅燒蹄筋、老綏遠過油肉、羊肉釀茄子、炒駝峰絲、蜜汁山藥、扒駝掌、幹炸丸子、紅燒牛頭、炸羊尾、糖醋黃河鯉魚。
二、「敕勒川味道」名面點:
脂油餅、蒙古包子、駝肉餡餅、炸油餅、羊肉水餃、大召回勺面、牛肉餡餅、豬韭合子、銀絲卷、一窩絲、爐餅、歸化城家常餅、奶油手抓餅、水晶餅、千層餅。
三、「敕勒川味道」名小吃:
歸化城燒麥、羊雜碎、青城焙子、萬盛永醬牛肉、武川石磨莜麵窩窩、馬家精點心、託縣粉湯、清水河油炸糕、刀切酥、土默特蒙古饊子、敕勒川牛肉乾、蕎面拿糕、敕勒川六度包子、「欽差餅」(玫瑰餅)、託克託縣米涼粉。
四、入選「內蒙古味道」之「呼和浩特『十味』美食」:
燒麥、羊雜碎、焙子、武川莜麵、和林燉羊肉、託縣燉魚、烤方子、油炸糕、醬牛肉、回勺面。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為活力託克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