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水準的生活品質。2012年「透明國際」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數報告,芬蘭為全世界最清廉國家,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芬蘭排名第一,令人嘆服。
提起芬蘭,很多人會回憶起當年掏出諾基亞手機給自己帶來的那份自信,和弦鈴聲,甚至像素高達100來萬,最優秀的地方就它非常的結實耐摔。雖然這些參數放到現在已不值一提,但在當時人民追求的就是這個。沒錯,諾基亞就是芬蘭的公司,諾基亞在天津也有分公司。
是的,芬蘭共和國簡稱芬蘭,北歐五國之一,二戰時曾保持中立。2018年芬蘭人均GDP排名位居前列,高達49845美元,世界排名第15位。這樣高的數據要是放在我國的情況下,只有澳門和香港可以和芬蘭抗衡,2018年澳門的人均GDP為82388美元,香港為48517美元,澳門人均GDP世界排名第3。
2002年芬蘭GDP約為1397億美元,2002年天津GDP約為2150億人民幣,如果按當時人民幣和美元的平均匯率換算的話,天津的GDP約為260億美元。不把芬蘭和天津聯繫起來還好,一對比嚇一跳,芬蘭比天津的GDP高出1137億美元,芬蘭是天津的5.3倍。實在是令人驚嘆,不禁有個疑問,天津在以後的日子裡能追趕上來嗎?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芬蘭的基本情況
聖誕老人的故鄉
芬蘭的國土面積為33,8萬平方公裡,這與我國雲南人口38.3萬平方公裡較為接近,芬蘭人口為551萬,這和我國的襄陽550萬、泰安549萬、玉林548萬等城市的人口較為接近。
芬蘭地處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北面與挪威接壤,西北與瑞典為鄰,西臨波的尼亞灣,東面是俄羅斯,西南瀕波羅的海和芬蘭灣,是歐洲第七大國。
1927年,芬蘭有電臺宣稱,聖誕老人和兩萬頭馴鹿一起就住在芬蘭「耳朵山」上,正是因為有「耳朵」,聖誕老人才能在遙遠的北極聽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聲。此後,「耳朵山」就成了聖誕老人的故鄉。
千湖之國、森林之國
芬蘭南北最長距離達1157公裡,東西最寬為542公裡。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芬蘭的森林覆蓋率約80%,約2282萬公頃,人均4.2公頃。
同時芬蘭的泥炭資源也非常豐富,已探明儲量約690.94億立方米,相當於40億噸石油。芬蘭還有兩座核電站(四個核反應堆),第五個反應堆在建。
芬蘭由於有33%的土地位於北極圈內,所以芬蘭的冬季特別的漫長,夏季非常的短暫,不再北極圈範圍內的國土還好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算是比較暖和。
從上面信息可以看出來,芬蘭的人也不多,面積也不算大,還常年冰天雪地的,瑞典能創造出如此之高的GDP,有什麼可以借鑑的經驗呢?
百十年前芬蘭也是經常被蘇聯欺負,家底子也不寬敞,兜比臉乾淨。二戰之後芬蘭靠著森林資源起家,依託科技的進步,推動了不同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而且非常快速的實現了現代化,提前進入到了信息社會。
除了有歐盟這個大靠山,芬蘭的主要經驗有以下幾點。
1,科學制定計劃和落實產業發展的行動規劃
科學制定體現在芬蘭尊重了國情和企業的基本現狀,放眼世界上先進的目標制定了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比如上世紀80年芬蘭的電信就已經是很發達了,在此基礎上,芬蘭想更上一層樓瞄準了信息通訊行業。雖然在90年代芬蘭出現了經濟危機,但是芬蘭不忘初心,在困難中繼續挺進,用行動實現了全球最重要的信息通信產業大國。
2000年,芬蘭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8%,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芬蘭行動電話普及率為68%,居歐洲第一位
2,努力完善產業技術創新的社會驅動機制。
說白了就是一切為了創新,比如不光要九年免費義務教育,高中甚至更高的教育也要免費,為創新要培養和儲備人才;成立各種重大問題的科研基金,如970年成立了芬蘭第一個高技術風險投資基金, 即「國家研究與發展基金」,等等這些。
3,不斷強化企業的結構升級和自主創新能力
比如成立於1865年的諾基亞,當年只是林業加工廠,後來電信和移動通信的崛起,諾基亞最大限度的了壓縮林業方面的業務搞起了通信領域並取得了成功。90年代,諾基亞一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就佔到芬蘭國民生產總值的3.8%, 出口佔到國家全部出口的20%。
4,全面拓展企業發展的國際市場空間與國際合作
芬蘭本土市場畢竟狹小,要想發展必須走出國門。比如諾基亞為了延伸其技術優勢, 還與西門子通信公司合作在中國杭州建設開發園區, 致力於先進移動通信技術開發,等等這些。
以上就是一些芬蘭為什麼能脫貧致富的原因,說的要是不對還請見諒。
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芬蘭的實力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
芬蘭的農業
儘管芬蘭的國土面積三分之一在北極圈內,芬蘭還是實現了農產品的自給自足,實行農林結合的方式,農業應該算是較發達的。但是農業產值佔GDP的份額非常小約3%左右。
芬蘭的工業
隨著蘇聯的解體,扣在芬蘭身上的壓力減小,從90年代開始芬蘭的工業迅猛發展,逐漸從勞動和資金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芬蘭圍繞著木材加工為基礎、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這些行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森林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芬蘭的服務業
芬蘭服務業包括商業、旅遊、金融、通訊和公共服務業等。信息產業發達,是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對外貿易
2017年,外貿總額約為1221.8億歐元,其中進口624.7億歐元,增長14.2%,出口597.1億歐元,增長15.1%,外貿逆差27.6億歐元。
2017年芬蘭的GDP約為2551億美元,較2002年增長了1154億美元,芬蘭取得了不錯的進步。2017年天津的GDP約為18549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約為2727億美元。可以說天津反超了芬蘭176億美元,天津取得了更為令人欣喜的進步,可喜可賀。
天津憑一城富可敵國!
提前祝大家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