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不孤獨》:老爺爺孤單卻不孤獨,因為他懂得如何與孤單共處

2020-12-23 時間不等熊的情感解憂

《你並不孤獨》,是西班牙的一部短片動畫,講述了身為假人模型廠的老爺爺,每天都是晚上22點起床,23點打卡上班,他與廠裡的其他人是見不到面的,只能從照片中去「認識」他們,但是他還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情,他與假人模型們成為「朋友」,為現實中的同事們帶去歡樂。

為什麼這部僅僅只有3分32秒的短片動畫會讓我流淚,我想它真的很能觸動每個孤獨的靈魂,令看過這部短片動畫的人,都被治癒。

今天我想從人物塑造,背景音樂和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個方面來闡述這部短片動畫帶給我的溫暖,也想通過這部短片動畫的意義來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並不孤獨,只要改與打破孤獨。

01人物塑造:三類人,很好地對應著我們現實中的自己

1、值夜班的老爺爺:在孤獨中對生活充滿熱情

短片的開始,就是晚上22點的鬧鐘的響起,這也代表著老爺爺的一天的開始。雖然是晚上上班,但他還是在鏡子前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對自己微微一笑,坐上去往廠裡的公交車。

他在一家假人模型廠裡上班,晚上只有他一人上班,他見不到他的同事們,所以他只能通過照片來認識他們。

老爺爺孤零零的一個人,但是他沒有害怕,他把假人模型們當成是朋友,與它們分享自己的美食,和它們一起自拍,和它們一起踢球。為了迎接聖誕節,老爺爺還和假人模型們一起為大家準備了聖誕節驚喜。

厲害的人,都有獨來獨往的能力,他們在人群裡,無所畏懼;在孤獨中,享受寧靜的時光。

憨豆先生一直給人一種孤獨感,他沒有朋友,總是一個人玩樂。他是一個會時時帶給別人快樂的開心果,他自己遇到一些不好的事,都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化解,並給周圍的人和觀眾帶來快樂。但他一直穿著古板的西裝,繫著領帶,就給觀眾一種矛盾感,認為他很孤獨。其實不是,內心深處孤獨的人才會發此感慨,快樂的人看到憨豆先生只會記得他是一直用幽默帶給大家歡樂。

原本會以為老爺爺是個非常孤獨的人,因為就他一個人在晚上上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像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上夜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果一個人上班,可能會偷懶睡覺,但老爺爺即使一人,還是肩負職責,做好自己的事情。

2、各色的假人模型:雖無法開口,卻與老爺爺相互陪伴著

短片裡有一堆假人模型,它們作為老爺爺唯一的朋友陪伴著他。一開始都長得一樣,沒有什麼特色。但是經過老爺爺的改裝,他把它們裝扮成不同的樣子,陪伴著他。

這些假人模型不會說話,任由老爺爺去給它們塑造新的形象,也為最後給大家帶來了驚喜和歡樂作出了付出。

這些假人與老爺爺的關係就是互相依附,老爺爺用它們來創造歡樂,而它們也為老爺爺驅散孤獨。

3、白天上班的同事們:很多人在一起,但也會有「孤獨」

白天,陽光明媚,一群人在一起上班,這是一大部分人的工作常態。但往往很多人在一起,反而會孤獨,只有老爺爺發現了鮮花枯死,也只有老爺爺給同事準備了生日蛋糕,為什麼其他人沒有發現呢?因為他們都是自己管自己,日復一日上班下班,成為一個孤獨的靈魂而已。

這部短片動畫《你並不孤獨》用最習以為常的事情,為我們講述一個我們人生的常態。有的時候,我們感覺孤獨,其實並沒有孤獨,而是我們自以為是的孤獨。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02背景音樂:烘託氣氛,渲染畫面,刻畫人物內心的跌宕起伏

《你並不孤獨》屬於治癒系動畫,我原以為它的背景音樂會是輕快柔和的旋律,但導演似乎為了烘託出主題的孤獨,特意選了這首鋼琴曲。

這首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魯多維科·伊諾所創作的名為《白雲》的鋼琴曲。

從伴隨著老爺爺晚上22點的鬧鐘響起,鋼琴曲就緩緩流出。一開始的壓抑,旋律和著晚間上班的壓抑心情,令我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油然而生。但是隨著老爺爺開始與假人模型們的「互動」,為白天上班的同事準備驚喜,直到同事們發現了用假人組裝成的聖誕樹,故事與音樂同時達到高潮。但又伴隨著老爺爺發現大家得獎,感慨自己似乎不屬於公司一份子時,音樂又開始變得壓抑又平靜,刻畫出老爺爺內心的孤獨感又緩緩升起。

直到老爺爺開門看到假人模型送出的邀請函與香檳的開啟聲,音樂又緩緩的達到第二次高潮,而這一次,直接治癒了我們,因為畫面中是所有未曾謀面的同事們,在晚上等待著老爺爺,與他分享得獎的快樂,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其實他並不孤獨。

《你並不孤獨》用一首乾淨毫無雜質的鋼琴曲來烘託整個故事的發展,隨著主角老爺爺的心情變化,不斷跌宕起伏,加上最後結尾的反轉,讓觀眾意外的同時也變得治癒,令人感動。

03一個關於孤獨的故事帶來的啟示:只要我們熱愛生活,滿懷希望,孤獨自然消失

在最後的結尾,老爺爺在公交車上旁邊人的報紙上發現了工廠得獎的信息,使他又一次的陷入孤獨中,覺得得獎,可能真的與自己無關。

老爺爺其實是一個溫暖的又對生活有希望的人,他出門會整理自己的衣服並給鏡子中的自己一個微笑;乘車的時候,碰到上了一天班勞累的人倚靠在自己肩膀,他也不會吵醒他;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平常人眼中多半是孤獨的,尤其還是在這家外表看起來陰森恐怖的工廠裡。

但就是老爺爺對生活並不自怨自艾,他不逃避孤獨,反而是擁抱孤獨。他與假人模型們一起玩樂,給它們打扮,用它們裝扮成他在同事照片裡看到的一切「同事」的樣子,其實老爺爺是非常積極樂觀的,更為大家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假人聖誕樹驚喜,他用他的溫暖,溫暖著別人。

但就是在工廠得獎的那刻,監控記錄裡記錄著大家的歡樂,而老爺爺他覺得自己是並不在大家庭中,即使得了榮譽也與自己無關,這種孤獨感其實是由自己產生的。但當他在晚間本該只有他上班的時候,發現那些從未蒙面只是依靠照片來分辨的同事出現並和他分享得獎的快樂時,老爺爺又恢復到那個對生活充滿嚮往的老爺爺,大家的溫暖與熱情擊退了老爺爺的孤獨。

老爺爺用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態度,把原本孤獨的人生變得溫馨。同樣的經歷還發生在一頭獨特的鯨魚身上

世界上有一頭孤獨的鯨魚叫愛麗絲,它像一個啞巴一樣生活著,因為正常鯨魚的頻率是15~25赫茲,而孤獨鯨愛麗絲的頻率是在52赫茲,它沒有朋友,沒有親屬,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沒有人安慰,所以它一直是與眾不同的。但它作出了一個壯舉,從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後到達大西洋,這個遙遠的距離,只有它孤身遊行。

它真的很孤獨嗎?我覺得不是,在一路上,它可能看到了其他鯨魚不曾見過的美景,遇到了其他鯨魚不曾遇到的歷險,它勇敢、堅持著遨遊,才能到達大西洋,正因為它內心對生活以及未來充滿著信心。

習慣孤獨,愛上孤獨,享受孤獨。

很多人會在周末,選擇舒舒服服睡一個懶覺,或者是跑跑步,去感受難得的不慌張的周末早晨。或者,洗洗弄弄,點個外賣吃點平時為了控制體重不敢點的美食,下午在睡個午覺,起來看場電影,看本書,舒舒服服慵懶的享受一天的孤獨,不去與世間的繁瑣壓力有任何的聯繫,好好享受這孤獨的美好。

一個人孤獨嗎,有時候可能會,但有時候真的會是很富裕的感受!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終結孤單」,歌詞是這樣說的:「約你你說不來,來了你又不嗨,大家開開心心出來玩,你卻埋頭吃飯,如果你的孤單,只是你的習慣,一直把自己鎖起來,實在太不應該。」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你並不孤獨》中的老爺爺,我們觀眾眼裡會覺得孤獨,但其實他並沒有孤獨,而是很勇敢,很堅定的反反覆覆的不斷推進著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都變得是那麼有激情,而突然的失落,只是自己的不確定,只是自己的以為,以為自己被大家遺忘才會有孤獨感。

1、能夠合理的發洩自己的情緒

日本有一個綜藝節目,叫《天台告白》,它科學的詮釋了當下青少年的心理環境,它的關鍵詞是:學生、天台、大聲喊話和告白。許多憋在心理已久的話,只敢在這個時候說出來,只敢在站上天台的時候,向底樓的父母發洩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的孤單感,其實都是我們壓抑已久的情緒索然,在得不到宣洩的時候,我們就被孤獨所吞噬,慢慢得變的越來越孤獨。其實我們應該改變這一觀點,是不是覺得奇怪,小時候如果不開心,宣洩情緒的方式往往是大哭大鬧;十幾歲的難過,是拉著朋友傾訴,寫大段的文字發表在自己的動態上;而成年人難過的表達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沉默,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孤獨。

所以我們要發洩自己的情緒,大哭一場、傾訴一場、這樣我們會覺得其實周遭並沒有隻剩自己一人。

2、正視自己 、接納自己

嶽曉東在《沒有人能使你孤獨》一書中這樣寫道:沒有知我的人,無論在誰身邊都是一樣孤獨。無論是接納自己心靈的探險,還是接納生活中隨機發配的壓力,接納自己才能真正地走出孤獨。

辦公室有個小姑娘,每次在我們點外賣或者要去做什麼的時候,她都表現的很踴躍,我們問她意見,她都說都可以。但其實有次她跟她男朋友打電話哭著說:「我害怕她們孤立我,害怕自己掉隊。」所以她都是提心弔膽的迎合著我們,明明不想點外賣,明明不想參與活動,她都是假裝很開心的迎合我們,但其實大家都沒有這樣想過,都是當正常同事一樣相處,只是她自己認為:

「我不想做被落下的那一個,我討厭獨處,我害怕自己被冷落。」

其實孤獨可怕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把它想的很可怕。我們應該正視自己,讓自己有自信,正視自己,不用跟別人對比,發揮自己的價值,才能打破孤獨。

04結語:

這是一個小故事,但它反映出我們每個人在不經意間都會有孤獨感,那其實是我們自尋煩惱,我們本可以過得開心快樂,卻因自己害怕孤獨的滋味而變得孤獨。

孤獨,其實多為表面孤獨,我們內心才會真正給予真確的理解,什麼叫自娛自樂,就是像老爺爺一樣,把孤獨感鎖起來,把對美好生活的堅持與努力表現出來,這樣,才能真正的不孤獨。

而且,導演也給我們了一個彩蛋,片中所有的假人雖都一樣,但是每個臉部都面帶微笑,連假人都能有笑臉面對生活,那我們不是更應該樂觀向上嗎?

相關焦點

  • 從治癒的角度解讀《你並不孤獨》:學會與孤單和解,與孤獨共處
    前言你覺得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在孤獨中搏鬥嗎?其實,你並不孤單。通過此文你將可以收穫到:1、 對於幾類孤單之人的認識。2、 孤獨的積極作用。3、 如何化解孤獨的負面情緒?正文西班牙動畫《你並不孤獨》:馬德裡的一位老爺爺,上的是晚班,每天晚上十點鐘起床,當別人下班休息的時候,他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冷清的大街,空無一人的工作崗位,寂寥空曠的工廠,還有廠裡那幾個家模特,成天面對這些的老爺爺並沒有心灰意冷,反而無時不刻地對著鏡子保持微笑。
  • 生活,有時是孤單的,卻並不孤獨
    川川一個人獨自在外工作,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喝茶,只要是自己能夠做的,他都是自己去完成。有時候,朋友就會問他,你一個人是不是很孤單,孤單的人是不是特別孤獨?他笑笑說,我是一個人,有時候的確會感到很孤單,但是我並不孤獨。你不覺得,有些人看起來不孤單,其實卻是很孤獨的嗎?有些人看起來很孤單,但是他們又不會是孤獨的。你知道為什麼嗎?人們看到的孤單只是外在的,而孤獨卻是發自內心的。
  • 天才是孤單的,但並不孤獨
    Max逐漸出現在鏡頭中,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臺階上小心翼翼地擦著他的小號。伴隨著一句旁白:你絕對沒有完蛋,只要你還有個好故事和一個聽故事的的人,可問題是,我的故事別人一個字也不相信。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了Max的身上,為整部影片製造了孤單,寂寞的意境。抒發了Max對受眾小號的不舍與對以前生活的懷念。
  • 寧願孤單不要孤獨,如果孤獨請純粹、脫俗(深度共鳴)
    「我喜歡做一個孤單但不孤獨的人」最初聽到這句話時,我並不知道孤單與孤獨到底有什麼區別?只是覺得這句話說出了我的心聲。我也看到過許多人和文章把孤單寫成孤獨,可看後也總是沒有那種打動內心的感覺。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一個孤單,並且孤獨的人,才逐漸體會出其中滋味。似乎真的只有久久品味過孤單和孤獨的人,才能領悟二者的真諦。孤單:是指單獨一個人,空間上你是一個人,但內心裡可能不是。就人而言,它是物質的,猶如離群的孤雁便是典型的孤單。
  • 一個人的孤單,並不孤獨(原創作品)
    從前的我是孤獨的,一個人時怕孤單、怕寂寞。於是,我來到人聲鼎沸的大街上,看著人來人往、車輛穿行而過。應該不會感到孤單單的一個人了吧!親友團一群人的飯局中, 看大家推杯換盞,盡情的歡唱。身體所處環境是否孤單,與內心深處的孤獨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 《Alone Yet Not Alone》孤單,但並不孤獨
    我孤單,卻不孤獨。神的光將引我回家。以他的愛和溫柔,領我經過曠野,無論我在何處徘徊,我孤單,卻不孤獨。I will not be bent in fear. He’s the refuge I know is near.
  • 《孤獨的價值》|你那麼害怕孤單,又如何享受真正的快樂與自由
    你害怕孤獨嗎?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是享受那股靜謐中冉冉升起的自在與充實,還是因為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而焦躁不安?事實上,不管我們承不承認,孤獨正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性冷淡風的穿搭、工業風格的裝修、「不婚主義」的生活方式……這一代的年輕人,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自由,但也經歷著更為微妙的窘迫處境與難以言說的辛苦:不合群,是要付出代價的。你的孤獨,到底是主動追求還是被迫接受?如果你擁有全部選擇的自由,你是否還會選擇孤單生活?孤獨,對你究竟意味著什麼?
  • 奧斯卡提名獎主題曲 | 孤單但並不孤獨《Alone Yet Not Alone》
    帶我經過荒野And wherever I may roam無論我流浪到哪I'm alone yet not alone我孤單但並不孤獨I will not be bent in fear我不會屈服於恐懼He's the refuge I know is near他是我的避難所 在我身旁
  • 孤獨的美食家不孤單
    豬骨、叉燒、五香、鹽味、和風、正油……拉麵江湖不傳秘笈一本寶書匯聚,依瓢畫葫只為了做出一碗理想中純美味道的拉麵。買器具,熬骨湯,做滷肉滷蛋……此後,不再商肆中輕點拉麵了,因為真正的骨湯食材成本太貴,你一試就知道勾兌的濃縮汁是做出不來那個味的。當自己從事美食行業後,對於美食技術的研究更是不惜血本,變本加厲。
  • 不喜歡孤獨怎麼辦種方法教你告別孤單
    工具/原料有效的計劃書方法/步驟1,我們先找出什麼樣的情況下人會感覺孤單,然後「對症下藥」。2,生病的時候是自己感覺最孤獨無助的時候,那為了讓自己能不生病,平時就要對自己好一點,該鍛鍊的時候鍛鍊,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有一頓沒一頓,身體是自己的,你不愛惜它,它總會有辦法讓你不小心摔一個跟鬥。
  • 人可以孤單但不能孤獨 婁炳成
    天已午時,那隻流浪的母貓沒有來;自從它生了一窩崽兒,每當這個時候,都要到我家廚房的窗戶前喵喵地叫,向我討要一塊肉,自己不吃,而是叼起來帶給它的孩兒們。這個小動物的母愛,令我感動。那幾隻小麻雀也沒有來,往日太陽溫暖的時候,他們總是要來到我的寫字間的窗前,相互之間拉些閒話,嘰嘰喳喳,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於是,我感到了孤單。  現在,很流行一句話,叫作「空巢老人」。
  • 寧願孤單不要孤獨,如果孤獨請純粹、脫俗(深度共鳴)
    「我喜歡做一個孤單但不孤獨的人」最初聽到這句話時,我並不知道孤單與孤獨到底有什麼區別?只是覺得這句話說出了我的心聲。我也看到過許多人和文章把孤單寫成孤獨,可看後也總是沒有那種打動內心的感覺。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一個孤單,並且孤獨的人,才逐漸體會出其中滋味。似乎真的只有久久品味過孤單和孤獨的人,才能領悟二者的真諦。孤單:是指單獨一個人,空間上你是一個人,但內心裡可能不是。就人而言,它是物質的,猶如離群的孤雁便是典型的孤單。
  • 《蝶戀花》寒夜無影空寂寞:一個人的夜裡,你是否孤單、是否孤獨
    孤單的不是寒夜,而是人;孤獨的不是冷夜,而是心;一個人的寒夜裡,你是否感覺到孤獨、是否孤單。舉酒驅寒寒不散,千杯苦酒醉鏡蓮。屋外清風聲欲滿,萬家黑夜燈火明。雞鳴三兩遍,孤枕淚連連。多少江湖多少事,閉眼如夢上心頭。清詞解意:一、寒夜無影空寂寞,有心賞花萬花落:寒冷的夜裡,看不到一個人的影子,心裡感到無窮無盡的孤獨與寂寞:有心情欣賞花開的時候,花已經落盡了。
  • 孤獨與孤單的區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解釋
    在我看來,孤獨是精神上的「孤獨」,當你感覺沒有一個懂你,知你,沒有一個擁有共同語言的朋友,你就會感覺到孤獨,有一種知音難覓之感,「何處覓知音」。雖然說在別人眼中,你不「孤獨」,周圍有許多的朋友,無論是什麼時候你都不是獨自一人,但此時的你只能說明,你不孤單,然而,你的內心是孤獨的。此時,孤獨應該比孤單可怕。
  • 我們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為什麼
    #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越長大越孤單,習慣了孤獨。最近讀到一個理論,它從理論和實踐中幫我們印證了,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孤單。事實上是,並非只有我們如此,好多人都如此,我們的文化克己內省,尤其盛產孤獨而不孤單,西方文化細分外求,特別聚集孤單而不孤獨。
  • 《孤獨的美食家》:美食不孤單,享受一個人的用餐時光
    美食不孤單,享受一個人的用餐時光你時常一個人吃飯嗎?或是有多久沒有獨自一人吃過飯?在科學上指出,如果一個人吃飯時不專心,往往會食不知味和沒有得到飽足感。不僅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也會無法享受美食所帶來的味蕾感受。
  • 【音樂欣賞】讚美詩/《Alone Yet Not Alone孤單但並不孤獨》
    我孤單,卻不孤獨。神的光將引我回家。以他的愛和溫柔,領我經過曠野,無論我在何處徘徊,我孤單,卻不孤獨。I will not be bent in fear. He’s the refuge I know is near. In His strength I find my own.
  • 孤獨的人,你不孤單!有人和你感同身受,請尋找他們和你相伴。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感到孤獨。遍尋朋友圈,寂寞身心冷的,大有人在。他們經常會說,感同身受這個事兒,根本不存在,所以,所有的悲欣都無法與人與共。看著他們鬱鬱寡歡的樣子,很讓人心急。其實,感同身受的人不難尋。有首英文歌叫:you are not alone,你並不孤單,感同身受這件事兒,也是如此。你的所有悲欣,都能找到同伴。找找你的身邊人,總有一位和你一樣。一段時間,我總為家人感到心焦,各種擔心,讓我很是煩悶。於是,我找一位姐姐聊天。她和我說起她家中的事兒。
  • 孤獨的美食家不孤單
    此後,不再商肆中輕點拉麵了,因為真正的骨湯食材成本太貴,你一試就知道勾兌的濃縮汁是做出不來那個味的。當自己從事美食行業後,對於美食技術的研究更是不惜血本,變本加厲。購物車裡永遠是廚具為先,買…買…買…叉燒烤鴨爐、電動掛壁爐、全自動智能烤爐、烘焙烤箱、大烤房、香料粉碎機、切絲機、保鮮機、榨油機……當望著堆滿設備的倉庫時,不經感慨為了製作出好吃的美食,天哪,需要的器材可真多的。
  • 《孤獨的價值》|你那麼害怕孤單,又如何享受真正的快樂與自由
    你害怕孤獨嗎?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是享受那股靜謐中冉冉升起的自在與充實,還是因為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而焦躁不安?事實上,不管我們承不承認,孤獨正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性冷淡風的穿搭、工業風格的裝修、「不婚主義」的生活方式……這一代的年輕人,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自由,但也經歷著更為微妙的窘迫處境與難以言說的辛苦:不合群,是要付出代價的。你的孤獨,到底是主動追求還是被迫接受?如果你擁有全部選擇的自由,你是否還會選擇孤單生活?孤獨,對你究竟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