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農民怎麼培養 他們聚集一堂研討大計

2020-12-24 閃電新聞

近日,全省農廣校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負責人齊聚海寧神龍灣召開全省農民教育培訓研討會,就新時代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展開深入研討。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不僅有專家分享專題講座,現場還對優秀微視頻和優秀學員先進表彰,更有相關負責人分別從中專教學、農民培訓、基地建設運行等方面作了經驗分享;而會議的「重頭戲」,便是共商明年乃至「十四五」時期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大計。

表彰優秀農民學員

據了解,今年,浙江省農廣校系統緊緊圍繞全省農業主導產業,落實「浙江籍學生免費就讀農廣校種養專業政策」,全省共招生3950人,畢業3641人,累計畢業8.2萬人,招生及畢業人數位居全省成人中等職業學校之首,在全國農廣校系統中也位列前茅。此外,省農廣校系統還聯合省內涉農高職院校招收642名高素質農民和基層農技人員參加大專層次學歷教育,將招收60名參加現代農業經營領軍人才提升班(大專和本科層次),打通了農民從「中專」到「大專」和「本科」學歷晉升通道,形成了「金字塔」式農業人才培養機制。截至今年 11月底,全省已累計培訓各類農民近11萬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浙江還圍繞提升農業職業技能和教育培訓的質量,舉辦了2020年全省農業職業技能大賽。在第三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上,浙江代表團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新時代開啟農民教育培訓新徵程,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找準定位,謀劃好工作思路,適應好發展需要,順應好農民期盼,同時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營造好發展環境,以培訓為紐帶推動高素質農民協作發展、互補發展,持續跟蹤農民訓後產業發展,開展政策宣講、項目推介、技術指導等延伸服務。

針對目前農民培訓的不足,接下來,省農廣校系統將精準對象,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增強能力,提升教育培訓有效性;全程監管,提升教育培訓的規範性;整合資源,加快構建新型教育培訓體系;打造品牌,積極營造農民教育培訓良好氛圍,奮力開創「十四五」農民教育培訓事業新局面,為「重要窗口」增添農民教育培訓的新風景。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農民教育培訓怎麼幹?看浙江如何高質量答題
    浙江在線12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虞建萍)這兩天,全省各地的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及不少涉農組織都在深入學習剛剛結束的2020全省農民教育培訓研討會的重要課題及成果,尤其新時代農民教育培訓的方向,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 「新時代 新綠領」 2019句容「十佳」新型農民評選揭曉
    中國網·美麗句容訊 11月29日上午,「新時代 新綠領」----2019年句容市「十佳」新型農民評選決賽在句容餘坤開元大酒店舉行。參賽的20位選手賽出了風採,經過項目演講、專家答辯、評委打分等環節,最終選出句容市「十佳」新型農民、10名句容市「優秀」新型農民。
  • 貴州正安:「新青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2015年,我家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在新時代青年農民學校(以下簡稱「新青校」)產業導師包遠明的帶領下,也將目光瞄準了自強村的中蜂養殖。由於勤奮好學,技術要領掌握很快。」蜂農楊甫玉說,當初,師傅(包遠明)分了5蜂群給我,我像護著「金雞蛋」一樣,根據時節、環境、花源帶著蜂群在周圍幾個山頭輪轉管護,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從5群發展到30群,還產出了純正優質的蜂蜜。
  • 培養新型農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意義
    可見,依託產業發展對農民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同時積極引導和教育農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使之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這是新農村建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最為迫切的要求。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出一條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新路子
    這背後是學校蹚出一條新路子——「定向委培班」。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振陸說:「學校致力於探索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技術技能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蹚出了『校地聯動、教產銜接、開放共享、終身學習』的新路子。」
  • 新時代公民培養的五維空間
    新時代公民培養問題,已成為了當代話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公民的品質培養,已成為了時代的考量。新時代公民培養的一維空間  公民培養不可能簡化為一個點,一個人的公民性是有空間與時間縱橫穿梭的。點,意味著空間與時間通通不存在。簡單的點點間形成不了公民社會,因為點點間只是一個零維空間。
  • 做新時代的農民,一定要有點科技含量
    在合作社中央控制室,用來控制不同主機的滑鼠就有5個,可以隨意切換監控畫面,「做新時代的農民,一定要有點科技含量。」通過物聯網養兔,養殖風險可控,還為進一步提高實驗兔的附加值打下基礎。以色列一家藥品研發企業要用近親繁殖的兔子血清凍乾粉做實驗原料,選擇騰達兔業作為供應商。基本飼養費加上血清凍乾粉加工費、郵費,最終一隻兔子售價達到2200元。
  • 新時代呼喚更多新型職業農民
    他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到「新農人」的轉型,成為「幹活挑著金扁擔」的梅州現代化農業引領者之一,讓更多撂荒田地成為「創收福地」,幫助農民增收。(見《梅州日報》7月12日1版)  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是農村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 河北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新時代 新模式 新農人
    原標題:新時代 新模式 新農人——河北省下足功夫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高素質農民是重要支撐。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自2014年開始進行高素質農民培養試點,通過練內功、聚外力「兩條腿」走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支撐,不斷創新培育機制,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不斷取得喜人成績。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培養高素質農民25.4萬人,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及農業產業脫貧致富帶頭人正在形成規模。
  • 漣源市啟動2020年「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
    11月18日,我市2020年「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開學典禮在市師訓中心多功能報告廳舉行,197名農民大學生集中「充電」,將為全市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 農業現代化,高素質農民咋培養 | 職業教育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系列觀察
    「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既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農民群眾實現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和渴望。」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一方面,2018年我國務農勞動力平均年齡53歲,比10年前提高6.8歲,老齡化趨勢十分明顯,必須加快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
  • 懂農業 愛農村 愛農民:新農民的鄉村振興路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李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為新時代中國鄉村所擘畫的宏偉而美好的總藍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新農民,便是當今時代背景下的這樣一支「三農」工作隊伍。
  • 石器時代M平民寵物培養攻略 平民寵物怎麼培養好
    石器時代M平民寵物培養攻略,在遊戲中寵物搭配是很重要的,那麼到底要怎麼做好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蘭溪:培養傳統小吃製作人才 開闢農民創業就業新空間
    蘭溪:培養傳統小吃製作人才 開闢農民創業就業新空間 2020-07-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引導和培養時代新人?
    ■「回歸、創新、育人」是培養時代新人的最佳路徑 徐飛: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培養時代新人,2018大學校長論壇三個主題詞給出了非常好的答案:第一,回歸;第二,創新;第三,育人。 回歸。
  • 跳回「農門」大學生農民託起農業新希望
    據了解,通過技術改良,在試驗田裡,早稻的提前成熟讓畝均產量從700多斤增加到1000多斤,在江西綠能,「大學生農民」楊四寶們種出的早稻,就有這樣的「身價」。隨著農業轉型升級和「大學生農民」招收計劃的不斷深入,江西綠能湧現出一批有知識、懂技術、善管理的「大學生農民」。他們憑著對農業發展更深的見解,合理運用資本、技術、品牌,並使之與土地有機結合。
  • 古浪一中:培養具有報國之心的新時代青少年
    古浪一中:培養具有報國之心的新時代青少年 2020-12-24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舉辦首屆新時代農民畫美術班73歲農民畫痴上了第一堂美術課
    重慶日報訊(記者 聶晶 見習記者 劉一葉)12月16日,重慶新時代農民畫美術創作培訓班開班儀式暨2020年重慶市基層美術館館長交流座談會在合川美術館舉行。堅持美術創作11年的龍德信和來自我市十餘個區縣的近30名農民美術愛好者一起開始了3天的專業美術培訓。
  • 董兆偉:「新財經」教育改革培養新時代財經人才
    董兆偉:這是時代和專業發展的需求 「新財經」教育改革順應新時代的要求,也是專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新時代呼籲新育人模式。
  •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深遠意義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深遠意義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1.30 星期二     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鎮歧田村村民程志遠是個老牌養豬專業戶,如今程志遠利用循環生態養殖:種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