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幾篇都是談到了淮安的住宿、飲食和出行,這一篇來談一談淮安的工資。因為當時待在淮安的時間有點長,在當地也大致地了解了一下風俗人情,具體到工資收入這一塊可以說一下,當然,這些數據都是六七年前的數據,跟現在相比,肯定現在高出不少。
首先就是淮安的生活成本來講並不高,消費壓力並不大,所以企業在開薪資待遇的時候也往往沒有高開,這是整體的一個情況。當時和同事在當地出差,發現出門打車、餐館吃飯、住酒店都是平民消費,哪怕是我們買當地的特產,還有去商超買當地的雙溝珍寶坊、今世緣和洋河,也都覺得價格夠平。而且對於一些比較小一點的商店,店家還說不帶包裝盒的白酒更便宜點。
這樣的價格消費水平的確讓人懷念,更容易讓人覺得這座三線小城的生活氣息濃厚。早上,一群又一群的人騎著電動車湧向市區,傍晚,又紛紛從市區回流,形成上下班期間的潮汐觀。在當地,遍地的小商店,夾雜著各種品牌的連鎖店,也讓購物變得很方便,尤其是當地特色的華潤蘇果店鋪,這在當地是特色連鎖店,在別的地方不多見的。
因為外來人口並不是那麼的多,而且開發區又遠離市區,工廠打工者並不常見。本地人口要麼上班要麼做點小生意,但出行的成本不高,把自家電動車充滿電可以跑個往返,吃飯的成本也不高,不僅菜樣百出,而且價格優惠,很少需要排隊等候,當地有蘇客這樣的中式餐飲連鎖,吃一餐飯也就十幾塊錢。住宿則更不用說,都是自住房,也無需考慮租房成本支出。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開出的工資不算高,例如去逛新亞廣場的華潤萬家和樂天瑪特之類的商場,發現所招崗位待遇普遍都在2000~2500左右,有的只是給到了1800。商場裡面提供的大量崗位類型應屬於服務行業職務,但能看得出當時的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工資待遇情況。
當然,這些都是在2013年的時候的數據,淮安發展很快,以上的薪資數據可能早已刷新。
也有不錯的待遇,不過都不多,而且具有一定的門檻。例如在當地醫院,效益不錯的醫院,一個普通技師待遇都是在6000以上,而且其中的一些技術加管理的職位則更高。
有這樣的工資收入,可以說在當地愜意地生活不成任何問題,例如早早地買了車,閒暇時間跑去野外逛逛,感受一下城市的變化或田野的味道,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當地,因為產業結構原因,像類似上面的待遇的崗位其實數量有限,哪怕是類似信息技術這一帶有一定專業技術門檻的職務,也往往開價不高。同樣的軟體工程師,在淮安地區要比軟體產業發達的沿海地區大城市待遇低不少,當然,也有遇到過一些沿海城市或者省會城市的軟體公司,派駐人員到淮安來,短期的出差同工同酬,如果是為了長遠考慮,在淮安本地僱傭的話,同等職位給的待遇要低很多,可能上海、南京那邊是5000起,但這邊就可能是3000起,當然,為了考慮到本地化的用人,一般對僱傭要求也不高,否則去找高級別的人也是不太好找。
就信息技術行業來說,一般而言的當地中小企業,給到待遇也就是3000左右,以後再視企業發展狀況和個人能力而有所變動,也有一些起步是2500起的,那可能是更小一點的公司了。
這並不是當地的薪資水平都很低,因為本地人居多,做生意的人也很多,如果是自己做生意賺錢,那收入就不太好算。例如新亞大廈後面就是著名的小吃一條街,可以直通淮陰師範大門,一路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餐飲小吃店和小攤位,定價就是按照當地收入和消費水平來,好吃不貴。看生意如此興隆,食客源源不斷大致能猜到收益也不錯。
哪怕是請客去酒樓吃,也是好吃不貴,家庭菜館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有個當地朋友告訴我們,他們一行10個人在開發區裡面的一家家庭菜館聚餐吃飯,滿滿的一大桌子菜,其中一些他自己都覺得是硬菜,後來結帳一共才消費了300塊,這樣的客單價,恐怕也難以支撐店老闆給員工更高的工資。
即使是在淮安萬達廣場的萬壽園酒樓,出品的菜餚精緻細膩,環境也優雅,消費也不貴,人均80就可以吃的很不錯了,但這樣的客單價恐怕也讓服務人員的薪資高不上去。
以上說的是當地的消費層面來看比較平民化,故導致人工待遇也隨之。這不是說不好,相反可以感受到一樣的錢能在當地有更多的購買力,也讓節奏不快的城市市民具有更大的獲得感。
忘記說了一點,就是同樣是三四線城市,同樣盛產名酒,在淮安的酒價格要比宜賓優惠很多,今世緣典藏十年也無非是一百出頭,但是同樣的時間段在宜賓,五糧液出品的酒(並非五糧液,若是五糧液更貴)就貴了好多,或許就是品牌效應吧。
但對比之下,五糧液的工人年薪是5~8萬,這個數字也體現了釀酒行業的工資收入水平,淮安的酒名氣沒有那麼大,工資待遇上可能就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