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朱翊。
紅網時刻5月8日訊(記者 陳亞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醫護人員在一線奮力拼搏,能讓他們毫無顧慮、一往無前,是因為有堅強的後盾,後勤人員——一群聚光燈照不到的群體,卻是「戰場」上的生命線、補給線,承擔著指揮、調度等重要使命。1月23日,湖南省緊急拉響一級響應的號角,疫情爆發了,醫療物資的及時供應在「病」臨城下之際更是尤為重要,朱翊放棄婚假,主動請纓,爭當後勤「女兵」,成為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醫療物資保障組一員。
疫情期間,她負責對接社會捐贈的醫療物資,常常一天接到40、50個電話,每天從單位往返機場3、4次,只為讓一線醫護人員能夠得到保障。5月4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團委為了表彰先進,授予朱翊「優秀團幹部」榮譽稱號,為她多天的奮鬥點讚。
婚假未休 大年初一主動請纓上戰場
「實在是沒想到這個年過得這麼不普通。」朱翊回憶起這個春節,她心裡感慨不已。
2020年1月8日,朱翊和男友剛領了結婚證,完成了人生大事。因為年底工作任務比較繁重還沒還得及休婚假,正準備過年時好好陪陪家人的朱翊,除夕到老公的老家永州,大年初一下午就接到了戰鬥號令,她主動請纓上戰場,初二一大早便驅車趕回長沙。她沒想到的是馬上要面對的是一場這麼艱難的鏖戰。
疫情爆發初期,醫用物資極度緊缺,一線抗疫人員缺少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怎麼辦?朱翊24小時待命,對接省藥監局、長沙海關、省紅會、省慈善總會、省僑聯等多個部門,在無數個微信群中,接受諮詢、收集信息、甄別真偽、記錄反饋,不放過一線希望,不落下一絲線索,希望給前線再多送去一包口罩,一套防護服。
「那些天,我接了前半輩子加起來都沒半個月多的電話。」一天40、50個電話,從早上8點到凌晨3、4點不間斷,由於捐贈的對象還有海外的僑胞,朱翊儘量配合愛心人士的時間,常常倒時差接電話。微信上的好友也突然暴增,「美國,德國、越南、寮國,緬甸……各個國家的湖南同鄉會會長都來加我,感覺跟全世界的僑胞都聯繫上了。」僑胞們心繫家鄉,在看到湖南的捐贈途徑後,紛紛聯繫朱翊,作為捐贈方和接收方的聯結點的朱翊,每天都在上演《來電狂響》。
一日往返機場3、4次,行萬步收捐贈物資
「捐贈的物資很多,種類很雜,像雪花一樣突然都湧了過來。」朱翊要做的不僅僅是對接各部門和相關人員,還要負責清點貨物,「物資一來了就要從衛健委趕到機場去,多的時候一天要跑3、4趟機場。」
讓朱翊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9點趕到黃花機場去接收一批物資,那是一批中聯重科從白俄羅斯分部郵寄回來的口罩。年初夜晚的長沙,寒風冷得刺骨,黃花機場貨運站就像一個大操場,沒有任何的遮擋物,「妖風」直挺挺地刮在她們身上,這批貨由於數量較多,當晚一直清點到凌晨2點多。接收貨物完畢後,馬上趕回家撰寫當天的《全省醫用防控物資供給分配情況日報告》。
饒是鐵打的身子,遇上隆冬寒風吹5個小時也是難頂,果然,朱翊第二天就病倒了,遂在家待了4天,但就算頭痛很嚴重,她還是堅持在家工作,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等到病情好轉了些,又馬上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東奔西走,在長沙的港口、機場、捐贈企業來回奔忙。
除了防疫工作 還要「補」作業
在全體抗疫工作者的奮戰下,3月10日,湖南一級響應轉為二級響應,最緊張的時刻已經過去,物資在復工復產後也得到了保障。但朱翊還是時刻緊繃著自己的神經。「省內的情況是控制得很好了,但是,現在最主要的是國外局勢還很複雜,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對現在的朱翊來說,防疫工作相較之前輕鬆些了,但是由於疫情耽誤了三個月的日常工作要一時補齊,確實有點難。她除了是戰疫時的後勤「女兵」,還是省衛生健康委財務處主任科員,日常負責全省衛生健康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都是及其細緻的活,需要時間打磨。所以她現在還是保持著早上8點上班,晚上8點下班的節奏,儘量把沒交的「作業」補上。
「苦心人天不負。」努力就會有收穫,朱翊因為在疫情阻擊戰中的出色表現,榮獲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委員會2019年度「優秀團幹部」的稱號,是繼2016年獲評「委直優秀團幹」、2017年獲評省衛生健康委年度考核嘉獎、2018、2019年獲評「省衛生健康委優秀黨員」的又一肯定。
一線的醫護人員衝鋒陷陣是英雄,在抗疫後方不斷支援、給與堅強後盾的人員亦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