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蛐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覽冥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但凡比較出眾的古代文明,在上古時期一定會有關大洪水的記載。
我國上古時期不用說,大禹治水的傳說人人都有聽聞過,如今更是發現了當初大洪水所造成的土壤層;而禹他爹鯀也是個著名的治水專家,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當然沒有徹底治好,所以才有了之後的大禹接手之事。
而在其他文明當中也是如此,跟我們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在歷史上也曾爆發大洪水,作為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洪水伴隨著風暴,幾乎在一夜之間淹沒了大陸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瑪雅文明大家也都知道,南美洲最令人驚詫的叢林文明,也是全球唯一一個古老的叢林文明,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末日論正是來自瑪雅文明的預言。在瑪雅聖書當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這是毀滅性的大破壞……一場大洪災……人們都淹死在從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
《聖經》當中關於諾亞方舟的事情大家更是聽過了很多遍,在《創世紀》第6到第9章當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上帝耶和華認為世界充滿著破壞與暴力,於是決定要用一場大洪水來清洗這世間,唯獨一個叫諾亞的好人能夠避免。
耶和華告訴諾亞發洪水的時間,並讓他建造一艘大船,帶著他的妻子與兒子兒媳們一起上船,當然還要帶上各種動物,每種動物都必須有雌雄俱有,這是為了之後的物種繁衍做打算。大洪水洗滌了天地,直到諾亞獻上了一份讓耶和華無比滿意的祭品才終於停止了這場浩劫。
當然我們都知道諾亞方舟的故事是杜撰的,但這些文明當中共同記載的大洪水卻是事實,之所以古代文明這麼容易發洪水,跟文明本身的選址有關。
人的生活離不開水,能夠催生璀璨燦爛的古代文明的地方基本都是在大江大河流域,比如華夏文明源生黃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源生尼羅河流域,上文當中的古巴比倫處在幼發拉底河跟底格裡斯河流域,古印度則是有恆河跟印度河圍繞。
雖然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但古代人類對於大自然的一些災害卻無可奈何,一旦賴以生存的河流爆發洪水,造成的毀滅會非常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中國古代洪水頻發,卻不會建造諾亞方舟避水,或者像《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寫的那樣跑去山洞中躲著呢?
有關學者表示,這正是中國強大的秘密。
大禹9過家門而不入,終治洪水;而他的父親雖然沒有成功,在《山海經》中卻也有這麼一段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秦修建的靈渠跟都江堰一直都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之後歷朝歷代的帝王在治理水患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華夏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我們面對困難不避讓,不妥協,應用面對的士氣。正是中國這股不服輸的勁兒,才讓我們哪怕在近現代史進程中落後了西方列強數百年的時光,卻能夠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迎頭趕上,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正是中國強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