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解脫文殊院 (上)

2020-09-06 詩意家庭

成都的文殊院是很有歷史也很有名氣的,但這次來成都之前我還真不了解。不但我和老伴兒都不了解,就連我們這位成都的同學也不了解,因為她遷來成都這麼多年竟然一次也沒去過。令我和老伴兒有點稱奇的是她家離文殊院並不遠,從她家乘車走人民路,過了市中心的天府廣場不遠就到了,也就是幾裡路的距離吧。但細想一下也不奇怪,沒啥事兒誰去寺廟裡幹啥,大連市中心的嵩山寺我不也是一次都沒進過嘛。我們這次一起去文殊院也不是拜菩薩,而是因為在都江堰玩兒時導遊提到了成都小吃,說成都有三處主要的小吃街,分別是玉林街、文殊院和另一個我們記住的什麼街,我們是出於對成都小吃的興趣才決定去那裡的。因為同學家和玉林街就隔著一道人民南路,我們已經幾次去吃過了。查一下電子地圖,再近一點的小吃街就是文殊院外那條街了。又順便搜索了一下「成都文殊院」才知道,原來這座寺廟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的884年,南宋時增建,明代兩次翻修,基本奠定了現有規模。但1644年毀於兵燹,1697年重建後始改今名文殊院。院中現有各石大柱建築的主要殿宇及銅造像,都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住持僧本圓重行募化擴建的。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整修。1953年文殊院與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新都寶光寺等同樣得到保護和修繕。「文化大革命」時,院中文物受到嚴重破壞和損失。1983年,文殊院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1988年,新建千佛和平塔。該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這裡不僅是佛教活動場所和旅遊勝地,還辦有空林佛學院,培養德才兼備的僧伽人才。原來這文殊院是這麼重要的旅遊景點啊!那我們還是早一點去吧,在品嘗小吃前先看看文殊院吧。

文殊院裡遊人不少


下來公交車後走不遠就到了文殊院門前。我這就是慕名而來,其實真看不出什麼門道來的。我感覺這座寺廟的大門高度和規模與其名氣不太相稱,可能是因為這裡的南方氣候的原因,大門和附屬建築修建得沒有北方的寺廟那樣厚重高大,以至於我覺得拍照的意義不大,就讓相機待在包裡進了大門。大門裡面的遊人和香客不少,老伴兒又照例請香去燒。其實她遠談不上信佛,多有關的佛學知識知道的還不如我多。但多年來她是進了寺廟就燒香,那都是實用主義的拜佛,都是求佛保佑兒子一步步順利升學留學。我估計她是搞不清佛和菩薩還有羅漢的區別,就以為凡是廟裡供奉的塑像都是大慈大悲法力無邊救苦救難,燒燒香拜一拜許個願很可能會有用的。對此我從不提異議,因為我確實也拿不出說服人們不信佛的根據和道理。何況,佛教文化早已和儒道文化一起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佛陀的道理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舉世公認的。我對佛教的看法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有所不同,因為佛家認為自己信佛並不是宗教,喬達摩.悉達多也與耶穌和默罕默德不同,他不是神而是人,他只是把自己悟得的解脫人生煩惱的路徑告訴眾生,而且並沒把他自己說成高不可攀,而是告訴人們都可修行成佛,而不像其它兩大宗教那樣神永遠是神,人永遠是人。因此我是覺得佛陀更平易近人,給人的現世關懷更多。

與同學參觀文殊院


當然,現在國內的大乘佛教已經把佛主神化了,也與西遊記裡如來的形象有關,信徒多把大雄寶殿供奉的佛陀神仙化了。但我很理解,這是符合中國信眾的實用主義需求的,人們太需要這樣一位超自然又超世俗的神仙來救苦救難了,所以佛教在佛陀的祖籍都銷聲匿跡後,在中國佛教還會世代擁有那麼多的信眾。中國的信眾早就分為大乘和小乘的善男信女了,我看也是各有各的道理。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說法真是高大上,為他人和大家就是政治正確,所以一出手就能佔領精神境界高地;但我自己覺得還是小乘佛教算是佛教的原教旨主義,只是按照佛陀的指引把自己解脫出來就可以了,而其實人人度化自己得解脫的道路才比較實際。不過大乘宗教的目標確實誘人,而且即便不能修煉成佛也能修得低一點層次的羅漢或菩薩的。而且像菩薩這樣的等級並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人人本來就是菩薩,只要正確修行就能由自己渾然不知的本位菩薩修成正果的果位菩薩的。中國的禪宗六祖慧能告訴人們更簡便易行的修煉途徑:頓悟。這樣人們離菩薩的距離就更近了。想想自己只要好好修行修煉就能成為菩薩,而持戒念經簡便易行,何樂而不為呢?難怪各地寺廟的香火常年鼎盛。這裡供奉的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涅槃後也能和佛陀一樣得到人們的香火供奉。我對文殊菩薩的職責不甚了解,只知道因為其名號有個「文」字,從古至今的考生都要考前專程前來拜謁許願的。可能現在這裡的香客都是家有考生,有求文殊菩薩幫孩子金榜題名吧。我想老伴兒應當是來還願的,因為兒子已經在美國博士畢業,今後再不用升學考試,她認可認為是文殊菩薩顯靈的作用。嗯,我還是不提異議,兒子的福報如此,她怎麼想都行啊。(待續)

留學必讀之書

相關焦點

  • 神會大師開示頓悟的關鍵:禪修之法莫作意,無念之中有真諦
    神會大師開示頓悟的關鍵:禪修之法莫作意,無念之中有真諦 | 文 青衫文齋六祖著名的法脈傳人之一神會大師,生於唐中宗嗣聖元年(公元684),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晚期弟子,菏澤宗的創始者,南宗的得力人物。對於禪修的頓悟,神會大師認為:自心從本已來空寂者,是頓悟;即心無所得者為頓悟;即心是道為頓悟;即心無所住為頓悟;存法悟心,心無所得,是頓悟;知一切法是一切法為頓悟;聞說空不著空,即不取不空,是頓悟;聞說我不著我,即不取無我,是頓悟;不捨生死而入涅架,是頓悟。在神會大師看來,頓悟的關鍵是無念,言語動作中只要無念就行。
  • 成都文殊院,一個分享智慧的地方
    文殊院例外,只有一個中門,山門也是殿門,山門殿和天王殿合二為一足見文殊院的低調和與眾不同。進入古樸山門的第一眼便是彌勒菩薩,和顏悅色的布袋和尚形象很有感染力,在彌勒佛下有文殊院宗性大和尚題寫「心靈家園,歡迎回家」木牌。山門不設三門,一視同仁向所有人打開中門,「歡迎回家」又見文殊院的親近與平和。
  • 走吧,去成都看看文殊院
    不記得了,文殊院第一次來。,文殊院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歷經唐、五代、宋、元、明諸朝,過去稱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後,才更名為文殊院。,是攝友購買文殊院「宮廷糕點」,走到一看,隊伍拍得太長,不知道幾個小時才能買到,也就作罷。
  • 邂逅青島棧橋 ——頓悟時光的行攝手記(4)
    頓悟時光
  • 「佛學·拾玖」-「頓悟佛性、定業與不定業」
    這個解釋就是就是我們常說的「頓悟成佛」。也是我們從《大般涅槃經》中能夠順利推導出來的結論,邏輯非常鮮明,只是為什麼業力突然就能夠崩斷呢?「頓悟」從何而來,這就引出了竺道生「善不受報」的命題。在之前我們的內容中我們學習過「十四無記」的內容,知道了佛陀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輪迴的主體是什麼,但是輪迴確實是存在主體的。
  • 雨中的文殊院
    來到文殊院大門口文殊院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清朝康熙三十六年重修,改稱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也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築、朝拜、宗教信仰為一體的佛教聖地。文殊院總建築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六重正殿依次正對山門的中軸線,氣勢恢宏壯觀。
  • 「歷史眼」蘭州文殊院 藏在鬧市的古廟
    歷史眼蘭州文殊院 藏在鬧市的古廟蘭州文殊院(資料圖)蘭州是一座古城,古城中藏著古廟。這座寺廟就是文殊院,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蘭州文殊院的知名度不高,就連很多久居蘭州的當地人,也沒有留意過它,當然也就沒有多少遊客知道它了。實際上,如果你問蘭州本地人文殊院在什麼地方,很多人恐怕也會一頭霧水,就算是知道這座寺廟的蘭州本地人,也通常不會將這座寺廟叫做「文殊院」,而是叫做「左營廟」。左營廟修建於明朝末年。
  • 2014年成都文殊院 寺院生活體驗營圓滿結束
    營員的娛樂活動(圖片來源: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營員在聽法師講課(圖片來源: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營員的文藝活動(圖片來源: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第十五期體驗營:普耀法師講戒攻心,320名營員5月1日集體受戒4月30日晚7點30分,在主持人慶妙法師的邀請下,空林佛學院教務長普耀法師走上講臺,為營員講授沙彌戒及八關齋戒
  • 文殊院——成都最美的寺院
    在成都有一座美麗的寺院,它就是中國長江流域四大禪林之首的文殊院。公交:乘坐42、75、126、127路公交至大安西路西站下車;或乘坐16、55、98、298路通宵專線公交至文殊院站下車,步行約320米可達;地鐵:乘坐地鐵1號線至文殊院站。
  • 一條會開花的河——頓悟時光的行攝手記(5)
    海菜花的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遠遠望去,一朵朵小花靜靜的點綴在水面上,如同繁星點點。頓悟時光
  • 成都文殊院的記憶
    到達成都是中午,安頓好住宿,就決定先到文殊院一遊。從離文殊院最近的地鐵站出來,就會看到一家成都擔擔麵館,這家擔擔麵館大概就是專門為來自各地的遊客開的麵館,也許是怕外地遊客不習慣吧,擔擔麵的麻辣鮮香中的辣和正宗的一比太弱了……但是麵館老闆的善解人意給人印象深刻,有位沒有買面的外地遊客問附近有便宜的正規旅店嗎?麵館老闆耐心告知附近哪有,有問路的,她也不厭其煩的告訴人家。
  • 天府廣場在成都 (上)
    但直到離開成都的前一天乘BUS去文殊院時,才在地面上看到了天府廣場。但當我們的車繞廣場而行,成都的這位同學和我老伴兒正嘰嘰喳喳嘮著她們女同學之間的什麼嗑,根本沒把這個廣場當個景點往外看,我也沒好意思提議在廣場這兒下車。說心裡話,這個廣場並沒什麼古蹟和建築太值得看的,我對這個廣場的興趣主要是象徵意義上的。首先是廣場的名字就非常好,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省城中心廣場冠名天府再合適不過了。
  • 西行遊記(川藏騎行)D14
    ,據說在文殊院喝茶感覺很棒的。,三號線高升橋站乘坐,省體育場換成1號線,五站即到文殊院站。,環節也不錯,陳麻婆豆腐也是中華老字號,據說創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年)作為川菜的經典菜餚,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感受。
  • 景致記錄:這是座位於鬧市的文殊院
    公元1697年—公元1706年,慈篤禪師受捐重修寺廟,更名叫文殊院。公元1720年,清朝康熙帝御賜「空林」匾額給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叫「空林堂」。遊客進入文殊院,多半是被朱紅色的圍牆所吸引,這裡太適合拍照了。
  • 成都就是「成物」、「成事」、「成人之美」之四川成都文殊院外圍
    早晨從酒店騎自行車到達文殊院,很遺憾,疫情期間寺院暫時不對外開放,只能在文殊院外圍看看和拍些照片了(如下圖)。看來在疫情當前,所有人都是聽從國家和政府的安排。,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年—617年)。
  • 甘肅蘭州有一家低調的寺廟,也叫文殊院,竟與四川成都文殊院同名
    蘭州這家寺廟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名字竟然也叫「文殊院」,當說到「文殊院」時,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在四川省的省會成都,同樣也有一座著名的寺廟叫「文殊院」,想不到在蘭州的市中心,竟然也有這麼一座同名的寺廟「文殊院」。
  • 遊覽成都名勝古(下)
    後因戰亂毀壞,直到清康熙年間(1662~1722)方才重建起來,並且正式定名為文殊院。當時康熙皇帝還特地為這座廟宇題寫了「空林」二字。它是我國十大禪林之一,寺內還收藏有很多珍貴的佛教文物。建築格局文殊院規模很大,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等主要建築。整體就像一座封閉的四合院一般,布局十分嚴謹。
  • 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學院舉行2019屆本專科畢業典禮
    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學院2019屆畢業典禮現場(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沉沉)智海大和尚開示(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沉沉)能幹法師代表文殊院常住發言(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沉沉)空林佛學院2019屆本專科畢業班合影(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沉沉)2019年6月24日,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學院2019屆本專科畢業典禮在成都文殊院福慧樓二樓舉行。
  • 四川文殊院門票與開放時間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漢語系佛教重點寺院之一,中國長江上下遊四大禪林之首,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於一體的佛教聖地。》》峨眉山景區門票價格攻略及開放時間 》》閬中古城旅遊攻略 》》蜀南竹海旅遊自駕車線路指南攻略 》》杜甫草堂門票與開館時間攻略 》》成都歡樂谷門票攻略  四川文殊院
  • 《頓悟入道要門論》下卷講解(八)【2506期】
    大珠禪師開宗明義即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修頓悟法門即可得解脫,修頓悟法門須從根本 (即心)修,不向外求而向內求;修根本須從禪定修,只有在禪定中才可修得無生心無住心,才能頓悟,才能明心見性。大珠禪師這一見地,是聖解,是徹照迷航的明珠,深刻地闡明了禪定是三世諸佛必經之途這一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