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額頭梅花妝的來歷嗎?花朝節,說說一月花神是誰?

2020-12-15 城市船夫起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據說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誕辰,民間尤以十二花神為敬。因為花神之期,所以有了「花朝節」之稱。關於十二花神是誰,以及他們的來歷是什麼,其實是和「民間造神運動」很像的,大都是歷史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因為與某花相關的一些事情,或者名字含花等原因,而被附會上的神名。今天我們就說說一月的花神,花是什麼花?神是什麼人?

江採萍·影視圖片

一月,最具代表性的花是梅花。關於花神,最著名的就是唐玄宗的梅妃江採萍。據說她十四歲時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歷史上有名的「驚鴻舞」就是其所創編而成,被稱為「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後逢安史之亂,投井自盡。她自幼愛梅,其父寵溺,便在庭前院後栽滿了梅花。後選入宮廷,在住所又廣栽梅樹,宮苑內亭子稱「梅亭」,閣樓稱「梅閣」,處處以梅為名,有傳聞說因其痴梅,唐玄宗戲稱其「梅精」。

梅花妝圖片

關於「梅花神」,還有一位是「壽陽公主」,而現在的人額頭點「梅花妝」,據說就是來自於她的事跡。《太平御覽》相關記載,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這天臥在一處殿簷下, 一陣暖風吹過,恰好有數片梅花落在了她的額頭上,據說公主醒後,無論如何也抹不掉,就留下了梅花痕。宮女們看見後,都覺得公主的樣子更加嫵媚動人了,後來就效仿起來,最後又從宮內傳到民間,就有了至今仍為女孩子喜歡的「梅花妝」。因此有說法就認定壽陽公主為正月的花神了。

屈原·影視圖片

以上說的兩位正月花神都是女性,其實在民間傳說中,還有兩位男性也被信奉為花神。第一位就是人們熟悉的屈原,但這個說法中,正月的是蘭花神。關於屈原是蘭花神的來歷,其實很簡單,源於他的詩歌《離騷》中有「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雖不周於今人兮,願依彭成之遺則」,意思就是我種下九畹地的春蘭,也栽植了數百畝的蕙蘭;雖然和現在的人比較顯得特立獨行,但我效法的是商朝時彭鹹的操守。正因為這個原因,花之四君子中有了「蘭」的高尚氣節。

梅花圖片

還有一位被稱為「梅花神」的叫「柳夢梅」,此人出自《牡丹亭》的劇本,只因為此劇情中,女主角曾死後埋葬在梅花觀;後來進京趕考的柳夢梅路過此處,見到女主角畫像,掘開墳墓,女主角復活,二人成就一段婚姻;故事最後的經過和結局就是女父不認女婿,後柳夢梅高中,才有了一段圓滿的佳話。從以上傳說的四位「正月花神」,可以顯見民間認定花神是誰的原因,大體都不逃脫這個模式。

接下來將連續歸總介紹其他花神來歷,請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神話中統領群花、傾國傾城的花神,你知道是誰嗎?
    我小時候可能比較喜歡臭美,所以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花仙子,即花神,走到哪裡皆是步步生蓮,使個法術都是漫花飛舞,簡直不要太美太炫酷了。說起來,我對於花神的嚮往基本都是來自於動畫片、電視劇等等,所以若是你問我,我國神話中的花神是誰,我一時半會兒估計還真回答不上來。
  • 祭花神、祈繁盛,關於「花朝節」你了解多少?
    傳統習俗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花朝節就是其中之一。花朝節最早起源於春秋時代,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可與中秋節相提並論,今天小編帶你詳細了解一下花朝節的傳統習俗。
  • 十二個月十二種花,十二位花神,中國傳統花朝節太美太浪漫了
    中國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後來人們把這一天記為花朝節,稱花朝。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 傳統花朝節:漢服青少年祭花神祈福
    西湖月季亭前,一群可愛的孩子們身著漢服,款款而來,十二位「花神」帶領著一眾「花仙」步入會場,帶著天真可愛的笑臉面向全場觀眾行傳統禮儀致意,隨後「花仙」簇擁著代表十二花神的少女,手捧鮮花,來到臺前,依次向錦繡滿枝頭的花樹虔以致禮。福建漢服少女將將寫有對春日祝福的彩帶系在百花枝頭,共同送上美好的祝願。
  • 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花朝節春季裡最美好的節日當屬花朝節。花朝節,又稱「花神節」,為百花生日。花朝節不僅是漢族傳統節日,在部分少數民族中也有流傳。此外,還有一些地區以二月十二或十八為花朝節。這種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同時,從古籍中也能看到不同年代的花朝節日期也同,晉代《風土記》中的花朝為二月十五,明代《熙朝樂事》記載相同,唐代亦如是;南宋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而《翰墨記》又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
  • 上海非遺挖掘式微民俗 十二花神「飄」入古猗園
    這12位「花神」高60釐米、寬近40釐米,均是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剪紙花樣經」的代表性傳承人鄭樹林剪出來的。按照月份從小到大排列,分別是: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鳳仙、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茶花、十二月水仙。
  • 花博會 | 「首屆漢服花朝節」演繹國風魅力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會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唯美的傳統文化視覺盛宴,展示了漢服所獨有的文化魅力。「『首屆漢服花朝節』借力城市花博會平臺優勢,打造重慶城市文旅品牌,融合了『花享盛世』『漢服文化』與『重慶美女』三大元素,凸顯重慶文旅特色。」城市花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 【黃家灣花朝節】3月18日黃家灣美到震撼
    >一起來感受一下吧春光明媚上午10:00祭花神儀式開始漢服展示親親看出來了嗎花神們正在做萬福禮相關閱讀:【花朝節】同樣是賞花,黃家灣賞的是「花的文化」【花朝節番外篇】花信是個什麼東東?【花朝節】美人篇:十二花神雲集黃家灣【花朝節】美人篇:3月18日黃家灣花朝節,十二花神的美遠不止這些【黃家灣花朝節】美衣篇:穿漢服免費遊黃家灣花朝節【黃家灣花朝節】美食篇:吃花、挑菜、花糕、花酒、花茶【黃家灣花朝節】3月18日美景、美人、美食、美衣、精彩表演等您來【黃家灣花朝節】3月18日十二花神帶您玩轉黃家灣花朝節
  • 花朝節丨一花一詩,美翻了!
    比起元宵和七夕,知道花朝節的人並不多。還記得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兩句詩「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嗎?秋月,特指中秋之夜。花朝,就是花朝節,據說這天是百花的生日。花朝節的習俗,很早就已經形成。在唐代,花朝節更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這一天,大家賞花、拜花、郊遊、交友、聚餐、喝酒、談戀愛……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花朝節日期因地而異。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
  • 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
    今日主題: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從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曆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一月花神按照男花神來說,一月花神是蘭花,在文人眼中,蘭花是君子之花,象徵高尚的君子之風。但按女花神來說,一月花神卻是梅花。
  • 朝番子 南通的花朝節,你知道嗎?
    要照南通的老風俗,陰曆的二月半,是百花的生日,叫「花朝節」。民間的「花朝節」,是根據地區和氣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落場是二月初二,有的是二月十二,像我們南通就是二月半。  「花朝節」從唐朝就有了,搞活動的大部分是文人,他們一頭賞花、一頭吃酒、一頭賦詩。到了宋朝後風氣大盛,範圍逐步擴大,又有了賞花、種花、踏青、賞紅的活動。宋朝的時候,汴梁城把「花朝節」叫成「撲蝶會」。
  • 今天在上海復活的「花朝節」,到底是個什麼節?
    在農耕時代,花朝節是非常熱鬧的民俗節日,據考證起源於唐朝武則天時代。當天習俗包括賞紅、種花、撲蝶會、祭花神、挑菜節、寒食節等。據《松江府志》記載:「花朝,群卉編系紅彩,以祝繁盛。」這天,賞花、種花、踏青、賞紅成為勝事。
  • 武漢園博園花朝節,和3000名漢服小姐姐賞花賞月賞春燈
    生活、情感、搞笑、雜段,和你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3000餘名漢服愛好者進行花神巡遊、漢服展示、投壺射箭等10餘項古風十足的活動。花朝節是為了紀念百花仙子的誕辰,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漢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於農曆二月十五前後舉行。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
  • 西溪溼地花朝節等你來玩 有個超大氣球可帶你上天
    浙江在線3月31日訊 從昨日起到5月12日,西溪溼地迎來美美的「花朝節」,這個從南宋時期就有的節日,主旨就是大家一起去看花。  今年的花朝節展出890多個花卉品種,共計100多萬盆花卉,分杜鵑之意、牡丹之韻、櫻花之舞等十二大主題花卉區。漫步在綠堤,隨處可見花卉布置的小黃人、小豬佩奇等卡通形象。
  • 徐州漢文化景區第四屆花朝節:弘揚漢文化之美
    繼2016年徐州漢文化景區第一屆花朝節活動圓滿落幕後, 2019年3月30日上午九時三十分,持續一周的「第四屆花朝節」在漢文化景區拉開了帷幕,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醫科大學以及徐州工程學院化工青年志願者協會化工青協100名志願者參加本屆花朝節,40名漢服演員,20名工作人員協助工作。
  • 千人穿漢服共慶百花生日 2018中國杭州·西溪花朝節驚豔亮相
    花朝節,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3月31日(農曆二月十五),正逢漢族傳統節日——花朝節,一場富有古典韻味的「漢風·花誕」活動在西溪溼地綠堤舉辦。當天只要穿著傳統漢服,就能免費進入綠堤遊覽。春風和煦,陽光明媚,西溪溼地繁花似錦,美不勝收。近千名身穿漢服的年輕人應約而來,在這裡舉辦了一場花朝文化的盛筵。
  •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 等你來偶遇
    10月25日,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位於兩江新區的園博園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王婉晴、韓雪、麥合麗婭·牙克甫技壓群芳,分別奪得冠、亞、季軍。「首屆漢服花朝節」於9月27日正式啟動,通過全城招募、區縣聯動、高校參與的形式,甄選出20位優秀選手入圍總展演。
  • 句容白兔鎮伏熱花海「花朝節」漢風火爆醉遊人
    為了提振文化自信,傳播傳統文化,日前,白兔鎮伏熱花海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漢服花朝節」。百名「花神」身著漢服,「穿越」來到千畝花海中,瞬間為「十裡櫻花」增添了一抹亮色,僅清明小長假期間就吸引了3萬多人前來遊玩。
  • 傳統花朝節復興又十年,健康新主題賞花添歡喜
    杭州西溪溼地國家公園,每年3月底至5月初都有一次花朝節,地點在西溪溼地的綠堤上舉行。這綠堤一頭聯結福堤,一頭通到紫金港路,全長約1.6公裡,猶如一條輕靈飄逸的繡花絲帶,鑲嵌在溼地公園腹地,更以綠堤為主的花朝節讓西溪溼地名揚四方。
  • 古代南京最熱鬧花農民俗回歸 花神廟「花朝節」開幕
    (記者 李凱) 悠揚的古典音樂聲響起,12位身著鮮豔漢服、代表一年十二個月份的「花仙子」翩翩起舞,向舞臺中央的中間的「花王」頷首稱拜……今天(5月11日),雨花臺區「美好雨花」群眾文化體育藝術節暨花神廟「花朝節」開幕儀式上,6分鐘花神祭祀場面再現了幾百年前的南京熱鬧民俗,美輪美奐的浪漫場景讓市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