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據說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誕辰,民間尤以十二花神為敬。因為花神之期,所以有了「花朝節」之稱。關於十二花神是誰,以及他們的來歷是什麼,其實是和「民間造神運動」很像的,大都是歷史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因為與某花相關的一些事情,或者名字含花等原因,而被附會上的神名。今天我們就說說一月的花神,花是什麼花?神是什麼人?
一月,最具代表性的花是梅花。關於花神,最著名的就是唐玄宗的梅妃江採萍。據說她十四歲時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歷史上有名的「驚鴻舞」就是其所創編而成,被稱為「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後逢安史之亂,投井自盡。她自幼愛梅,其父寵溺,便在庭前院後栽滿了梅花。後選入宮廷,在住所又廣栽梅樹,宮苑內亭子稱「梅亭」,閣樓稱「梅閣」,處處以梅為名,有傳聞說因其痴梅,唐玄宗戲稱其「梅精」。
關於「梅花神」,還有一位是「壽陽公主」,而現在的人額頭點「梅花妝」,據說就是來自於她的事跡。《太平御覽》相關記載,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這天臥在一處殿簷下, 一陣暖風吹過,恰好有數片梅花落在了她的額頭上,據說公主醒後,無論如何也抹不掉,就留下了梅花痕。宮女們看見後,都覺得公主的樣子更加嫵媚動人了,後來就效仿起來,最後又從宮內傳到民間,就有了至今仍為女孩子喜歡的「梅花妝」。因此有說法就認定壽陽公主為正月的花神了。
以上說的兩位正月花神都是女性,其實在民間傳說中,還有兩位男性也被信奉為花神。第一位就是人們熟悉的屈原,但這個說法中,正月的是蘭花神。關於屈原是蘭花神的來歷,其實很簡單,源於他的詩歌《離騷》中有「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雖不周於今人兮,願依彭成之遺則」,意思就是我種下九畹地的春蘭,也栽植了數百畝的蕙蘭;雖然和現在的人比較顯得特立獨行,但我效法的是商朝時彭鹹的操守。正因為這個原因,花之四君子中有了「蘭」的高尚氣節。
還有一位被稱為「梅花神」的叫「柳夢梅」,此人出自《牡丹亭》的劇本,只因為此劇情中,女主角曾死後埋葬在梅花觀;後來進京趕考的柳夢梅路過此處,見到女主角畫像,掘開墳墓,女主角復活,二人成就一段婚姻;故事最後的經過和結局就是女父不認女婿,後柳夢梅高中,才有了一段圓滿的佳話。從以上傳說的四位「正月花神」,可以顯見民間認定花神是誰的原因,大體都不逃脫這個模式。
接下來將連續歸總介紹其他花神來歷,請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