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後
除了沉浸在拆箱的喜悅中
你是否也遭遇了
賣家的花式催好評?
最近
廈門有不少市民反映
被賣家求好評的電話、信息
煩得受不了
市民
籤收9個快遞
一天接5通電話索要好評
市民葉女士
昨日通過廈門日報讀者熱線
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煩惱
雙十一我總共籤收了9個快遞,還沒來得及評價,賣家就開始花式催好評,有時一天能接到5通賣家要好評的電話,這給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市民黃女士
也有同樣煩惱
我打開淘寶,就收到很多賣家的私信,他們一開始就發一句「親在嗎?」,等我回復後,就連續發求好評的信息,煩死了!
市民張先生
也抱怨道
午休期間,一位賣家打電話求好評把我吵醒了,氣得想給差評。
不過
市民林女士也表示
以前不在意返現的幾塊錢,但是雙十一買的東西多了,會集中打好評,也能返不少錢。
除了「轟炸」頻率高
求好評花樣也挺多
賣家
求好評套路多
不分時段打擾買家
記者觀察了解到
雙十一之後,不少市民被催給好評
賣家「求好評」的套路也特別多
總結起來
大致有三種類型
【物質利誘型】
給好評就發紅包
「親親回饋老顧客,獎2元-4.66元隨機紅包,要求留50字+5張圖+視頻評價。」提到求好評,市民吳女士立馬給記者發來一張賣家求好評的截圖。
賣家求好評消息截圖
吳女士回憶雙十一期間,她買了一個生日禮盒,籤收快遞後,就收到商家信息。吳女士告訴記者,身邊不少朋友也向她吐槽,有的賣家為了獲得好評,他們會以贈送優惠券、返現等形式「誘惑」買家,但是這樣的好評不真實,容易影響消費者對商品的判斷。
【打感情牌型】
利用市民同情心
為了得到好評,有的賣家還會打感情牌。「親,知道打擾您很不好,但店鋪在評比考核,缺了您的好評,業績上不去會被辭退,求您幫幫忙。」
市民鄭女士告訴記者,買家發此類簡訊更像道德綁架。她說,起初收到這樣的信息還會給個好評,不過後來還收到不同店鋪發來的類似信息,才發現自己被利用了,這些全是賣家的套路。
【狂轟亂炸型】
不同號碼窮追不捨
市民盧女士還跟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雙十一買了瓶漱口水,從收到貨後,賣家就連續2天,分不同號碼發簡訊求好評。除此之外,有家衣服店鋪,還會通過平臺私信發消息給盧女士求好評。
市民顏先生也反映,不少商家真的是「窮追不捨」,見私信、簡訊都不回復後,會打電話求好評。「我有次還在上班,就接到了電話。」顏先生補充道。
那麼
面對這樣的情況
消費者該不該順勢給好評?
賣家此舉是否違背平臺要求和法律規定?
廈門日報記者
諮詢相關網購平臺和律師意見
平臺:消費者可投訴舉報相關賣家
賣家花式求好評,合適嗎?
記者就上述問題諮詢了
淘寶、京東、拼多多的客服
淘寶客服表示,平臺不允許店家好評返現的行為。不過,索要好評的賣家行為也不在處罰範圍內,建議消費者與賣家溝通處理。淘寶客服建議,消費者不必理會催要好評的賣家,可以就商品實際情況填寫評價。「如果覺得賣家催好評有騷擾性質,消費者可以發起投訴處理。」淘寶客服補充道。
京東客服則建議,消費者遇到賣家頻繁索要好評,可以到工信部舉報相關的號碼,對此進行電話和簡訊屏蔽。同時,客服也接受消費者提交具體訂單號舉報該行為,後續將按照提交糾紛單、等待賣家回復、京東專員介入並告知消費者賣家意見、繼續協調等流程處理。
「平臺對賣家有嚴格的審核,如果賣家有問題,平臺會考慮下架賣家產品、停封店鋪等嚴肅處理。」拼多多客服解釋,用戶有被索要好評的情況,可以將賣家作出承諾的聊天截圖或相關證據發給客服核實處理。
新聞連結:三部門明確要求杜絕刷單刷評
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三部門6日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從九個方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其中包括:杜絕刷單、刷評、炒信等失信造假行為,不得發布浮誇的直播帶貨「戰報」虛增流量,不得從事商譽詆毀、裹挾交易等違法違規競爭行為,或依託算法推薦、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進行「隱形」不正當競爭行為。嚴格規範廣告發布行為,提高廣告品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杜絕虛假宣傳、低俗內容。
樹立消費者至上理念,健全完善高效便捷的投訴舉報處理和反饋機制。依法落實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產品「三包」等規定,積極探索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創新。
三部門還要求,要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數據安全、使用與保護,嚴格防範個人信息數據被洩露和濫用。嚴控各類平臺和App過度收集用戶數據且洩露和濫用,避免電信欺詐等次生風險發生。
製圖/張平原
律師說法:好評返現屬不正當競爭
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的許東律師表示,賣家通過給紅包、軟性強迫等手段向消費者索要好評的行為,嚴格來說並不違法。但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好評,很多並非根據事實、遵從本心的評價,忽略商品本身是否有瑕疵等各種問題,潛在影響其他消費者的選擇,變相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實際上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許東律師表示,目前,法律對於「瘋狂催好評、打電話、賣慘求好評」的行為無明文禁止。但實際上,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賣家的「好評返現」在一定程度上涉嫌違反該條規定。對於賣家多次電話或者簡訊騷擾,消費者可以選擇向市場監督管理平臺進行投訴舉報。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張玉榕 見習記者:蒙婧
編輯: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