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歐陽修的《蘇才翁輓詩二首》其二中曾言:「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有大志向,不甘於平凡,內心想要有一番成就,哪怕人已至中年,但是又有什麼關係?依然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自古以來,神童不在少數,而老當益壯的亦不逞多讓,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年紀增大,這不是不成功的藉口。對於一個人來說,哪怕人到中年,可是如果身上有這四個特徵,往往能夠大器晚成。
第一:自強不息。周文王姬昌在《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的意思是天道的運轉是強勁有力的,那麼對於一個君子(可理解為想要成功,做出成就的人)來說,也應該像天道運轉一樣,哪怕暫時不會成功,但是依然要不斷追求自我進步,努力進步,不斷奮進,千萬不可鬆懈懶惰。人到中年,生命過去一半,但是並不能定論整個人生,如今在黑暗的雨夜的不斷前行,都是可以轉化為明天的雨後彩虹,美麗的風景就在前方,不可輕言放棄,自強不息,依然可以活得精彩,創造輝煌。
第二:厚道大度。周文王姬昌《周易》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是說,大地吸收陽光雨露從而滋潤萬物,而一個君子(含義同上)就應該以厚道大度的德行去對待身邊的人和物,胸懷寬廣。包容萬物。一個人的「容量度」發小,決定了一個人能夠站得多高,看得多遠,成就有多大,心中僅有自身,不過克己之成就;心中有國之大義,則可有一國之功業;心中懷揣天下,成就青史留名。正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的氣度有多大,他能承擔的責任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高。以厚道的態度面對萬物,自然「得道多助」,無論何時,都不晚。
第三:莫輕看自己。在《格言聯璧》中說道:「莫輕視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輕視此生,千古在此一日。」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身體裡含有著天地人的精氣神,自己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要看輕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無論何時,你都可以有一番成就。與這個廣闊的世界相比,人是渺小的,但是人又是不平凡的,自從呱呱墜地,就決定了你是世界上不同尋常的存在,自己看輕自己,就是對人生的不負責。唯有自信,方能堅定不移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心中自信,就可勇往直前,哪怕中年,又何妨?
第四:上進謙虛。《格言聯璧》裡曾云:「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有一顆上進的心,哪怕是古代先賢,依然不可以失了爭高下的志氣;對於同時代的人,不能丟了謙虛的態度,正所謂「誰說今人不如古人」,時刻保持上進,可以讓自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面對權威,敢於說「不」,懂得謙虛對人,這樣才能查缺補漏,彌補自身不足,才能讓自己走得越來越快,路也越來越寬。
孔子曾曰:「四十不惑」,也就是說在中年的時候,一個人就應該達到沒有什麼疑惑的人生境界,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些難,但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糊塗過事,這卻是可以做到的。
【菜心物語】醉心於中國傳統文化,希望用璀璨的文字,傳遞人生哲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