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很失敗甚至是一事無成,並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喜歡自作聰明。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其實是最容易做出蠢事來的。具體而言,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做人往往有以下四個很「蠢」的特徵,有一個,也不好,來看看你中招沒?
一、驕傲自大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曉峰憑藉著聰明的頭腦,為公司拿下了幾個不小的項目,愛才的老闆對他十分賞識和器重。曉峰不禁有些飄飄然,沒多久,喜歡自作聰明、驕傲自大的老毛病就逐漸暴露了出來,開始變得目中無人,甚至私下裡對老闆也頗為不屑。老闆惜才,暗示了他好幾次,希望他能注意言行舉止,搞好關係,但他總是陰奉陽違,難改臭毛病,經常自作聰明地對同事的方案指指點點,有時甚至還對客戶反唇相譏,最終被老闆炒了魷魚。
現實生活中,像曉峰這樣喜歡自作聰明的人有很多,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也很容易會誤以為自己無所不知,身上就難免會表現出驕傲自大這個很蠢的特徵,結果,往往給自己帶來災禍。
二、孤立無援
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個狂士禰衡,他把曹操手下文臣武將視作無物,貶得是一文不值,自認為只有孔融與楊修值得一提。禰衡自作聰明,將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許褚、徐晃等人罵為衣架、飯囊、酒桶、肉袋,稱自己是「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大罵一通,揚長而去,更有甚者,他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裡。這種人,自然被眾人所孤立,在曹操讓他去見劉表、黃祖後,依然不改自作聰明的毛病,最後被黃祖砍了腦袋,做了個無頭狂鬼。
這裡並不是想要貶低禰衡,也不是說他蠢,而是強調自作聰明,容易讓自己孤立無援。人們常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而一個喜歡自作聰明的人,認為別人不如他,就容易離群孤立,顯得與他人格格不入,尤其是當他依仗聰明排斥他人、排斥經驗時,就經常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可悲境地。
三、不顧後果
池塘裡有兩隻青蛙,有一隻很聰明,也很愛冒險,經常跑到池塘之外探險。有一年夏天,池塘乾涸了,兩隻青蛙不得不離開那裡,四處尋找安身之處。
沒多久,兩隻青蛙來到一個很深的井旁,其中那隻聰明的青蛙不假思索地對另一隻說:「喂,你看,這裡井水多清澈呀!讓我們一起到這井裡面去住吧!」另一隻回答說:「那麼,如果井裡的水也幹了,我們該如何爬上來呢?」
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往往太過自負,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腦子裡總是在想:「這在我的預料之中……」因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所以往往也都喜歡不顧後果的兵行險招,豈不知,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結果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害。
四、過分好勝
美國的薩姆·沃爾頓是一位商界奇才,謙虛是他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他從不顯得過分好勝,這讓許多競爭者低估了他,而他手下的僱員則覺得什麼都可以對他說。結果,沃爾頓把沃爾瑪做成了全球第一大連鎖超市。
許多喜歡自作聰明的人都不了解一個簡單的事實;在這方面勝人一籌,並不等於在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勝過他人,過分好勝,處處樹敵,即便因為聰明取得一些小成就,也一定無法長久。(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