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2020-12-17 佛語點悟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世間有人信佛,說明他或她的善根福德深厚。不信佛的人,往往善根淺,福德淺薄。有「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就是信與不信的問題。《金剛經》講「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是通往覺悟解脫生死成佛的寶筏,只有成佛了,寶筏才能捨棄。佛說法浩如煙海,在這麼多法門中,找到自己適合的法門不容易。個人修行要遇到善知識的指導,要有名師指點。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先斷了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因。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

一、深信因果

佛教主張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影隨形。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明白種善因得善果。深信因果的人會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相信六道輪迴的存在,並找解脫生死六道輪迴的方法,從而會遇到佛法,會對佛法生起信心,並依教奉行。

二、喜歡聽佛號佛歌

聽到佛號感覺很親切,尤其是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很恭敬。對於佛陀所說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一生成佛,深信不已。喜歡聽佛歌《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喜歡聽《大悲咒》,不僅旋律優美,更是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喜歡聽《六字真言頌》,六字大明咒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能閉六道輪迴之門。

三、喜歡去寺廟親近三寶

空閒的時候常常去寺廟拜佛,聽有修行的出家人講經說法。有的人到了寺廟,頓感身心清淨,常常拜佛懺悔。學佛之人也都喜歡去寺院,為什麼會喜歡去寺院,因為寺院有三寶,去親近三寶,去護持三寶。親近三寶,護持三寶,能獲無上殊勝功德利益,那麼是好還是不好呢?答案在經典之中一目了然,去寺院禮佛是好事。去寺院護持三寶、親近三寶亦是好中之好。《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四、喜歡讀經書常常懺悔

拿到佛經愛不釋手,能恭恭敬敬的讀誦經書。喜歡讀佛經,一遍遍的讀,不厭其煩。所有的佛經都具有增長智慧、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報的共性。《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明白因果,知道無始劫以來做過很多惡業,知道懺悔可以消業障。

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話所講的就是「孝」跟「敬」,就是講的孝道與師道,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父母是我們培植福德的一大助緣。「奉事師長」,師長跟父母一樣,我們也要照顧老師的物質生活,不辜負老師的教誨,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佛法從這裡開始,佛法也到這個地方圓滿。「淨業三福」之「孝養父母」是恩田,「奉事師長」是敬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悲田,都是在種福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學佛修行的根本。

六、嚴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最好加行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對於五戒十善能夠好好的守持,就是遵循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佛涅槃後以「戒」為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就斷了三惡道的因。

七、喜歡護持三寶

三寶即佛法僧,恭敬供養出家人。喜歡量力而行的助印佛經和流通佛經,喜歡送人佛經,讓更多人都從佛法中受益。與人廣結善緣,勸人信佛向善。尤其是勸人念佛,因為念佛是成佛的捷徑。有一個人成佛了,就有很多眾生得渡。所以護持三寶的功德無量,福報無盡,還會得到佛菩薩的護佑。

而禪宗慧能大師說過只接上根之人,所以靠自力開悟,悟後起修是很難的。所以念佛顯得尤為重要,念佛普被三根,利鈍兼收。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行住坐臥都可念佛。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念佛,預知時至就是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引你,或者臨終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到西方淨土,即為不退轉菩薩,一生成佛。就可廣渡眾生,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這些眾生裡面還包括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和冤親債主。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萬事有因就會有果,與佛有緣的人也並非都是善良慈悲的人,並非都是善緣,也有惡緣,比如那些誹謗正法、詆毀佛教的「魔子魔孫」,這些人心術不正,與佛結下的是不善之緣,造業起惑,種下不善之因,多生以後也難以聚足善根,聽聞正法,離苦得樂。什麼樣的人算是與佛有善緣、佛緣深厚呢?這樣的人身上往往體現出以下三個特徵。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俗話說:「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廣義上來講,人人本具佛性,都是與佛有緣的,只是緣深緣淺不同,有的緣分已經到了,有的緣分還未到。這裡說的「無緣之人」,是狹義上講的,就是緣分還沒到的人,不是永遠「不度」,而是暫時不度,等機緣成熟,自然會度。
  • 佛教:佛緣深厚的四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俗話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只要一個人沒有到絕症的地步,經過醫治,就能得到一定的康復甚至痊癒。而一個與佛有緣的人,終究會遇到佛,最後修行成佛。有人說:「與佛有緣就能成佛嗎?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現今社會,的確很多人不信佛,甚至與佛無緣。但也有無數的眾生,與佛有緣。即使現在沒有修行,在經過某種條件的激發後,在他心靈深處,種下的「道種」,就會生根發芽,在緣分的感召下,最後遇見佛。緣是佛家對生命之間的一種詮釋。認為眾生,都曾經是佛,或者與佛有緣。只是由於多了許多妄念,造成自己迷倒在娑婆世界,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所以,真正說來,眾生都與佛有緣。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家常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沒有根的草,你再怎麼澆灌它也是徒勞。佛法只會渡那些願意被救度的人,不相信正法、不願意被救度的人,強求不得。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一、戒殺放生之人「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不殺就是放生,戒殺就是積攢陰德。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我經常提到「佛緣」這個詞,很多人有疑惑?到底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有哪些特徵呢?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根機悟性不同,所以佛緣深淺不一。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
  • 一位方丈說: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5個特徵,一個也算有佛緣
    方丈見我們二人誠懇請教,便針對「佛緣」為我們進行了開示。聽完之後,我與朋友如醍醐灌頂一般,原來做一個與佛有緣的人,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總結方丈的開示,一個佛緣深厚的人,皆有這五個特徵。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自己,看自己是否具備,即使只有一個也算有佛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莫名其妙的關係。在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這種「關係」,互相之間,糾纏不清。佛教中稱這種關係為「緣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
  • 佛教:身上有這3個「痕跡」的人,不用拜佛,佛緣也深厚,有你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前言究竟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說是佛緣深厚的人呢?難道經常去燒香拜佛的人就一定和佛菩薩離得最近嗎?就能夠得到他們的庇佑嗎?其實這個說法明顯是不夠說明此人是否有深厚的佛緣的。我們每個人與佛菩薩的距離,並不會因為形式上的距離而疏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與佛菩薩的距離。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在佛法裡面講,能把五欲六塵放下的人,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了不可得,就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個人,從生到死有多遠,只是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只在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盡在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轉眼笑談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相互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就在天地之間。把這些世間的事想明白,自己就能夠放下許多煩惱,善念自然生起,福德自然增長。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其實,佛緣並不神秘,佛言眾生皆苦,佛緣就是一個人蒙佛法接引,出離苦海的機緣。「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既然眾生都是未來佛,當然也就不會存在沒有佛緣的人。然而,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遠近之別,眾生的佛緣也有深淺之分。有的人生來就對佛法有特別的情感,樂於親近,當然也有人對佛法有疑惑,不能生信。生活中有四種人,他們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在這三個方面,有突出表現
    其實真正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會在這三個方面,有實出的表現:一、佛緣深厚的人,會比身邊的人更加深信佛法。所以,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會比較容易深信佛法,認為因果不空。也只有對於佛法深信不疑的人,才能更好地踐行佛陀所教的法門。換句話說,沒有佛緣或佛緣較淺的人,對於佛法往往不會那麼相信或者專注。這其實也是儘管這輩子修行不能成佛,但也還是需要修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如果你這輩子不修行,下輩子也一樣與佛無緣。
  • 與佛有緣的人,往往體現在這三方面,看看你是有佛緣的人嗎?
    不知道大家在品勢去一些寺廟啊或者和佛教有關的景點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你很有佛緣」。那麼什麼佛緣呢?是不是那些慈眉善目的或者時常念經的人就是有佛緣呢?其實我們都明白這些都是一些表面工作,要是這就是有佛緣的話,天底下每個人都能成為有佛緣的人。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佛教:有這幾種特徵,不用去禮佛,你也是佛緣深厚之人
    這是一種有效增加佛緣的辦法,但是並非是唯一的,佛陀度人只看人心,而不是他表面的行為,有這幾種特徵,不用去禮佛,你也是佛緣深厚之人。而我們日常中如果發現自己的行為有錯,就在內心中懺悔並改正,在下次的時候讓自己做得更好,同時要求自己的行為往更好的方面上去做,他就是一個大善人,哪怕是他不修行,實際上也有神佛在關注著人,這個時候他的佛緣已經結下了。這個就是人們經常說到;不修行已經是道中人。因為他的行為標準已經符合了佛陀要求的條件,自然會給他安排未來能夠讓他走入佛門的機會。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相信每一個到寺院拜佛的善信都希望自己能夠得佛菩薩庇佑,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那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與佛有緣」呢?是那些天天往寺院跑的人嗎?是那些天天燒香磕頭的人嗎?未必。心中若無佛,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
  • 佛說,這3種人,天生「佛緣深厚」,佛祖常保佑,有你嗎?
    原因就是各信眾的佛緣不同。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佛不度無緣之人",因此,若是一個信眾佛緣薄淺,即使他每日祭拜佛祖,卻也未必能得佛菩薩的全心保佑。事實上,許多人常常將佛緣掛在嘴邊,但究竟什麼是佛緣,卻未必說得清楚。自然,也就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是佛緣深厚之人,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得到了佛菩薩的保佑。那麼,在信眾之間常常提到的佛緣,究竟是什麼呢?
  • 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佛緣」,就是說與佛有緣。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
  • 與佛有緣的4種人,看看有你嗎?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也是一個虔誠的信佛之人,她為佛經所提的開經偈充分表達出了處於迷茫困惑中的眾生幸遇佛法時,內心的那種法喜和解脫。為什麼要與佛結緣?佛是覺者,大徹大悟,福慧兩足尊,可以讓我們破迷開悟,遠離顛倒妄想,離苦得樂,解脫六道輪迴,得到究竟的解脫和救助。「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渡此身」,不是誰此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
  • 如果你有這三個特徵,說明有佛緣,一生大富大貴
    大富大貴之相如果你有如下三種特徵之一,一生大富大貴,甚至有佛緣。每個人都有一個最特殊的節日——生日,每年的同月同日。如果你的生日剛好和那些功德圓滿的佛陀一樣,那你就有佛緣,一生都會受到佛祖保佑,大富大貴,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