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有序登上廈金航線除夕最後一班航船。
踏上歸鄉路,笑意寫在蔡士銘臉上。
臺胞許武寶今年終於訂到回家的票了。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 記者 林路然 圖/記者 何炳進)「新年快樂!」「過年見啦!」……汽笛響起,「東方之星」客輪上的臺灣船員與岸上的大陸工作人員揮手告別。
昨日下午2時,廈金航線除夕的最後一班船起航,此刻踏上旅程的臺胞不多,卻都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懷揣著對家的眷戀。一灣淺淺的海峽沒能阻擋回家的腳步,金門、臺北、臺南……臺胞的終點各不相同,卻都是家的方向。
想念家鄉的肉燥飯 幸好還有這張船票
「我最想念家鄉的肉燥飯!」說著,陳易群開始慢慢回味起來,和女朋友一起憧憬著臺南老家的美食。但就在前幾天,他們還為如何回家犯愁。「春節回家機票不好買,有的太貴,有的要繞遠路。」陳易群說,直到最後一刻,他們才決定坐船回家,幸運的是還有船票,「初五我們就要回來上班了,會帶茶梅、紫蘇梅等一些臺灣蜜餞來,和大陸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搭上末班船的還有許武寶,去年他沒買到船票,沒回家,除夕那天就被年過八旬的老母親在電話裡嘮叨。「她問說,我怎麼不回家。所以今年無論如何,我都要回家。」許武寶說,晚上6點就能到達臺北,與家人一起團聚,「我特意帶了蜜棗,分給妻子和兩個女兒。」
陸海空聯運分秒必爭 航船送臺胞回家團圓
登船時間一到,蔡士銘面帶倦容,眼圈有點黑,卻掩不住回家的喜悅。「我在北京當醫生,一直值班到早晨6點,趕著8點多的飛機到廈門。」他看了看表笑著說,此次回家的行程十分緊張,跨越千山萬水,「海陸空」各種交通工具環環相扣,幾乎要以分秒計算,其中一步要是耽擱了,下一程也會被延誤,幸好一切順利,他順利登上了航船,就要與家人團圓。
蔡士銘在北京讀書工作將近10年,優越的平臺為他提供了發展機遇,遺憾的是與居住在臺灣的父母分隔兩地。春節是個大日子,心中湧動的團圓情結讓他無論再忙,也要擠出時間回家。「我帶了點年貨。」他拍了拍行李說,行程如此匆匆,他仍不忘在路上買些糕點。海對岸,父母已在碼頭等著他,「晚上我們一家子一起圍爐。」
【相關】
大陸遊客趕搭末班船去臺灣旅行過年
搭乘末班船的人群中,高文娟一家非常顯眼――他們全家有5口人,其中兩個孫子,一個3歲,一個才一歲半;他們的行李最多,有一個嬰兒推車,行李車也被疊得滿滿當當的。但最特別的是,高文娟一家不是回家,而是自助遊。
「我們從臺北玩到高雄,行程有10多天,攻略全是我兒子做的。」高文娟開心地說。他們來自深圳,兒子媳婦從除夕開始放假,於是一家人決定來個旅行過年。而為了不耽誤年夜飯,他們索性在家做好了特製乾糧帶在身上。「你看,我們帶了滷牛肉、桔子,還有三大袋的麵包,有火腿三明治、金槍魚麵包,都是孩子們做的。」高文娟打開行李,裡面飄出陣陣香味,年味十足。
在登船的等候區裡,高文娟一家不是唯一的大陸遊客,還有一些大陸遊客千裡迢迢而來,臉上寫滿了對美好旅行的期待,他們趕在除夕搭上廈金航線,將度過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