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同尋常的2020年,《牛津英文詞典》犯了「選擇困難症」。
當地時間11月23日,《牛津英文詞典》發表了一份2020年關鍵詞的報告,該報告稱,2020年是「前所未有的一年」。
從「unmute」(取消靜音)到「mail-in」(郵寄),從「coronavirus」(冠狀病毒)到「lockdown」(封鎖)……
《牛津英文詞典》公布了一個詞彙表,來概括史無前例的2020年。
的確,2020年的關鍵詞真是太多了。作為老師,我來推薦一個詞,那就是「學習」。
網友們調侃,從小就有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過了寒假接著放暑假」沒想到在今年實現了。可真是過上了「好日子」,卻也未必覺得好。
很多學生們發現,失去了學習,就像是沒了主心骨。沒有學習、沒有作業,原本應該是幸災樂禍的,卻發現在家越待越沒勁。真盼著趕緊開學,見到老師和同學們,回歸正常的學習。
「上網課」,伴隨了我們一個學期。直播做「網紅」對於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年輕一點的老師不擔心,因為他們操作起來也容易上手。
稍微有點年紀的老師,就不知所措。趕緊向自己孩子請教,那種感覺吧,就是不學習,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能讓人達到不虛度,不庸俗的目的,說的不就是學習嗎?
有人問:「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我覺得最妙的回答是:「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如果做不到,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
在科學、醫學、天文、地理、歷史、宗教等方面,人類有太多的難題需要攻克了。這些需要通過學習、研究來解密,或許需要的時間會很長。但是只要學習不斷,研究不斷,就一定會取得一定的成就。
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教師也應當做社會的表率,引領大家都加入都終身學習的潮流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