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第一、肯亞地理
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利亞,南接坦尚尼亞,西連烏幹達,北與衣索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裡。國土面積的18%為可耕地,其餘主要適於畜牧業。
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中國航海家鄭和曾到達過肯亞的馬林迪和蒙巴薩。
第二、肯亞人口
肯亞全國總人口有5140萬(2018年)。全國共有44個民族,主要有基庫尤族(17%)、盧希亞族(14%)、卡倫金族(11%)、盧奧族(10%)和康巴族(10%)等。此外,還有少數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斯瓦希裡語為國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全國人口的45%信奉基督教新教,33%信奉天主教,10%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第三、肯亞經濟
據了解,現在的非洲市場屬於「原始市場」,物資匱乏。不管啥商品都很有市場。工業發展落後,大部分國家的工業品都依靠進口。但相對於奈及利亞、南非、埃及等非洲傳統市場,東非的一些國家擁有很大的潛力。比如肯亞,它是東非的一個「橋頭堡」,類似於中東的杜拜,東非地區很多國家的商品進口都從肯亞轉口。
農業、服務業和工業是肯亞國民經濟三大支柱,茶葉、咖啡和花卉是肯亞農業三大創匯項目。旅遊業較發達,為主要創匯行業之一。工業在東非地區相對發達,日用品基本自給。肯獨立後,經濟一度發展較快。
肯亞是東非重要的貿易中轉中心,出口肯亞可以輻射到東非眾多國家的市場。肯亞在《2030年遠景規劃》中提到,爭取到2030年將肯建設成新興工業化和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肯亞主要進口哪些產品
1
四大類榜首產品
肯亞自中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半製成品以及輕工產品,其中,紡織品、化工產品、機電產品以及五金產品的比例較高。工業用品仍居第一大類,進口總額為1335億肯先令,同比略有下降;2017年,由於乾旱導致食物進口同比增加243%至882億肯先令,躍升至第二大類進口商品;機器設備類居第三大類,進口總額為781億肯先令。石油產品進口上漲23%至679億肯先令,為第四大類進口商品;
2
服裝
肯亞服裝產業的門檻很低,很多人輕而易舉地設立了自己的服裝店。肯亞本土設計和生產的服裝、配飾流通到全國各地,服裝企業家們不遺餘力地組織各類展會,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設計才能和最新服裝。雖然肯亞服裝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高質量而價格合理的紡織布料依然短缺。
3
建材
東非國家肯亞正在加大廉價房的建設,計劃在一年之內啟動28萬套廉價房的建設。目前,肯亞國家房產公司已經推出1萬套比市場價低20%的住宅。肯亞工業貿易合作部長阿丹·穆罕默德17年12月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廉價住房建設是肯亞未來幾年發展的一個重點,希望中國和其他國家企業幫助肯亞建設價格低廉的住房。廉價住房的建設將造成當地建材需求大量上升,價廉物美的建材將成為首選。
4
新能源
1月8日,肯亞能源部長表示,肯亞428千米電力線路完工70%,預計6月投入運行,這條長達428千米、400千伏的電力線路對圖爾卡納湖風力發電項目至關重要,將風電從北部的羅揚加拉尼傳輸到肯亞中部的蘇蘇瓦山。未來,更多電力線路將投入建設,這是電力新能源行業新的機遇。
5
發電機
非洲到處都缺電,例如肯亞等國,其農村地區60%以上都缺電。還有就是非洲到處都在開採礦山,對發電機需求量大。前些年國內從事電機出口的企業大多數都重點開拓北非、南非市場,而最近幾年則紛紛開拓東非國家,如東非的肯亞、坦尚尼亞、安哥拉等國市場。尤其是坦尚尼亞、肯亞這些東非市場的「橋頭堡」,備受電機企業的關注。
6
交通運輸設備
肯亞將完善交通運輸設施建設作為實現其2030遠景目標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來更是加大投入力度,公路、機場和碼頭建設方興未艾,並積極籌劃鐵路建設。2012年,交通運輸總產值7366.3億肯先令(約合84.4億美元),同比增長4.4%;2013年第二季度,交通運輸產值同比增長6%。
為加強國內及區域貿易,肯擬繼續大力實施公路建設,目標是在2017年之前,興建和修復5500公裡公路(3825公裡國家幹道和1675公裡郡級公路),興建1700公裡非機動車道,特別保養4257公裡國家幹道和1735公裡郡級公路,總計將保養公路約20萬公裡。2013-2017年,肯政府計劃投入1489億肯先令(約合17.1億美元)用於道路建設和維護。2013/2014財年擬投入255億肯先令(約合2.9億美元),其中高速、市政和鄉村道路三個局分別投入1.2億美元、6300萬美元和4400萬美元。
7
石油化工建設
肯亞能源供應不足,制約工業發展。目前肯石油完全依賴進口,石油進口佔全國進口總額的20%以上,因此極易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
在40年勘探無果之後,肯亞在東非大裂谷獲得的輕質低硫油成為轉折點,英國圖洛石油公司與非洲石油公司合作在此進行了大面積勘探作業,估計該地區石油儲量將達5億桶。同時,位於拉穆盆地的姆巴瓦遠景區是烏幹達最大的海上試驗區塊。據美國《石油情報周刊》報導,肯亞其他深水區塊將許可證發放給了阿納達科、道達爾、英國天然氣集團和Ophir能源公司。目前,肯亞油氣區塊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已發放30個陸上和海上許可,並將於2014年5月再對7-8個新的深水區塊招標。
8
交通工具
2015年肯亞新車銷售量達1.45萬輛,同比增長13.1%。目前肯亞到處都是金杯、海獅和日本豐田汽車,專用車更是甚少,基本上都是依賴進口,需求量比較大。而肯亞與中國的貿易逐年增長,特別是汽車市場潛力巨大。肯亞的交通主要以汽車和摩託車為主,基本依賴進口。覆蓋東非市場3.8億消費者,汽車主要以二手車為主。首都奈洛比有汽車近10萬輛。
肯亞政府對電動車、汽車配件、摩託車零配件等產品是沒有SGS費的,政策環境寬鬆。
第五、肯亞即將成為「一帶一路」市場新的「閃光點」
「肯亞正在積極推動經濟轉型,致力於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在2030年進入中等收入水平國家的行列。作為我們主要的貿易夥伴和發展夥伴,中國已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期待著跟中國在製造業和農業加工業進行更多合作。」肯亞駐華大使麥可·金揚久伊(Michael Kinyanjui)在非洲四國投資研討會上說道。
近年來,中肯經貿合作非常火熱。肯亞統計局數字顯示,2017年1—7月,中肯雙邊貿易總額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7.2%,遠超肯亞同期對外貿易15.4%的增長率;其中,中國對肯亞出口23.9億美元,同比增長37.14%,中國是肯亞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
近幾年,中肯政府決定,將肯亞打造成為中非產能合作的試點示範國家,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開發、技術轉讓和製造業等方面合作面臨嶄新機遇。
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大量中國企業入駐肯亞,拉動了基建、農業、工業、娛樂業等行業的需求。
中國駐肯亞大使館經商處統計肯中經貿協會成員企業85家,多為央企、地方企業和較大民營企業,集中於承包工程和商貿、物流領域。另據2016年麥肯錫調查報告顯示,在肯中資企業已達390多家,集中在工程、製造業和服務業。隨著肯亞對外投資合作門檻的放開,來肯中資企業呈現增長趨勢。
第六、總結 - 為什麼選擇肯亞
1.肯亞是撒哈拉以南經濟基礎最好的非洲國家,也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市場之一。
2.2017年肯亞GDP增長率為5.3%,預計2015年將達到6.9%,增長速度排名世界前十。
3.地理位置優越,是非洲的門戶和運輸樞紐,其港口對鄰國的貿易輻射能力相當強。
4.「一帶一路」戰略在非洲的唯一支點,是獲得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5.肯亞匯率穩定,無外匯管制,外資公司利潤可自由匯入匯出,基本放開物價。
6.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許多外國投資者陳贊其僱員「技術熟練,工作勤奮,富有進取精神」。
7.自然條件適宜且旅遊資源豐富,其金融,航空,物流等配套設施也較為發達。
8.社會和政治環境相對安全穩定,投資環境良好,在非洲國家中腐敗問題相對較輕。
9.肯政府推動2030遠景規劃(Vision 2030),期望在2030年前加入新興工業化及中等發達國家
10.肯亞生產加工的產品再歐美多數國家享受關稅優惠。我國企業在肯亞投資生產,將獲得更多利潤。
2020肯亞中國貿易周即將於10月1日-3日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隨著上一屆的盛況空前,為滿足當地買家的需求,本屆展會突出專業化分區將分為兩期,一期行業涉及建築建材展,家具展,照明展、工業展、紡織展等行業, 二期行業涉及緊固件、五金、機電、日用、家電、農業、汽配等行業,屆時將會有700多家展商參與到這次展會中,是中國企業開發非洲市場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