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5日訊(記者 李丹)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2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委外宣辦獲悉,日前,一場以「回歸家園」為主題的公益性便民集市在成華區雙橋子街道舉行,集市上除了能買到「相因」的農副產品,志願者們還給前來購買農副產品的社區居民進行了一次關于禁毒的科普講座。看似毫不相關的「便民市集」與「禁毒」,為何在此交集呢?
「『回歸家園』便民市集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就業援助基地。為戒毒康復人員提供就業渠道和就業機會。」雙橋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華區雙橋子街道堅持把「就業援助」作為戒毒人員重獲新生的關鍵環節,創新開展「回歸家園就業援助」活動,著力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唱戲、多方參與」的戒毒人員就業援助安置新格局,聯合多家社會組織、社會企業,專門組建一支具有豐富禁毒工作經驗的社工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對具有較強回歸社會意願的戒毒康復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建立教育宣傳、心理康復、技能培訓、就業援助、跟蹤幫扶等為一體的社區戒毒康復社會化服務「回歸家園」模式,目前正在形成禁毒社會化服務的標準和規範。
今年以來,雙橋子街道聚焦構建社區禁毒戒毒服務「一盤棋」良好格局,強化條塊聯動,由街道牽頭,聯合轄區派出所、人社、衛計、教育、民政、工青婦等相關職能部門,打造「回歸家園公益性就業援助服務中心」,推動實現資源共享、陣地共建、活動共辦、服務共做;探索建立戒毒康復人員風險評估機制,打通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通道,符合條件均可「一視同仁」享受低保等社會保障。通過「新建+調劑+市場化租購」的方式逐步「回歸家園」服務基地等進行專業化、功能化建設,探索由街道每年根據測評情況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禁毒工作成效較好的社區、社會組織等給予獎補。
戒毒康復人員有強烈的就業願望,公益組織又為相關人員進行了培訓,那街道又該提供哪些服務呢?
對此,雙橋子街道打造智慧社區「回歸家園」公益性就業援助信息管理中心,設立 「回歸家園」公益性就業援助慈善基金,提高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開發和援助能力。打造以「社區便民綜合體+社區便民服務驛站+社區便民服務點」三級便民服務矩陣為載體的「晟蜀愛心家園」,實現「廠家」與「消費者家庭」面對面零距離交付的服務體系建設目標,重塑互信、互愛、互敬的人性生態環境,努力開創現代化社區服務新模式。
此外,雙橋子街道還依託「守望新鴻」智慧社區建設,發揮「回歸家園」雲商聯盟資源平臺作用,線下打造公益性就業援助示範安置基地,線上啟用「晟蜀家家通」管家式服務小程序,發展「網際網路+生產端整合發展+供應鏈優化組合+零售端服務升級」服務服務模式,聚力攻堅「社區服務多維體系構建」和「社區服務智慧體系構建」。
圖由成都市成華區委外宣辦提供